惠及臺農:福建構建臺灣水果登陸「中轉站」

2020-12-24 華夏經緯網

    福建與臺灣一水之隔,沿海有眾多對臺小額貿易點,航線短,貿易方式靈活,通關服務優惠便捷,進出口方便,福建檢驗檢疫局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的「五緣」優勢,為臺灣水果等農產品登陸大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有力促進了臺灣水果等農產品進入大陸市場。

  「三個第一」

  2005年5月18日,首批經國務院批准的「零關稅」臺灣農產品,在福州舉行的第七屆「海交會」上亮相。馬尾口岸也由此有了「三個第一」:第一批零關稅臺灣水果、第一批臺灣直航大陸水果、第一次批量最大的臺灣水果均從馬尾口岸進境等殊榮。

  據了解,以往臺灣一些農產品進入祖國大陸,空運需繞經香港,海運需繞經香港或日本,無疑增加了水果的運輸成本和保鮮損耗。因此,在祖國大陸設立集散地和中轉站,讓臺灣農產品直接進入已成當務之急。

  福建局早介入、早準備,專門調研製定了《臺灣進境水果快速檢驗檢疫監管要求》和《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檢驗檢疫監管方案》,開通了專門的熱線諮詢電話,實施網上檢疫審批,積極主動地為進口商提供政策諮詢服務,並推出優先審批、優先報檢、優先檢驗檢疫、優先出證放行的「四優先」便利措施,開通「綠色通道」,加快驗放速度,「全天候」、「無假日」預約加班服務,做到「時間零等待、貨物零滯留、溝通零距離、服務零代價」,為臺灣水果進入大陸市場營造良好的通關環境。

  據統計,從去年5月大陸宣布開放臺灣18種水果進口至今年8月底止,福建各口岸累計已進口臺灣水果883.4噸,價值113.8萬美元,包括香蕉、檳榔、鮮楊桃和菠蘿等。

  兩岸兄弟一家親

  福州檢驗檢疫局馬尾辦動植物檢疫科科長許以龍給記者講述了一件留在他記憶深處的往事。

  去年國慶節結束後的幾天,百年不遇的颱風「龍王」剛剛肆虐過境,原馬尾局也遭水淹之困,他們一邊搶險一邊保持正常工作。獲知參加「10·18」第三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的臺灣水果將從馬尾口岸入境的時候,他們發現留給檢驗檢疫的時間很少:10月14日傍晚該批水果就得放行,10月15日下午從福州起運北京,前後時間不到20個小時。面對這一重大而敏感的工作任務,作為中轉口岸局,局領導立即安排人員收集相關資料,部署專崗專人著手準備受理報檢通關事宜。

  臺灣水果到了!檢驗檢疫人員立即馬不停蹄趕往港區進行現場檢疫。時間臨近傍晚,港區光線不足,他們一邊舉著手電筒,一邊對水果進行檢疫。可是夜幕降臨,手電筒裡的電池也已耗盡,既要嚴格把關又要快速放行,怎麼辦?他們當機立斷打開局門口的廣場燈,通知港區將臺灣水果運至局廣場上進行檢疫。他們還充當起了「天氣預報員」,密切關注災後天氣情況及路況,及時為代理公司提供參考。

  一幅忙碌的場景展現在參展團代表面前:檢疫人員、後勤人員、物業人員群策群力,卸貨的卸貨,搬桌椅的搬桌椅,檢疫的檢疫……一直忙到凌晨2點多。經過近10個小時連續作戰,他們以參展團想像不到的時間,順利完成了臺灣水果的檢驗檢疫監管任務,確保了臺灣水果及早運往北京。細緻貼心、高效便捷的檢驗檢疫工作,讓臺灣同胞感受到了福建檢驗檢疫人的兄弟情誼,臺灣參展團每一位臺商都被深深感動了……

  2005年11月9日,受第三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臺灣農業參展團的委託,福建超大現代農業集團常務副總裁陳俊華向福建局副局長吳紹炳轉交了一面繡有「細微之處見真情、兩岸兄弟一家親」的錦旗和一尊刻有「嘉惠農業」的珍貴禮物———臺灣傳統軟陶「交趾燒」,以及臺灣農業參展團團長曾永長等32名團員聯合籤名的感謝信。
來源:中國國門時報

相關焦點

  • 閩臺農產品貿易:三大難題影響臺灣農產品登陸
    福建作為臺灣水果登陸的第一批開放省份,憑藉「五緣」以及港口物流優勢,對臺農產品貿易在閩臺農業合作中佔據重要位置。  據福建省農業廳統計,今年上半年閩臺農產品貿易總額達6.26億美元,同比增長40%。其中,對臺出口5.45億美元,進口8069萬美元,分別比增41.4%、30.9%。出口主要以墨魚、魷魚等水產品為主,進口產品則以麵點、餅乾、飲料和白酒為主。
  • 臺灣水果登陸福建數量大幅增加 品種多達10餘個
    臺灣水果登陸福建數量大幅增加,臺灣水果登陸福建數量大幅增加。
  • 15噸臺灣水果將登陸福州 共包括芒果等7個品種
    本報記者 闕文龍/饒鋒偉/馬智曄  本報訊    明天,由超大現代農業集團再次承接進口的15噸臺灣水果,將運抵福州馬尾青洲碼頭。後天起,這些臺灣水果將進入福州地區的沃爾瑪、超大超市銷售,同時分銷一部分到其他省市銷售。據了解,這是第一批通過正常貿易方式登陸福州的臺灣農產品。
  • 漳浦臺農經營「家庭農場」 果園建成生態園
    漳浦臺農經營「家庭農場」 果園建成生態園   中新社漳浦3月20日電 題:福建漳浦臺農經營「家庭農場」 果園建成生態園  作者 張羽 張文藝  20日一早,臺灣果農蔡平全趕往漳浦縣城發貨到廈門、浙江等地,又匆匆回到他的檸檬園,與員工們繼續忙碌起來。
  • 臺灣水果搭乘「海峽號」「麗娜輪」登陸平潭有優勢
    (記者張子亞)記者從福建檢驗檢疫局獲悉,質檢總局近日正式批覆同意,即日起允許平潭澳前碼頭繼續試進口臺灣水果,有效期半年。同時,建議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強包括吉釣港區和澳前碼頭等區域在內的口岸建設,在條件成熟時正式申請進境水果指定口岸資格。
  • 首批臺灣水果「登陸」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昨日下午5時30分,一艘滿載臺灣水果及乾果等農產品的臺輪,經由馬祖—馬尾直航線進入了福州馬尾港。這是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大陸行期間,國臺辦宣布對臺的16種農產品實行「零關稅」後,臺灣農產品首次「直航」大陸。
  • 福建漳州打造臺灣青年登陸「第一家園」
    作為臺灣同胞重要祖籍地和臺灣文化重要發祥地,福建省漳州市正著力招攬臺灣青年前來就業創業,打造臺灣青年登陸「第一家園」。  共青團漳州市委負責人6月13日向中新社記者透露,即將舉辦的兩岸青年交流周將重點突出兩岸青年融合,吸引臺青到漳州就業創業。
  • 兩代臺商福建接力當茶農 築夢「大陸阿里山」
    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內的茶園15日上午,2018臺灣媒體「清新福建行」來到了龍巖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採訪團一行參觀了臺資茶企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並在鴻鼎茶文化交流中心與臺商臺企代表、臺灣創業青年進行了座談。
  • 國共經貿論壇後首批臺灣水果登陸 含三個新品種
    ,大陸將推出15項惠及臺灣同胞的措施,其中包括新批准四種臺灣水果柳橙、哈密瓜、檸檬和火龍果進入大陸。今天凌晨,包括柳橙、哈密瓜和檸檬在內,共有8品種1497箱總計14366公斤臺灣水果運抵廈門。這也是國共兩岸經貿論壇後,大陸首次大規模進口臺灣水果。     據了解,這批水果共有8個品種,包括500箱6000公斤柳橙、31箱372公斤哈密瓜、2箱20公斤檸檬以及蓮霧648公斤、桃2000公斤、菠蘿810公斤、番石榴3010公斤、番荔枝1506公斤,總計1497箱14366公斤水果。
  • (新春見聞)在廣東茂名種蓮霧的臺農
    (新春見聞)在廣東茂名種蓮霧的臺農 >   中新社茂名2月12日電 題:在廣東茂名種蓮霧的臺農  作者 梁盛 梁遠東  早在2002年就來到廣東茂名電白新華農場種植臺灣屏東「黑珍珠」高品質蓮霧,2008年又開始試驗反季節蓮霧並獲得成功,經過幾年的摸索,臺農王興木目前種植的蓮霧單果最重正季達250克,反季也有200克,甜度最高達15度,比在臺灣本土種植的蓮霧更大更甜。
  • 臺灣高粱酒首次大批量從福建泉州「登陸」
    臺灣高粱酒首次大批量從福建泉州「登陸」 2014年08月04日 11:22: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 5月1日起 臺灣進入大陸水果種類增加到22種
    東方網4月23日消息:自今年五月一日始,中國大陸擴大臺灣地區水果、蔬菜和水產品準入種類,其中進入大陸的水果種類增加到二十二種。  記者今天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屆時,允許產自臺灣地區進入大陸的水果種類從十八種增加到二十二種,具體包括菠蘿、香蕉、番荔枝、木瓜、楊桃、芒果、番石榴、蓮霧、檳榔、橘、柚、棗、椰子、枇杷、梅、李、柿子、桃、檸檬、橙、火龍果、哈密瓜;   允許產自臺灣地區的蔬菜十一種進入大陸,具體種類為萵苣、絲瓜、清江菜、小白菜、苦瓜、芋頭、甘藍、花椰菜、胡蘿蔔、洋蔥、山葵;   允許來自臺灣漁船自捕的水產品輸往福建
  • 福建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讓臺農走在春天裡
    2020年06月17日 17:09:31 來源:福建日報   近日,2019年大陸國家級臺創園建設評價結果揭曉,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在各方面表現出類拔萃,在參評的臺創園中首次獲得綜合得分第一名——
  • 【社會熱點】「蘇迪羅」8日凌晨登陸臺灣花蓮,夜間將登陸福建
    「蘇迪羅」8日凌晨在臺灣花蓮一帶沿海登陸,之後穿過臺灣島,將於8日夜間在福建福一帶的沿海再次登陸。
  • 福建漳平:為臺胞創新創業保駕護航的「大陸阿里山」
    福建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自然風光 央廣記者萬存靈攝央廣網龍巖5月9日消息(記者萬存靈)5月的福建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茶園連綿,鬱鬱蔥蔥,茶香襲人
  • 連宋大陸行後首批臺灣水果登陸 海關開設綠色通道(圖)
    連宋大陸行後首批臺灣水果登陸 海關開設綠色通道(圖) 當日上午,三個貨櫃共33噸臺灣水果僅3小時就在福州馬尾港通關完畢。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15日上午,三個貨櫃共33噸臺灣水果僅3小時就在福州馬尾港通關完畢。這是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大陸行之後,首批從臺灣運抵大陸的大宗水果。  「非常順利。海關部門設有綠色通道,商檢、口岸各部門也可以說是隨叫隨到。」
  • 颱風「米克拉」在福建漳浦沿海登陸,福建和臺灣局地大暴雨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中央氣象臺最新消息,今年第6號颱風「米克拉」的中心今天(8月11日)早上7時30分前後在福建漳浦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33米/秒),從生成到登陸,「米克拉」僅用了不到1天的時間。
  • 大陸買臺灣水果解「燃眉之急」 臺媒感慨:果農不用看天吃飯了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受到端午節後連日豪雨的影響,臺灣菠蘿價格持續下降。苦悶的島內果農這時候得到了大陸的及時幫助。臺媒1日感慨,大陸市場大,經濟實力強,若通過相關機制協作,不僅對兩岸有利,臺農也不用看天吃飯了。
  • 打造祖國大陸最大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圖)
    這是祖國大陸第一個正式命名的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國臺辦副主任鄭立中在致辭中祝願,在廈門市委、廈門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把這個中心建設成為祖國大陸最大的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為臺灣農民提供更好、更周全的服務。  鄭立中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商務部原副部長安民,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何立峰,廈門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陳修茂共同為中心揭牌。
  • 大陸終於出手了,臺灣滯銷水果找到出路
    從小跟著家人種鳳梨長大,「價格從沒這麼差」,臺灣果農憤怒道。受到端午節後連日豪雨的影響,臺灣鳳梨價格持續下降,苦壞了島內的農民。最終,大陸出手了:友善採購、運費補貼、開辦「水果節」,臺媒感慨,臺農也不用看天吃飯了。據臺灣《中國時報》7月1日報導稱,鳳梨生產過剩,造成價格下降,臺東縣長黃健庭6月初赴大陸尋求銷售渠道,無錫、廈門等地承諾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