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當天新郎應該都在陪新娘。
有一個人,在結婚那天晚上,和朋友討論了一晚上音樂。
這個男人就是張杰。
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時,他低著頭紅著臉說:好朋友好久不見嘛。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張杰就是這樣,一向不善言辭的他也會有滔滔不絕的時候。
音樂表達自己,歌聲治癒人心
1982年四川成都的一個小鎮上,出生了一個叫張杰的男孩,聽著爺爺的磁帶長大,從小就愛唱鄧麗君。
爸爸媽媽都是下崗工人,張杰很懂事,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沒有選擇藝術類院校,自己努力往音樂這條路上靠。
2004年,他偶然得知了一個叫《我型我秀》的唱歌選秀節目,因為評委有他的偶像張學友,什麼都沒想就報名了。
沒有參加過大型比賽的經驗,也不善於交際。
有人採訪他時,除了「我是張杰」,好像也說不出別的。
但是好嗓音藏不住,先是憑藉一首《往事隨風》獲得大眾關注,在總決賽現場演唱《北鬥星的愛》一舉奪得冠軍。
音樂帶給他的光彩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節目結束後不久,公司發生了變故,也殃及了他。
沒有演出,沒有收入,苦悶的他去二手市場買了個小音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每天對著牆壁唱歌。
那時候他才20出頭,對音樂的理解就停留在唱歌上。
一想到自己低迷下去會導致沒有人能聽到他唱歌,難過得不行。
2007年,張杰以新人的身份參加《快樂男聲》,背水一戰。
為參加比賽,他到處借錢找律師替他與原來的唱片公司解約。
比賽中,他除了要面對比賽的壓力,還不得不承受各種各樣的負面新聞。
一個人身處低谷時,痛苦會讓人成長。
當時有一個一直陪伴他的粉絲小琪生了很重的病,隨時都可能失去生命。
在被病痛折磨的日子中,小琪說,是張杰的歌一直陪伴著她。
小琪會關注張杰的每一次比賽,張杰知道了這件事就打電話鼓勵小琪,還給她準備了現場的票。
最後小琪沒有來。
小琪說,她會變成一隻蝴蝶來守護張杰。
當時正在比賽的張杰一無所知。
5進4那晚,張杰站在PK臺上,他終於獲得第一張票選,一隻蝴蝶突然飛到他的胸前,久久不肯離去。
張杰落敗離開了那個舞臺,但那隻蝴蝶讓他知道,自己收穫了比參加比賽更珍貴的東西。
這個世界上還有太多的人守護著張杰,想聽他唱歌。
同年,他的好友劉吉寧根據張杰一路走來的經歷為他量身打造了一首《最美的太陽》。
這正是張杰想要表達卻不知道該如何說出口的。
歌曲一經發出就獲得了各大音樂榜的冠軍。
但張杰並沒有因此得到所有人的喜愛。
唱功無可挑剔,就有人開始從他的著裝上挑毛病,說他穿的難看,說他土。
去國外領獎如此值得驕傲的事,還是有人狠狠的吐槽那些無關乎他音樂的東西。
張杰想不明白,那些聲音為什麼那麼刺耳。
那段時間,有人在演唱會上離席,張杰都會陷入深深的情緒漩渦,懷疑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
打開自己,大聲歌唱
這世界上一定有一個人的出現是來救贖你的。
網絡上有一句話叫:謝娜瘋瘋癲癲有張杰寵,張杰不善言辭有謝娜懂。
不善言辭的張杰在妻子的陪伴下,逐漸放下了對偏見的執念。
何炅說:小傑現在話特別多,經常給我和維嘉打電話,一打就是一個多小時,什麼都聊,張杰現在表達欲特別強。
在旁邊聽著的張杰嘿嘿的笑,還不忘給自己解釋兩句。
張杰和謝娜的婚禮是在香格裡拉舉行的,那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去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都因為高原反應在房間裡休息時,張杰一個人跑到外面大聲的歌唱。
他說:在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唱《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的感覺,真奇妙。
他再也不是那個苦悶時,把自己悶在被子裡唱歌的男孩了。
張杰說:磨難是最好的禮物,一步步成長為更強大的張杰。
用腳步丈量土地,用歌聲交換真心
2010年,張杰獲得了韓國MAMA亞洲最佳歌手。
在那場盛大的頒獎典禮上他認識了很多亞洲優秀歌手,這些優秀歌手的成功絕不止步於把歌唱好,音樂或許還有更多可能性。
這讓張杰有了更多的感悟。
2013年,事業處於巔峰期的張杰選擇了放下手裡的工作赴美學習。
有人問他:當時這樣做,工作室同意嗎?
張杰說:我沒有跟他們說。
這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沒有人可以阻止。
在英國與街頭藝人交流音樂,在義大利與音樂老天王阿巴諾合唱歌劇,在雪梨大劇院感受不一樣的音樂文化。
這一切都讓張杰感受到了不同的世界,他想,把世界上的好音樂融合起來,再唱給世界聽,該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這個念頭種下了,就會生根發芽。
2018年,張杰跟隨中國代表團赴朝鮮參與中朝文藝匯演。
剛剛抵達朝鮮就感受到了濃厚的民族氣息,朝鮮人民精心準備的《長江之歌》唱起,流利的中文,多彩的民族服飾,異國他鄉,這一幕讓張杰眼眶發熱。
音樂沒有國界,它總是能這樣動人心魄。
後來他又去了印度、泰國、新加坡等等,曾經那個小鎮男孩一邊感嘆「想不到」,一邊又走遍了年少時不敢相信的世界。
一路上他有太多的想法,把這一件件「不可能」融合成「可能」。
直到今年,張杰終於把自己這些年的遊行經歷化成樂符,展示在了大眾面前。
他推出自己首張全英文專輯《Risk It All》,是他這麼多年來往返在各個國家之間所遇見的一切美好。
張專輯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張杰,他更加百變,能駕馭的風格越來越多。
但是他還是一如既往地能夠溫暖別人。
探索世界,聲來無畏
有一天張杰從超市裡購買完生活用品,穿著休閒裝走出來,在碧海藍天之下,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走在路上的張杰甚至忍不住想要放聲高歌。
這一切都太美好了,這種輕鬆與希望應該分享給每一個人。
張杰把這一瞬的美好選做了專輯的封面。
流行、復古、電子、搖滾、民謠等等,這些都是張杰所遇見的,他想要帶回來唱出去的。
那首《Cure The World》,剛剛做出來時,張杰就知道這首歌一定是他要做的專輯的主打,這就是他想要表達的理念。
他說:世界帶給我們一切,世界也需要我們治癒。
這次他唱:「我們需要愛,我們要治癒世界。」
在他的歌聲裡,總能找到關於愛,關於生命,關於夢想,之所以勇敢堅持的理由。
那首專輯同名歌曲《Risk It All》,鋼琴的聲音與張杰清亮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像一汪清泉沁入心田。
「I show you love even when you’re not around
就算你不在我身邊我也要表達我的愛給你
To prove to you my heart is here to stay
用我的一生向你證明我會永遠愛你」
聽這首歌時,就像身處曠野之中,心靈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裡面的每首歌都像是潘多拉的寶盒,打開之前怎麼也沒想到會是這種風格。
有時候是優雅的鋼琴聲,有時候是孤寂的吉他聲,有時候是輕快的民族鼓等等。
每一首都是不一樣的世界,每一首都是全新的張杰。
好像沒有什麼風格是張杰不能駕馭。
他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自己。
專輯的中文名字:聲來無畏。
是37歲的張杰對人生的看法,經歷過詆毀,嘲笑,又看過世界太多美好之後,人生應該是無所畏懼的,所以他生來無畏。
音樂是他的鎧甲,無論有多麼難,音樂一直陪著他,他也用音樂陪伴著別人,所以也是:聲來無畏。
出道十五年,當這個浮躁的演藝圈都在追求多棲發展時,張杰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好好唱歌。
他說,他不會演戲,也不怎麼會交際,只想好好唱歌給大家聽。
他將自己的「遊行感悟」用專輯的形式展示出來,做成相機的形狀。
音樂載體與相機外型的融合,寓為「以歌曲定格時間」,是凝聚著回憶、又有畫面的音樂。
張杰將自己所遇見的美好用明信片,用拍立得風格的海報,用與郵政聯名的紀念郵票等形式記錄下來,並送給每個嚮往遠大世界的人。
這些因素象徵著遠方和時間,留下匆匆而過的歲月,聽著張杰的歌,感受著心中的理想與遠方。
這一年,張杰的很多精力都放在了製作這張專輯上,那些許久未見的人,將通過音樂的形式相見。
12月14日,《Rist It All聲來無畏》實體專輯正式開啟預售。
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苦難,但音樂永遠相伴。
就像張杰說:音樂,就是這麼奇妙,你不知道,音樂會在什麼時候,帶給你什麼樣的緣分。
聽吧,在這些緣分成就的歌聲裡,我們一起從容而勇敢地面對著生命中一切未知,聲來無畏。
「女兒情」竟然成了長大後最難過的一關
黃霑改了6遍《滄海一聲笑》後,差點跟徐克「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