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癆餓蝦!窮癆餓蝦!過來!」
幾乎每個中午,成都杜甫草堂的花園裡都有這樣的呼喚聲,一位老爺爺提著口袋遊走在花園裡,時而蹲下時而遠望,有時還有老人與他結伴而行。
不明真相的遊客,可能以為他們只是在呼喚調皮的孫兒,但跟著他們走了幾步後,你會發現,在他們的呼喚後,灰白色的、三花色的、黃斑紋的……各種顏色的貓咪慢慢湊上前來,齊聲喵咪喵咪地嗔叫著。
看到貓咪們,老人便從口袋中拿出三五個豬肝雞肝,扔向等待的貓咪。每走幾米十米,就會遇到兩三隻貓,他們就停下來駐足餵貓。
其中一名爺爺,即將滿80歲,是鐵路局的退休職工。他叫張允中,河北保定人,來成都已有50年。
張爺爺說,第一次萌發餵它們的念頭,是5年前逛草堂時發現三隻小奶貓,追著遊客要吃的。看著很可憐。
於是,5年雷打不動,只要沒有特殊事情,每天都會來到草堂餵貓。通過餵貓,他還結識了一些「貓友」,每天一個半小時,在他們看來就像散步一樣,「正好也鍛鍊身體」。
在這一個多小時中,這位爺爺下蹲在站起的動作,要重複不下30次,有些貓吃一半又傲嬌地走開,張爺爺又耐心撿起來,再放到它們嘴邊。每天張爺爺都會買十多二十塊錢的豬肝和雞肝,算下來,5年也花了一筆不小的數目。
草堂一共有二十多隻流浪貓,鼎盛時期有三四十隻,除了「滿大街」的黃色斑紋短毛貓不好分辨,幾乎每隻貓都有自己的名字,老人們也能夠分清它們,馬克思、麻貓、黃胖、四腳白……
「窮癆餓蝦」是一隻灰白色的英國短毛貓,三四歲大,張爺爺說:「它應該是一隻被遺棄的名貴貓。」,雖然名貴,但也是最身手矯健的一隻,每次餵它,張爺爺都喚它站到大石頭上,它可以跳起來用前爪準確接住扔向它的雞肝。
還有「黃胖」是一隻眼睛出問題的貓,張爺爺不僅要餵它,還會仔細為它檢查傷口。在這麼細心的照料下,「黃胖」還生了很多小貓崽,同時也是最不怕人的一隻貓。
5年時間裡,相繼有新誕生的小貓,也有因為各種原因回到喵星的貓。張爺爺最高興的,莫過於它們與張爺爺玩耍時,從不會伸出肉墊裡的指甲,說明它們已經非常信任他了。
願張爺爺和他的夥伴們,長命百歲!
本文轉自:成都商報
愛貓咪,分享喵星事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