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牡丹甲天下,今年牡丹花會期間沒有去成洛陽,五月底到了洛陽,禁不住牡丹的誘惑,想看看五月底的王城公園是什麼樣子。公園門口,有工作人員為進園的人測量體溫。測量罷體溫,進入公園,回首大門,五個通道,只有最西側的通道是暢通的。(此組照片手機拍攝)
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這個巨大的仿銅周鼎,鼎為長方鬥形。目測,鼎高約5米,寬約3米,口徑長約4米。鼎的四面腹部和腿上均有雲雷紋鋪底,饕餮紋飾面,花飾凸鼓,高大雄偉,金光燦爛。這是王城八景之一「周鼎雄據」。
公園大門的東側為大型遊樂區,一個奔六的人對這沒有興趣,就直接折身西走,到公園的西部看看。走進牡丹觀賞區,姚黃魏紫的牡丹花,早已不知去處,唯有綠葉掛在枝頭。想想,今年牡丹花會期間沒有能來這裡賞牡丹,終是一個遺憾。
雖沒有了牡丹花,牡丹仙子依然亭亭玉立。牡丹仙子雕像建於1983年,為洛陽首屆牡丹花會時所建。傳說,牡丹仙子的故事與武則天有關。一年冬天,武則天下詔書令百花盛開,諸花紛紛開放,唯有牡丹遲遲不開。武則天一怒,將牡丹逐出長安,貶往洛陽。沒想到「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成就了牡丹。洛陽牡丹以花大、色豔、形美、香濃而名甲天下。
也許是天熱,公園內的遊人不是很多,偶爾見到些人,多是坐在樹下聊天,或是看手機,也有大人帶著小孩玩的。河圖洛書碑前,幾位老者在議論公園該不該放音樂。有的說,公園是個大家娛樂的地方,不讓放音樂,少點啥;有的說,公園是個公共場所,應該保持安靜。公園該不該放音樂,你的觀點呢?
圖中看到的是王城公園的八大景之一的沉香樓(丹樓)。據說,它是目前洛陽市最高,裝飾最為華美的仿古建築。整個建築由42根立柱支撐,高三層,飛簷鬥拱,雕梁畫棟,氣勢恢弘。沉香樓周圍是大型牡丹壇,有姚黃,魏紫,豆綠,蘭田玉等名貴牡丹83種,1800多株。
鳳湖邊的樹蔭下,一位身穿白色體恤的女士,在認真的看著書。雖無法知道她看的是什麼書,但很專注。看她這樣專注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不忍心打擾她,悄悄的趕緊離開。這讓我想起了上初中時,一位老師說的話。「只要你想學習,即使在人嘈雜的地方也能靜下心來看書。」
鳳湖,是王城公園著名景點之一。鳳湖湖面約10000平方米,湖岸逶迤曲折,岸邊垂柳依依,湖水波光粼粼。鳳湖北岸,壘石成山,絕壁兀起,峰頂清泉飛瀑,恰似"高山流水",氣度非凡。鳳湖西岸有一小型庭院式仿古建築叫"靚思園",現在是河洛書苑,遊客憑身份證,可以在這裡免費讀書看報。
漫步在王城公園,隨處可見這樣的仿古建築。韶樂臺、翠環廊、紀成亭等建築再現了周風、漢風、唐風的韻味,建築仿古成了王城公園一大特色。古建與牡丹,古建與綠樹相互映襯。遊客說:「九朝古都這個王城公園無愧是河南最大的綜合性公園,裡面的動物園很給力。」
王城公園有牡丹觀賞區、牡丹文化區、歷史文化區、大型遊樂區、動物園五大景區。在歷史文化區,一個叫闋(que)的建築很有特色,恰好一隻鳥飛過,匆匆拍了這張照片。闋為峰腰型建築,簷下有逼真的鬥拱、椽、枋,簷上有脊、吻,具有濃厚的秦漢風格,是王城八景之一。
看看天色一晚,北面的動物園是沒有時間進去了。走出大門,燈光已經亮起,幾十個市民正在跳著什麼舞,街上霓虹燈不停的變換著色彩。王城公園,這個有65年歷史的綜合性公園,見證了洛陽的發展歷程!你去過王城公園嗎?歡迎談談遊王城公園的感受。《海鷹視線》圖文均為原創,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