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人們經常把生活中的規律經驗和教訓編織成通俗易懂的詩句,傳授給後代,不少俗語都有著非常高的實用價值,比如說「天上魚鱗斑,曬穀不用翻」就告訴大家,天空中出現魚鱗片一樣的雲,天氣就會很好,連曬在地上的穀子不用翻就能曬乾。
這樣的智慧箴言通俗易懂,我們很多在農村的讀者想必也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叫做「夜貓不進無病家,燕子不進苦家門」話又包含著怎麼樣的意思呢?
夜貓子即使貓頭鷹,因為長得像貓,又在夜裡面出動,故此而得名,貓頭鷹還抓老鼠,是一種益鳥。可是不少人卻非常的排斥它,這是因為眾多人都將它視為不吉利的象徵,民間有人說:「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
再加上以前流傳的一些民間故事,一旦看見貓頭鷹進到自己家的庭院,很多人就會極力的驅趕。很多人相信,貓頭鷹能夠聞到死人的味道,因此當一家人快要去世的時候,就會停留在他家門前的樹上。
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貓頭鷹確實喜歡呆在一些衰敗的人家的庭院前,因為這些家庭長時間沒有人大理,導致老鼠蟲蟻什麼的都大量滋生,上述這些東西恰好是貓頭鷹最喜歡的糧食,所以說古人說的話還是有憑據的。
而下一句「燕子不進苦家門」就容易理解了。燕子是一種非常親近人的動物,特別喜歡將巢穴修築在農村人家的屋簷下,古代往往將燕子視作吉祥的象徵,燕子又叫做紫燕,要是哪一戶人家被燕子光顧,就會被認為來年財源滾滾,紫氣東來。
唐代的詩人張九齡就曾經寫到:「海燕雖微渺,乘春亦暫來。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表達了對燕子的喜愛和讚美。
但是燕子修築巢穴是有講究的,首先就是通風避雨,而那些貧困人的人家屋子屋簷,很難達到燕子的築巢要求,通常這些生靈會選擇環境優美,能夠保障安全生活的善良的人家進行築巢,因此只有那些不會去打攪燕子生活的心善的條件尚可的人家,才會得到燕子的光顧。
此外,燕子在屋簷下建巢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孵化小燕子,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它們選擇的屋子,往往一家人和和睦睦,相親相愛,而經常大聲吵架,生活不如意的人家,就會讓燕子感覺到威脅。
不得不說,這句俗語如此解釋來,確實有著很大的道理,裡面也包含了古人的傳世智慧,對於人與自然美好相處,家和萬事興的衷心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