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抗菌藥物在臨床上應用的逐漸增多,許多患者因缺乏用藥的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致使雙硫侖樣反應成為了院內急救中的常見病之一,因此作為醫務工作者,對患者和群眾的健康宣教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什麼是雙硫侖樣反應
雙硫侖樣反應, 又稱戒酒硫樣反應, 是指使用與含有雙硫侖結構或作用機制相同藥物的前後,使用含有酒精的製品,導致乙醛、多巴胺在體內的代謝障礙、滯留、蓄積,致使機體產生一系列的人體生理、病理的應激變化。
二、雙硫侖樣反應有什麼表現?
這類反應多在用藥與接觸乙醇製品後5min-1h後出現, 多表現為面部潮紅、頭痛、頭暈、自控力喪失、幻覺、胡言亂語、言辭不清、眩暈、視物模糊、心悸、胸悶、氣短、噁心、嘔吐、乏力、腹痛、腹瀉、口乾及多汗等, 嚴重的伴有血壓下降或升高、呼吸困難、癲癇、大小便失禁、嗜睡或昏睡、心電圖異常 (竇性心動過速、ST-T非特異性改變等)、瀕死感、心絞痛、心肌梗死及休克等。
三、乙醇進入人體的途徑有哪些?
1. 直接飲酒如:白酒、啤酒、紅酒、米酒等酒製品。
2. 含有乙醇的食物:酒心巧克力、醉蟹(螺、蝦)等添加酒精輔料的食物。
3. 含有乙醇的藥物:複方甘草液、藿香正氣水、氫化可的松注射液、細辛腦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伏立康唑凍乾粉、血栓通注射液等。因此,對臨床工作者應注意含有乙醇的藥品, 尤其是常用藥物, 避免藥源性雙硫侖樣反應。
4. 特殊接觸乙醇的途徑:酒精擦浴、滴耳等不同方式通過皮膚吸收;腎動脈栓塞術中使用無水乙醇栓塞劑介入治療;飲酒後哺乳等特殊方式。
四、哪些藥物能導致雙硫侖樣反應?
1. 頭孢菌素類如:如頭孢哌酮 (數量最多)、頭孢西丁、頭孢甲肟、頭孢美唑、頭孢呋辛、頭孢地尼、頭孢曲松、頭孢唑林、頭孢克肟、頭孢他啶、頭孢氨苄等。
2. 硝基咪唑類如:甲硝唑、奧硝唑、替硝唑等。
3. 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口服莫西沙星致雙硫侖樣反應, 具體機制尚不清楚。
4. 降糖藥物如:氯磺丙脲、苯乙雙胍、格列齊特、格列本脲、格列吡嗪、胰島素等出現雙硫侖樣反應的機制較複雜。
五、飲酒前後多久才可以服用頭孢類抗生素?
據相關文獻報導,頭孢類抗生素致雙硫侖樣反應與飲酒可達99%的密切相關。由於乙醛脫氫酶被抑制後常需4-5天後才能恢復,故雙硫侖樣反應均集中發生在用藥前、後3天內有飲酒史的患者。為防止雙硫侖樣反應,對所有應用頭孢類抗菌藥物的患者應常規詢問是否有藥物過敏史、酒精過敏史和近期飲酒史,如患者在用藥前7天有飲酒史,應禁用該類藥;對應用頭孢類抗生素的患者,應當叮囑其在停藥後禁酒時間不能少於7天。
總之,酒後用藥,藥後飲酒都可能對藥效產生較大影響,臨床工作中除了積極預防雙硫侖樣反應,更關鍵的是要意識到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減少誤診。
作者:孟穎編輯:於楊 校對: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