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小吃就有141個!這座小城人人嗜吃如命,龐大的美食版圖三天三夜也吃不盡!

2021-02-16 在路上

在浙江的城市裡,金華有火腿、寧波有湯圓、嘉興有粽子、紹興有黃酒……比起來台州就沒有那麼知名。

(圖:阿漫RFJM)

但其實,光是水果,浙江有四分之一的都來自台州,而且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鮮的水果,「春有草莓枇杷,夏有楊梅葡萄雪梨,秋有蜜桔紅柿獼猴桃,冬有高橙柚子」。

(圖:阿漫RFJM)

「這裡和另一美食聖地潮州在飲食結構上有幾分相似,都依山靠海,物產極其富饒。同樣,它們內部都還藏著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小吃世界,小食以百般面孔躲在街頭巷尾,把這座城市的吃變得輕盈而有趣。

(圖:阿漫RFJM)

尤其在台州臨海市,和這座城市的性格一樣,老人和老店很多,閒適懶散但也有自己的個性:大多數店面遵循自己的時間,來得遲關得早,不管你有多少人等著來買;有些店開的遲會一直守到天亮;有些食物只有應季才能吃到,錯的季節來連影子都看不到。

要知道,作為一個嗜吃如命的臨海人,說到美食肯定來了興致,

單掀開一籠熱騰騰的紅糖饅頭,就能讓人立馬丟了魂;

光是早餐就能來一段freestyle——

「豆漿油條和炊飯,白粥就著鹹鴨蛋,

包子饅頭豆面碎,都很美味且不貴」;

一筒香噴噴的麥油脂,一碗熱騰騰的麥蝦,

一張香氣四溢的麥餅,一紙杯的梅花糕都是鄉愁啊……

再隨便給你羅列一番(此處應打快板):

蛋清羊尾、青團、冬至圓、炊圓、擂圓、豆腐圓、蕃薯粉圓、蘿蔔圓,肉灌蛋麥餅、菜乾餅、海苔餅、松花餅,薑汁調蛋,馬蹄酥、羊角酥,梅花糕、漾糕、酒盞糕、水晶糕、狀元糕、米陽糕、嵌糕,麥餃、麥油脂、麥蝦、泡蝦,垂面、薑湯面、芋頭面、鯧魚索麵、豆面碎,烏飯麻餈、蛋炒麻餈、紅糖卷麻餈,紅糖饅頭,甜酒釀、酒釀圓子,糟羹、桃花羹,魚皮餛飩、敲梆餛飩,扁食,糊拉汰…….

官方可是稱臨海小吃竟有141個之多呢!


你會發現,生活在這座小城很悠然幸福的事情,不但有秀麗的古城景色,醉人的鳥語林蔭,最關鍵的,還是無論何時,都有各種小吃美食。

今天,我們就用小吃解鎖臨海這座小城,它深情於市井煙火,也變著法子藏在角落等著你來發現意外的驚喜,輕易擊中鄉愁。


有趣的是美味離不開「包裹」

嗜吃如命的臨海人可是很自豪這些小吃

關於臨海小吃的一個關鍵詞,可以稱為「包裹」啦,比如台州版煎餅果子食餅筒,在平底鍋上攤好小麥麵皮後,就可以開始加料了,據說講究人家的餡料可以擺滿三大桌;還有平日常見的燒餅、麥餅和蛋餅,餡料裹在餅內,餅皮要薄、餡能均勻鋪滿才算手佳;還能用雞蛋清包裹著豆沙丸子,放在油鍋裡炸。

蛋清羊尾 - 蛋白肌,豆沙心 ,列入《中國菜譜》的臨海名小吃

(圖:阿漫RFJM)(圖:阿漫RFJM)

蛋清羊尾是列入《中國菜譜》的臨海名小吃,外地人一定會誤解為羊的尾巴,其實不然,它是豆沙球包裹一層蛋清後入油炸至金黃,蛋清是質地,羊尾是形態,合之,即為蛋清羊尾,亦或,長得像羊尾巴的油炸蛋清。
無論是高檔飯店還是街頭小吃都有它的身影,具有1400年的歷史啦,舒婷曾就對蛋清羊尾毫不吝嗇地讚嘆:熱騰騰軟酥酥香噴噴,唇齒來不及盤點個中真諦,嗓子眼已經徹底沒收了。 

店鋪推薦:和記私房菜 (國家級烹飪大師王林平坐陣);

李阿公的攤子(被省臺、地方臺爭相報導過的移動攤子,專注做蛋清羊尾幾十年如一日)

麥油脂 - 最好吃的還是媽媽做的

(圖:阿漫RFJM)

麥油脂在臨海一年有兩次都作為年節的主食,在立夏與古歷年關這兩個大節日裡 ,家家戶戶都動手。它還擁有很多「暱稱」:麥焦、麥餅筒、餃餅筒、食餅筒……一筒麥油脂能包容天地萬物,以一張薄麵皮裹以10種以上(肉糜、雞蛋絲、豆腐乾……)做好的菜餚捲成筒狀,比上海的春卷要大10倍。可以做好就吃,也可以放於冰箱,食時煎炸。還有豆腐麥油脂,是老人家尤其喜好的食物了。

麥餅 - 光是餡料口味就數不勝數

(圖:阿漫RFJM)

(圖:五月May)

在臨海做麥餅的店有很多,而麥餅的口味和餡料也十分豐富。杜記麥餅是其中有歷史、有名氣、有味道的老店,他們家的鹹菜冷飯麥餅還有蛋肉麥餅在臨海也是有名的;又譬如友蘭麥餅只做早餐和午餐,在十二點半就早早收拾桌椅打烊,如果吃得有點膩,那就點一份餛飩吧。

麵食佔據了半個小吃版圖

地處南方,飲食卻像極北方粗獷的性格

在臨海,不論是大街還是小巷,一抬頭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麵館。叫蝦不是蝦的麥蝦、大田的大排面、大石垂面、臨海薑湯面、臨海麵皮等。地方特色極其豐富,可以說作為一個靠海的南方城市,竟然將中國麵食的風味發展到極致……

麥蝦 - 一碗麵疙瘩也頗有講究

(圖:@吃貨酥)

麥蝦可以說又是臨海一道最有「欺騙性」的小吃了,這個名字,也就臨海人能想出來,畢竟那塊地方是「千年台州府,滿街文化人」,為食物取個名字,也要特別注重突出其韻味。

據傳,在舊社會,麥蝦是窮人吃的東西,把麵粉加水調成漿糊狀,買不起菜刀,就拿筷子將漿糊削成一條一條下鍋,倒點蘿蔔、瓜藤下去拌一下,出鍋後一小坨一小坨,狀如彎曲大蝦,因此得名麥蝦。

(圖:阿漫RFJM)

一碗麵疙瘩,真正美味可是很有講究的:用大骨熬出的高湯烹煮,得到濃鬱鹹香的湯頭;麵疙瘩長短粗細均勻,形如大蝦,吃起來口感既筋道又潤滑,鮮香而入味;豐富的五彩配料比如蘿蔔絲,筍絲,牛肉絲,蒲瓜絲,香菇,小青菜,小白蝦,蛤蜊…口水已經咽下了。

店鋪推薦:紫陽牛肉麥蝦(紫陽街中段往南)

雙紀麥蝦(水雲北路151號,近大洋西路)

伶俐麥蝦小炒(臘梅路80號)

大田大排面 -  小排配手打,大抵是人間極品

(圖:阿漫RFJM)

大田大排面當然得去大田吃最地道的,每到中午,大田鄭虔路金三角路口的正鐸大排面門口,就停滿了各種車子,皮卡小車摩託電動自行車都有,穿西裝的穿校服的穿積滿了灰塵的民工服的也很多,就連我們遇到的一個滴滴司機也超級熱情地告訴我們一定要去吃這家!

小排配手打面,據說是人間最好吃的面,小排面肉湯濃鬱,小排入味鮮嫩,而且它家的雞爪也是一絕,價格基本也是整個臨海最便宜的。

地址:鄭虔路和東方大道交叉口

鹹肉芋頭面 -「最受台州人歡迎名點」人氣王稱號

(圖:@吃貨酥)

(圖:阿漫RFJM)

芋頭面是台州家喻戶曉的一道面點,主料是手打面、芋頭和白蘿蔔,而芋頭面最正點的版本還屬台州人裡最會過小日子的臨海人的那一碗鹹肉芋頭面。鹹肉的持久鹹香,芋頭的軟糯香甜,蘿蔔絲的清爽鮮美,手打面的綿糯筋道。一口湯,一口面,一口芋頭加鹹肉,吃客人們騷動的腸胃,簡直不能被更好地安撫。(本段資料來自吃貨酥@再望書苑)

店鋪推薦:鹹肉芋頭面(凱歌路55號)

金記芋頭面 (遠洲路141號)

巾山賓館芋頭面 (水雲南路大柏葉小區)

麵皮 -  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它的身影

(圖:阿漫RFJM)

麵皮是臨海人相當愛吃的美味,具有筋鬥、柔軟、涼香、可口、四季皆宜之特點,在臨海大街小巷均可看見它的身影。名頭最響的,莫過於紫陽古街上的芳華麵皮店了,去到芳華麵皮店,切幾塊熟牛肉,兩小碗麵皮。當咀嚼著牛肉時,在外的臨海人會感嘆,只有吃到這個味道,才算真正感到自己回到了臨海。

推薦店鋪:芳華麵皮店(古城街道回浦路136號)

少不了「姜」組成的辛辣軍團

在這兒它可是潤物細無聲般的存在

臨海人不愛吃辣,但是對姜的辣味卻情有獨鍾。「或許是靠海溼氣重,姜在這裡就是潤物細無聲般的存在,處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薑汁調蛋、薑湯面、姜米粥、薑汁肚片、薑汁酒甚至薑汁冰淇淋,簡直能獨立一支綽號【辛辣】的軍團。」

薑汁調蛋 -  高能暖心暖胃的甜品

(圖:阿漫RFJM)

如果說不喝豆汁兒不算來過北京,那麼不吃薑汁調蛋,就不算到過臨海。這一道當地人才最懂欣賞的高能暖心落胃甜品,融合了紅糖的甜,薑汁的辣,雞蛋的香,黃酒的醇,它們通通在炭火下凝結,在入口時綻放。

舊時,它是產婦坐月子時才吃得上的滋補聖品,如今,平時也是臨海人用來治感冒的好方子,不同的店做的口感和姜味真的差別蠻大的,與老闆招呼一聲「一碗薑汁,加核桃加肉」,等上十來分鐘,一碗裝在搪瓷碗裡熱騰騰紅澄澄的薑汁調蛋就端上了桌。

推薦店鋪:一品烤薑汁(味道香濃熱辣)

雙紀麥餅(焦糖布丁的口感)

薑湯面 - 一碗下肚,寒冬也美滋滋

(圖:阿漫RFJM)

幾乎每條街都有一家薑湯面,相比起甜品裡點到為止的辣感,薑湯面則是一種非常直白張揚的辛辣,小編意外地很愛這種味道。

它的精彩之處除了豐富的澆頭(有蝦幹、豬肉絲、筍絲、香菇、金針菜、荷包蛋、豆腐皮子、青菜、蟶子等),就在於它微辛濃鬱的湯——帶著薑汁特有的香味。傳統的台州薑湯面中的薑片可有些講究,它是切片後的生薑經黃酒多日的浸泡,再經日夜的風吹日曬而來的。比起普通的生薑,更能溫補脾胃,驅寒散溼。

菜場的薑汁 - 佔據了最醒目的地理位置

(圖:阿漫RFJM)

吃的太飽不如來逛逛當地的菜場去窺見一番別樣的在地風情,台州的姜有自己單獨的鋪頭,佔據菜場入口處的黃金位置,姜塊堆積如山,旁邊挨著榨取好的金色薑汁,用可愛的紅腦帽塑料瓶裝滿,小瓶的不過3-5塊,還有直接用油桶裝好的超大份,可以買回家作為各色食物的輔料。

漫步在街頭擇一款小吃落胃

五花八門的味蕾體驗都是童年味道

漫步在臨海這個不大的城市,除了林立的小店鋪散發著勾魂的美食誘惑,你總能偶遇見大爺大媽推著小車販賣著做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小吃。對於在外的臨海人而言,這大概都是童年的味道了。

烏飯麻餈 - 包裹豆沙的糯粘香甜(圖:李小園)

臨海街邊總能看到賣烏飯麻餈的推車,不過真正好吃的烏飯麻餈需用山上的烏飯樹嫩葉浸泡,浸出來的水揉進糯米粉中,蒸熟做成麻餈,捲成筒狀,裡面包上好的豆沙,外表再滾上一層嫩黃的松花粉才算完成。外則細膩爽滑,內則清香撲鼻,色澤烏亮,別有風味。

海苔餅 - 小吃界中孑然獨立的存在

(圖:李小園)

(圖:阿漫RFJM)

(圖:阿漫RFJM)

在臨海的紫陽街上,卻坐落著8家專營臨海老字號小吃——海苔餅的點心店。若你經常遊蕩於紫陽街,九九,王天順,興隆酥餅,這些名字不會陌生。對於每一個老臨海來說,鹹香的苔餅味,豆沙味的馬蹄酥,淡淡的甜,在記憶裡打轉。充滿古早味的糕點給紫陽街也平添了舊年代的小情懷,大抵無論是當地土生土長還是偶然逗留的人都會萌生一種思鄉的情愫……

梅花糕 - 臨海街頭一道甜蜜的風景線


梅花糕的價格從上世紀60年代的3分錢一隻,到現在1.5元到3、4元一個,香氣濃鬱,口感紮實又軟糯,吃在嘴裡超有幸福感。老街上隨處可見,一般都是阿姨大爺自己拉出來賣,小攤的位子可能隨著師傅心情的變化而變化。這個小吃讓上了年紀的人會回想起小時候放學回來,吃著鬆軟的梅花糕,小嘴和小手沾滿了溢出的紅糖汁,那個甜滋滋的童年啊。

悠然的煙火味藏在夜宵裡

愈夜愈熱鬧,許多小吃攤守到天亮

到了晚上,如果還想吃小吃的話,就可以嘗嘗白水洋扁食了,在紫陽街上,古色古香古裡古氣的招牌下面,是各種的四方桌和長條凳;而老臨海人一定還會給你推薦夜宵一霸:豆面碎在湯鍋裡歡快地翻轉,散發出的香氣足夠讓人垂涎欲滴……

扁食 - 比餃子精緻,比餛飩豐滿

(圖:阿漫RFJM)

當一份扁食端在你面前時,你一定會驚訝,但沒錯,圖上這個形如元寶的食物真的是扁食,它比餃子精緻,比餛飩豐滿:茭白、豆腐乾、炊皮、肉丁或白蘿蔔、鹹菜等,俱切成小丁,事先炒熟,包進扁食皮裡可以湯食,也可以蒸可以煎。尤其夏天,素素的扁食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豆面碎 - 愈夜愈熱鬧,治癒系小吃

(圖:五月May)

在臨海,晚上想吃宵夜了,相信很多人腦海裡浮現出的,是一碗豆面碎。清凌凌的湯裡,一根根半根筷子長短的豆面,擠挨在一起,讓人看了,有細細打撈、慢慢咀嚼的念想。相比於其它臨海小吃,豆面碎確乎是最「清清爽爽」的一道美味了。一把榨菜末,一把蔥花,也許就是它最原始的配料。至於小肉丸、面結之類的,則是根據不同人的口味自行添加。

(圖:阿漫RFJM)

街上零零碎碎大大小小的豆面碎店很多,但是說到名氣和味道,還是要推大人豆面碎,每天晚上7點後才開始營業。當然,它最熱鬧的一定是在10點之後,可以看到它店裡店外,都支滿了各種的小桌子,然後叫東西吃的聲音呼喝連綿不絕。冬天來一碗,再配一碗燉的爛稀的牛雜,滿足到上天!

推薦店鋪:大人豆面碎(巾山西路59號)

▍糟羹 - 竟然取代元宵成為節日的主食

(圖:阿漫RFJM)

在臨海,無論怎麼忽視,糟羹都是個繞不過去的小吃。臨海元宵節是正月十四日,相傳戚繼光當年臨海抗倭大捷,當地百姓勞軍,送來豬肉、冬筍、豆面、蔬菜、海鮮等食材,戚繼光命將食材和在一起,加入米粉做成糊狀讓將士共享,這就成了後來的糟羹。從此,臨海的元宵節改成十四日,而糟羹則取代了元宵成為元宵節的主食。

小編真的可以吃下好幾碗,而吃鹹羹,最好是配糯米圓子,一口咬下,滿嘴香甜,就著鹹羹,一口圓子一勺羹。

特別推薦的地道老店

此處安利請收下,這些專門值得來

除了上文提到的那些小店,小編還想專門推薦幾家專程想來吃的店,畢竟跟著這份當地人推薦的老店鋪,一定不會踩雷呀。

▍白塔橋飯店 - 開了六十年的國營老字號飯店

(圖:阿漫RFJM)

你問100個臨海人,99個都會推薦你去紫陽街,這條是千年台州府城昔日最為繁華的大街,南起興善門,北至廣文路,全長1080米,是迄今保存較為完整的歷史街區,如今已成為好吃的代名詞。

而坐落在這條老街上的白塔橋飯店,真的是老牌了。所謂「老」,也是陳舊不堪了。「木質的門面,八仙桌,大算盤,穿囍字花襖的茶壺,完完全全是曾經的國營飯店留下的輝煌印記。」味道家常、料還足才是這裡最吸引人的點,蟹豆腐煲、肉片、糖排、醉腰、蛋清羊尾、炒餛飩……一不小心就吃到撐。

巾山腳炒麻餈店 - 已經開了25年的老店

(圖:阿漫RFJM)

這家店位置很不起眼,已經開了20多年,以至於樓房破舊得清楚記錄著歲月,但你會發現門口停放著不少好車,許多人專程來這吃。炒年糕都是大家熟悉的美味,但炒麻餈對於外地人而言,倒是頭一次聽說,許多父輩人把吃熱乎乎的炒麻餈當作一種享受。拿肉片、豆腐乾、雞蛋、大蔥炒的麻餈自然是好吃又填肚子,這時候你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肚子了。

杜記麥餅 - 每種小吃都想來一份

(圖:阿漫RFJM)

(圖:大蕾,小編一行4個女生的早餐!)

如果時間有限,想一口氣吃全臨海的小吃,杜記麥餅倒是很合適的選擇,光是麥餅的口味就有10多種選擇,本地的吃貨一致推薦鮮肉麥餅加蛋。吃個麥餅,點個麥油脂,點一碗拗面,再點一份扁食……所以在杜記要小心,不注意的話真的會吃撐呢。

新榮記 - 來臨海就想專門來打卡的餐廳

(圖:阿漫RFJM)

雖然來新榮記不是專程來吃小吃,但是為了這家店,小編決定多留一天。新榮記現在在上海、北京以及浙江的其他城市都有門店,在上海,新榮記屬於米其林一星。但是新榮記是在臨海起家的,這裡基本人均200元左右。而客人來臨海,一般也會宴請來這。

(圖:阿漫RFJM)

就算臨海人自己下館子吃飯,也少不了點一個白水洋豆腐,真真滷水點成,吃起來頗有懷舊的味道。這讓吃慣了沒有味道的盒裝內酯豆腐的城裡人的味蕾為之一振,鹹肉和鮮蝦吊出鮮美的湯,豆腐就侵泡在湯汁裡,建議來玩的人都嘗嘗。

(圖:阿漫RFJM)

臨海雖不大,但是小吃的版圖三天三夜也吃不完呢,還有夏季清涼解渴的草糊,冬至家家戶戶自家做的冬至圓等等等等,既靠山吃山,也靠海吃海,一個物產豐饒到讓人驚訝的地方,忍不住讓人感嘆,「真是老天爺賞飯吃」啊!

丨—近期精選—丨

謝霆鋒帶著《鋒味》來到深水埗,我卻被那裡的大排檔種草了

奉上資深老饕私藏的重慶火鍋地圖,寒冷的冬天可以翻山越嶺去搓一頓了!

終極嗦粉指南 | 長沙出發,吃透廣西,直入越南,一城一粉,輕輕鬆鬆吃出國

揭秘被雪景掩蓋的美食大省,單程機票600+就能到,沒有256g的胃千萬別來!

我們常德人的一天,是從嗦一碗米粉開始的。

那些港片情懷,最後都變成茶餐廳裡吞進胃裡的美味

對廣東人來說,好吃到令人落淚的黯然銷魂飯不過就是一碗煲仔飯!

作為中國小吃四巨頭之一,它竟被CNN評為全球排名NO.1!這座美食小城距杭州僅1.5h!

《那年花開》中讓孫儷欲罷不能的陝西美食,我特意去吃了一圈,卻恨胃不夠用!

上海入選2018米其林亞洲Top5!還有人人吃得起的平價美食,快開啟摘星之旅吧!

「你餓唔餓啊?不如我買碗糖水俾你做宵夜?」

只有成都才能滿足我24小時不停歇的胃

這片老香港最古早味的地方,是當地人私藏的美食天堂!

國內直飛最快3.5小時的國家,在路邊就能嘗到米其林

你以為這裡只有周黑鴨和熱乾麵?街邊閣樓也能藏匿美食!

相關焦點

  • 光小吃就有141個!這座小城臨海,用龐大的小吃世界輕易擊中了鄉愁!
    (圖:阿漫RFJM)「這裡和另一美食聖地潮州在飲食結構上有幾分相似,都依山靠海,物產極其富饒。同樣,它們內部都還藏著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小吃世界,小食以百般面孔躲在街頭巷尾,把這座城市的吃變得輕盈而有趣。要知道,作為一個嗜吃如命的臨海人說到美食肯定來了興致,單掀開一籠熱騰騰的紅糖饅頭就能讓人立馬丟了魂;光是早餐就能來一段freestyle——「豆漿油條和炊飯
  • 光小吃就有141個!這座距離杭州2h的小城,用龐大的小吃世界輕易擊中了鄉愁!
    (圖:阿漫RFJM)「這裡和另一美食聖地潮州在飲食結構上有幾分相似,都依山靠海,物產極其富饒。同樣,它們內部都還藏著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小吃世界,小食以百般面孔躲在街頭巷尾,把這座城市的吃變得輕盈而有趣。要知道,作為一個嗜吃如命的臨海人,說到美食肯定來了興致,單掀開一籠熱騰騰的紅糖饅頭,就能讓人立馬丟了魂;光是早餐就能來一段freestyle——「豆漿油條和炊飯,白粥就著鹹鴨蛋,
  • 這座美麗的蘇北小城,呂布被擒的地方,嗜辣如命,讓人歡喜讓人憂
    本期導讀:這座美麗的蘇北小城,史上呂布被擒的地方,嗜辣如命,讓人歡喜讓人憂邳州在歷史上很有名氣,境內大墩子文化遺址距今6000年,是江蘇文明最早的起源之一。境內有艾山風景區、沙溝湖水杉公園、小蘿蔔頭紀念館等旅遊景點。
  • 吃早茶可不是廣東人才有的專利,這座城市的味道,讓你恨不得一年四季都沉溺在這!
    作為一個常年願為吃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耗上整個周末的人,當然知道順德、潮汕、沙縣、香港等美食城市必定在列,但沒想到,在2889個回答中,關於揚州的回答赫然排名前列。 >光小吃就有141個!這座小城人人嗜吃如命,龐大的美食版圖三天三夜也吃不盡!
  • 這座浙江小城滿街都是特色小吃,讓我2天吃了14頓
    「 但拍完《後會無期》後,江河的扮演者陳柏霖卻愛上了這一奇妙的配搭。 就像,按照大眾認知,溫婉的浙江是完全不吃辣的。 但杭州高鐵1h的龍遊,卻是個無辣不歡的小縣城。 來一次,你就會愛上流淌在青瓦白牆、潺潺水流間的爽辣。
  • 光小吃就有141個!這個「全浙江最好吃」的小吃王國,深藏不露,據說...
    食物,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它與生活息息相關,愛上一座城市,往往先從「吃」開始。說到地方特色美食,浙江的每個縣市都有道不盡的驕傲。>這座小城看看: 洶湧的波濤帶來了海洋豐厚的饋贈,山野為她更添一分純粹的地道風味。
  • 承包江浙滬吃辣上限!這座小城,一個夾餅就能讓人俯首稱臣!
    在大多數人的固有認知裡,浙江人向來不太吃辣,唯獨此地是個例外。 「浙江吃辣看衢州、衢州吃辣看常山。」 小紅書@寶哥帶你玩衢州 外地人找不著,當地人幾乎人人知曉。陸阿姨家的夾餅是常山美食的一個招牌。
  • 嗜吃如命!法國的那些詭異美食,讓人大開眼界
    有句形容廣東人的俗話叫做「 天上飛的除了飛機不吃,四條腿的除了桌子不吃,其他的都吃」,調侃粵人食譜廣泛,無所不吃,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皆可入饌。其實,法國人同中國的廣東人一樣—— 嗜吃如命,極善於發掘各種外人看來稀奇古怪的食材。
  • 光小吃就有141個!這個「全浙江最好吃」的小吃王國,深藏不露,據說...
    食物,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它與生活息息相關,愛上一座城市,往往先從「吃」開始。說到地方特色美食,浙江的每個縣市都有道不盡的驕傲。 而在浙遊君看來,論台州最懂吃,還是要去臨海這座小城看看:
  • 藏著141種小吃的寶藏小城,還有不輸「網紅老君山」的霧凇仙境!
    在浙江東南沿海地帶,藏著一座小城,名叫臨海。 光聽名字,你腦中浮現的可能是一座如廈門、青島的海濱城市,但實際上,它卻是一座有海卻看不見海的城市!
  • 當美食成為名片,這15個「為了吃就值得一去的城市」有你的家鄉嗎?
    美食成為必不可少的理由之一!每年CNN都要評選最佳街頭美食城市這樣一份榜單,何況「為了吃就值得一去的城市」放眼中華大地,十個指頭根本數不過來!哪座城市將會是你最想去吃的城市或者你念念不忘吃過做好吃的美食之都?為了美食開啟2019年的旅行吧!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座離杭州不過20min的小城,光是早餐就能把你吃到眼花繚亂!
    這在湖州,是萬萬不行的。專做湯包的埭溪二毛湯包,開了70多年還堅持用罕見的松毛針,湯包帶著松針天然的清香,吃的時候夾兩三個放入店裡搭配好的蔥葉骨頭湯裡,一口一個,別提有多滿足了!湖羊肉肥而不膩、細嫩爽口,最適合下火鍋,或是紅燒,當然,視面如命的湖州人也少不了羊肉麵!
  • 「用心吃三餐,平淡過四季」,浙江這座小城不僅是用一隻粽子、一碗阿能面徵服了你!
    嘉興這座小城,在臥虎藏龍的江浙地區似乎不那麼出色。這座小城,被稱作長三角最具安全感的城市,再合適不過。人和人的來往既沾染了上海人界限明確的脾氣,也帶著浙江人親切熱絡的特點。小飛君最推薦的「蛋黃鮮肉粽」,清新的粽葉香氣附著在糯米上,鮮肉中的豬油滲透出來,光是香味就足夠讓人垂涎,加入了一顆沙沙的蛋黃後,味道層次更加豐富。當然還有慄子鮮肉粽,板慄香甜,畫龍點睛般的使粽子味道更加清新。嗜甜的人可以嘗試豆沙粽,豆沙軟糯,就著糯米,一點不顯甜膩。
  • 光小吃就有141個!這個「全浙江最好吃」的小吃王國,深藏不露,據說需要空腹前往!
    食物,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它與生活息息相關,愛上一座城市,往往先從「吃」開始。說到地方特色美食,浙江的每個縣市都有道不盡的驕傲。>這座小城看看:洶湧的波濤帶來了海洋豐厚的饋贈,山野為她更添一分純粹的地道風味。
  • 深夜食客丨浙江這座縣城以「好吃」聞名全國,單小吃就有141種
    全國首個獲得「中國宜居城市」稱號的縣級市 官方宣稱只是小吃就有141個之多 》中列出的小吃個數有141之多。 雖然台州其他地方的人對這份清單頗不認同,但臨海小吃多這一點還是沒得否認。
  • 橘貓嗜吃如命,連藥都不放過!網友:是我瞎了?這吃相不像吃藥啊
    北冥有貓,其名為橘,橘之大,一筐裝不下……無論有沒有養貓,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十個橘貓九個胖,還有一個壓倒炕。橘貓,作為貓界中的大佬,幾乎沒有一個長不胖的。橘貓之所以這麼胖,除了和它的基因有關外(橘貓血統不高,多為流浪貓。
  • 這座「土豪」設定的小城 人人都是美食家
    他們吃得了蒼蠅館子的特色小吃,也擺得起奢侈琳琅的酒席;做得出最原汁原味的清蒸菜餚,也愛一大桌的鮑參翅肚。即使幾代人都愛傳統的道地的本家味,偏偏年輕人卻愛鑽進大街小巷的夜宵排檔,光著膀子喝酒散講。「似乎從早到晚不停筷,才是溫州最有趣的餐桌禮儀。」
  • 吹海風品美食,北海名小吃店鋪推薦,你都吃過嗎?
    曾經有人說過,在中國,要問一個人家鄉的美食,沒有人是答不上來的,因為這就是中國城市的文化特點,這就是一個中國城市血液的組成部分。讀懂一個城市,首先吃遍這兒的美食,於是這裡的人文風格、風俗文化,便已經了解了一大半了。
  • 古代人吃什麼零食?這「5種」小吃古代就有了,你可能也吃過
    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美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可能已經不是很清楚,我國古代的人,都會吃一些什麼美食。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我國古代就有的一些小吃,看看古人都吃什麼零食,有可能你也吃過哦!
  • 天蠍座冷漠到極致如冰山,巨蟹座「嗜冷如命」,就吃這一套
    巨蟹座偏偏不怕這份冷,而且嗜冷如命,他們覺得,只有天蠍座這樣有趣的人,才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活色生香!巨蟹座是一個非常「吃冷」的人,而且就喜歡吃這一套哦!當巨蟹座愛上天蠍座,這兩個星座會擦出怎樣的愛情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