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昨天發布了《中國足球協會關於進一步推進足球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2023年中超聯賽擴大到18支參賽隊,同時對職業聯賽限薪、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等事宜提出具體要求。請聽記者李嵬的報導:
李嵬
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記者
中國足協發布推進足改35項措施
03:36來自北京體育廣播
在本周一的中國足協專項治理會議上,足協主席陳戌源對於目前中國職業聯賽的現狀提出了批評,他甚至用「良心已死」來形容,於是關於俱樂部限薪和名稱「非企業化」被要求在2021賽季前必須完成。為了讓政策更具體化,昨天,中國足協就出臺了《進一步推進足球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加強國家隊的建設和管理、促進職業聯賽健康發展、大力推動青少年足球發展等8個方面提出35項措施。
在這其中,聯賽擴軍的具體方案也有了明確的說法,到2023年,中超聯賽擴大到18支參賽隊,中甲聯賽擴大到20支參賽隊,中乙聯賽擴大到30支參賽隊左右。2021年實行中超俱樂部「男足帶女足」模式,把建立職業女足隊伍作為中超俱樂部的準入條件之一,帶動女足運動發展。在不少中小俱樂部生存困難的情況下,聯賽還將進行擴軍,不禁有人要問,真的能有這麼多球隊嗎?於是,《措施》對控制俱樂部資金投入、適當降低球員薪酬水平等提出具體了要求。
在聯賽有序擴軍、控制投入、適當降薪和職業聯盟成立的大背景下,陳戌源認為有利於聯賽健康的發展。
關於最近熱議的「改名」話題,《措施》也進行了明確,各級職業俱樂部於2021賽季前完成名稱「非企業化」變更,未完成變更的,將取消俱樂部註冊資格。
另外,在加強國家隊的建設和管理方面,《措施》提出,男子國家隊力爭在2023年達到亞洲一流水平,全力備戰好2022年世界盃預選賽和2023年亞洲杯,力求新突破。女子國家隊力爭達到亞洲領先水平,以參加東京奧運會為目標,力爭好成績。
35項措施具體甚至是強制性的規定,但落實情況還有待時間的考驗,不過隨著2021賽季的臨近,答案也將一一揭曉。
圖片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