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喀拉峻
喀拉峻旅遊區是「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遺產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美學價值最高的區域。喀拉峻被詮釋為:在全球200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區之一的「中亞山地草原與林地生態區」中,以生態系統的獨特性和完好的保持狀態,成為天山山地針葉林、天山山地草甸草原最典型的代表。
五彩斑斕的花簇、點綴期間的白色氈房、綠毯上散布的流雲羊群、墨綠的原始森林、深邃的大峽谷,配以天際的藍天、白雲和雪嶺冰峰,構成一幅美麗絕倫的畫卷!
鱷魚灣
鱷魚灣位於闊克蘇大峽谷景區中部,因山體形似兩隻伏在谷底的鱷魚而得名,是闊克蘇大峽谷景區的著名景點。
鱷魚灣谷深約360米,南北長約1600米,東西寬約1400米,崖岸陡峭地勢險峻,河水流淌谷底,天氣晴朗時在此可見到河水呈現乳白、碧綠、翠綠3色奇景。
科普知識:乳白河水成因
闊克蘇河水來源於天山南坡雪峰,切割天山山脈至天山北坡,雪水攜帶大量碳酸鈣質巖塊粉末而下,故成乳白色,當進入闊克蘇大峽谷後,受谷間紊流及喀拉峻湖回水(水受到障礙物、反向流或潮流的影響而上溯或倒流)影響,流速降低,碳酸鈣質巖塊粉沉澱,水質變清,加之富含礦物質的水質與天色和山色相互折射而產生色彩變化,故闊克蘇大峽谷中水呈乳白、碧綠、翠綠3色奇景,且在回水線處形成較明顯的水色分界。
闊克蘇大峽谷
闊克蘇大峽谷發源於天山山脈南坡中部,由億萬年來沉積的巖層隨地質運動和天山雪融水交相作用而形成,兩岸切割嚴重,坡度陡峭、曲折深邃,垂直高差達360餘米,乘船遊覽峽谷,只見兩側崖岸陡峭險峻,巖石立似書頁褶如衣皺,怪石嶙峋鬼斧神工,石壁若俯衝而下的兇猛雄鷹,若屹立於天地之間的巨幅潑墨山水……谷間神秘的洞穴深不可探,峽谷懸崖上棲息著大量鳥類,谷底水流平緩,河道轉折處水面平滑如鏡,崖岸、山石、草樹、天空倒映其中,行船其間,恍然有空間倒錯之感。
闊克蘇河是伊犁河第一大支流特克斯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和靜縣境內的哈爾克他烏山東端與霍拉山脈西端交界處的木孜塔格峰西側,河流先自東向西,行至康卡爾溝匯入口後折向北,而後由南向北流至特克斯河幹流。流域範圍在東經81°45′~83°08′,北緯42°22′~43°15′之間。闊克蘇河全河長約206千米,流域集水面積為5666平方千米,流域寬約20~75千米,平均寬度約27千米,河道平均坡降14.92‰,年徑流量22.24立方米,枯洪變化大,正常流量為70.1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88.4立方米/秒,最小流量為14.91立方米/秒。
九曲十八彎
九曲十八彎位於闊克蘇大峽谷景區,在此可欣賞闊克蘇河在巍峨天山映襯下的秀麗美景。
闊克蘇河在闊克蘇大峽谷寬廣的谷底曲折流轉,如蛟龍過境迂迴向前,形成南北長約5600餘米、東西寬約2000餘米的九曲十八彎。周圍群山環繞,山巒重疊,谷間河水平緩,波光蕩漾,河岸植被鬱鬱蔥蔥,炊煙和著林間輕霧,牧民的氈房若隱若現點綴其間,晨曦落霞中隱現著山巒柔美的線條,意境絕美。
村落介紹
克孜勒闊拉村隸屬特克斯縣喬拉克鐵熱克鎮,是一個以哈薩克族為主、哈、漢、回、維、柯等5個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全村總面積7191公頃,其中:天然草場面積51公頃,草場總面積6747.3公頃,(其中:夏草場3313.1公頃、冬草場1441.2公頃,春秋草場1992.9公頃),退耕還林1180.4公頃。全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近300戶1000餘人,與喀拉峻大草原、喀拉峻湖相鄰,倚九曲十八彎,景觀秀美。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