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騙多多;拼得多,坑得多!」
說起網上購物你能想到什麼?是原圖與實物不符的買家秀?還是網絡上笑料百出的網店客服?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答案,畢竟「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提到電商購物平臺時,大多數人可能都會偏向目前的電商三巨頭:淘寶、京東、拼多多。雖然三家都是電商平臺,但還是有所不同的。如果說在其中選一個最低價的話,我想很多朋友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拼多多。因為它的商品實在太便宜了!
從15年成立開始,拼多多走的就是低價的路線,也幸虧走的是低價的路線,才能在成立只有短短一年時,成功收穫了一億的用戶數。縱觀電商行業十幾年的發展,真是前無古人。今年更是以6.28億的用戶數量和超千億的市值,超過京東,順利躋身電商行業第二強的位置。
但迅猛的發展仍然擺脫不掉最初的惡名,就是「山寨」、「假貨」,甚至在2018年遠赴納斯達克上市前夕,還深陷在「假貨」的風口浪尖之上,國內的輿論還是一邊倒的不看好。
「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錢買不錯!」
商品的價格是衡量價值的尺度,相比於其他電商平臺來說,拼多多的商品價格太便宜,甚至讓人感覺到異常。這也正是大多數人不敢在這個軟體上購物的原因之一,拼多多上的便宜貨靠譜嗎?都是正品嗎?相信這也是很多人一直以來的疑問。
孩子沒娘,說來話長。2018年,拼多多上市之後推出了「新品牌計劃」,最初通過扶持1000家工廠品牌,幫助中小微企業的打造自己的品牌。這些工廠貨是假貨嗎?是山寨嗎?
之前是,由於大品牌的品牌效應太過強大,這些小工廠就算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再好,也沒有人買,沒有人知道。資本市場就是這樣,誰做了宣傳推廣,誰的營銷鋪天蓋地誰就是大品牌。人的虛榮心都是魔鬼,精神上的虛榮滿足了,質量之類的都不重要。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就是要幫助這些小企業博取一線生存空間,幫助小工廠打造自己的品牌。僅僅助推小企業的發展和進步,還不能滿足市場競爭的需求,如今拼多多還在通過多種模式進行突破和創新,無貨源店群就是其中之一。
無貨源店群,主要是通過採集貨源網站的商品作為貨源,然後加價出售賺取差價。簡單來說就是中間商賺差價。打個比方說:一件白襯衫,如果要出售這件白襯衫,就會去貨源網站尋找,假如找到一款標價15的襯衫,性價比還蠻高。就可以把這個襯衫的圖片和文字介紹複製下來上傳到自己的店鋪中。
原價15,標價20出售,這樣就可以賺取5元的差價。而這種襯衫在某寶某東的價格一般在40元以上,相較而言,還是拼多多比較便宜些。這也是大家覺得拼多多便宜的原因之一。
店群就是多開幾家,通過走量來賺更多的錢,實現收益的增加。當然,僅僅有這樣的策略不行,還需要有相應的輔助性措施。為此,拼多多還有0元入駐、晚交保證金等一系列輔助性措施。幾者相輔相成,收益的不僅僅是平臺,也給了許多沒有資金、沒有經驗、沒有人脈的「三無」新手小白提供了機會。
目前來說拼多多已經在通過「新品牌計劃」扶持了3000多家中小微企業,幫助他們打造自己的品牌。這樣一來,商家方面降低了廣告費的成本,還能夠通過薄利多銷的方式把商品出售出去;用戶則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同等質量的商品,何樂為不為呢?
有對網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後私信「開店」,免費送你一份網店運營圖!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