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新聞出品
近日,「蒜你狠」捲土重來,豬也飛上了天。在上海,菜市場裡大蒜價格最高升至每市斤12元,濟南包子鋪吃蒜要加錢,以致於有人調侃:這幾天如果誰一開口說話有一嘴蒜味, 絕對在炫富。大蒜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佔據重要的地位,而其在中國的經歷可謂跌宕。
▲封面圖:「跌宕」的大蒜。王箏/東方IC
▲當蒜價低迷時,商家是這樣的:山東濱州,2013年8月,大蒜價格維持在1.4元左右,市場行情不景氣。高立萌/視覺中國
▲最近,蒜商是這樣的,臉上那是樂開了花:山東濱州,2016年1月,蒜商在蔬菜批發市場搬運大蒜。張濱/視覺中國
▲大蒜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其原產地卻是在西亞和中亞。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大蒜帶回中國,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人有不少「吃大蒜」故事,早在唐代,大蒜被當葷菜,出家人禁食。圖19世紀,清代「賣蘿白蒜」線描畫。庭呱/FOTOE
▲中國有句俚語曰:「多吃大蒜,百病不犯。」除了美味調味之外,大蒜在中國民間也兼顧著治病驅毒的功能。漢末藥學著作《別錄》、唐代《唐本草》、明代《本草綱目》中都有關於蒜的記載,古醫書中,大蒜可以「除風邪、殺毒氣,治洩瀉暴痢及乾濕霍亂」等。圖為1917年-1919年間,河北山海關區,賣大蒜的男人。Sidney Gamble/FOTOE
▲中國大蒜產地遍及南北,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安徽、廣、雲南、四川等地均分布眾多的大蒜之鄉。圖為1962年3月,廣東開平縣沙崗公社收穫廣東名產之一的「金山火蒜」,有50多年蒜頭生產經驗的老農張禮潤(右一),在向青年社員傳授選留蒜種的經驗。新華社記者羅清攝
▲大蒜固然好,不過其在中國的經歷卻頗為跌宕。在建國後六七十年代「四人幫」時期,當時物資緊缺,農民在自留地上多種點大蒜、大蔥、黃煙等經濟作物用來換零花錢,卻被當做「資本主義的尾巴」,組織人前去割除,導致在盛產大蒜的產區群眾也缺蒜吃。圖為60年代,小販在販賣活雞、大蒜、菸草等。GETTY
▲進入80年代,大蒜種植欣欣向榮。1983年,「大蒜之鄉」河北省尚義縣下納嶺村,大蒜獲大豐收。全村種蒜九十二畝,共收入七萬四千多元。農民邊茂種蒜二畝,產2300辮,收入1300多元。新華社稿 楊曉傑 攝
▲1986年,河北巨鹿縣,選大蒜的民眾。李江樹/FOTOE
▲在中國民間,大蒜的作用被高度重視起來,民間流行如大蒜防癌、治肚子疼、緩解腳氣等說法,雖偶有誇大成分,但大蒜在中國百姓當中的確有著極高的「美譽度」,以致前些年某脫口秀演員一句「喝咖啡的高雅,吃大蒜的低俗」被批得體無完膚。圖為2003年,一名中國老太太脖子上掛著一串「蒜瓣項鍊」預防非典。GETTY
▲2008年5月16日,在汶川大地震期間,四川青川縣木魚鎮一位群眾在鼻子邊掛著兩瓣蒜。當地醫務工作者介紹,在震後沒有大量口罩供應情況下,災民在鼻子邊掛蒜瓣可有助於消毒和消除空氣中的異味,是防疫的「土方法」。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近10年來,讓人傷不起的是,大蒜的價格大起大落如坐過山車。2009年4月1日,河南省中牟縣農民劉新元和家人在鄭州市以每袋(約40斤)5元的價格推銷家裡的大蒜,平均一斤才1毛多錢。她想不到僅僅2個多月後,大蒜價格會一路猛漲。新華社記者 趙鵬 攝
▲2009年下半年,大蒜零售價格漲幅數十倍,到2010年,大蒜市場價升至10元一斤,廣大網民創造出了令人記憶深刻的名詞「蒜你狠」。圖為中國大蒜之鄉河南省中牟縣冷藏保鮮協會會長劉少臣展示準備出口的中牟大蒜。新華社記者 趙鵬 攝
▲然而到了次年,蒜價又開始大幅下跌,直入冰點,最低僅每斤2元,又出現了「蒜你賤」一詞。圖為2013年6月,大蒜市場低迷,山東蒼山縣的蒜農不得不把大蒜堆放在自己住房附近的街頭巷尾,甚至房頂上。陳酒/東方IC
▲2016年,時隔6年,「蒜你狠」捲土重來。據分析,蒜價暴漲中,有種植面積減少,產量降低的因素,但最終促成蒜價瘋狂上漲的是遊資炒作。2010年據《西安晚報》的調查,有大蒜批發商透露:「有山西煤老闆專門把收購的蒜放入冷庫囤起來,等價高再賣,有些老闆甚至用好幾億元在炒,像炒股票一樣。」圖為2010年6月6日,山東金鄉南店子市場,這裡甚至有「大蒜華爾街」之稱。江浩/視覺中國
▲不過對蒜農來說,「瘋狂的大蒜」並非絕對的好事,作為第一道手,多數蒜農並沒有在後來的蒜價暴漲中獲利多少,獲利最豐厚的主要是蒜商。蒜農們只希望每一年地頭收購能有個相對穩定的好價格。圖為2010年5月,鄭州中牟,一位蒜農在田間採摘新蒜。張翼飛/視覺中國
▲對千千萬萬的熱愛節儉的中國民眾來說,廉價同時辛辣易下飯、兼具保健功能的大蒜是生活的必備品,10多塊一斤的大蒜真是「蒜你狠」,成為吃不起的「奢侈品」。2011年7月8日,90歲的王桂芬老人和癱瘓的兒子吃麵條,唯一的一道菜是蒜拌黃瓜。孫樹寶/視覺中國
▲大蒜在中國的「跌宕」經歷,讓人又愛、又恨。蒜價變化背後有正常市場調節的因素,但人為炒作、囤貨哄抬,無人監管引起的暴漲暴跌卻著實令人憤恨。2015年在江西省玉山縣臨湖鎮首屆大蒜文化節上,參加挑大蒜比賽的選手一時著急滑了一跤,此刻,編輯眼中看到的是滿地「黃金」。卓忠偉 曾宏坤/視覺中國
最後,提醒這幾天吃蒜的人也請低調一點,因為很可能有人近期可能真的吃不起蒜了。[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