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租公寓市場風起雲湧,變化莫測,有的偃旗息鼓,可憐的小蛋殼破碎一地,也有的彩旗飄飄,壯志雄心瀟灑自如地在收購擴張。這種天壤之別實在讓人一頭霧水,都是頭部的長租公寓,差別為何如此之大。
除了個別存心圈錢跑路的長租公寓外,正規做租房生意到底能不能賺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畢竟靠資本燒錢補貼難以長久,公司不是做慈善,只有能盈利才能生存發展,長租公寓有沒有未來?
有一個地產大佬說過做長租公寓肯定不賺錢,他們反覆核算過成本和利潤。他說投入資金的貸款利率至少要5個點以上,而租金回報率只有2個點,因此必然虧本,所以他不碰長租公寓。
租金回報率在2個點,估計是符合實際的。一套100萬的房子,即便是精裝修交付的房子,每月租金也就在1500,年收益最多2萬。這樣每年就要虧3個點,註定是個虧本的買賣。
長租公寓還有人工成本和營銷費用,如果是毛坯房,還需要花費幾萬元去裝修和購買設施,這些又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另外長租公寓還要承擔房子空置的風險。
長租公寓只有房子短暫幾年的租賃權,而房東才是產權人,可以享受房價上漲帶來的巨大利潤,足以彌補利率的差額。房東是不在乎這點租金的,即使空著不出租,也不打緊,小區裡有很多空房子也就不奇怪了。
都說炒房賺錢,不會有人去炒租房。因為,租房畢竟只是過渡,而買房才是歸宿,買房才是真正的剛需。所以,租房市場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人們早晚會去買房,不會永遠租房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