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丹寨:卡拉永遠ok,一個鳥籠村的傳奇故事——妞兒嬉遊記

2020-12-17 妞兒嬉遊記

一痕沙 薄暮納涼

(清代:潘榕)

已抹四圈牌罷。又啜半甌茶罷。

恰到晚涼天。竹床眠。

簾外鳥籠收未。盆內蘭花澆未。

閒事最關心。問姬人。

離開了石橋村,我們驅車20分鐘,前往卡拉村,這個卡拉村他非常有名。他的有名並不是說他們村裡卡拉OK唱得比較好,而是他們的鳥籠做得非常好。卡拉村是丹寨縣芒筒蘆笙的發源地之一,而手工鳥籠工藝是該村特色,也是卡拉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當山頂上出現一個巨大無比的鳥籠,我們知道卡拉村即將到了。

我們計劃是在卡拉村吃中飯,因為卡拉村也有合作社的社員戶,我們中飯的餐廳叫鳥籠山莊,就是合作社在卡拉的點,由於在石橋村玩的比較嗨,所以出發的時間比較晚,等我們到了卡拉村的時候,已經是下午1:00多了,於是匆匆開吃,沒想到的是,這頓飯還有一個巨大無比的考驗在等待著我們,那麼這個考驗是什麼呢?我先賣個關子。

先來說一下中飯,中飯呢是當地的一個特色餐叫做鬥雞宴,在丹寨,鬥雞是一項受到很多人喜歡的娛樂活動。在鳥籠山莊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掛著各種各樣的鬥雞的名次和榮譽,鬥雞第1名,還有鬥牛,這個可能是跟貴州山區活動範圍比較小,娛樂方式比較少有關。鬥雞嘛,自然是有勝利者也有失敗者,勝利的自然是風光,所謂失敗者的話,那自然就是上了桌,這個就是鬥雞宴的第1個特色,他選用的雞肉是鬥雞肉。

第2個特色是一口大鐵鍋,放在桌子的中央,這是一個黑黑的平底鍋,但它的形狀,又跟我們常見的不一樣。這個平底鍋是錯層的,中間是一個15釐米左右的圓,圓的外面上升了兩個公分,形成了一個環形的平底。由於我們到的時間比較晚,所以呢,大家都比較餓了。拿著筷子就想開吃,服務員趕緊的提醒,在鍋的旁邊有一盤紅紅綠綠非常好看的一盤菜,這盤菜是生的,這是醃製好的鬥雞肉,還好服務員提醒了,因為我們很多人的目標已經是這盤菜了。

感謝下我們萬能的黃老師,他將親自給我們展示一下鬥雞宴是如何吃的。等菜上齊以後,服務員把鍋點上火,在鍋中間那個圓裡面,放上了足量的油,不一會兒,鍋裡的油就熱了,黃老師,用鏟子把旁邊醃製好的鬥雞肉放入油鍋,吱吱吱吱,一股濃香,從油鍋中冒出來,王老師感覺差不多了,就把雞肉從中間凹下去的這個部分,推到旁邊。原來這個圓環形的部分是用來瀝油的。一個流程下來需要好一會兒,終於能吃上雞肉了,在我們的印象當中,雞肉通常是比較軟的,這個鬥雞肉的話,韌性比較好,也對,因為鬥雞的運動量比較大。

等我們稍稍墊了一點肚子,重點就來了,盛裝的苗家妹子來了,喝酒喝酒,今天的考驗叫高山流水。高山流水酒就是苗家妹子每人手持一個酒海,兩三個不算少,十個八個不算多,從高往低依次排開,當客人準備好時,從酒海依次倒酒,酒從上而下流入客人口中,形成高山流水,場面非常壯觀,倒酒的妹子一邊倒酒一邊唱著苗歌。恐怖的歌聲又來了「喜歡也要喝,不喜歡也要喝,管你喜歡不喜歡也要喝。」

貴州這個酒文化,為了賓客盡歡,套路真是非常多,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被套進去,好在因為昨晚,大家都中招中的比較厲害,所以今天,苗家的妹子們,對我們放寬了要求,主要是讓我們體驗一下這種文化,喝酒就是意思一下,所以我們基本上就是剛開始唱沒多久,就按要求用手指往酒海底一頂,妹子也是順勢結束了,這個具體就不描述了,因為這些東西只能自己體會,苗家的米酒,口感是很不錯的,但是後勁確實是非常厲害,昨天我們是好幾個朋友都醉了,好在今天就是擺拍一下,感謝苗家妹子的體諒。

吃完飯以後本來是要看一下鳥籠製作的工藝,但是由於上午在石橋村呆的確實太久了,所以我們這個就只能暫時忽略了,只來的及去參觀了一下鳥籠電商工作室,倒是兩個小姑娘,抓緊時間換上了苗家的服裝,秀了一把,好漂亮,卡拉村的環境我覺得是非常好的,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情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開發的也比較成熟,吃住遊全都有,值得停留。

【導航搜索】丹寨卡拉村

【停車信息】鳥籠山莊門口有車位,也可在路邊有序停放

【門票信息】免費

【溫馨提示】請注意,愛護環境。注意環保,不亂丟垃圾。

【106】圖/文:taya2113

妞兒嬉遊記:感謝上天賜給我們妞兒,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著妞兒長大,每天的成長只有一次,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每一段牽手走過的旅程, 都值得用心記錄下來。感謝您的閱讀,每一次都是對我的激勵,喜歡請轉發點個讚,歡迎留下您的見解。

相關焦點

  • 尋訪鳥籠之鄉:貴州丹寨卡拉苗寨
    鳥籠之鄉-卡拉鳥籠又分為南派鳥籠和北派鳥籠。北方的鳥籠之鄉是河北涿州義和莊,南方的鳥籠之鄉是貴州丹寨的卡拉,今天就帶大家走近卡拉,聊一聊南派的鳥籠。卡拉村位於貴州丹寨縣龍泉鎮,是一個苗族聚居且遠近聞名的民族文化村,素以編制鳥籠馳名。全村158戶人家,其中就有121戶從事竹編工藝。由於其生產鳥籠的歷史悠久,2007年卡拉村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鳥籠編制藝術之鄉」。就是這小小的鳥籠,每年為村裡賺回了600多萬元的收入。 村裡人都說,還是老支書有辦法。
  • 據說這是大陸到臺北最短的航線——妞兒嬉遊記
    這是我們的第97次親子旅行,這一次我們把足跡印在了寶島,和當地人一樣,墾丁度假日光浴,臺北吃吃大排檔、淡水夕照情人橋,牽著妞兒的手,慢慢的走,慢慢的遊,妞兒嬉遊記。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的是大交通。圖/文:taya2113 妞兒嬉遊記:感謝上天賜給我們妞兒,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著妞兒長大,每天的成長只有一次,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每一段牽手走過的旅程, 都值得用心記錄下來。感謝您的閱讀,每一次都是對我的激勵,喜歡請轉發點個讚,歡迎留下您的見解。
  • 中國臺北:是什麼吸引遊客到臺北地下街——妞兒嬉遊記
    這是我們的第97次親子旅行,這一次我們把足跡印在了寶島臺灣,和臺灣人一樣,墾丁度假日光浴,臺北吃吃大排檔、淡水夕照情人橋,牽著妞兒的手,慢慢的走,慢慢的遊,妞兒嬉遊記。>本著節約一毛是一毛的原則,坐捷運前往臺北車站附近的酒店,在北門捷運站下車,意外的收穫了美麗的地下街一枚,我們到的時間比較晚,大約晚上九點半,地下街人流已經不多了,店鋪大多也已經關門,按理說,這個時候的地下街是只是行人通道了,行人匆匆過,然後我們從北門捷運站一到地下街就有驚訝到,門口臺階上貼的大大的冰激凌廣告,瞬間就吸引了寶貝的注意,擺上了poss,進入地下街以後,每隔十來米就有一個供遊客擺拍的地方
  • 溫州鹿城:冬雨惆悵,探訪朱自清舊居博物館——妞兒嬉遊記
    這是我們的第101次親子嬉遊行,如今妞兒日常學習繁忙,但總也要留點時間去透透氣,我喜歡在周日帶著她出去轉轉,看看溫州的山水美景,研究溫州的人文歷史,互相陪伴,互相成長!這個周末我帶妞兒去了南戲博物館和朱自清舊居。
  • 溫州鹿城:周末去逛一逛市中心的海洋館——妞兒嬉遊記
    海洋館是妞兒很喜歡的一個地方,我們曾經去過羅源海洋世界、青島海底世界、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等等海洋館,每一次去海洋館,妞兒都驚喜異常,看的如痴如醉,玩的不捨得走,看著海洋動物在水裡輕盈的遊動,各個海洋館都會安排經常的表演
  • 在海南,在陵水,有個香水灣,浪花會跳舞——妞兒嬉遊記
    回來以後,某半仙掐指一算,咦,這居然是我們的第100次親子旅行,很有意義呀,從妞兒8個月第一次去廈門旅行開始,這幾年時間裡,大手牽著小手,我們已經一起走過了,8個國家(不含港臺)39個城市,妞兒和我們一起品味旅途的酸甜苦辣
  • 溫州甌海:這是市區唯一的花鳥魚寵市場,即將消失——妞兒嬉遊記
    每一個小朋友都是一個天使,每一個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小動物,我家妞兒也不例外,我們家曾經養過荷蘭豬,妞兒給他起個名字叫兔兔。   這是一個我很喜歡的市場,搬新家時去買過小魚綠蘿、結婚時去買過綠植鮮花,妞兒讀幼兒園上小學時去觀察過小動物,無聊時去逛過周末花鳥會市,但是畢竟現在的生活圈在城東,每次去都要跨越整個城區
  • 溫州甌海:記憶中的超讚舌尖美食,爬完山去打個卡——妞兒嬉遊記
    驚喜雖然不斷,但多是淺嘗即可,唯有一個地方的美食我總是吃不厭,那就是家鄉溫州的美食。我們點的和三絕沒有關係,三絕多出現在酒席上,而我們點的更多是出現在溫州人日常飯桌上,酥排骨,總能讓我想起4年前倒下的美福食品,這個遍布溫州各大菜市場口的熟食店,記憶中最正宗的酥排骨味道,只能永遠遺憾的留在了記憶裡。江蟹生,小時候不喜歡,長大了很喜歡,現在喜歡卻很少吃的涼菜,也是溫州傳統酒席必備涼菜之一。鮸魚膠凍,鮸魚膠凝固成凍,是我們小時候的果凍,也是妞兒很喜歡的食物。
  • 浙江省最古老的塔在溫州,已經1700多歲了——妞兒嬉遊記
    繞著山下開了一圈,幸運的找到一個車位,開始登山,2座塔分別在南北2個山丘上,據說當初新建的時候,這裡還是2個小島嶼,經歷著千年的江水衝刷,泥沙沉積,中間慢慢的填平了,小島變小山,江面變平原,山並不大,不過我路不熟,左右轉了一下,還是問了山腳的店主才從一條小路上了山
  • 浙江溫州:遊雁山楠水,最憶居然是這一碗拌麵蛋散——妞兒嬉遊記
    我是一個戀家的人,我一直這麼認為。遺憾的是,小學一畢業,我就開始住校,初中在住校,高中在住校,大學,更是離開家鄉,去了遙遠的北方,在那個青蔥歲月,我是一個希望連頭髮都要回到家鄉去剪的少年。總能引起對溫州的討論,家鄉名揚海外,這幾天出國多了,從東京到維也納,總能遇到陌生的老鄉,聽到熟悉的聲音,超難的方言有著超高的辨識度,一句就能認定你,這是家鄉給我的第三幀記憶,遺憾的是方言已經被妞兒歸為老人話,僅能聽懂一部分。這麼多年來來往往,進進出出,我居然都沒有好好的、認真的、仔細的看一看家鄉它美景,一直到那個美麗的姑娘,出現在我的身邊,我們一起組建一個小家,還有一個可愛的小妞兒。
  • 溫州鹿城:好吃的露天夜排檔都去哪了,原來在這裡——妞兒嬉遊記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家鄉是一個小城,溫婉的楠溪江擦著城區邊緣流過,我在這裡一直生活到高中畢業,這裡有太多值得回憶的味道,老新華書店旁的豬腸粉、縣前頭的小籠包大骨湯,還有各種炒麵炒粉幹,麥餅紅糖包……。
  • 手太快傻了吧——妞兒嬉遊記
    這個機場全稱叫做瓊海博鰲機場,沒錯就是專門為大名鼎鼎的博鰲亞洲論壇而配套建設的一個機場,2016年正式通航,是海南省第三個國際空港,截止2018年8月,瓊海博鰲機場共開通航線26條,通航城市27個,溫州剛好是通航城市之一,嗯,看來溫州人比較會玩
  • 溫州鹿城:逛累了吃個牛排,這些牛排館你都去過嗎——妞兒嬉遊記
    逛著逛著,妞兒說餓了,最近妞兒迷牛排,果然一問去那吃,回答曰:牛排!直到有一天,我在下呂鋪等車,妞兒說:「爸爸,我要吃這個。」我順著她的手指,看到了一家小店,店面是悅牛自助牛排,「自助牛排?」我好奇的進去看了一眼,原來是牛排套餐+小小自助餐,雖然這次沒有吃,但是妞兒念念不忘了,於是沒多久,我們就第一次吃到了自助牛排,點個套餐,自助隨意吃,或者也可以直接買自助。
  • 卡拉能永遠OK?
    饞人點心匣有個譚詠麟唱的著名老歌,叫《卡拉永遠OK》,「不管喜和悲,卡拉永遠OK」,歌詞透著傷感,但對文字較真兒的人,會覺得有點兒無釐頭,卡拉是什麼?怎麼能永遠OK呢?即使是那條叫「卡拉的狗」,也是不OK的事兒多。
  • 麗水遂昌:長三角唯一在開採的黃金景區,來抱金磚——妞兒嬉遊記
    答:人民幣,這要是在唐代,那就要改成金幣了,在麗水遂昌的山溝溝裡,就有這麼一個地方,從唐代開始一直深受歡迎,如果可以,這個地方,人人都想佔為己有,沒錯,那就是至仍在開採的遂昌金礦,聞名已久今日終得見。依稀記得第一次來遂昌,一路山高路遠,開了賊久遠,特別是離開遂昌前往龍泉,入口標98km,實際還要多那麼幾公裡,開了4個多小時,一路只遇到10來個車,中途唯有一個村莊在路邊,隨著天色漸黑,那開的叫一個心慌,最後一個轉彎,龍泉市區萬家燈火撲面而來,激動的要哭。如今全程高速,從溫州出發只需要2小時就到達遂昌縣城,再開個10來公裡就到金礦景區了,真是太方便了。
  • 捷克CK小鎮出發40分鐘到Lipno滑雪場,快心玩一天——妞兒嬉遊記
    一路很順利到達了目的地利普諾滑雪場,第一感覺是荒涼,真的好荒涼,一路上白漫漫一片,沒什麼車也沒什麼人,只覺得雪越來越厚,叔叔介紹說曾經有個朋友在這開中餐館,開了幾年開不下去了,因為人流量實在太小,現在已經離開這裡去CK了,我們把車停在一個停車場裡,對面是一家咖啡廳,先進去喝杯咖啡暖和一下,品嘗一下小糕點,裡面還有一個小小的兒童樂園,倒是適合妞兒,喝完咖啡隔壁就是一家雪具租賃店,順利的租了滑雪板和兒童雪橇車
  • 北京:通惠河上野冰成群,滑冰雖好玩,安全更要緊——妞兒嬉遊記
    既然抗拒不了就好好看看唄,這一塊的冰面上人並不多,疑似一個教練帶著幾個孩子在學習,旁邊還有三三兩兩的老人帶孩子組合,玩的挺開心,背後是」此處冰下水深,請注意自身安全「的大紅條幅,看著不遠處水閘附近流動的水,捏把汗呀,感覺挺懸。
  • 溫州甌海:夏日炎炎,去漂流吧,好玩還能救美——妞兒嬉遊記
    第二,中途有一小段擱淺了,好在穿了沙灘鞋,很方便的下水拖離,這要是赤腳容易受傷,皮鞋容易泡湯;第三、防水很重要,同伴帶著防水手機拍的那叫一個歡,我只能默默的看著。第四、溼身是必然的,所以準備好更換的衣褲,還要帶上非常重要的物品——淘水工具,它可以淘水,橡皮艇內積水過多,它可以化身船槳,在水流平緩的河段悠然滑動,它可以變為武器,把水彈譁譁的傾倒在敵人身上。
  • 溫州樂清:城區有個小院子,喝茶k歌賞盆景過佳節——妞兒嬉遊記
    隔天以後的3號,原計劃是去溫嶺,計劃趕不上變化,被馮老師拉到了樂清談點事情,馮老師非常有心,地點選的很不錯,也是一個院子,真好,見識一下樂清的院子和市區的有什麼區別?馮老師親自駕車,帶我們穿過城區,來到西北角的山邊,整個溫州地區都是山多地少,樂清也不例外,一個城市有山其實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有山有水的城市才是有味道的城市。
  • 台州三門:距離縣城10公裡,有個百花爭豔的世外桃源—妞兒嬉遊記
    進入景區,首先看到的是心形雕塑,心是愛的象徵,深受人們喜歡,棲心谷到處是愛心,比如蓮心池,在這個水池裡有一個心字的步道,遊人可以步入蓮花池,近距離接觸荷花,又比如心泉和心田,兩心相依,別有韻味。這裡還有一多那就是花多,格桑花、石竹花、大麗花、杜鵑花、芝櫻花、琉璃菊、金雞菊等兩百多種名貴花卉在景區內,組成爭奇鬥豔、靚麗繽紛的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