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希望能夠在6月15日放寬歐洲的旅遊限制,但其他區域的限制尚未放開
繼奧地利、比利時、德國等國紛紛宣布6月15日放寬旅行限制後,法國也給出了自己的方案。
法國外交大臣德裡安5月19日表示,法國有望放寬旅行限制。「我認為從6月15日開始,我們能夠開始普遍放鬆旅行限制,至少這是我所希望的。」
德裡安表示,「從5月20日星期三開始,我們將要求從歐洲以外其他國家返回的法國人自願接受為期14天的隔離,以保護自己和親人。 」
至於外部邊界,德裡安則表示,「歐盟以外的邊界將保持封閉。歐洲以外的外國公民不能進入。」
英國拒絕法國對入境的豁免
是否需要隔離,是各國放寬邊境管制時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航空公司以及旅遊業從業者並不贊成隔離,稱會對旅遊與航空業造成不利影響。國際航空公司集團(IAG)執行長威利沃爾什表示,如果要求旅客實施隔離,公司將不得不重新考慮7月重啟航班的計劃。
但從公共衛生專家的角度,隔離卻很有必要。愛爾蘭公共衛生官員本月早些時候向政府建議,應當要求前往愛爾蘭旅行的遊客在「指定設施」隔離14天,他們敦促政府應謹慎放寬旅行限制。
對法國來說,隔離問題變得有些複雜。
法國最初並未設想對來自歐盟或申根區國家內部的入境者進行隔離,但在西班牙宣布5月15日起將對所有入境者進行隔離之後,法國表示將以 「互惠原則」對來自西班牙的入境者進行隔離。
在英國政府5月10日宣布儘快隔離所有入境者的計劃後,法國的情況更加複雜。
5月1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詹森發表聯合聲明稱,英國的隔離措施並不適用於在法國和英國之間往返的人。
兩國領導人曾發表聲明稱:「現階段,沒有隔離措施適用於來自法國的旅行者,任何一方都將採取一致和互惠的措施。」
聲明還說,兩國政府還同意「共同努力,採取適當的邊界措施……這種合作對於管理我們共同的邊界特別必要」。朝著這個方向,兩國政府決定成立一個工作組。
該豁免還遭到了一些爭議。英格蘭副首席醫學官詹妮·哈裡斯博士此前在皇家醫學會網絡研討會上說,來自其他國家的人可能會對英國構成「重大風險」。
歐洲委員會發言人對英法兩國的措施表示歡迎,但認為豁免不應局限在一個國家,呼籲英國政府對其他與法國疫情程度相似的歐盟國家實施相同的規則。
但在5月15日,英國方面稱法國沒有豁免,而是認為需要再次合作以管理兩國之間的共同邊界。
目前法國已經從今天起要求對來自歐盟以外地區的入境者進行自我隔離,「從5月20日星期三開始,我們將要求從歐洲以外其他國家返回的法國人自願接受為期14天的隔離,以保護自己和親人。」德裡安表示。
法國交通部國務秘書傑巴利也在一次採訪中指出,在健康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想像在6月底重新開放巴黎奧利機場。
「任何打擊旅遊業的行為顯然都觸及法國的心臟」
「我們不知道外國人今年會不會出現。」謝瓦利爾說。謝瓦利爾是法國西南地區旅遊委員會主席。她認為,旅遊業已經面臨困境,迫切希望政府儘快放寬旅遊限制。
據她估計,像多爾多涅等這類最受海外和本地遊客追捧的度假區,因為錯過了三月到五月的旺季,預計損失將達9300萬歐元。
外國遊客對於法國旅遊業的作用不容小覷。2019 年到訪法國的遊客達8900萬,使它成為全球遊客訪問量最大的國家,而今年法國的目標是1億。疫情已經不僅讓這一目標成為泡影,停擺了近3個月的餐飲旅遊業也受到了不少衝擊。
法國餐廳大師協會主席方丹估計,外國遊客消費佔巴黎地區餐館營業收入的30%-40%。他說:「當遊客來凱旋門時,他們還一併體驗了法國當地的風土人情,如小酒館、餐館和咖啡館。」
據他分析,自2015年查理周刊恐怖襲擊以來,巴黎地區的餐館就陷入麻煩。在過去的一年中,「黃馬甲」遊行和全國範圍內針對養老金改革的動蕩進一步打擊了當地餐飲業。他說:「以前情況已經很糟。我們雖然得到國家的支持和幫助,但對於某些餐館來說,這還不夠。」
方丹估計,到疫情結束時,約有20%的法國餐廳將倒閉。他認為,如果沒有法國政府的幫助,這個數字將會翻倍。
法國近期也宣布了一項針對旅遊業的計劃,以應對疫情衝擊。法國總理菲利普說:「任何打擊旅遊業的行為顯然都觸及法國的心臟。」他強調了振興旅遊部門的重要性,該部門創造了該國近8%的經濟產出,僱用了約200萬人。
5月14日,他宣布了一項總額為18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用於支持旅遊業的酒店、餐廳和其他業務。
這項計劃包括,到2020年底的團結基金;更多的資金用於政府支持的企業貸款;公司被迫關閉,可以延長支付政府給工人的部分失業金。
此外,儘管目前法國的出行距離僅限於離家100公裡以內,菲利普宣布,法國人將被允許在7月和8月在該距離之外旅行。他還說,餐廳券的數量將增加一倍,並擴展到節假日和周末。餐廳券是政府為所有法國工人在工作期間購買餐飲服務所提供的一項扶持。
被問及旅遊業將何時恢復時,方丹表示,直到明年這個時候,旅遊業才可能全面恢復。他認為旅遊業的損失將是巨大的,但「我們真誠地希望今年會有遊客前來」。
【來源:21經濟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