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小吃走出深街背巷

2021-01-11 中國教育在線

  文昌抱羅粉、錦山煎堆、陵水酸粉、三亞豬腸粉、黎族甜糟、瓊海雞屎藤粑仔,這一連串極具地域特色的海南名小吃,獨具一格,常常激起人們的食慾,令人唇齒留香。然而,這些享譽省內外的本土名小吃,大多仍以小攤檔的形式藏身於城市中的小街巷弄之中,不僅是外地遊客,就連本地市民也難覓其影挨個嘗盡。

  與福建沙縣小吃相比,海南名小吃顯然處境尷尬,在海口找一家福建沙縣小吃店不難,但要找一家海南小吃店確實不易。海南小吃「卑賤低微」是否只能分散在小街背巷?如何做強做大海南的小吃業,並使其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個旅遊品牌,這是一個值得政府和海南人思考的問題。因此,建設「海南小吃一條街」的呼聲頻頻發出。

  海南小吃「香飄」深巷裡

  2007年8月10日,廣州遊客劉小姐和朋友來海南旅遊時,就海南的「吃」向記者發出感慨:海南的四大名菜不難吃到,但想要吃一些特色小吃,可就有點難了。

  她對記者說,她們來海南旅遊不僅是為了遊覽著名景點,還希望能品嘗一下海南的一些特色小吃。但她卻發現,沒有一處地方能像內地的城市一樣,將當地小吃「一網打盡」,讓她們高興地過一把「嘴癮」,非要到街頭巷尾去尋找。

  和劉小姐感同身受的不僅僅是外地來的遊客,海口某裝飾公司的袁小姐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袁小姐稱,要吃雞屎藤粑仔,非要到瓊海不可;要吃糯米卷,非萬寧的才正宗。她到解放西、新民路的小街巷中,或者到一些大排檔等吃到的小吃也無非是豬腳飯、豬雜、海南粉、抱羅粉、糯米粥等寥寥10多種,而市縣的一些特色小吃難覓蹤影。

  龍昆北路市民潘先生說,幾乎每天下午,他都要到濱海新村吃上一碗小吃。吃小吃,已經成為他多年的習慣,但吃來吃去都是那麼幾種,想吃各市縣的小吃根本無法吃到。潘先生說,他是土生土長的海南人,知道海南小吃品種繁多、口味獨特,但鮮有機會品嘗到這些美味。

  在海口某旅行社供職的導遊張桂彬,熱心向外地客人推崇海南小吃,每次帶團時均會帶領外地遊客們在酒店品嘗一些特色小吃。他告訴記者,街頭的小吃攤點儘管品種稍微多點、口味地道,但考慮到不衛生,他不敢向遊客推薦,但酒店的小吃,大多口味不正宗。

  其實,海南小吃既有特色品種又豐富,還有些已經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如竹筒飯、雞藤粑仔、千孔糕、海南燕以及海口瓊菜王美食村的海南粉、海南龍泉集團公司快餐部的抱羅粉、龍泉海鮮酒樓的海南椰子稞、龍泉花園酒店的海南椰子飯等9個品種獲得「中華名小吃」認證。

  街頭攤點衛生不容樂觀

  日前,記者在海口採訪時發現,地道的海南小吃大多都散落在老城區新華路、解放路、八灶路、博愛路、錦山裡、龍舌坡、府城宗伯裡、忠介路等的巷弄裡,均以小攤檔的形式出現,品種單純。還有一些老爸茶店、酒店餐廳,雖說經營小吃,但品種也大同小異,店面比較分散。此外,海口周邊一些農村婦女挑著薏粑等小吃沿街叫賣,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鹽灶路一家小吃攤點的老闆告訴記者,該路段就兩三家小吃攤位,生意時好時壞,每天早上,他們到新民西路買回原料加工,中午才開始擺賣,一直到晚飯時候收攤,收入僅夠維持生計。究其原因,這位老闆告訴記者,主要還是客源比較少,「誰知道我們這裡還賣小吃呢?」

  根據記者的觀察,海口小吃攤點自身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就是髒差亂,不衛生、佔道、垃圾隨地扔。許多攤點經營者為圖方便省事,其所使用的碗,都是套著塑膠袋使用,一個餐具未經清洗消毒,只需要換個一次性塑膠袋便反覆可供客人使用,衛生狀況令人擔憂。

  單打獨鬥難成大氣候

  鄭立平,海南南藥膳食研究會會長,研究和培育海南野菜多年,其創辦的酒店製作出野菜饅頭、野菜炸餅等系列小吃,但苦於沒有展示平臺,仍限於在酒店中向客人推廣。「海南小吃要做成大產業,必須規範化發展和推廣。」鄭說,本土特色小吃要在口味標準化、服務標準化、管理標準化、器具標準化、製作工藝標準化上下功夫。

  海南省餐飲協會秘書長陳恆告訴記者,海南各餐飲企業大都有本土特色小吃。據粗略統計,目前能叫出名字的海南特色小吃達一兩百種,但比較分散,沒有好的場所集中推廣。

  「海南島是健康島、長壽島,各地小吃很受本土居民喜歡,吃而不厭,原因是這些特色小吃不僅品種繁多,而且營養價值高。」海南省營養學會秘書長唐忠波對記者說,瓊島小吃風味獨特,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甚至很多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但其資源沒有被很好地整合、推廣,各自藏於「深閨」。據他說,內地許多城市都很重視風味小吃的開發,當地的小吃街吸引了眾多遊客,一些當地的風味小吃甚至包裝後進入了超市,風靡全國。

相關焦點

  • 三亞必備美食指南,海南特色小吃篇
    沒吃過十種八種海南特色小吃,怎麼能說你來過海南怎麼能說你來過三亞快跟著我來,絕對會讓你眼饞到不行群眾街雜糧三亞最接地氣的小吃都在這裡匯聚,這裡的小吃,不僅口味地道最重要的是選擇有很多也很划算海南醬爆蝦餅天涯區文明路60號美美大廈漁村炸雞炸,很多人肯定都吃過,而且到處可見。但是三亞只有一家那就是漁村炸,有獨特的本地的味道。加上本地特製的蘸碟,味道特別好吃裡嫩外脆,還有一股特有的清香。但是店面比較小,所以會有拼桌的情況。
  • 美食遊之海南小吃遊,海南小吃大全
    煎堆「煎堆碌碌,金銀滿屋」,煎堆是海南的風味小吃之一,流行於著名僑鄉文昌市一帶,尤其是以錦山地區最為出名,故當地方言又稱「錦山空心珍袋」。它是一種油炸米製品,無餡,大如排球。文昌一帶,市井小吃,沒見有包裝品出售。
  • 從地方特色到大眾消費品 海南特色小吃還有哪些坎?
    相比螺螄粉的火爆,海南特色小吃知名度和辨識度還不足,產業基礎尚薄弱,價值被大大地低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海南的一些預包裝特色小吃銷量大幅上漲。椰語堂的罐裝清補涼銷量同比增長200%,易小滿海南粉三個月就賣出了去年半年的銷售額。但總體來說,預包裝的海南小吃要想成為風靡全國的「爆款」產品,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巷弄美食之水巷口
    在海口想找一些特色的美食小吃,一定不要漏下這些巷弄裡面的美食哦!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喜歡的東西就更不用說了,也是各有不同。龍生九子都各不相同呢,更何況每個人喜歡的東西或口味了!是吧?人往往都喜歡高檔場所製作的美食,但有時找一些巷弄裡的美味小吃也是不錯的選擇。水巷口被稱為「辣湯飯一條街」很多家都是出售著這種辣湯飯!看著簡單的這一份辣湯飯,承載著老海口人多少的回憶!
  • 海南的特色小吃,別再只被沙灘引誘住了
    海南一直是很多人選擇冬季避寒的美麗城市,它的氣溫四季如夏,在北方還是冰天雪地的時候,在海南已經可以穿短裙,去海邊遊泳了。海南不僅有著醉人的景色,它還有豐富多樣的美食。光是四大名菜和四大名粉便冠絕全國。但往往會讓人們忽略了海南小吃的魅力,海南的小吃不誇張的說,可以繞長城一圈了呢。海南可不只有海鮮,還有超級棒的美食,現在就給大家說說啦!千孔糕這個糕點相信資深吃貨肯定都有那麼個了解,千孔糕被納入到了中華名小吃的行列裡!每一塊糕點都有著細細密密的小孔,糕點泛著金黃色的光,嘗一口片石香甜化爽,令人回味無窮。
  • 走進海口騎樓小吃街 感受海南特色文化
    小吃街除了展示美食之外,還充分融入海南的特色文化,小吃街內的「海撈」、「瓊劇」、「黎錦」、「花梨」等大廳,分別安排了海上絲綢之路青花瓷展示、海南瓊劇演出、黎錦精品展示、珍貴花梨木展示等。張茜翼 攝  小吃街除了展示美食之外,還充分融入海南的特色文化,小吃街內的「海撈」、「瓊劇」、「黎錦」、「花梨」等大廳,分別安排了海上絲綢之路青花瓷展示、海南瓊劇演出、黎錦精品展示、珍貴花梨木展示等。張茜翼 攝
  • 三亞必備美食指南,海南特色小吃篇
    沒吃過十種八種海南特色小吃,怎麼能說你來過海南怎麼能說你來過三亞快跟著我來,絕對會讓你眼饞到不行群眾街雜糧三亞最接地氣的小吃都在這裡匯聚,這裡的小吃,不僅口味地道最重要的是選擇有很多也很划算海南醬爆蝦餅天涯區文明路60號美美大廈漁村炸雞炸,很多人肯定都吃過,而且到處可見。但是三亞只有一家那就是漁村炸,有獨特的本地的味道。加上本地特製的蘸碟,味道特別好吃裡嫩外脆,還有一股特有的清香。但是店面比較小,所以會有拼桌的情況。
  • 海南三亞最接地氣的小吃街,這種小吃本地人最愛,遊客卻不敢下口
    就拿海南三亞來說,那些散布於三亞大街小巷的特色美食,是這座城市讓遊客流連忘返的魅力所在。品嘗一個地方的特色小吃,能深入了解當地人的飲食文化。最地道的三亞風味,不僅在各種高檔餐廳裡,更藏匿在街頭巷尾的小店小攤中。那三亞當地人最常去的美食街有哪些呢?其實很多遊客並不知道。
  • 海口試吃團走進騎樓小吃街 體驗海南特色美食
    海口試吃團走進騎樓小吃街 體驗海南特色美食 2018-09-29 10:43:00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 福州三坊七巷:是什麼小吃?讓遊客排隊買站著吃也樂意
    幾年前與朋友一起福建平潭島戶外遊,返回經福州時,大巴車停留3小時,我與朋友打車直奔南后街三坊七巷,目的很明確,尋找福州的小吃,在一個並不起眼的店面,人多排隊,果不其然,一碗魚丸,讓我記憶猶新。這次福州之行,又看到遊人排長隊等待「燕子」。
  • 海南暗黑小吃叫「雞屎藤粿」,遊客聞名禁口,本地人卻視為美味
    三亞旅行,除了欣賞椰風海韻的迷人海島風光,散布於三亞大街小巷的海南特色美食,也絕對不容錯過。品嘗一個地方的小吃,可以體驗當地人的飲食特色,也能深入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最地道的三亞風味,不僅在各種高檔餐廳裡,更藏匿在街頭巷尾的小店小攤中。
  • 海南小吃之後安粉
    後安粉,是海南的名小吃之一,製作原料主要有豬骨、粉腸、大腸、豬內臟等。後安粉故名思議就是產在萬寧的後安,因後安鎮這個地名而命名。後安鎮是一個小鎮,人不多,但是整個鎮幾乎到處都是粉店,到處都飄揚這後安米粉的香味。
  • 海南四大名菜與小吃介紹及地址(三亞地址)
    小吃:1 儋州街三巷裡面有一家(三亞第一家港門粉)第二家是 玉新鮮魚湯2 群眾街裡面有海南的傳統小吃 米爛、白糕、雞屎藤、紅糖年糕、酸粉、皮蛋瘦肉粥、雞肉粥、定安粽子、>以上的是一些小吃3 現在我們介紹海南的四大名菜1 海南人吃文昌雞,傳統叫法 白斬 白切 體現雞肉的鮮美 嫩 原汁原味地址:三亞南海美食街解放2路16號文昌小老雞飯店河西路323號嗲嗲的椰子雞(明珠廣場店
  • 這裡聚集了許多福州的老字號小吃、傳統工藝品,它就是三坊七巷
    福州歷史悠久,風光秀麗、名勝眾多,福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名山、名寺、名園、名居繁多,獨具濱江濱海和山水園林旅遊城市風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福州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
  • 海口騎樓小吃街:將繼續深度挖掘海南特色美食
    海口騎樓小吃街總經理談婭玲發言。南海網記者劉洋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1月1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莊曉珊)11月13日上午9時30分,(第二屆)海南國際旅遊島購物節新聞發布會在海口市華彩華邑酒店舉行。參與海購節的企業及商家在現場積表態。  海口騎樓小吃街總經理談婭玲表示:騎樓小吃街一直以來以推廣海南特色小吃、嚴把食品安全關和一卡通購物方式為主。
  • 三亞本地人最愛的特色小吃,今天悄悄告訴你!
    別急,懂懂這就告訴你~1、韭菜餅韭菜餅是很多海南人小時候的味道,終於找到三亞賣韭菜餅的小攤了,新鮮的韭菜裹著麵糊,在熱油裡面翻滾幾圈撈出來,香氣四溢!一塊錢三個的價格對於當下來說非常親民了。地址:三亞月川老乾區六巷七巷中間,就在一家理髮店門口。
  • 海南周刊| 海口府城故事多 七井八巷十三街話你知
    文\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特約記者 林先鋒  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通訊員 龍泉  十三街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這些街道絕大多數都可以追溯到明代,那也是海南歷史上人文最為鼎盛的時期,但十三街的寬窄不一,部分街道比較窄和短,更接近巷,但總的來說,十三街作為交通要道仍勾勒出了古代府城的主骨架。
  • 關於塔背巷封閉施工的公告
    關於塔背巷封閉施工的公告 連城·時代商場項目是我縣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因建設需要,確保施工安全,定於2020年8 月 5 日至2021年 9 月 30日,對塔背巷連寧路口至金海賓館處用地紅線範圍內實施封閉施工。封閉範圍內的攤位請於2020年 8 月 5日前自行撤離。
  • 海南抱羅粉,老少皆宜的風味小吃,物美價廉的代表
    海南抱羅粉,老少皆宜的風味小吃,物美價廉的代表美食是多姿多樣的,它就像春天的時候大自然裡面的花朵,百花齊放爭妍鬥豔,但是大自然包容著它們供人們默默欣賞。它就像是夏天給人帶來的一陣涼爽的風勁慰藉人的心靈。
  • 海南長臂猿是個「小吃貨」 愛吃「水果」也講「禮儀」
    紅河谷調查小組發現海南長臂猿「小吃貨」,它們——愛吃「水果」也講「禮儀」11月14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管轄的紅河谷片區,一隻海南長臂猿突然出現在營地帳篷的正上方,讓2020年海南長臂猿大調查活動紅河谷分組組長謝贈南不禁低聲叫了起來。連日來受颱風影響,紅河谷分組的成員們始終只聞猿聲不見其影,不免有些失落。「每天跑大老遠追猿,沒想到『小吃貨』居然在這裡等我們。」小心翼翼靠近後謝贈南才發現,原來小傢伙是被營地附近的一株桂樹吸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