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點這麼多,包房就訂不了,只有比著最低消費湊單。」到餐廳或酒店吃飯想訂包房,大多有最低消費這一門檻。雖然人們對最低消費司空見慣,但早在2014年,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就聯合頒布了《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禁止餐飲經營者設置最低消費」。
連日來,記者走訪調查了我市多家酒店、餐廳、飲品店,發現依然有不少餐飲店設置了最低消費,由此也助長了一些浪費現象產生。
顧客
為湊最低消費猛點餐
9月13日,記者在南岸區一家網紅咖啡廳看到,部分桌子上的飲料、糕點和零食在顧客離開後還剩有一半以上,一些蛋糕甚至沒有動過。「這個飲料不好喝,喝不完,我們主要是為了來『打卡』拍照。」來自成都的劉小姐和幾個閨蜜來重慶旅遊,她說,他們慕名來到這家咖啡廳,但去拍照必須達到39元的最低消費。
記者了解到,目前,重慶有不少這樣的咖啡廳。這些餐廳基本都設有最低消費,而顧客的消費目的多是為了拍照,由此造成浪費。
「你們必須莽起吃,這個大包間最低消費2000多元,不吃到這麼多我單都買不到哦。」江北區北濱路一家臨江火鍋店的大包間裡,江先生這樣對朋友「放話」。用餐結束後,大圓桌上還剩有毛肚、鴨腸、黃喉、肉片等不少葷菜,而兩大盤素菜拼盤幾乎沒動,七八個啤酒瓶裡都剩著半瓶酒。
「外地朋友第一次來重慶,我作為主人想好好招待,就訂了這家正看江的火鍋店。」正在結帳的江先生說,為了湊滿包房的最低消費,他點了不少菜,但大家都顧著喝酒,很多菜都沒吃完。該火鍋店服務員告訴記者,普通餐位沒有設置最低消費,只有觀江景大包間才有最低消費。「因為有最低消費限制,再加上預訂該包間的顧客一般是為請客,所以經常有很多菜沒吃完。」該服務員說。
商家
不設最低消費難經營
日前,記者來到渝中區來福士一家西餐廳,被告知室外帶篷看江的座位有1200元的最低消費。「這個座位其實就相當於包房,看江角度和環境布置都要好一些。」該餐廳服務員說,餐廳生意一直不錯,帶篷位置相對稀缺,設置最低消費也是經營需要。
「不設最低消費,我就虧得要關門了。」9月1日,渝北區一家甜品店老闆很無奈,他說,店裡沒設最低消費時,每天都有不少人只買個幾元錢的小麵包,在店裡聊天、下棋,蹭Wi-Fi打遊戲。
「我們用廣告牌告知顧客,進店需至少消費一杯飲品。」南岸區一家主題咖啡廳經營者說,顧客清楚要求後進店消費,說明其是自願的,符合公平原則。「現在做生意真的很難,門面租金、水電費等經營成本也很高,都進來免費坐坐,我們真的無法做生意了。」該經營者說。
收與不收
最低消費不應成為浪費理由
是否所有餐廳都設有最低消費?記者調查後發現,情況也不盡然。
「近幾年,我們酒店不管包房還是大廳都沒設最低消費。」勁力酒店董事長李亞麗說,酒店有20多個包房,一般也坐不滿,顧客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選擇。
「我們認為應尊重客人,讓他們按自己的食量和需求來點餐。」李亞麗認為,只要保證酒店菜品的口味和服務,客人就算這次消費不高,但以後多帶些朋友來,一來二去回頭客也多了,吃得滿意又不浪費,這樣才能達到「雙贏」。李亞麗告訴記者,酒店不僅沒有設置最低消費,點菜時還會勸導客人按需點菜。同時,為鼓勵客人打包,還減免了打包費。
一位餐飲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包房設置最低消費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消費金額滿足某個數額,可不收包房費;另一種是消費沒到規定金額,則要收取包房費。
「這兩種情況,我認為都屬於霸王條款,不僅是對消費者的不公平、不合理規定,還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浪費。」對此,該業內人士建議,餐飲行業及其相關部門,要加強宣傳和倡導節儉之風,並對其進行進一步規範。而消費者也應該告別「講排場」「為面子不打包」等浪費思想,樹立節約意識,杜絕浪費。
杜絕最低消費造成的浪費現象,需要社會共同參與。歡迎市民積極提出更多意見建議,電話:63823333,郵箱:cqrb63823333@163.com。本報將對此現象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