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發布2020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中國位列第42名

2020-12-21 美通社

調查顯示人工智慧正在重新定義人才競爭力

北京2020年1月22日 /美通社/ --

人工智慧(AI)正在改變組織對人才的認知、使用和競爭方式。 高收入國家和其他地區之間的全球人才差異正在擴大。 瑞士在今年的排名中位列第一,其次是美國,這也是美國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排名。 新加坡則是人才競爭力第三大的國家。中國位列第42名。 城市排名方面,今年紐約位列第一,第二名是倫敦,第三名是新加坡。在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城市中,僅有兩個城市不屬於高收入國家/地區,即中國上海(第32名)和北京(第35名),這是中國首次在該指數中躋身前四分之一的行列。人工智慧時代為人類帶來了巨大利益,但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所需資源卻分布不均。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發布的2020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報告指出,如果沒有適當的保障措施和政策,人工智慧可能會加劇數字鴻溝。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是今天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論壇的合作夥伴和贊助商。

人工智慧技能稀缺,且在行業、板塊和國家之間分布不均。然而該報告分析發現,若採用合適的政策和方法,人工智慧可為新興市場人才競爭力躍升帶來重要機會,使其有望成為人工智慧應用的「全球交付中心」。人工智慧技術還可以在解決看似棘手的全球性問題(例如貧困、地方性疾病、氣候變化和恐怖主義)中發揮關鍵作用。

今年的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報告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如何改變工作的性質,並使人們重新評估工作習慣、公司結構和創新生態系統。隨著機器和算法不斷進步並承擔越來越多的任務和職責,工作將會發生變化,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被重新定義。真正的人才不僅需要適應變化,還應從這項變革性技術中獲取價值。這些變化和人工智慧帶來的其他影響,包括新機遇和挑戰均在報告的特定章節中所作介紹。

人工智慧:造福人類的力量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在由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霍夫曼全球商業與社會研究所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論壇中舉行的三個會議之一發布。會後將進行小組討論,從生產力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人工智慧的影響及其可能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問題。由霍夫曼學院主持的第三場會議也將集合政府和企業領導人,共同探討政策制定者和行業如何協作以應對全球日益加劇的不平等現象。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霍夫曼全球商業與社會研究所執行董事Katell Le Goulven指出:「人工智慧正在改變商業與社會的許多方面,若能適當使用和管理,它有潛力能夠促進可持續發展。GTCI報告認為,通過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合作,人工智慧可以幫助實現某些可持續發展目標,例如與健康相關的目標(通過個性化遠程診斷和大數據分析來追蹤和減少地方性疾病)。但報告同時也指出,為充分利用人工智慧的潛力以造福人類,彌合全球數位技術鴻溝迫在眉睫。」

今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報告的核心是人工智慧推動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並造福人類的潛力。該報告由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與德科集團和谷歌合作完成。

具體而言,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數據和分析表明:

人工智慧在工作場合中愈發廣泛的應用要求各個層級的員工學習大量新技能 將人工智慧引入組織時,社區或社會的接受程度對於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城市正在努力成為人工智慧樞紐並吸引相關人才到目前為止,每當談到人工智慧時代所需的技能時,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低技能的工作(容易委派給機器)和需要尤為成熟複雜技能的工作上。但是,2020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報告帶來了一個新角度,即在越來越多工作需要人與機器協作,完成和管理這些合作所需的技能中,加入了人工智慧這一全新維度。

在人與機器之間的新型協作不斷被開發,人工智慧逐步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的同時,全球人才競爭力正在被重新定義,因為各國都在為從人工智慧革命中最大程度受益竭盡所能。

人工智慧日益成為全球競爭的焦點。 美國、中國、歐盟和其他幾個主要經濟體均提出了人工智慧戰略,在部署、發展、道德約束、法規和全球合作方面制定了不同的方法和優先級。但是,人工智慧人才戰略不僅是國家和民族層面的事情,各個層面都在討論這一話題,包括人才競爭愈發激烈的行業,以及城市和各地政府。

「毫無疑問,人工智慧將改寫各行各業的遊戲規則。在這個關鍵轉折點,對能夠掌握和兼容人工智慧的人才的爭奪以及對發展所需技能的追求只會加劇。」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全球指數執行總監,報告的共同編輯Bruno Lanvin評論道:「隨著人才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日益增加,一些早期的人工智慧從業者可以藉此提高自身的人才競爭力,但也有跡象表明,人工智慧的普遍應用正在加劇當前的不平衡和不平等。」

「如果不密切關注指導人工智慧研究、開發和部署的規則和原則,在當下這個新的AI世界中,贏家和輸家之間的差距可能會給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國家帶來無法逾越的鴻溝」,他說道。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戰略高級副教授,報告的學術總監和聯合編輯Felipe Monteiro表示:「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已經不再是炒作,當前獲得教育和技能的方式也將因此發生轉變,這意味著正式和非正式的學習結構將不斷演變,以滿足這個由人工智慧驅動的世界的需求,強調了職業培訓和終身學習在未來勞動力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德科集團執行長Alain Dehaze表示:「人在工作中的作用正因科技而加強,而非被其取代。在德科集團,我們看到人工智慧已經帶來了巨大的機會,創造了許多新工作,甚至是從前不存在的工作,使員工能夠從事特定的只能由人類完成的任務和活動。」

「為了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蓬勃發展,新技能和新能力至關重要。這意味著組織和政府必須重新關注技能提升和新技能學習,以幫助員工為未來的機遇做好準備。」

谷歌(Google)高級副總裁Kent Walker表示:「人工智慧蘊藏著巨大的潛力。與之前的突破性技術一樣,人工智慧也將影響人們的工作並改變工作性質。我們需要預見這些變化並採取措施以做好準備。商業領袖、政府、教育者、工會和其他人有責任共同應對這些變化並共同塑造一個適合所有人的未來。」

2020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

2020年,高收入國家/地區繼續在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中名列前茅。該指數反映了人均GDP與GTCI得分之間的高度相關性。歐洲國家繼續佔據主要位置,在前25名中佔據了17個位置。瑞士則繼續穩居第一,美國位列第二,這也是美國迄今為止的最高排名。緊隨其後的是新加坡(第三名),然後是北歐國家,如瑞典(第四名)、丹麥(第五名)、荷蘭(第六名)和芬蘭(第七名)。

而在榜單的末端,葉門則排在非洲國家安哥拉、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蒲隆地之後,位列第132位。

今年排名第一的城市是紐約,第二名是倫敦,第三名是新加坡。在排名前10位的其餘城市中,有3個來自美國:舊金山(第4名)、波士頓(第5名)和洛杉磯(第9名);有2個來自歐洲:巴黎(第7)和慕尼黑(第10);另外2個來自東亞:香港(第6名)和東京(第8名)。中國大陸城市排名最靠前的兩個城市是上海(第32名)和北京(第35名)。

在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城市中,僅有兩個城市不屬於高收入國家/地區,即中國的上海和北京,這也是中國首次在該指數中躋身前四分之一的行列。該排名還清楚地顯示,在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中表現良好的城市往往在其所在國家也表現優異。

長期趨勢

與去年的報告類似,2020年的報告囊括了根據2013年以來所有GTCI的結果對人才競爭力進行縱向分析。這種長期研究更容易發現逐年分析中可能遺漏的總體趨勢,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年度波動。

通過縱向分析,最主要的發現是人才競爭力強國與全球其他社區之間存在巨大差距。而且更令人擔憂的是,高收入國家得分近年來不斷提高,而大多數低收入國家則相反,導致這一差距不斷加大。監測此趨勢對於未來有效解決一直存在的人才差距至關重要。

當然,並非所有國家都是這樣。值得注意是,印度尼西亞是一個例外,作為一個中等偏下收入國家,排名自2015年以來排名上升了20位至第53位。同一期間,另外兩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才競爭力顯著提高的中低收入國家分別是加納(從83名上升至74名)和印度(上升了10名至66名)。分析表明,包括中國、哥斯大黎加和馬來西亞在內的一些新興國家正在利用人工智慧帶來的機會崛起成為該地區人才競爭力最強的國家。

2020排名前十的國家

2020排名前十的城市

欲了解更多信息:

下載報告

下載圖表

在推特上關注我們#GTCI for updates

相關焦點

  •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舊金山商業創新中心隆重開幕
    舊金山2020年2月28日 /美通社/ --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舊金山商業創新中心(INSEAD San Francisco Hub for Business Innovation)正式開幕。
  • 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榮獲「2020年度中國商學院最佳MBA...
    【MBA中國網訊】2020年12月23日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MBA項目榮獲「2020年度中國商學院最佳MBA項目TOP100」第55名。此次排名由MBAChina與《經理人》雜誌聯合評選,以第三方身份發布,具有很高的客觀性、公平性及權威性。
  • 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加拿大卡爾頓大學雙學位MBA項目榮獲...
    【MBA中國網訊】2020年12月23日,「2020中國商學院教育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行。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加拿大卡爾頓大學雙學位MBA項目榮獲「2020年度中國商學院教育」最佳中外合作碩士項目獎。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
    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   本報告是《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系列的第六部,利用指標體系和客觀數據,報告詳細評價了1006個全球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從整體上衡量了全球城市競爭力發展格局。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香港上海北京躋身前2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
  • 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 IAE企業管理學院DBA工商管理博士課程招生簡章
    · 2020 U.S. News全球學術排名第144位 News 位列法國第4位 · 2019 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管理學位列法國第3位 54個排行專業中,UGA有11個專業在法國大學機構中排名第一,分別是地理、電氣與電子工程、科技儀器、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
  • 沃頓、斯坦福還是老牌歐洲管理學院?詳解2020QS全球MBA排名
    遭遇瓶頸期,人們通常選擇三個方式來解決:1.公司內部尋找新的工作機會;2.跳槽或轉行;3.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然而,無論是跳槽還是轉行,一般人都無法擺脫老化的知識結構及思維定式。只有給大腦充電才能從本質上提高職場競爭力。這也是近年來,許多成功的企業管理者依然選擇進修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的原因。
  • 全球21位!2020全球創新自然指數排名最新發布,南京實現四連跳
    日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了《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2020)》。全球創新指數對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進行排名,中國名列第14位,17個城市入圍100強。其中,南京市排名中國第4,全球第21位,在國內僅次於深圳香港廣州、北京、上海。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深圳晉級前十,廣州排第幾?
    具體來看,深圳全球排名第9名,香港全球排名第11名,廣州全球排名第42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整體呈梯度分布。從細分指標看,影響城市經濟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主要包含信貸市場融資便利度、資本市場融資便利度、學術論文指數、專利申請指數、青年人才比例指數、勞動力總數指數等當地要素。其中,資本市場融資便利度、專利申請指數和青年人才指數對當地要素競爭力影響最大。
  • 解碼全球城市競爭力,誰在領跑中國城市?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今日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後稱「報告」),過去6000年,由樞紐、門戶和節點構成的全球城市體系,在由跨國集鎮體系到跨洲城市體系再到全球大都市網絡體系的演化中,經歷了20餘次的全球性瓦解和重塑。
  • 「全球會議目的地競爭力指數」出爐 成都位列全國第三
    央廣網成都12月11日消息(記者韓民權)11日,2020國際會議業CEO峰會暨全球會議目的地競爭力指數發布活動(以下簡稱「峰會」)在成都舉行。峰會上,ICCA全球首個圍繞會議目的地競爭力的專業研究——《2020年全球會議目的地競爭力指數報告》,首次面向全球發布。
  •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發布:西安首進100強、居內地城市第11名
    11月18日,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全球城市潛力排名》)。這是科爾尼第12年發布該報告。今年的報告將城市國際競爭力研究體系進行了一次系統升級,大幅增加了新興城市數量,全面評估的城市從2019年的130個上升到2020年的151個,競爭可謂相當激烈。
  • 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廣州進入前50
    2020年12月8日,《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簡稱《報告》)發布暨國際研討會在線上舉辦。會議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聯合國人居署、共同舉辦。《報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CASS)和聯合國人居署(UN-Habitat)進行的一項合作研究,重點關注城市競爭力、城市土地和市政金融。
  • 解碼全球城市競爭力,誰在領跑中國城市?-虎嗅網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今日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過去6000年,由樞紐、門戶和節點構成的全球城市體系,在由跨國集鎮體系到跨洲城市體系再到全球大都市網絡體系的演化中,經歷了20餘次的全球性瓦解和重塑。
  • 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最新版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
    同時,選取全球城市發展的重要問題作為主題報告進行深入研究,旨在通過城市競爭力的評估,促進聯合國2030年議程的實施。從2015年起已先後成功出版5部報告,其中《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8-2019)》於第74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於聯合國紐約總部發布,《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9-2020)》於第10屆世界城市論壇(WUF10)期間於阿布達比發布。
  • 解碼全球城市競爭力,誰在領跑中國城市? | 每經網
    可以說,在全球城市價值鏈體系的不斷演變中,這些中心城市始終面臨可持續發展的挑戰。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今日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後稱「報告」),過去6000年,由樞紐、門戶和節點構成的全球城市體系,在由跨國集鎮體系到跨洲城市體系再到全球大都市網絡體系的演化中,經歷了20餘次的全球性瓦解和重塑。
  •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北半球進一步提升 亞洲全面進步
    >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   從各區域來看,美國引導北美城市格局並處絕對領先;歐洲可持續競爭力、人才密度及人才增量均處於領先地位;亞洲頭部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在全球處於較強地位,且人才增量提升勢頭明顯;南美洲城市可持續競爭力總體處於全球前列;非洲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水平整體偏低,且分化嚴峻。
  • 解碼全球城市競爭力:房價影響中國城市生活環境排名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今日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後稱「報告」),過去6000年,由樞紐、門戶和節點構成的全球城市體系,在由跨國集鎮體系到跨洲城市體系再到全球大都市網絡體系的演化中,經歷了20餘次的全球性瓦解和重塑。
  •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MBA正式通過AMBA國際認證
    近日,上外國際工商管理學院MBA項目收到國際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ssociation of MBAs,簡稱AMBA)通知,正式授予上外國際工商管理學院MBA項目AMBA國際認證。至此,上海外國語大學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第39所通過AMBA國際認證的院校。
  • 二十國集團科技創新競爭力中國排名第九
    科技日報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付麗麗)「根據綜合排名和預測,我國目前處於二十國集團成員國科技創新競爭力排名第9位,2020年將處於第5位左右。」30日,在二十國集團智庫會議(T20)創新研討會上,G20創新議題中方高級別專家組召集人、T20創新研討會主席趙新力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