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神話傳說中,道教創始人太上老君,就居住在33重天。太上老君是公認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開天創世與救贖教化的太上道祖。「道」無始無終,無形無名,無邊無際,無師無上。「道」者,虛無自然,難名之神,強名曰道,尊稱太上。太上老君是眾聖之尊,在地為萬國帝王之師,在法界為無上法王,在教為萬教之祖。
太上老君和釋迦牟尼佛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往下看。
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準提道人、接引道人等尊聖,在大破通天教主的萬仙陣中,頂上三道元氣出,一氣化出「三清」。即「上清道人」、「玉清道人」、「太清道人」。現在的出馬堂口、出道堂口的弟子都必定會供一尊太上老君的神像,或者三清神像,即視為師傅又視為祖師。
民間傳說中,太上老君曾多次下凡度世救人!我要講述的第一位化身就是大家熟知的老子。
相傳,玄妙玉女有家附近的一條河邊洗衣服時,看到河流上飄過來一個李子。此時的她,又熱又渴,便將李子吃了下去,不成想,後來她卻懷了身孕。
更稀奇的是,玄妙玉女懷的這個孩子,十月沒有分娩,十年也沒有分娩。一直懷了這個孩子整整81年。這個孩子一生下來就白眉白髮,還會說話。他就是後來的老子李耳。
老子李耳後來曾做過周朝管理藏書的官員,由於他知識淵博,很有才華,並成為道教的創始人,也是歷史上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特別是老子寫下的一本經典、現存世的《道德經》,更是人類寶貴的知識財富。後來,他還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是李姓始祖。
太上老君的第二位化身是領導黃巾起義的張角,他是太平道的創始人。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裡,曾記載了東漢末年,中國歷史上夫模最大的一次,以宗教形式的起義。由於當時的朝廷腐敗,宦官爭權,邊疆戰事不斷,加上天災人禍,全國大旱。
貧苦的百姓,在河北邢臺巨鹿人張角的帶領下,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揭竿起義。張角作為起義人的領袖,自稱「天公將軍」。他的弟張寶稱為「地公將軍」,張梁稱為「人公將軍」。
這第三位相信有道教信仰的朋友們無一不曉,他就是道教開山祖師——張道陵。
張道陵,相傳是張良的後代——八世子孫,先後在青城山、龍虎山、巴蜀地區傳道,創立了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凡入道者交五鬥米為信,後人因稱其教為「五鬥米道」。張道陵還有「四大天師」之稱。
最後一個傳說是據《史記》中記載,老子西出函谷關後,入夷狄,一中歷經西方諸國8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道度化世人。
老子弘道西方,降服西方96種外道,老子皆慈悲憫之。老子化胡結束後,重回華夏。根據「老子化胡」說,佛教實亦源出老子。還有一種說法釋迦牟尼佛曾是老子的徒弟。而太上老君寫得《常清靜經》和釋迦牟尼佛的《金剛經》兩部經典其實有著相同相通之法:心無其心、萬法皆空。那麼對於佛、道同源這個說法。大家是又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建議大家有煩惱、妄想、內心雜亂不清靜的時候可以多讀一讀。《太上老君常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願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
記得關注我的家號,為您講述更多佛、道、仙的玄幻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