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下了一場大雪,汶河溼地公園白茫茫一片。
河邊有雪,淺水結了冰,深水無冰。城西遠裡大橋橡膠壩裡,大片的水面形成一片湖泊,湖水在燦爛的陽光下蕩漾著。迎著太陽方向看去,水面反光照得人睜不開眼。
小船與魚鷹
河裡有漁船在捕魚。
小船載著魚鷹下水了,人影槳聲,漸行漸遠。七八隻魚鷹站在船沿,隨時準備鑽到水裡逮魚。
船到湖心,打魚人把魚鷹一個個扔進水裡,魚鷹便四散忙碌起來。魚鷹鑽下鑽上,有的一個猛子扎出去二三十米遠。
忽而有魚鷹叼著魚兒露出水面,它叼著魚頭、仰起脖子,一甩嘴正個姿勢,尾上頭下地吞咽起來。
魚鷹吞不下去,因為它們都扎著脖子、喉囊緊著。
這個時候,只見打魚人緊急地划船過來,抄起網子把魚鷹連魚一同撈到船裡。打魚人一手提著魚鷹脖子,另一手拿魚,迅速取魚的時候,反手一甩把魚鷹扔進水裡,魚鷹便再一次遊動並扎猛子捕起魚來。
這邊的魚鷹剛剛拿了魚,那邊的魚鷹又叼出一個來,打魚人便緊急地划船趕向另一隻魚鷹。
「逮了一個!---又逮了一個!」每當撈起一次,岸上的人便興奮滴咋呼起來。
忽然有魚鷹逮住了一條大魚,魚尾巴甩動著水花。附近的魚鷹聞聲聚攏而來,一個個啄食著大魚、團團抬鬥著。這個時候划船的人更加賣力,三步並作兩步划船過來,迅疾地抄起網兜,準確地把大魚抄上船來。
「辦了一個大的!」岸上的人歡呼起來。
「十來斤吧?估摸有十斤以上。」人們猜測著魚的分量。
大約下水有一兩個小時了,間或有魚鷹奔著岸邊遊來,溼漉漉的身子走出水邊,脖子一伸一伸像是很不舒服。
「那是偷懶的魚鷹,不想幹了。」
「不對!它不是偷懶,而是脖子裡吞進了小魚不上不下正在難辦呢。」
人們在爭論著。
小船邊上也有了蹲著的魚鷹,很顯然魚鷹累了、不願意幹活了。
這個時候,打魚人拿起竹竿,把魚鷹一個個挑到船上,歸攏「部隊」向岸邊划船而來。
休息的時候到了!岸上的人圍攏而來,有的在看魚鷹,有的瞅著大魚。
「這條多沉?」
「五六斤吧!五十元錢你買嗎?」
「有五斤嗎?」
「六斤不足,五斤綽綽有餘!」
「好的,我買了!」
打魚人把鮮魚放在蒲草上,買魚的人便交了錢,掏出隨身攜帶的袋子把魚裝走了。
「還有一條十來斤的,十五元一斤,誰要?」
大魚被搬到蒲草上,魚嘴一張一合,魚尾一甩一擺,修長的魚身,金黃的顏色。
「十幾斤?你看準了嗎?」
「我常年拿魚,眼比秤都準!十一斤半以上!」
「我要!」聽說有大魚,有個人二話不說就應聲起來。
「多麼沉?」
「十一二斤吧!170塊錢少了不賣!」
「好!給你一百七。」
人們議論紛紛地說,大魚好吃,拿回去熬上一大鍋,約著幾個兄弟喝上幾杯酒,這個買魚的人真會吃。
上岸休息,岸上的人圍觀,打魚的人賣魚,買魚的人似乎都是有備而來,不多講價。
划船、逮魚、賣魚、買魚、看魚、論魚---,汶河邊顯然成了熱鬧的消閒場。
天性吃魚的魚鷹
魚鷹就是鸕鷀,《鸕鷀》課文好像出現在小學語文課本裡。
聽打魚人說,魚鷹天性逮魚吃魚,離開了吃魚,它就沒法活了。河裡的魚類都是它的食物,只要叫魚的東西它都能逮能吃,當然和尚敲的木魚除外。
用魚鷹捕魚,必須讓魚鷹餓著,吃飽了它就不幹活了。
把魚鷹的脖子紮起來,使它逮住魚而吞不下去。餓著的魚鷹,放到水裡就會不停地逮魚乾活。
魚鷹的食性單一,只吃魚,如果給它肉吃,吃上幾頓就會出毛病。吃魚是天性,人們才能用魚鷹捕魚。
魚鷹逮魚是靠著他的鉤子嘴,它脖子長長,長嘴上邊有倒鉤。魚鷹一個猛子扎到水下,發現魚後,竄過去用鉤嘴釘住浮上水面。因為鉤子嘴上片有鉤、底片尖平,所以浮到水面後魚容易掙脫。
魚鷹追魚時腳蹼翅膀一起用力,速度很快。冬天水冷,魚的活動力差;魚鷹只要看到了魚,一準會把魚捉住。
魚鷹從水裡出來,必須儘快地晾乾翅膀,否則溼漉漉的,他就會不舒服,就像人溼了衣服一樣。所以,每當上岸後,他會扑打翅膀甩幹,然後背過頭去,把長嘴插到翅膀裡別著,在溫暖裡的陽光裡安靜睡眠歇息。
幹了一天活,只有在最後的時候,打魚人才會丟下一個個的小魚,讓魚鷹吃上一頓飯。打魚人把小魚扔向魚鷹,它會甩頭接住,然後仰起脖子吞吃下去。
有時候,打魚的人在收工前會留出自由活動時間讓它們吃食。把魚鷹脖子解開放到水裡,它們竄上躥下,一會兒就會吃飽。
成年魚鷹,一頓飯最多吃三斤小魚。吃魚是囫圇吞吃的,一個成年魚鷹,最大能吞下一斤半的鯉魚;超過一斤半的大魚吞不下去,魚鷹就會群起而上撕爛分食。
魚鷹是人類馴化的家禽,一個鷹一個脾氣,有的脾氣乖張吭吭叫著啄人,有的性格溫順一副單純的樣子,但幹起活來都很賣力。個別魚鷹幹一會兒會跑到岸邊「偷懶」,不過「偷懶」的時候,大多是它吞下了小魚卡在喉囊裡正難受著呢。
每天幹完了活,魚鷹吃飽了一個個蹲在船沿上。打魚人把鐵皮小船放上特製的輪腳拉到公路上,再用三輪車把船鷹一同帶回家。
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很省事,它會蹲在橫木棒上一動不動。雖然它長著翅膀,但翅膀的飛羽被剪掉了,飛不起來。
魚鷹是能飛翔的,風大的時候,迎著風容易起飛。野生的魚鷹個頭小點,但是飛翔能力強、脾氣野。據說魚鷹的品種顏色多種多樣,有黑色的,黑白混色的,還有純白色的。微山湖一帶的鸕鷀是藍眼睛的,雲南洱海的鸕鷀是紅眼睛。
狗貓之類是避而遠之的,因為魚鷹對付這些動物特有辦法。狗啊貓啊剛走到他臉前,他的鉤子嘴會把它們啄的嗷嗷叫。
遠裡村三面靠河,村裡的于氏兄弟使用魚鷹打魚已經很多年了。他們是季節性捕魚,冬天農曆十一二月河面結冰了才幹上一段時間,而其他時候,他們在城裡打工。
夏季不能使用魚鷹捕魚,一是魚鷹怕熱,熱了就不想動了;二來夏天魚勁頭大,魚鷹很難追上,追上了也叼不住。
夏天把魚鷹放到河裡,即使餓著肚子,它會先洗澡再晾翅,擺弄上半天,完成一定程序後才下水逮條小魚吃。魚鷹主人沒有時間看它沒完沒了擺弄,乾脆把它們放在家裡閒著,到集市上買些小魚餵食。
資深打魚人車玉印
小官莊村處在汶河東岸,村裡人祖祖輩輩喜歡捕魚。
53歲的車玉印從小就跟著爺爺、父親捕魚,他用魚鷹逮魚也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
車玉印說,早年間汶河拿魚是不用魚鷹的,因為那時汶河水淺、淨是沙灘。不多的深水在仙姑山頭、輝山頭等幾個大淹子處,水面不大,容不了幾個魚鷹吃食。
近二三十年來,汶河抽沙把河底都挖的很深,特別是有了黃埠攔河閘和沿汶、輝山、遠裡等攔河橡膠壩以後,深水水面才到處都有了。
二十多年前,北黃埠村的一個人最早從南方買了魚鷹打魚,而後,薛家圈、孫隆、小官莊、沿汶、留田、和莊、輝山、北寨、丁家莊子、依汶等村先後有了用魚鷹打魚的人。
魚鷹一般是從微山湖等南方各地買來的,一隻成年魚鷹一般在1000至2000元價格區間內。當然也有幾千元的高價魚鷹,那些魚鷹一般是些體大而訓練有素的「頭鷹」,是養鷹人捨不得出手的捕魚能手。
微山湖一帶漁民靠打魚為生,用魚鷹捕魚是歷史傳統。那裡一戶人家能養幾百隻鷹,魚鷹買賣交換,也是自古以來的傳統。一戶人家有一隻三十年禽齡的老頭鷹,雖然不很能幹活了,但是主人貴賤不賣。漁民養鷹養出了感情,打算讓老鷹在家自然終老。
買回來的魚鷹公母相配也能下蛋抱窩,四個蛋抱一窩。小鷹一年後就能上船幹活,不過沒有兩年三載的經驗還不成氣候,年輕小鷹玩性大、逮魚少,也容易偷懶罷工。
立冬以後,河水變得冰冷,魚活動力變差了才能使用魚鷹捕魚。但是不能去冰凍的河面去,魚鷹一個猛子扎出很遠,如果有冰面壓著上不來喘氣會憋死的。
最好是春節前一段時間,過年過節家家用魚吃魚,市場上的鮮魚供不應求,這是一年中捕魚的黃金季節。
車玉印每天下河打魚,妻子每天到界湖市場上賣魚。活魚大魚價格高,死魚小魚價錢少。魚鷹逮住了魚,要搶時間把魚撈起來放在水桶裡,最大限度地讓魚活著;搶魚就是搶錢,搶活的就是多搶錢。
冬天捕魚好捉好賣,但是漁家受罪大。刺骨的寒風、冰冷的河水、泥裡水裡作業,下了河一幹就是一天,熱水撈不喝,午飯吃不上。把小船魚鷹帶回家後,還要忙著把活魚下池、魚鷹上圈,伺候完一周遭才能坐下吃上一頓熱飯。
今年汶河裡的鯉魚、花鰱、草魚等特別多,因為八月份的一場暴雨洪水,上遊的水庫都漫水了,水庫裡、魚池裡的魚很多被衝進了汶河裡。
汶河水質好無汙染,魚類豐富而品質優良。汶河鯉魚古來有名,其個體修長、金黃色的魚尾,肉質緊實細膩;花鰱、草魚等品種也是風味獨特,人們都愛吃。
市場上最受青睞的是汶河魚,而相隔不遠的沂河,因為前些年汙染嚴重,出產的魚類不太受歡迎。
「西河的魚比東河的好吃,市場上汶河鯉魚比沂河鯉魚價格高,汶河魚賣完了才輪著沂河魚!」縣城喜歡吃魚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這是北寨村汶河段,河邊結了冰,捕魚的小船下不了水。
這是遠裡大橋近處,橡膠壩裡水深無冰。
看見魚鷹漁船了
魚鷹的脖子上扎著繩子
站在船沿上的魚鷹,隨時準備下水逮魚。
兩隻小船結伴出發了
逮住了一條魚,趕緊划船過去撈起來。
撈起魚後再把魚鷹扔進水裡
魚鷹一個猛子能扎出去一二十米遠
一隻魚鷹在河邊「偷懶」
另一隻魚鷹也來「偷懶」了
魚鷹的脖子裡吞進了小魚咽不下去,喉囊鼓鼓囊囊的。
主人划船過來把它們接住,把它們脖子裡的小魚倒出來。
上岸休息一會
上了岸就抖動翅膀、晾曬身子。
這兩個魚鷹是「領導」,它們佔著船頭不讓其它鷹過來,如果有鷹過來,它們會伸長脖子叼啄,兇惡的很。
岸上圍攏來一些人,有看熱鬧的,有來買魚的。
穿著長筒靴子的打魚人
打魚人手背被魚鷹啄出的疤痕
汶河鯉魚
汶河花鰱
黑魚
魚鷹的眼睛是藍色的
鉤子嘴
頭嘴別在翅膀裡歇息
魚鷹的頭部有白毛,是一種冬裝。春暖時白毛褪盡,秋冬後白毛生起。
暮色裡打魚人再一次下水捕魚
天色已晚,兩隻船靠攏收拾魚囊,準備回家了。
下面是前幾天在遠裡橋北用手機拍攝的小官莊車玉印捕魚照片
一條五斤多重的汶河大鯉魚
漁船放上輪子拉回家
小官莊車玉印回到家裡,先是把活魚放在池裡,然後再把魚鷹放進圈裡。
蹲在橫木上過宿的魚鷹
他從小就捕魚,一年四季都在河裡打魚。
他的妻子在界湖出攤賣魚,都知道她家的魚是汶河魚,貨真價實,信譽好。縣城許多好漁者都認識車玉印,知道他家的魚攤子。
縣城退休職工老劉是個愛漁人,平日裡經常在汶河裡逮魚拿魚,請聽聽他對汶河魚的了解吧。
關注鄉村
關注沂南
請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關注後可以查看歷史文章
玉皇山下子弟兵——沂南縣蒲汪鎮周家莊、薛家莊行走紀事
風雨滄桑四門洞——沂水縣院東頭鎮四門洞村行走紀事
賈忠聚和他的愛狗——齊家莊、蘭家官莊村行走紀實(一)
老村聖良莊——村莊行走紀實
陪同瞿老師再回五彩山
(因為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我的更新文章了!請記得長按上方二維碼或者點擊文章上端藍字「高自寶的沂蒙村莊行走」,然後再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