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二代破冰船「海冰722」船入列命名

2020-12-16 中國網

原標題:中國海軍為什麼要配備破冰船

劉奎 王亮陳建華《中國青年報》(2016年02月18日12版)

海軍第二代破冰船「海冰722」船。奉雲鶴/攝

日前,我國第二代破冰船「海冰722」船入列命名及授旗儀式在遼寧葫蘆島某軍港舉行,標誌著該船正式加入人民海軍序列。

「海冰722」船是海軍接收的新型破冰船,該型船設計性能好、信息化程度高、破冰能力強。入列後,它將承擔以黃渤海海域為主的冰情調查、破冰和海上冰區搜救任務,同時對探求海冰生成規律、研究海洋氣候變化、增強海軍在特殊環境下的作戰適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破冰船破冰有「絕招」

破冰船是用於破碎水面冰層,開闢航道,保障艦船進出冰封港口、錨地,或導引艦船在冰區航行的勤務船,同時還可擔負科學考察及物資補給運輸等任務。

為適應低溫、碰撞等惡劣工作環境,破冰船在設計思路、建造材料以及使用操作上都獨具特點。比如,破冰船的長寬比例同一般海船大不一樣,它縱向相對較短、橫向相對較寬,便於操縱且有利於劈開較寬的航道;破冰船多具有更大的自重,便於有效壓垮冰層;它使用特殊低溫高性能鋼材,在船首、船尾和水線附件進行額外加厚;破冰船具有更平緩角度的船首,使它更容易衝上冰層;它裝配有大功率推進器,多數使用柴油機,也有蒸汽或核動力推進裝置。

破冰船破冰的「絕招」主要有頂推法、首壓法、舷壓法、衝撞法、氣力法等。

頂推法,就是利用破冰船前進的衝力,由船體前臉直接擠碎冰層,適用於破較薄的冰層。

首壓法,即利用船體重力和壓載水的調節,使破冰船衝上冰層將冰壓碎,並使船身左右晃動,加大破冰效果,多適用於破1米左右的冰層。

舷壓法,即破冰船憑藉其獨特的頭部造型與螺旋槳產生的巨大推力,「爬」上冰層,依靠船頭自身的重量將冰層壓碎。這種方法多在冰層厚度為1~1.5米之間時使用。

如果冰層較厚,就要採用「衝撞法」了。利用破冰船船頭部位吃水淺的特徵,加足馬力衝到冰面上,船體就會把下面厚厚的冰層壓碎,然後破冰船倒退一段距離,再開足馬力衝上前面的冰層,把船下的海冰壓碎。如此反覆,就可開闢出新的航道。這種方法多在冰層超過1.5米時使用。

氣力法是破冰招數中技術含量更高的一種,它是指破冰船在航行過程中,安裝在前部及兩舷的高壓空氣壓縮機開始工作,依靠噴管噴出的高壓空氣流擊碎冰層。

破冰船可完成搶險救災、破冰引航等任務

海冰素有「白色殺手」之稱,與海嘯、風暴潮、災害海浪和赤潮並稱為海洋5種主要災害。由於地理因素,我國渤海、黃海北部海域每到冬季就會被海冰覆蓋,個別年份冰情極為嚴重。比如在1969年渤海大冰害期間,我國北方幾乎所有港口都被冰封凍,海冰最厚處有1米多,數百艘中外船隻被冰困住,寸步難行。當時海冰強大的衝擊力把我國「渤海2號」石油鑽井平臺撞斷,天津港內就有幾十艘輪船被冰擠壓壞,許多海岸工程也被海冰破壞掉,海上貿易和石油開採也受到嚴重威脅。

中國海軍第一代「海冰722」破冰船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它於1969年9月14日經周恩來總理批准,由上海求新造船廠建造,1969年12月26日下水。

第一代「海冰722」船總長84.28米,最大寬度16米,滿載排水量3191.86噸,吃水3.68米,裝兩臺2600匹馬力的主機,最大航速16節,續航力10000海裡。隨後,我國又建造出海軍第二艘破冰船「海冰721」號。

與其他艦船相比,「海冰722」破冰船顯得「身寬體胖」,這是為了便於開闢出較寬的航道,使後面跟進的船只得以安全航行。該船龍骨比其他艦船粗壯,肋骨也比其他艦船粗密,外殼特別加厚,船身異常結實。一般艦船都是使用銅質螺旋槳,而它安裝的卻是適應冰區航行的抗損毀力特強的鑄鋼螺旋槳。一般艦船只有外循環冷卻系統,而該船還擁有內循環冷卻系統,一旦船底的冷卻水入口被海冰堵塞,內循環冷卻系統便開始工作,確保發動機正常運轉。

很長時間內,海軍只有這兩艘專業破冰船,第一代「海冰722」船、「海冰721」船均於2007年做了3~7年的延壽改造,它們在服役期間出色地完成了搶險救災、破冰引航、冰情調查、運輸拖帶、院校實習、試驗保障、戰備訓練、研練演習等任務。

服役44年後,第一代「海冰722」船於2013年6月退役,其間累計航行30餘萬海裡,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海軍第二代破冰船繼承了第一代破冰船的舷號,同樣將執行搶險救災、破冰引航、冰情調查、研練演習等任務。第二代「海冰722」船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272型破冰船首船,2013年11月開工建造,2015年3月下水,船長103.10米,寬18.40米,滿載排水量4860噸,最大航速18節,可抗風力12級,續航達7000海裡,設有直升機平臺,可起降直-8直升機。

除海軍在役的破冰船,我國還有主要用於極地科考的極地科考船——「雪龍」號,它是目前我國唯一能在極地海區航行的破冰船。由於「雪龍」號實際是極地科考船,並非專業破冰船,其破冰能力相比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專業破冰船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破冰船將越來越受重視

鑑於破冰船的作用,目前世界上設計和建造破冰船水平比較高的國家有:俄羅斯、芬蘭、瑞典、德國、美國、挪威、丹麥、日本、加拿大等,尤其以環北冰洋的幾個國家能力最強。

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擁有破冰船數量最多,也是唯一發展核動力破冰船的國家。早在1864年,為在冰凍期保持喀琅施塔得至奧蘭寧鮑姆航線的通航,俄國人就將一艘小輪船「派洛特」號改裝成世界第一艘破冰船。

1957年,蘇聯製造出第一艘核動力破冰船「列寧」號。它的動力心臟是壓水式核反應堆,高壓蒸汽推動汽輪機,帶動螺旋槳推動航船。如果核動力破冰船帶上10千克鈾,就相當於帶上2.5萬噸標準煤,可以在遠離港口的冰封海域常年作業。該船在服役30多年後於1989年退役。1974年蘇聯又建成第二代核動力破冰船「北極」級,共建4艘,該級破冰船安裝兩座核反應堆,動力裝置總功率5.5萬千瓦,可在北極圈內深水海域使用,破冰厚度兩米,滿載排水量2.3萬噸,在無冰區航行最大航速21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俄軍現役共有7種型號、19艘破冰船,其最新改進型「衛國戰爭勝利50周年」號長159米,寬30米,排水量2.5萬噸,設計破冰厚度2.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破冰船。

同為海洋大國的美國由於不存在大面積冰層覆蓋的困擾,因此在破冰船的發展上相對俄羅斯稍顯遜色。美國目前共有3艘重型破冰船,分別為「希利」號、「北極星」號以及「北極海」號,均隸屬美國海岸警衛隊。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北極星」號,作為世界上最強的常規動力破冰船之一,「北極星」號於1976年服役,滿載排水量1.3萬噸,全長121.6米,搭載兩架直升機,它能以3節航速連續破1.8米厚冰層,如果用倒車衝擊法,可破開6米厚的冰層。2014年1月,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和我國「雪龍」號科考船被困南極,就是由「北極星」號救援的。

「北極海」號是「北極星」號的姊妹船,於1978年服役。2000年,「希利」號破冰船列裝,該船全長128米,寬25米,吃水8.9米,滿載排水量達1.67萬噸,最大航速18節,搭載兩架直升機,可破除厚度達2.5米的冰層,是美國最大且最年輕的破冰船。

目前,這3艘破冰船中只有「希利」號能隨時執行任務,而上世紀70年代製造的「北極星」和「北極海」號已接近使用壽命,需要進一步改進才能正常使用。為此,美國決定將替換重型破冰船的日程從2022年提前至2020年,同時請求國會撥款建造更多破冰船,用於維護國家安全和保護自然資源。

據悉,俄羅斯為了使北冰洋通行超級油船成為現實,推出了多體破冰船的概念,即將三四個破冰船體組成一個破冰船體。每個船體都採用一個推進器為動力。新的破冰船模型實驗結果表明,它可以開闢一條54~57米寬的冰間航道,而這個寬度足以讓一艘超大型油船通過。同樣,美國也在加速研製、採購破冰船,以幫助美國海岸警衛隊向兩極之地挺進。

眼下,隨著全球資源的不斷消耗,世界多國將資源開發的目光轉移到了以往那些被忽略的地域,而兩極之地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要暢通無阻地往返於兩極和本土,破冰船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

相關焦點

  • 國產新型破冰船入列 外型龐大可抗12級狂風
    日前,我國新一代破冰船海冰722船入列命名及授旗儀式在遼寧葫蘆島某軍港舉行,標誌著該船正式加入人民海軍序列。海冰722船是海軍接收的第一艘272型破冰船,該型船設計性能好、信息化程度高、破冰能力強,是我海軍新型破冰艦船。該船入列後,將承擔以黃渤海海域為主的冰情調查、破冰和海上冰區搜救任務。
  • 國產新型破冰船入列海軍 外型龐大可抗12級風
    海冰722船 日前,我國新一代破冰船海冰722船入列命名及授旗儀式在遼寧葫蘆島某軍港舉行,標誌著該船正式加入人民海軍序列。海冰722船是海軍接收的第一艘272型破冰船,該型船設計性能好、信息化程度高、破冰能力強,是我海軍新型破冰艦船。該船入列後,將承擔以黃渤海海域為主的冰情調查、破冰和海上冰區搜救任務。
  • 中國海軍第二代破冰船將服役 老舷號再次復活
    右側艦艇即為我海軍第二代「海冰722」破冰船 第一代海冰722船退役時的畫面 原標題:海軍第二代破冰船「海冰722」將服役 舷號繼承第一代在海軍第一代破冰船退役後不久,第二代破冰船加快了服役的腳步。近日網上出現了一張照片,顯示中國海軍第二代破冰船已經刷上了海軍塗裝,可能將在不久的將來加入人民海軍服役。值得注意的是,海軍第二代破冰船繼承了第一代破冰船的舷號「海冰722」,也將執行搶險救災、破冰引航、冰情調查等一系列任務。在海軍大發展的背景下,老舷號復活也成為了我海軍的「新常態」。破冰船是用於破碎水面冰層,開闢航道,保障艦船進出冰封港口、錨地,或引導艦船在冰區航行的勤務船。
  • 盤點破冰行動關鍵詞:海冰 冰情 破冰船
    據1971年冬位於我國渤海灣的新「海二並」平臺上觀測結果計算出,一塊6公裡見方,高度為1.5米的大冰塊,在流速不太大的情況下,其推力可達4000噸,足以推倒石油平臺等海上工程建築物。  海冰對港口和海上船舶的破壞力,除上述推壓力外,還有海冰脹壓力造成的破壞。
  • 「新春走基層」無人的海冰面上,他們在破冰逆行——親歷海軍海冰...
    春節前夕,記者隨海軍某部冰情調查隊乘坐海冰723船,執行第83次渤海及黃海北部的海冰調查任務。迎著刺骨的海風,723船緩緩駛出冰封的渤海灣某軍港,艦艇就像一把巨大而鋒利的鏵犁,伴隨著一陣陣嘎嘎聲,在遼闊的海面犁出一道「沸騰」的冰花。
  • 這種船我們終於能造了!此前中國只有一艘,還是進口的
    我國的海冰以渤海北部最重,鴨綠江口附近次之,渤海南部最輕,營口、葫蘆島、普蘭店等港灣較重,常年冰期約3個月,冰厚20~40釐米。一般說來,我國的海冰並不嚴重,但在特殊天氣下也會形成嚴重的冰封。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的破冰需求不強,也一直未新建專業破冰船。1969年,我國渤海出現了史上罕見的「大冰害」。
  • 中國海軍海冰721號破冰船起航 展開冰情調查
    中廣網北京1月17日消息(記者朱江)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17日)9點,中國海軍冰情調查隊將搭乘"海冰721號"破冰船從秦皇島起航,在環黃渤海展開冰情調查和救援行動。按照以往的經驗,"海冰721號"的起航也意味著一年之中冰清最嚴重的時期已經來臨了。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下水並正式命名
    記者由自然資源部獲悉,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9月10日在上海下水,並正式命名為「雪龍2」號,標誌著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的突破。據了解,「雪龍2」號船是一艘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具備全球航行能力,能夠在極區大洋安全航行的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該船融合了國際新一代考察船的技術、功能需求和綠色環保理念,採用國際先進的船艏船艉雙向破冰船型設計,並具備全迴轉電力推進功能和衝撞破冰能力,可實現極區原地360°自由轉動,並可突破極區20米當年冰冰脊,船舶機動能力大幅提升。
  •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I極地中心·雪龍號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其中 「雪」意味著南極的冰雪世界,「龍」代表中國。雪龍號自首次航行以來,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電影雖為虛構,但船難卻真實存在。1912年,那艘號稱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巨輪在首航就不幸沉船,令世界一片譁然。隨著破冰船的出現,人們不必再擔心悲劇重演。如今,一個世紀過去了,破冰船已經變成了各國冬季港口通航、海冰調查和探索南北極的重要交通工具。
  • 海冰破冰船成功救援1艘被困貨船
    中廣網北京1月28日消息(記者王亮、於貴明、李靖)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6時48分報導,正在遼東灣執行破冰救援任務的海軍海冰721號破冰船,昨天成功救援1艘被困貨船。1月27日10時20分,海冰721號15分鐘前接到貨船「文峰6號」的求助電話。
  • 解放軍海冰721號破冰船成功營救民用貨船(組圖)
    新華軍事記者鄭文浩 攝新華網遼東灣1月27日電(鄭文浩)堅冰已經支離破碎,一艘貨船在海冰721船開出的航道中緩慢行駛,這標誌著海冰721船在冰調過程中執行的第一次救援任務圓滿成功。27日上午10點05分,海冰721號的公共通信頻率上傳來了一艘民用貨船的求救信號。這艘名為「文峰6號」排水量達3000餘噸的散裝貨船,26日晚受困於遼東灣營口鮁魚圈附近海域。
  • 我國首艘極地科考破冰船將採用世界最先進技術
    中廣網北京10月10日消息 (記者舒晶晶)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中國自主建造的首艘極地科考破冰船或將在2013年建成。這就意味著,今後我國極地科學考察將擺脫單兵作戰,破冰船助力「雪龍」號,在極地展開完美探索。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黨委書記秦為稼告訴記者,目前這一項目已得到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即將向國內外開展設計招標,並將在國內自主建造。
  • 海冰721號破冰船成功營救文峰6號貨船過程回顧
    1月27日(海軍海冰721號破冰船啟航後的第5天)10時20分,海冰721號15分鐘前接到貨船"文峰6號"的求助電話。新華軍事記者鄭文浩攝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新華網消息,1月27日10時許,中國海軍海冰721船接到被困冰上的"文峰6號"船求助,隨即迅速前往救援,這是海冰721號本次航行中首次執行破冰救援行動。  新華軍事前方記者鄭文浩:大概在15分鐘之前,對方通過公用頻率進行求助,說他們被困在了冰上。接到求助信號後,破冰船立即反應,決定即刻前往其所在海域,營救被困船隻。
  • 海軍海冰721號破冰船27日成功救援1艘被困貨船
    新華社大連1月27日電(鄭文浩)正在遼東灣執行破冰救援任務的海軍海冰721號破冰船,27日成功救援1艘被堅冰困住的貨船。    27日10時05分,海冰721號破冰船接到民用貨船「文峰6號」的求救信號。這艘排水量達3000噸的散裝貨船26日晚受困於遼東灣營口鮁魚圈附近海域,通過自身動力已無法行駛。
  • 中國將自主建造極地破冰船 俄媒:情理之中
    參考消息網1月15日報導 俄媒稱,中國在原有「雪龍」號基礎上再為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建造新的極地破冰船,引起人們很大興趣。俄羅斯軍事專家卡申指出,可以把該項目放到下面的這些背景中去分析:中國的全球影響力日益增強,中國軍艦遠航的地理範圍不斷擴大,對極地資源的興趣也越來越濃。
  • 中國將自主建造首艘極地科考破冰船助力"雪龍"號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中國自主建造的首艘極地科考破冰船或將在2013年建成。這就意味著,今後我國極地科學考察將擺脫單兵作戰,破冰船助力「雪龍」號,在極地展開完美探索。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黨委書記秦為稼告訴記者,目前這一項目已得到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即將向國內外開展設計招標,並將在國內自主建造。
  • 破冰船怎麼破冰?
    遠水解不了近渴,雖然俄羅斯擁有多艘核動力破冰船,但多在北極活動。   俄羅斯科學考察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自聖誕節發出求救信號之後,至今就一直動彈不得。報導稱,自法國破冰船「星盤」號因性能不佳停止救援行動後,如今中國極地考察船「雪龍」號和澳大利亞「南極光」號也因為天氣惡劣而決定折返。   這一事件引發對破冰船的關注,破冰船與普通船有啥不一樣?
  • 桑普號破冰船旅遊:是世界上唯一的一艘載客破冰兩用船
    桑普號破冰船旅遊景點介紹之概況:桑普號破冰船位於芬蘭拉普蘭行政區重要海港城市凱米市(Kemi)的,專門從事旅遊巡航的載客破冰船,桑普號破冰船 Icebreaker Sampo 是世界上唯一的一艘載客破冰兩用船,於 1960 年建成下水,排水量只有 3540 噸。
  • 雪龍號被浮冰圍困 專家:與專業破冰船有一定距離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介紹說,目前雪龍船補給充足,此前一同執行救援任務的澳大利亞「南極光」號破冰船也正在同一海區。  楊惠根:因為雪龍船所處的位置海冰很厚, 而且在船首方向還有冰,不光冰厚,有比較大的海流和東南風,把大量的海冰都壓在雪龍船的跟前,所以說暫時雪龍船運動比較困難。
  • 「雪龍2號」極地破冰船新在何處
    「雪龍2號」船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9月10日下午,伴隨著人們的歡呼和隨風飄舞的彩帶,首艘由我國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上海順利下水,多年來單兵作戰、支撐我國南北極科考的功勳船隻「雪龍號」終於迎來新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