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跟大家分享過《「電池」作為新能源車的心臟,那這些不同叫法的電池有什麼區別呢?》的文章,簡單地說了一下電動汽車電池分類。
目前新能源車主要採用三種電池,它們分別是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比亞迪的刀片電池。
今天看到一些關於三元鋰電池的內容,是之前沒有跟大家分享過的,因此把看到的內容跟大家補充一下。
原來我們說過,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有很多種,但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等,裡面(鎳、鈷、錳)的比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
三元材料指的就是鎳、鈷、錳三種元素,業內簡稱NCM,鎳鈷錳三元電池材料做正極的電池相對於鈷酸鋰電池安全性要高。
其中三元中的
鎳,主要是管理電池的容量;
鈷,主要管理電池的壽命(充放電次數);
錳,主要管理電池的穩定;
換句話說就是,鎳多—電池容量大,鈷多—電池壽命長,錳多—電池安全性好。
作為國內主流的三元鋰電池,三元鋰電池類型又分為幾種叫法,常見的有532、622、811電池。
雖然都能叫『鎳鈷錳』電池,但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主要是正極材料中,三種東西的比例不一樣。
523、622、811就是鎳、鈷、錳所佔的比例。
523,就是鎳50%、鈷20%、錳30%;
622,就是就是鎳60%、鈷20%、錳20%;
811,就是鎳80%、鈷10%、錳10%;
前幾年三元鋰電池的與鈷酸鋰相比,三元的能量密度普遍不太高,後來日本把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接近鈷酸鋰。
相比傳統電池,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大、電壓更高,所以同樣重量的電池組電池容量更大,這也是主機廠選擇三元鋰電池的主要原因。
像NCM811三元鋰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可達到300Wh/kg,這也是國內自主品牌使用NCM811三元鋰電池之後,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普遍增長的原因之一。
大批量使用811電池,除了能量密度高之外,還因為『鈷』這種金屬元素價格不斷攀升,為了降低製造成本而不得不減少鈷的使用量。
鈷是一種稀有金屬,全球已探明儲量僅為700餘萬噸,且有近一半位於非洲國家剛果(金),這兩年鈷的使用量不斷增加也造成價格上漲,高的時候甚至達到35萬元一噸,已經成了制約電池製造中的重要因素了。
同時,NCM811三元鋰電池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隨著鎳含量的提高,正極材料的穩定性下降,在循環充放電以及高溫下,容量加速衰減,電池的使用壽命也隨之下降,同時還會產生熱失控的自燃風險。
目前國內主要一些研發製造三元鋰電池廠商有:
西安匯傑實業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註冊資本1000萬元,主要產品: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系列,主要有用於高溫型錳酸鋰、容量型錳酸鋰、三元材料及鈷酸鋰。
深圳天驕科技——成立於2004年,是國內最早掌握三元材料核心技術的廠商,2010年產銷三元材料2200噸(產能3000噸),錳酸鋰550噸,電解液220噸,並取得鈦酸鋰的行業標準制定權。
寧波金和——公司年產鈷酸鋰1000噸、鎳鈷(錳)酸鋰1500噸,除滿足國內主要電池廠家外,還遠銷日本、韓國,擁有TDK、LF、三星等一批戰略客戶,綜合市場競爭力處於同行業領先地位。
還有湖南杉杉、重慶特瑞、新正鋰業、鹽光科技、北京當升、新鄉天力等公司,都曾是三元鋰電池材料的製造商。
大家都知道電池技術就是未來電動汽車的命門,全世界都爭相研發自己的技術,我國燃油車起步晚了,所以新能源汽車希望我們不再受制於人。
好了,今天關於三元鋰電池的問題就暫時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了,歡迎各位朋友留言補充自己觀點和建議,喜歡的小夥伴記得點讚、關注、轉發哦。
購車0距離(公眾號)每天跟大家分享一點與車有關的問題,要是各位朋友有遇到其他任何關於車的問題都可以私信一起交流學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