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去夏來,當豫南地區被甘醇的毛尖喚醒,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生機。在杜鵑花開的大別山脈,人流如織的小鎮民宿,欣欣向榮的生態茶園,每個人都在用奮鬥詮釋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這座山也一直被習近平總書記牽掛著, 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位於大別山腹地的新縣、光山縣考察調研。如今10個月過去了,值全國兩會期間,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追尋總書記的足跡再訪大別山,感受紅色大別山的新變化。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李光遠 萌友 聶建武 胡靜泓/文圖
初夏,鑲嵌於青山綠水間的田鋪大壪古樸靜美,古色古香的豫南民居、曲徑通幽的石板小路、獨具特色的創客小店……漫步古村,耳畔溪水叮咚,情不自禁地深吸一口伴著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氣,沁人心脾。
說起田鋪大壪,就繞不開村裡的網紅打卡地「老家寒舍」。在古樸別致的小院裡,韓光瑩正細緻地修剪著花草,一些常見的鄉村物件在他精心擺弄下,成了院內的一處處別具一格的小景觀。
「從『五一』開始,我這房子就沒怎麼空過,疫情過去後,田鋪大壪的鄉村遊正在全面復甦。」作為田鋪大壪鄉村民宿帶頭人,韓光瑩不單單考慮著自家的收益,更要統籌推動村子民宿產業良性發展,「忙並快樂著」成了他生活狀態的最好寫照。
從1家到19家,從一枝獨秀到遍地開花,而今,民宿產業已經成為田鋪大壪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67歲的退休老教師韓光禮就是受益者之一。2019年底,在講臺上耕耘了一輩子的他回到了村裡,對自家40年的土坯房進行了整修,開起了鄉村民宿,總體維持原貌的老房子裡,無線網絡、掛式空調、獨立衛生間……現代化居家設施一應俱全。
「『五一』假期,我家接待了三波客人,評價都不錯,現在看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房間太少。」韓光禮一邊給院內小花壇扎著竹籬笆,一邊給記者說著自己幸福的「煩惱」,臉上掛滿了笑容。
住民宿感悟原味鄉愁,賞花燈點燃醉美山水。為了進一步延伸田鋪大壪鄉村旅遊鏈條,新縣投入專項資金對村落進行了亮化提升,讓村子的夜晚亮起來、美起來、火起來,並於今年3月28日舉行了田鋪大壪燈光秀,吸引遠近遊客前來觀燈賞花。
「可別小看了這亮化提升工程,村子的夜晚亮起來,遊客的心裡也同樣亮堂起來,這夜經濟也就跟著紅火起來。」田鋪鄉黨委書記邵燕笑著說。
夜幕降臨時,整個村落裡,明暗燈帶勾勒輪廓,炫麗雷射燈閃爍星空,古樸花燈喚醒鄉愁……燈光掩映下,這邊皮影戲、地燈戲腔調婉轉,那邊網紅直播、時尚歌舞燃爆全場;這邊打餈粑、磨豆腐原汁原味,那邊茶藝表演芬芳四溢;這邊猜燈謎、扎花燈古樸典雅,那邊時尚小吃驚喜不斷……紅火的夜經濟讓一家家特色小店收穫滿滿。
「現在我們店裡最受歡迎的就是這些本地產的山茶油、豆腐乳、菊花茶,過來的遊客總會捎帶上幾樣。」「伴手禮」店店員付大姐一邊向記者介紹小店的運營狀況,一邊拿著一袋當地出產的杭白菊熱情地向我們推薦。「菊花都是鄉親們自家種的,原生態、無汙染,聞著就香。」
其實,紅火的不單單是「伴手禮」店,「匠心工坊」「碰瓷」「不秋草」等11家創客小店都是如此,在創新創意支撐下,這裡的美麗山水、特色產品正通過鄉村旅遊持續轉化為鄉親們的幸福生活。「五一」假期,田鋪大壪遊客人數超6萬人,民宿日入住率超過95%,鄉親們真切感受到了旅遊帶來的實惠。
「田鋪大壪的示範帶動作用已經顯現出來,目前,大壪後的響塘村民組改造項目已經啟動了,下次再來,你們將會看到一個更好的創客小鎮。」邵書記信心滿滿。
近年來,新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持續推進「九鎮十八灣」鄉村旅遊發展,推動旅遊民宿向民宿旅遊轉型,讓鄉村旅遊更好地整合紅綠古資源、融合一二三產業,促進山區變景區、民房變客房、產品變商品,越來越多的新縣百姓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