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APP:小紫說菜(下載方式:Apple App Store搜「小紫說菜」即可)
這一篇的內容,其實是我此行臺北最想寫的內容,卻因為太想表達完美,而不知道該如何動筆。直到已經過去一年的光景,即將又要踏上去臺北的旅途時,才悄悄的再次動筆。
第一次聽到「好樣」的名字,完全讓人摸不到頭腦。在微信的朋友圈看到朋友分享,才得知是個有各種豐富的雜貨的地方,便決定來看看,到了以後發現它絕非是一個僅僅賣雜貨的地方。
在探店之前,先來介紹一些好樣集團VVG。好樣創始人作為漸進式關懷美好生活的實踐者,15年來,從一家小餐廳的經營開始,企圖讓臺北人的生活更優質更具世界美學觀。目前為止,好樣建立了數種不同的商業形態,例如:餐廳、咖啡、公寓、糖果店、烘焙廚房、裁縫店、書店……有品味卻不失生活的溫度,一如VVG十幾年來對生活美學的堅持和實踐。
好樣在臺灣一共有10家店: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好樣喜歡VVG Chiffon、好樣思維VVG Thinking、好樣棒棒VVG BonBon、好樣餐桌VVG Table,好樣餐廳VVG Bistro,好樣外燴VVG Catering、好樣公寓VVG BB+B、好樣小小VVG Petite和好樣情事VVG Action。
而我們的第一站,是位於華山文創園的好樣思維。記得那天下著小雨,我們的酒店在臺北東門站,在酒店門口用悠遊卡租了Ubike,按照Google Map的提示,騎車過去的。到了目的地把車停在園區外,便開始了我們的尋物之旅。
在園子裡繞啊繞,不斷地看地圖並詢問,終於在一處看似沒有開業的建築前停下來。這個外表低調的紅色磚牆裡面就是傳說中的好樣思維了。
裡面燈光柔和,有一種溫暖的召喚,促使我推門進去。
一層是西餐廳,因為正是用餐時間,並沒有空餘的位子。便做了預定,轉到二層的文創複合空間閒逛。
這一看不要緊,一待就是兩個小時。邁上最後一節臺階,轉身看到這一層時,有一種讓人窒息般的震撼。眼睛不知道該往哪裡看,眾多的好物,讓我興奮不已。或許唯有一聲「哇」,便再沒有了任何修辭。
有圖書,有廚具,有衣服,有家具,還有各種外文書籍。
寬大的空間,密密麻麻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雜貨。
溫暖的燈光下,映襯著的物件,散發出各種美好和諧的味道。
都是老闆從各個地方帶來的小玩意,我旅行到一處,也喜歡買那些看上去就很美好的小東小西,家裡也已經被各種雜貨佔據了大部分空間。
各種紅銅和黃銅的製品,每一個都愛不釋手,那造型、那顏色、那手感,每一樣都想擁入懷中。但是看過價格之後,我也只能多摸摸它們了。
從二層向下看去是一進來時的大門,我不知不覺我已經在上面逛了2個小時。
被告知預定的用餐位置已經準備好,戀戀不捨帶著滿滿的回味去樓下用餐去嘍。
餐廳的菜單簡潔,菜品種類也不像內地有幾十種那般多的選擇。基本是按照前菜、湯、主菜、甜品的順序,每種有1-3款選擇。最後還可以預約好樣的便當,上班族可以到時間過來取走。
第一道開胃沙拉,我記得貌似是凱撒。拿上來是從冰箱裡面取出來的一個玻璃瓶,吃的時候倒在盤子上,淋上醬汁。我覺得這個辦法非常妙,既不怕因為蔬菜暴露在空氣中導致水分丟失,還非常方便快速的可以給食客端上桌。
主菜我點的是油封鴨腿,鑿鑿實實吃了個死飽。
另外一道,記憶中貌似是個蘑菇飯,具體味道已然記不清了,但那次用餐體驗的過程,卻清晰可見。
餐廳開有一個半開放的甜品製作區,供應餐廳內的甜品。此時蛋糕師傅正在給蛋糕裱花,這個環節是我從小就喜歡的,看著痴迷入神。
展臺前陳列的是肉桂蘋果。
飽餐一頓後,意猶未盡的離開了好樣思維。晚上回到酒店,還是久久不能從白天的震撼中回過神來,便查閱了臺北的好樣門店,得知位於忠孝東路附近還有其他好樣的店,而且只有明天一天的時間可以去,後天就離開了,如果不看那就太可惜了。
第二天是臺北馬拉松,忘記交代,此次前來臺灣,是順便陪老公參加臺北的馬拉松,凌晨4點他便收拾好行裝出門參賽了。我在酒店睡到10點,醒來後發現外面大雨,雨水打在玻璃上暈開,讓人看不清外面。看了看手機,沒有收到老公的消息,安心了不少,知道一定是還在比賽中。我收拾了一下,自己出發去了忠孝東路。
未完待續.
039【自由·行臺灣1】落地後在機場要做的幾件事
040【自由·行臺灣2】臺南,隱藏在小巷之中的小文藝民宿
041【自由·行臺灣3】去臺南最有名的月世界吃土雞大餐
042【自由·行臺灣4】臺南那條有故事的神農老街
043【自由·行臺灣5】臺南美食地圖 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知名老店(上)
044【自由·行臺灣6】臺南美食地圖 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知名老店(下)
045【自由·行臺灣7】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懷舊古樸平溪線
052【自由·行臺灣8】九份 悲情城市不悲情
歡迎關注:紫色透明
可以搜索添加關注微信號「zisetoumingweixin」,美食每刻與你同在。
——————
紫色透明
IOS應用「小紫說菜」APP創始人,原創美食作家,美學生活探索者,美食旅行撰稿人/攝影師。主修6年藝術設計專業,作品風格知性文藝。著有《喜新戀舊》一書和「小紫說菜」原創食譜App。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小紫說菜>原創美食APP,即可隨時帶著食譜下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