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15種179隻猛禽飛臨 白肩雕時隔20年再現青島

2021-01-10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韓小偉

由於不在主要遷徙通道上,經過青島的猛禽寥寥無幾。10月31日半島記者獲悉,日前青島市觀鳥協會迎來「觀猛」最激動人心的一天:10月28日單日記錄到15種179隻猛禽,其中有4種6隻雕:短趾雕1隻、烏雕3隻、草原雕1隻、白肩雕1隻,短趾雕為青島首次記錄,而白肩雕是時隔20餘年後再次現身青島。

■推測

西北風會刮來罕見猛禽

據青島市觀鳥協會會員介紹,青島遷徙過境的猛禽主要來自遼東半島,但青島不在其主要遷徙通道上。正常情況下,大部分猛禽會直接穿過山東半島。

然而,最近連續的西北風天氣讓青島的觀猛愛好者「躁動」起來。協會會員分析,從大連飛過來的猛禽會被西北風向東吹偏至青島或者青島以東,猛禽到達山東半島另一側時,必須貼著海岸線向西走,這樣一來必然經過青島,從海岸線沿著市區山頭經過;因為逆風遷徙,飛得低、數量多。

10月28日周日,多名青島市觀鳥協會會員趕往浮山,早早登上山頂準備「觀猛」。「浮山位於青島市中心,四周被密集的高樓大廈環繞,一般人很難想像這是一個觀猛的好地方,但確實是青島猛禽遷徙主要通道之一,因為地勢突出,視野好。」觀鳥協會會員表示。

一開始,眾人就感受到了山頂的猛烈西北風,他們發現,有紅隼在逆風懸停捕食,但還沒有出現其他猛禽。

■現場

一天觀看到4種雕

沒過多久,觀鳥協會會員發現了幾隻普通鵟(kuáng),眾人開始興奮起來:因為有鵟就可能有雕。突然,一隻體型非常大且飛行平穩的猛禽飛過來。這隻雕飛得不高,當到達頭頂上時,可以清楚地看到翅膀下面和胸前獨特的縱紋。觀鳥協會會員們一邊拍照一邊大喊:白肩雕幼鳥!山頂上一陣沸騰,因為這是青島的一個新紀錄。

沒多久,一隻巨大的黑影從眾人面前突然升起,藉助風的力量迅速地飛高,大家趕緊觀察並拍攝下來。「看了照片後發現,這是一隻草原雕幼鳥,飛羽和覆羽之間有明顯的白色條帶。」據觀鳥協會會員介紹,這之後就是烏雕,一隻只地飛過,讓觀猛的每個人都興奮不已。

他們沒想到,後面還有更為「刺激的」,在烏雕飛過後,一隻巨大的、羽色較淺的猛禽從遠處飛過來,有人驚呼:「短趾雕!」「簡直太不可思議了!以前我一直覺得這是中西部的猛禽,不會在東部地區出現,結果這西北風把這個『妖怪』給刮過來了!我們真是幸運啊!」一名觀鳥協會會員說。

除了讓人驚嘆的雕,眾人還看到了猛禽之間追逐打鬧,以及遊隼捕獵鴿子的場景,場面震撼。「在青島能夠一日看到四種雕,太難以置信了,感覺像在做夢一樣!」觀鳥協會會員表示,這樣的觀鳥「成績」值得青島人驕傲。

■數字

一個小時23隻蒼鷹現身

觀鳥協會會員于濤沒跟眾人一起趕往浮山,而是來到午山觀猛,他的收穫也很驚人。當天上午,他剛趕到午山腳下,就發現了一直蒼鷹成鳥,趕緊拿出相機拍照。由於風大,他決定不登上山頂,在半山平臺的停車場,估計也能觀測到很多猛禽。

果不其然,一分鐘沒到,又一隻蒼鷹成鳥飛來,緊接著,小群猛禽開始由嶗山方向盤旋而來!「這一天,蒼鷹不可思議的多!」于濤說,在一個小時時間裡,他就記錄了23隻蒼鷹,其中成鳥數量佔80%。觀鳥的過程非常刺激,于濤說,有一次,突然從身邊樹林傳來喜鵲和灰喜鵲的報警聲,而且聲音越來越大,「當我轉身觀望時,一隻蒼鷹幼鳥從林中衝出!」不止蒼鷹,他還觀測到了多種猛禽,比如烏雕、鵟、遊隼、雀鷹。

■背後

超400種鳥類在青「留影」

據了解,青島市觀鳥協會會員于濤、徐克陽、孫華生、高翔等長期堅持對過境猛禽的監測。大家不定時輪番上山觀測猛禽,對從青島過境的猛禽通道、種類、數量都有了精確的記錄。據悉,青島市觀鳥協會成為阿拉善基金任鳥飛全國民間保護網絡的合作夥伴,這是對青島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認可。

近期,青島觀鳥方面好消息不斷。10月27日,高翔在浮山記錄到松雀鷹,這也是個非常重要的記錄,為青島首次記錄。10月31日下午,半島記者聯繫上青島市林業局野保站高級工程師王希明,說起觀鳥協會會員的新發現,他讚不絕口,「太棒了,又在青島記錄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他介紹,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肩雕以前曾在青島記錄過。在經過20多年的時間後,青島市觀鳥協會會員再次記錄白肩雕,王希明介紹,加上新記錄的松雀鷹和短趾雕,目前青島有照片記錄的鳥類已經超過了400種。

這些猛禽您認識嗎?

白肩雕

白肩雕又名御雕,是隼形目鷹科雕屬的大型猛禽。體長73~84釐米。體羽黑褐色,頭和頸較淡,肩部有明顯的白斑,在黑褐色的體羽上極為醒目,很遠即可看見,這是區別其他雕的主要特徵。主要以嚙齒類、野兔等中小型哺乳動物和鳥類為食。白肩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肩雕在中國是候鳥,在新疆、青海等中國西北部分地區為夏候鳥,在其他地區系冬候鳥和旅鳥。

短趾雕

短趾雕體長62~70釐米,頷、頸和胸部上方呈淺棕色。頭部渾圓像貓頭鷹般,眼睛呈鮮黃色。短趾雕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有稀疏樹木的開闊地區。是一種以蛇為主要食物的大型猛禽。其次為蜥蜴類、蛙類以及小型鳥類,偶亦捕食小型齧齒動物如野兔、野鼠等。分布於非洲、古北界、印度、中國北部及小巽他群島。

松雀鷹

小型猛禽,體長28~38釐米。雄鳥上體黑灰色,喉白色,喉中央有一條寬闊而粗著的黑色中央紋,其餘下體白色或灰白色,具褐色或棕紅色斑,尾具4道暗色橫斑。雌鳥個體較大,上體暗褐色,下體白色具暗褐色或赤棕褐色橫斑。常單獨或成對在林緣和叢林邊等較為空曠處活動和覓食。性機警。常站在林緣高大的枯樹頂枝上,等待和偷襲過往小鳥,並不時發出尖利的叫聲,飛行迅速,亦善於滑翔。

烏雕

別名花雕、小花皂雕。體長61~74釐米,通體為暗褐色,背部略微綴有紫色光澤,頦部、喉部和胸部為黑褐色,其餘下體稍淡。棲息於草原及溼地附近的林地,多在飛翔中或伏於地面捕食,取食魚、蛙、鼠等動物,也食金龜子、蝗蟲。產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及新疆。

草原雕

屬於大型猛禽,體長為71~82釐米。由於年齡以及個體之間的差異,體色變化較大,從淡灰褐色、褐色、棕褐色、土褐色到暗褐色都有。主要棲息於開闊平原、草地、荒漠和低山丘陵地帶的荒原草地。以黃鼠、跳鼠、沙土鼠、野兔、旱獺、沙蜥、草蜥、蛇和鳥類等小型脊椎動物為食,有時甚至會捕食狼的幼崽,也吃動物屍體和腐肉。分布於歐洲東部、非洲、印度、緬甸、越南等地。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大明星」白肩雕造訪湛江——市愛鳥協會今年記錄猛禽25種4684隻
    今年10月,湛江市愛鳥協會在雷州紀家猛禽觀測點開展為期25天的監測,記錄到25種猛禽4684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肩雕1隻。
  • 猛禽大全——中國東部地區27種遷徙類猛禽辨識
    推薦從指叉數和迷你身材入手百望山的一個上午曾經記錄了2000多隻鳳頭蜂鷹過境,這是一種外強中乾的食蟲大鳥。秋季走得早,春季歸得晚。他們更是神奇度No.1的猛禽,可以給我們帶來無數種體色的變化---或暗淡,或明快,或似雕,或似鶚... 似乎可以隨心所欲地長出斑紋花色,讓人一不留神就看走了眼。
  • 自然散步 | 在西雙版納遭遇猛禽
    先用望遠鏡往後一看,立即看到在數百米外的田野上空,有隻體形較大的黑色猛禽在盤旋。是鷹,還是雕?我頓時激動了起來,馬上調轉車頭往回疾馳。估摸著差不多了,迅速靠邊停車。剛下車,抬頭一看,這隻猛禽居然就在路旁的田野上空。趕緊拿起相機,對準,一陣連拍,這下看清楚了,是黑鳶!
  • 草原雕來了!刷新北海猛禽過境史上的一次發現!
    >可要說到像下面日報君要跟你講的這隻那可絕無僅有到底是何方神聖能讓冠頭嶺上這群見多識廣的猛禽監測員「炸裂」呢?「當時我的心情既興奮又緊張,因為一旦我的判斷無誤,這將為北海的猛禽史新增一個鳥種。」師旭說。
  • 猛禽之王 穿梭雲霧翱翔空中的雕類大集合(圖)
    第1頁:穿梭雲霧翱翔空中的雕類大集合 鳶 第4頁:穿梭雲霧翱翔空中的雕類大集合 白腹海雕 第5頁:穿梭雲霧翱翔空中的雕類大集合 褐冠鵑隼 :穿梭雲霧翱翔空中的雕類大集合 白腹隼雕 尾羽呈叉狀的猛禽—鳶  鳶又叫黑鳶、老鷹、鷂鷹等,是中型猛禽,體長54—69釐米,體重684—1115克。
  • 北京西山觀猛記錄:十餘種數百隻猛禽飛越京西山脊
    金秋北京,猛禽遷徙季已進入後半程,從北方遷徙而來的猛禽群沿著北京西北部的群山,在風和熱氣流的推升下飛越山脊,或盤旋升空或滑翔至山谷之中。站在這條古老的遷徙通道旁,望著一隻或一群的猛禽緩緩進入你的視線,隨後滑過頭頂並漸漸遠去;俯瞰峽谷中展翅滑翔的猛禽背部,可從不同角度欣賞這些兇猛動物的優美之處。猛禽在白天進行遷飛,夜晚在山中過夜。
  • 大雕衝進農家院狂吃兩隻雞,深山區救助「座山雕」,多種猛禽聚集滹...
    「這隻鷹有一米多高,張開翅膀小兩米,俺們村的人說這是座山雕,你們快來看看吧……」12月17日,保定阜平縣深山區,一隻大鷹飛進了農家,吃了兩隻雞之後鑽進了屋子裡面!護飛行動:阜平縣深山區救助禿鷲!在村北的一處山坡上,孫志剛說這隻大鷹關在了屋子裡面,「一頓飯吃一隻雞還吃不飽,我們也不敢到它跟前……」打開屋門一看,原來是一隻禿鷲的幼鳥。看見有人靠近,它忽然扭頭看著救護員,這麼大的猛禽讓救護員也有些發怵。雖然禿鷲看著威猛壯實,救護員發現它明顯不健康,抖翅膀無力,並且翅膀還有傷。
  • 新疆竟然也是大型猛禽-雕的天堂,展翅翱翔的雕好漂亮!
    新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陸棲脊椎動物)有115種,佔全國總數的32.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7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88種。令人詫異的是,新疆竟然還是大型猛禽-雕生存的天堂,新疆的 4種雕世界罕見啊!金雕:屬於鷹科。
  • 黃河溼地發現一猛禽,嘴如彎刀爪如鋼,為捕食刺蝟兩鷹一同出擊
    天高、水清、景美,不同種類的野生鳥在這裡詩意棲居,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在這片美麗的黃河溼地上,還曾出現珍稀白肩雕的身影。據寧夏觀鳥協會副會長齊麟介紹,寧夏一觀鳥愛好者在銀川黃河溼地發現白肩雕,目光如炬,嘴如彎刀般鋒利,肩披白羽毛,盡顯猛禽風範。
  • 幾乎和人類一樣大的猛禽:角雕
    說到猛禽,我們馬上會想到鷹、禿鷲、隼等這些鳥類食物鏈頂端的物種。去動物園的時候,如果一隻老鷹盯著你看,可能你馬上會感覺後脊背發涼,會有一股騰騰殺氣襲來。有人說:老鷹銳利的目光能夠刺透人的靈魂。因為它們不是在找朋友,它們是在狩獵,進入它們目光的都有可能變成獵物。不過,相對人類來說,老鷹這類的猛禽還是太小了,但是你想到過嗎?
  • 179種!杭州城西鳥類天堂出現神秘怪鳥,你見過嗎
    小編為您介紹其中5位新「房客」。2018年,西溪溼地首次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鵑隼。範忠勇 攝  「黑冠鵑隼是猛禽,處於食物鏈頂端,對生態環境很挑剔,喜歡在人煙稀少的山林裡築巢繁殖。」  巧的是,因為這次觀測,西溪溼地也確定了開園13年來的第100戶新「房客」。2005年,西溪溼地開園,當時園內記錄到的鳥類有79種,而今年黑冠鵑隼的出現,將這一數字刷新為179種。
  • 帶你認識世界上所有的68種雕 【黑雕 4】
    >IUCN將黑雕的保護級別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估計其數量在數萬隻。(序 1)帶你認識世界上所有的68種雕(序 2)帶你認識世界上所有的68種雕(序 3:生而為殺)帶你認識世界上所有的68種雕(序 4:飛,羽)帶你認識世界上所有的68種雕(序 5:生命循環)帶你認識世界上所有的68種雕(序 6:我的地盤)帶你認識世界上所有的68種雕(序 7:小小生命)
  • 北部灣賞鷹節舉行 罕見"白腹海雕"現身冠頭嶺(圖)
    2016年10月24日 15:42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作者:許海鷗 編輯:覃晗
  • 壺瓶山自然保護區今年超千隻猛禽遷徙過境
    壺瓶山自然保護區超千隻猛禽遷徙過境今年秋季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監測共記錄一千多隻猛禽從壺瓶山遷徙過境。仔細看會發現十二隻猛禽壺瓶山鷹擊長空每年的春秋季節是候鳥遷徙的高峰期,但是要發現候鳥的遷徙路線觀測到大量正在遷飛的候鳥則實屬不易,尤其是數量眾多的猛禽遷徙觀測點,壺瓶山穩定的猛禽遷徙觀測點也是在2016年5月才第一次發現的。
  • 熱帶雨林有種像人扮演的鳥,正臉呆萌側臉威嚴,角雕卻是鳥界霸主
    在猛禽世界中,猛禽作為一種空中霸主,是非常有戰鬥力,所以猛禽一般都是十分兇猛的樣子,但在猛禽種類中,卻有一種正臉呆萌,側臉威嚴,還十分像人類穿著鳥裝扮演的猛禽,也是動物界行走表情包之一的——美洲角雕。美洲角雕棲息地主要分布在美洲熱帶雨林,也是巴拿馬的國鳥。美洲角雕是一種大型猛禽,體長89~102釐米,翼展176~224釐米,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鷹之一,而在美洲猛禽中,美洲角雕是最大及最強壯的。
  • 猛禽不一定真的猛,這種大雕還不是混成了一級保護動物
    而今天我們文章的主角依然是一種非常兇猛,但是卻混成了一級保護動物的猛禽——白肩雕。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白肩雕隸屬於隼形目、鷹科、雕亞科、雕屬、白肩雕種。這是一種比較孤獨的鳥類,不僅數量比較少,而且沒有其他亞種分化。不過它們的分布範圍倒比較廣,儘管密度不大,但是蹤跡卻幾乎遍布了亞歐大陸以及非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區。
  • 這18種猛禽喜歡吃什麼食物,你知道嗎?(膽小慎入)
    圖文:亦諾 猛禽處於鳥類食物鏈的最頂端,絕大多數猛禽的領地意識很強,多單獨活動,而且它們各有所好,食物各有不同鶚抓紅魚(下圖1),是我在北京野鴨湖邊一個養魚塘上空拍到的。當時我正在開車,看到它從對面飛過來,突然向魚塘俯衝下去,趕緊停車拿出相機,但停車位置看不到水面,我知道我只有極其短暫的拍攝時間,600mm鏡頭也只能手持拍攝。果然,從俯衝到騰飛,抓魚過程不到十秒,竟然抓的是一隻大紅魚!
  • 草原雕因為太能飛,欠下巨額國際漫遊費,這下真「沙雕」了吧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俄羅斯猛禽研究與保護網絡的研究人員在13隻瀕危猛禽草原雕身上安裝了追蹤器,這個追蹤器的工作方式是以簡訊形式每天四次向研究人員發送草原雕的位置。每次發送簡訊時,俄羅斯的電信公司都會按簡訊來收費。
  • 世界猛禽戰力排行榜
    「海東青」的含義為世界上最強的鳥,飛的最快也飛的最高,有「鷹中之神」的稱號,更有傳說指十萬隻的神鷹當中才會誕生出一隻能夠繼承「海東青」名號的鷹可見「海東青」這個名號是多麼高的評價。第六名——楔尾雕楔尾雕,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猛禽,也是澳大利亞僅有的三種猛禽當中最大體型的一種。雌鳥大於雄鳥,身長80-106釐米,翼展182-232釐米,雄鳥體重2-4 千克,雌鳥體重 3.1-5.3 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