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索馬利蘭

2020-12-12 光明數字報

    索馬利蘭位於索馬利亞西北部,歷史上被稱為「英屬索馬利蘭」。1991年它宣布獨立,成立「索馬利蘭共和國」,控制了索馬利亞18個省中的5個,「首都」是哈爾格薩。

    在索馬利蘭之後,邦特蘭和西南索馬利亞也先後宣布獨立。但這三個「國家」都沒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在現在的世界地圖上,它們依然是同一個完整的索馬利亞。儘管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索馬利蘭的領導者們還是建立起了一個穩定的政府,貨幣、銀行、電信、法院、警察局等系統運行良好,秩序井然。

    然而,得不到國際社會承認帶來的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這裡基本沒有農業,國家財政收入的70%來自於海關稅收,而另一些則來自於活牲畜出口。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90%的物資依賴於進口。即使是「首都」,哈爾格薩的基礎設施也極其薄弱——而這已經是索馬利蘭最好的城市。

    在哈爾格薩,大部分公路甚至比不上中國的村級公路。即使你在市區出行,也要小心一個又一個的大坑。自來水在這裡屬於奢侈品。目前整個哈爾格薩只有一個很小的區有自來水供水系統,絕大部分地區只能靠抽取地下水後人工送水。1噸水的價格是7美金,水的昂貴導致蔬菜的珍貴,1顆生菜1美金。電也是非常昂貴的資源,1美金1度。至於煤氣,1罐30美金,煤氣和用於發電的柴油都是進口的。

    城裡的娛樂設施基本沒有。當地人熱愛嚼食一種叫「chacha」的植物,這是一種軟性毒品,據說能讓人提神。在這個人均收入大約是每月200美金的地區,每年都有數千萬美金用於購買這種植物。

    為了爭取國際社會的承認,索馬利蘭在打擊海盜上投入頗多。曾有三批海盜被衣衫襤褸的索馬利蘭海岸警衛隊員抓獲。索馬利蘭人堅持認為,這些海盜不是索馬利蘭人,而是索馬利亞人。索馬利蘭甚至主動承擔了關押海盜的責任,為此,他們獲得了聯合國的一筆撥款,在哈爾格薩修建了一座現代化的監獄,關押了幾百個海盜。

    積極打擊海盜,給索馬利蘭帶來了很多收益。聯合國為此承認了索馬利蘭的自治地區地位,而那些把海盜送到索馬利蘭的國家,也被認為是間接承認了索馬利蘭的獨立地位。

    (《中國新聞周刊》2014年第5期 龍婧)

相關焦點

  • 地圖上找不到的「國家」:索馬利蘭
    聯合國和非洲聯盟不鼓勵更改現有非洲國界,這是索馬利蘭遲遲不被國際承認的主要原因,跨國商業人士也不願意來這裡投資發展。近年來,索馬利蘭的面貌也有所改善,特別是首都哈爾格薩,一棟棟現代高樓拔地而起,矗立在一群群單層建物之中。
  • 索馬利蘭在哪裡,亞丁灣一顆釘子
    索馬利蘭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翻開地圖也許你根本找不到索馬利蘭在哪裡,但是咱們的印象中有那麼一個國家 叫做「索馬利亞」。一個戰亂頻發被海盜控制的國度。沒有錯,這個索馬利蘭就在索馬利亞國家內部。索馬利蘭位於非洲之角索馬利亞的西北部,1991年索馬利亞內戰時宣布「獨立」,但並未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該國大致位於衣索比亞、吉布地和亞丁灣之間,面積137,600平方公裡,首都是哈爾格薩。這是一個不被全世界所接受的「政權」,說白了,武裝割據的諸侯而已。
  • 臺灣與索馬利蘭「建交」?臺灣不是國家,索馬利蘭也不是!
    最近,民進黨宣布,臺灣地區同索馬利蘭同意互設「代表處」,同時,臺灣地區願意在當前疫情較為嚴重的時期向索馬利蘭捐贈大量物資,並且對索馬利蘭地區的蝗災進行大量資助。但需要一說的是,就像臺灣地區一般,位於非洲的索馬利蘭並不是一個真正獨立的國家,並且索馬利蘭地區的經濟發展很不可觀,通貨膨脹嚴重。
  • 臺當局稱與索馬利蘭有「外交突破」 索馬利亞網民:索馬利蘭不是國家...
    【環球時報記者 張若】就在民進黨當局為與非洲索馬利蘭建立代表處自嗨之際,索馬利亞網友發出強烈抗議。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日報導,許多索馬利亞網友表示不滿,並出徵臺「外交部」臉書。他們表示,索馬利蘭只是政治實體,其80%的民眾都想成為索馬利亞的一部分;還有人說,「我們是索馬利亞人,索馬利蘭不是國家,臺灣也不是國家」。甚至有索馬利亞網友用中文留言稱,「索馬利蘭是索馬利亞的一部分,我們敦促停止幹預索馬利亞,索馬利亞人是一個,我們沒有分開」。島內有分析稱,索馬利蘭從索馬利亞獨立後深為貧窮所苦,如果臺當局願意金援,當然樂見其成。
  • 被臺灣稱為外交突破的索馬利蘭,究竟是怎樣的神存在?
    以海盜著稱的東非國家索馬利亞想必早已被大家所熟知,但是索馬利蘭共和國的名字相信很少有人知道,不過單從名字上應該能想到和索馬利亞有點關係。從地圖上來看,索馬利亞位於非洲東海岸,緊鄰亞丁灣,形狀上呈一個數字&39;。
  • 索馬利蘭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細聊得知他們是在南京留學的索馬利蘭學生。對於自己的國家並不為大多數中國人所知的事實,他們深感遺憾,希望我們回去告訴更多的中國人索馬利蘭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儘管與索馬利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索馬利蘭看起來卻非常平和,沒有劍拔弩張的恐怖氣氛,總是能看到人們臉上展現出的真誠笑臉——他們笑起來時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同黑色的皮膚對比鮮明。走在街上,大家都樂意同我們打招呼。
  • 臺當局炒作和索馬利蘭「建交」,對方都不算是一個「國家」
    然而,近日有外媒報導稱,非洲「國家」索馬利蘭(臺灣地區稱索馬利蘭)將派出一名「駐臺代表」,這讓島內一些人「樂瘋了」,不僅眾多臺媒爭相報導,有民進黨「立委」更是表示,若確有此事將是民進黨當局的一項「外交突破」。可讓人感到諷刺的是,這個索馬利蘭其實並非是一個國家,其「國家身份」在國際上並不被其他國家以及聯合國所承認。
  • 還不死心?索馬利蘭再次炒作「承認臺灣」,一封親筆信直寄臺灣
    民進黨當局"外事"鬧劇最近民進黨當局宣布同東非的索馬利蘭相互設立"代表處"的鬧劇,消息傳到島內後許多"綠營"人士以及民進黨當局民意代表都認為這是他們"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其實這也就是他們在進行自吹自擂。事實上索馬利蘭其實並非是一個"國家",聯合國並沒有接納這個國家為成員國。索馬利亞政府宣稱對索馬利蘭享有主權。
  • 索馬利蘭與臺灣「建交」?蔡英文炒作「虛假繁榮」,濫竽充數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近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外交」似乎有了新突破,臺灣和索馬利蘭達成新「建交」關係。不過據了解,索馬利蘭並不算一個真正的國家,索馬利蘭並不被國際認證。民進黨近些年來遭遇「斷交潮」,而和索馬利蘭的合作更是一場鬧劇,和一個沒有獨立國家地位的勢力建交,被多方嘲笑和批評。索馬利蘭的地位和臺灣一樣,都不被國際承認,所以他們才想抱團取暖,進行炒作,但這也不過是濫竽充數罷了。
  • 帶你走進"視金錢如糞土的「索馬利蘭
    (詳情請見《背包去環遊》第161集) 乘車離開赫拉特,這個令人不舒服的城市,準備前往吉吉加(衣索比亞城鎮。在東南部蓋拉高原上,西距哈勒爾72公裡。咖啡、皮革集散地。東南邊境戰略要地。
  • 索馬利蘭 不被世界認可的國家
    索馬利蘭 不被世界認可的國家
  • 索馬利蘭和臺灣一起「搞事情」?中方絕不答應
    民進黨當局外交困難欲聯手索馬利蘭現在全世界都知道臺灣地區是中國的領土,所以臺灣地區沒有「獨立」的「外交身份」,想擁有「外交身份」的民進黨當局並沒有放棄嘗試。臺當局外事主管部門負責人吳釗燮7月宣稱,與索馬利蘭互設「官方代表處」。這一消息引起當地輿論一片譁然,嘲笑聲不絕於耳。
  • 臺吹噓與索馬利蘭有"外交突破"被批:濫竽充數
    【環球時報記者程東】非洲的索馬利蘭被爆將派代表駐臺,與臺灣發展長期關係。  中時電子報7月1日聲稱這可能是「建交前奏」,並稱「索馬利蘭雖然不是聯合國成員國,但背景驚人」。索馬利蘭是從索馬利亞獨立出去的,它位於非洲之角,過去曾受英國殖民統治,稱為「英屬索馬利蘭」。上世紀60年代趕上非洲獨立浪潮,索馬利亞正式脫離英國200多年的託管。
  • 臺吹噓與索馬利蘭有「外交突破」被批:濫竽充數
    中時電子報7月1日聲稱這可能是「建交前奏」,並稱「索馬利蘭雖然不是聯合國成員國,但背景驚人」。索馬利蘭是從索馬利亞獨立出去的,它位於非洲之角,過去曾受英國殖民統治,稱為「英屬索馬利蘭」。上世紀60年代趕上非洲獨立浪潮,索馬利亞正式脫離英國200多年的託管。
  • 阿聯擬在非洲索馬利蘭開設軍事基地
    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13日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正在向位於非洲的索馬利蘭申請建立一處軍事哨所。  索馬利蘭地區位於索馬利亞西北部,1991年宣布脫離索馬利亞獨立,但一直未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索馬利亞政府堅持認為索馬利蘭是索馬利亞的一個州,是其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索馬利蘭石油引得各方垂涎 當地居民表示反感
    文章稱,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公司都對索馬利蘭的石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該國則是指望著石油作為他們發展的基石。但一些當地人卻並未對此擁有太大的興趣。 全文摘編如下: Genel公司的參與也與土耳其在該地區所增長的興趣不謀而合。在二月份,土耳其政府作為主辦國,舉行了從索馬利亞分裂出來的的省份與國際公認的、位於摩加迪沙的政府之間的談判。而土耳其也表示,會對二者在未來能夠進行常規談判提供支持。 土耳其關注著在索馬利蘭的政變。該地區吹捧著自己的民主政治,並且敏銳地參與到了西方的反盜版努力之中。不過,它卻未能贏得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太多支持。
  • 連國家都不是的索馬利蘭 又炒作要「承認臺灣」?
    索馬利蘭「外長」穆雅辛與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中央社」)海外網8月3日電臺灣民進黨當局近年來遭遇「斷交潮」,不甘心的臺當局與位於東非的索馬利蘭合作,上演了一出互設所謂「代表處」的鬧劇,但索馬利蘭的獨立國家地位一直未獲國際承認,雙方此舉被島內外多方批評
  • 連國家都不是的索馬利蘭 又炒作要"承認臺灣"?
    代表處」的鬧劇,但索馬利蘭的獨立國家地位一直未獲國際承認,雙方此舉被島內外多方批評。而3日,臺媒又「興高採烈」地稱,索馬利蘭可能會「承認」臺灣,被臺網友諷刺,「雙方狐狸尾巴露出來了」。自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臺灣當局遭遇「雪崩式斷交潮」,目前僅剩的所謂「邦交國」只有15個。民進黨當局不時搞起「么蛾子」,臺外事部門7月1日稱,臺灣與索馬利蘭2月議定互設具官方性質的「代表處」,名稱分別為「臺灣代表處」及」索馬利蘭代表處」。
  • 連國家都不是的索馬利蘭,又被臺當局炒作「承認臺灣」?
    」的鬧劇,但索馬利蘭的獨立國家地位一直未獲國際承認,雙方此舉被島內外多方批評。而3日,臺媒又「興高採烈」地稱,索馬利蘭可能會「承認」臺灣,被臺網友諷刺,「雙方狐狸尾巴露出來了」。自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臺灣當局遭遇「雪崩式斷交潮」,目前僅剩的所謂「邦交國」只有15個。民進黨當局不時搞起「么蛾子」,臺外事部門7月1日稱,臺灣與索馬利蘭2月議定互設具官方性質的「代表處」,名稱分別為「臺灣代表處」及」索馬利蘭代表處」。
  • 臺吹噓與索馬利蘭有「外交突破」被批:根本就是濫竽充數
    索馬利蘭是從索馬利亞獨立出去的,它位於非洲之角,過去曾受英國殖民統治,稱為「英屬索馬利蘭」。上世紀60年代趕上非洲獨立浪潮,索馬利亞正式脫離英國200多年的託管。後來該國爆發內戰,由希拉紐領導的「索馬利亞國民運動黨」1991年5月18日宣布與索馬利亞分裂,「索馬利蘭」宣布獨立,但獨立後當地不僅貧富差距拉大、經濟前景不好,更有八成青年找不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