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份北京奇妙博物館小小清單。
沒有「出土文物」,
有的是老爺車、美發、電影機、石刻……
眾所周知,北京是博物館的集大成之地,博物館是我們拓寬視野的靈魂棲息地。
「大」博物館早去遍了,
那些奇妙的、偏門的、甚至怪誕的博物館,如有「好奇心」與「求知慾」,也請提上日程。
版面有限,我們只能先推薦6家,請笑納。
01
老爺車博物館
位於北京懷柔楊宋鎮的老爺車博物館,雖然頂著個高大上的名,卻委身於一個廢舊的廠房裡,裝飾與布展也只能說樸素大方。
但「一汽」領導來這裡參觀,臨別時給館長雒文友留下一句話,「老雒,北京、上海的汽車博物館雖然都有政府數億元的投資,但是和這些巨頭相比,你這裡只是環境差了點,藏品的水準兩家加起來都趕不上你。」
從前北京市長彭真的座駕「嘎斯69」到全中國型號最全的紅旗轎車,近百輛珍貴的老爺車是老雒自信的底氣,同時也讓這位曾經的大企業家散盡萬貫家財,如今只以自行車代步。
在雒老爺子的博物館,幾乎將國產汽車的全部品牌、全部型號收集齊全了,國產車與進口車的比例大約為一半一半。
藏品中分量最重的一款,是一輛紅旗CA70老式閱兵車,當初西哈努克親王、狄托來到中國,都是乘坐這輛車進行儀仗檢閱的,「你問值多少錢,我不好說,可能我白送給你,你還覺著佔地兒呢。」
而另一款北汽「東方紅」轎車的收藏經歷最為曲折。當初老雒看上這輛東方紅,擁有這輛車的原單位知道這車的稀少和珍貴,多少錢都不轉讓。
當時老雒還住在承德,隔三差五就進京一趟,幫這家單位的領導、同事墩墩地、倒倒水,「下海前我是給首長當勤務兵的,乾乾老本行也挺好。」最終誠意打動了單位領導,這輛東方紅才成功歸於老雒名下。
(以上圖片由麗景靚車公眾號授權使用)
02
美發博物館
說到整容,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韓國。其實打咱們宋元時期,就有了「整容」。
不但有店鋪,還有了行會,甚至還有祖師爺。不過此整容非彼整容,目的卻是一樣的——讓人變美。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門道。美發這個行當的前世今生是什麼樣的?來到舊鼓樓外大街,路東側四聯美髮店的玻璃牆上,寫著「美發博物館」幾個字。這裡就是首個美發博物館,到這裡探尋美發行業的來龍去脈,準沒錯。
這家店分為兩層,一層作為美髮店,消費者可以在這裡修剪髮型,二樓就是美發博物館了。別看這裡只有100多平方米,卻五臟俱全。
博物館的展覽分為四部分,分別是髮型髮式歷史變化、行業人物、美發文化和四聯文化歷史,各朝各代的流行髮式通過一張張圖片展示出來,並配有詳細的解說,近現代部分還有許多彩色圖片,展示當時流行的各種漂亮髮型式樣。
(以上圖片來自四聯美發官網)
03
皇家菜博物館
作為舉世公認的美食大國,中國有經典的四大菜系,但更經典的莫過於集舉國物力與才智的皇家菜。皇家菜當然得看帝都北京。位於西四環邊的中國皇家菜博物館,不僅吃的是皇家菜,品的更是皇家文化。
這間以吃為主題的博物館,1.5萬平方米的樓面主要分皇家菜歷史文化展示區、皇家菜品嘗體驗區、活態觀光區。
博物館與菜館搭配,不僅讓人吃得舒心,更吃出門道。最具規模的莫過於膳宴的器皿。無論是燈火闌珊處還是歌筵燈影中,都能窺入杯盞之內。
皇家菜不僅是餐桌上仿照皇家製法的御膳珍饈,飲饌美器、皇家禮儀一個也不能少。
這些器皿,個個都有說法。比如在周代,用膳時器皿的多少是嚴格按照等級劃分。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絕不可逾矩。
(以上圖來自皇家菜博物館公眾號)
前去打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這裡真的可以用餐,體驗皇家膳食的一套流程,從菜品名稱、器具、宮廷裝扮的送餐員到穿插的表演都頗具韻味,可能因身處博物館中,用餐體驗很不錯,儀式感滿滿,宴請客戶或長輩非常合適。
04
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現在的四合院,不是大雜院慘不忍睹,就是私宅「謝絕參觀」。想要找個保護得好的院子進去瞧瞧,真難。不過,好在還有這麼個私人博物館,「天棚、魚缸、石榴樹,老井、肥狗、胖丫頭」,一樣都不少。
位於國子監街上的松堂齋博物館,院子本身就是正統四合院的活化石,被專家評為全北京保存最好的四合院。
廣亮大門門前一對元朝上馬石,雍正年間一品文官團鶴祥雲圖案的臺階石,一對清光緒年間「丹鳳朝陽」蹲腿壓面石雕,東戧簷為乾隆年間「空城計」磚雕,西戧簷為乾隆年間「蕭何月下追韓信」磚雕。
門面四組清光緒年間木雕雀替,尤以西房簷下的「雙喜雙壽」垂花鏤空木雕為甚。東房簷的「麒麟送子」也是精美絕倫。
青白石大明鼓形麒麟門墩,大門上的楹聯是「佛道儒鄰裡,真善美人家」,門當為明朝萬曆鏤空雙獅透雕,乾隆二十六年的門樓脊背二龍戲珠襯託出宅院的古色古香。
進了大門左右張望,門洞內就刻有明清文字磚雕「循規蹈矩」、「克家振聲」、「東海升紅」和「松竹梅」,還有山東曲阜孔廟的石刻楹聯一對。
最為難得的是,大明萬曆年間帶款的一對「鍾馗捉鬼」的門神磚雕,1.6米寬、2.1米長的磚雕栩栩如生、完整無缺。
到了二進門,一點兒也不遜色。芭蕉葉紋柱礎一套及房簷垂花頭坨頭為明清雕刻,屋頂菱角簷、脊背、脊獸均為清中晚期磚雕,攀枝蓮雀替鏤空透雕,精美的木雕影壁。
油漆彩畫的垂花門就是館主收的北京門樓。在北京,現在僅存有兩個垂花門,一個在眼前,曾被評為北京最有代表性的二道門。另一個在恭王府。再往裡走,可謂是一步一景致,一寸一珍奇。
05
收音機電影機博物館
談論科技或許是當下最時髦的事情之一,但很多時候更快更方便更省力的東西到來了,並不意味著以前的東西就不再好,它們逐漸成為一種專屬於某個時代的共同記憶。
電影就是如此,3D、imax、巨幕、球幕,未來還會有更讓人眼花繚亂的前綴,但對老式電影機擁有記憶的人卻只會不斷減少。
總還有人抱著某種執念要去留下這點記憶,比如北京城東邊、坐落在宋莊鎮的大戚收音機電影機博物館。
作為國內收音機和電影機領域內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這裡的收藏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頗為驚人,僅僅是電影機這麼個主導過影像史百餘年的物件,博物館裡就有700多部。
從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電影機,到2005年電影膠片時代結束,期間1890年到2005年的機器都有,甚至包括了最早需要用煤油做光源的機器,而拷貝更是多達幾千部。
收音機在博物館裡就更多了,3000多臺收音機中囊括了早期的熊貓1501、東方紅,以及歐美等國家的珍品,許多在世界範圍內也只有幾臺。
地址:宋莊鎮小堡村環島東500米賽格斯大廈
門票:50元
電話:010-89560128
時間:09:00-17:00 16:00停止入場
06
石刻藝術博物館
海澱區的高粱河兩岸,綠樹成蔭,有一片普普通通的民居,紅牆灰瓦的真覺寺則隱藏在其中,在市井氣和煙火裡,隱約傳出鎏金塔剎那悠揚清脆的鈴聲。
五塔寺也就是北京石刻博物館,是陳列北京地區石刻文物的專題性博物館,本名為真覺寺,由朱棣為梵僧班迪達修建,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於1473年建成。
石刻博物館的金剛寶座塔,取印度文化的造型,取中國傳統風格的結構形式,成為中國建築和外來文化融會貫通的創造性傑作。
金剛寶座塔分塔座和五塔兩部分,最下一層為須彌座,逐層由下往上向內收進半米,每層四壁又分為五層雕刻著密集的佛龕,各刻有坐佛一尊,共1561尊,造型動作神態各異。
塔前兩棵銀杏樹守望了六百多年,與不斷盤旋的烏鴉一起,一靜一動,渲染了佛塔的靈性。
除了金剛寶座塔,博物館內陳列的各種石刻工藝品,也非常值得探究。這裡有東漢士官造像、和碩顯親王福壽石享堂。
還設置有大片碑林,其中還有納蘭性德夫婦的墓碑,不少人因為《延禧攻略》而知道的富察·傅恆的墓碑。
如果選擇傍晚進入博物館觀賞,夕陽映照著古塔,配上銀杏春夏時節的蔥綠或者深秋時節的金黃,更能體會百年來的風雨浮沉對它不過是過眼雲煙的淡然。
一份延伸清單
觀復博物館(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收藏了馬未都先生的眾多獨特景美藏品,票價值得。
票價:88元
電話:010-64338887
時間:周一 09:00-16:00,15:00停止入場
周二至周日 09:00-17:00,16:00停止入場
地點: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中國蜜蜂博物館
一座植物園裡的博物館,展出蜜蜂起源、養蜂發展史及蜜蜂與人類文化的淵源。
票價:免費
電話:010-62595735
時間:周一至周五 08:30-16:30,16:00停止入場
周六至周日 09:00-17:00,16:00停止入場
地點:海澱區北京植物園內臥佛寺西側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
體驗北京的「奈良公園」
票價:入園免費
電話:010-69271375
時間:周一至周日 07:00-20:00,20:00停止入場
地點:大興區南海子公園內
北京二鍋頭博物館
回顧一下紅星二鍋頭的歷史,順便體驗一下在博物館喝酒是怎樣的感覺
票價:15-20元
電話:010-51202902
時間:周一至周日 08:00-16:00,16:00停止入場
地點:懷柔區紅星路1號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記載和傳承城市水文化,吃水發展的教育基地
票價:5元
電話:010-64650787
時間:周三至周日 09:00-16:00,15:30停止入場
周一至周二 固定閉關
地點:東城區香河園街3號
中國法院博物館
原日本正金銀行舊址的洋樓,外觀古典精美、樓內展示我國法律文化和審判制度的發展。
票價:免費
電話:010-67557825
時間:周二至周日 09:00-17:00,16:00停止入場
周一閉館
地點:東城區東交民巷27號
湖廣會館
體驗原汁原味的戲劇演出之外,可以參觀隱藏在其中的戲曲博物館。
票價:根據演出而定
電話:010-83551680
時間:周一至周日 10:00-21:00
地點:西城區虎坊橋3號
盛錫福博物館(帽子文化博物館)
老字號帽子店,前店中博物館後廠的布置,展示了帽子文化的發展。
票價:免費(近期未開放)
電話:010-64076488
時間:周一至周日 09:00-16:00,16:00停止入場
地點:東城區東四北大街368號
中國印刷博物館
了解從中國到世界的印刷發展史,欣賞社會各界人士捐贈的相關藏品
票價:免費
電話:010-60261243
時間:周二至周日 09:00-17:00,16:30停止入場
周一閉館
地點:大興區興華大街2段1號
創作不易,拜託鼓勵。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內容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