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之旅——遙遠的北方(二)

2020-10-19 布豐斯基

 踏上俄羅斯大地邁出第一步是在聖彼得堡。(題圖,聖彼得堡。)我們入住的瓦西裡島波羅地海大酒店有15層,除最下二層和最上一層,每層有110多間客房,多條過道交叉,從電梯間出來尤如進了迷宮,我和朋友兩人住第961號房,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的房間。連住幾天都沒與客房服務員照過面,但每晚回來發現房間被收拾過,可見服務員是每天都來的。樓道裡不見服務員,連其他客人也沒見到,這層樓裡好像只有我們兩人,諾大的樓層始終靜悄悄,一如俄羅斯的地廣人稀。(圖,聖彼得堡波羅地海大酒店。)

 
 

來俄羅斯前,領隊和導遊告訴我們,俄國賓館條件較差,設施簡陋,床鋪又窄又短,這是戰鬥民族的特點。進了俄國賓館才知道,非也。客房裡應有盡有,連冰箱和保險柜都有,衛生間寬大,沐浴洗漱用品用具齊全,還有電吹風電熨鬥。床鋪與國內賓館的絲毫不差,被子雪白幹松舒服。熱水任何時間都絕對充足,隨處有燈具和電源插座使用方便。室內永遠是春天,俄羅斯是個能源大國。

俄羅斯賓館對旅客充分信任,旅客離店,不用檢查客房,也不要任何手續,旅客自行將房卡(鑰匙)放回收箱就走路。他們不擔心客人順走或損壞客房設備物品。

在莫斯科入住一家叫「河內-莫斯科」的公寓式賓館,客房是大套間,還帶廚房,櫥櫃內有整套廚具用品,新型小脫排機下方是個四眼電磁爐。客廳除沙發等必備家具還有一套餐桌椅,一家四口坐著吃飯肯定很愜意。臥室裡除了大衣櫥小物櫃和寫字桌,還有帶鏡梳妝檯,居家味濃鬱。(圖,莫斯科河內-莫斯科賓館。)

 
 

在浦東機場時和到達聖彼得堡後,導遊們反覆告訴旅友們,俄羅斯吃住條件很差,街上和景區小偷橫行,搶劫遊客時有發生,俄羅斯人不易相處,性情暴糙,工作效力低,對此大家小心謹慎。

而後意識到,導遊們過分誇張了在俄旅遊之艱辛。但這樣做有心理學上的依據,因此很有效。先給大家打好預防針,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在面對困難時就不影響情緒,如果所警告的事情沒有發生,大家就深感慶幸,旅遊就非常愉快。

導遊們說俄羅斯人性情粗獷,不善變通,「一根筋」。或許是這樣,但我對此沒啥體會。俄羅斯人身體普遍挺拔,大街上除了老人,個個來去匆匆,步履矯健,不象效率低下的人。

大街上地鐵裡很少見到捧著手機的低頭族。俄羅斯人都有手機,但不像我國內那樣,街頭路邊、車上車下,人人低著頭擺弄手機。(圖,聖彼得堡涅瓦大街。)

 
 

俄羅斯人很少抽菸的,與我國菸民比比皆是不同,偶爾看到俄羅斯大嬸指間夾煙,沒見年輕人吞雲吐霧。原來想像,大街上會看到俄羅斯大漢舉著酒瓶痛飲伏特加,可此景未出現。據說普京總統此前下令,嚴懲在大街上喝酒的惡習,因此酒鬼消失。

俄羅斯人很少戴眼鏡的,而我國內眼鏡特多,年青人更甚。俄國人未必比中國人看書少,俄國高教普及,年青人只要不是太不像話,都可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我國是九年義務教育,但不少小學生已戴上了眼鏡。(圖,葉卡捷琳娜宮外俄羅斯小朋友。)

 
 

戰鬥民族可能不好客,俄羅斯人的確不荀言笑,機場及海關人員都面無表情,即使是賓館和餐廳的服務員,都不主動與客人打招呼。

我們大巴的俄羅斯駕駛員也不講客氣。剛上車時,駕駛員要求大家在汽車開動時坐好,不要在車廂內走動,不要吃東西,這是為了安全和衛生。可中國旅友不管這些,總要離開座位走動,駕駛員一再警告,大家只當耳邊風。又一次事發,駕駛員突然將車停在路邊,聲稱不走了,他要報告公司另派車,於是導遊小馮不斷說好話,並保證不再破壞規定,駕駛員才重新開車上路。

俄羅斯地廣人稀,比起中國西部來更加名副其實。大巴在公路上行駛,除了路旁綿延的樺樹林,很久看不到人煙。就是一些著名景區,也是一片寂靜。

俄羅斯人很安靜,中國旅友很吵鬧。每到一個景點,立馬人聲鼎沸。大餐廳內,滿屋人在用餐卻安靜無聲,一群中國旅友進來,馬上喧囂聲一片。無論在餐廳、商場、車站、大街上、旅遊景點,俄羅斯人都一言不發,保持沉默,而中國旅友到哪裡,都會嘰嘰喳喳,歡聲笑語,帶來熱鬧。

俄羅斯的城市也很安靜。俄羅斯城鎮街道整潔清靜,看不到環衛工在清掃街道,路上卻一塵不染。除了專門的林蔭道和綠地,城市街道旁都不種樹,兩旁的樓房精緻漂亮,一覽無餘。漂亮的街道和建築,給人深邃的歷史感和文化藝術感。

俄羅斯歷史悠久,文化藝術積澱深厚,有很多歷史遺址和文化藝術勝地。但俄國不像中國那樣對自己的歷史文化重視宣傳和保護。不少重要歷史文化藝術景區景點都敞開,不要門票。著名宗教建築更是任由出入。(圖。克裡姆宮的教堂。)

 
 

俄羅斯不像中國那樣重視旅遊業,沒把旅遊作為經濟創收的重要產業。對莫斯科這些遊客眼裡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他們不當「旅遊城市」,不為旅遊業提供什麼方便條件和優惠政策。你們來旅遊,可以;你們不來,也很好。

俄羅斯不靠旅遊靠能源,俄羅斯有的是石油和天然氣,有取之不盡的森林木材,還有寶石和琥珀,旅遊業無足輕重。(圖,俄羅斯金秋。)

 
 

可以說,俄羅斯才是真正地大物博,自然資源豐富,對此中國不能與之並起並坐。

俄羅斯很有歷史感,也給人陳舊感,宏偉而精緻的建築都是舊時代過來的。著名的涅瓦大街從彼得大帝設計建設至今三百餘年,一直就那個模樣。紅場地面仍舊鋪著方形石塊,很欠平整,受檢閱士兵在這樣的場地上邁開正步,怎麼沒有崴了腳?你看北京天安門廣場多麼寬廣平坦,那才是閱兵好地方。

莫斯科的機場也陳舊。我們在謝涅梅捷沃國際機場踏上歸途,這就是20135月斯諾登叛逃來此,被軟禁了3個月的機場。機場為1980年莫斯科舉辦第22屆奧運會而建造,於1979年竣工。時值勃列日涅夫執政,外強中乾,囿於經費不足,機場建設毫無超前意識。1980年蘇聯境內航空客流量7500萬人次,現在是3億人次,因人流密集,候機廳擁擠,旅客難找到座位休息。就這國際航空樞紐港,明顯落伍了。我想,如在中國早就拆除重建了。(圖,莫斯科國際機場。)

 
 

不過,又覺得俄羅斯是個講實際,不講究面子的國家。聖彼得堡火車站已二百年,候車大廳裡缺少乘客座位,可它不影響運轉就繼續使用。謝涅梅捷沃機場設施不先進,可沒人要把它推倒重建。

俄羅斯不搞面子工程。陳舊建築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很多,他們對此足夠寬容,也不在意旁人的評判,生活在自己的率性中,這大抵是俄羅斯人的性格。舊建築要是在中國,為了面子,早就炸掉重建了。

其實,不僅是俄羅斯,歐洲不少國家對老舊建築也很寬容,如法國和義大利的城市很漂亮,都是二百年前的舊建築。戴高樂機場和米蘭機場也相當陳舊,仍運轉如初。這些或可以解釋成他們缺錢,也可認為他們得過且過,但不搞面子工程是肯定的。正因此,俄羅斯和歐洲,讓我們今天能看到許多漂亮的古舊建築。(圖,莫斯科紅場。)

 

相關焦點

  • 俄羅斯之旅——遙遠的北方(一)
    還有《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列寧在十月》等文學和電影,更是我們對蘇聯或俄羅斯保持歷史的記憶。而且對莫斯科和列寧格勒(聖彼得堡)的理解一直深刻明晰。這些,都讓我對俄羅斯旅遊有強烈願望。(題圖,莫斯科紅場。)
  • 逃遁之旅——新疆2001(二)
    我來自遙遠的北方,在北京生存,如今,處在遼闊的維族的新疆,身邊是陌生的人群、陌生的文化,對我來說,這是新生活的開始,我期待奇蹟發生。也許這種旅行或是漂泊從這一刻開始就伴隨了我的生活,這一刻,我已說不清是為了什麼,寫作?旅行?抑或什麼也不為,只是陌生、改變,永不停頓……有什麼真正的意義,我說不清楚。穿越了天山的腹,幾隻駱駝在谷地中,這是最初的駱駝。
  • 遙遠的背影/我的詩歌與遠方/俄羅斯行之二
    遙遠的背影——我的詩歌與遠方/俄羅斯行之二原創 陳昌華已經很遙遠了一個世紀前那攻打冬宮的炮聲那些年輕的遊客聽不大懂導遊的講解只有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才嘆息著那遙遠的歷史回聲2019年9月15日圖片選自網絡(陳昌華
  • 我的俄羅斯遊記(二)
    當年,彼得大帝為推進俄羅斯歐洲化和文明的進程,實現其宏圖霸業,毅然決定舉全國之力,在這裡建設新首都,為了在這一片環境惡劣的沼澤地裡建成牢固永久的城市,避免以往土木建築的容易毀壞,彼得大帝專門頒布法令,禁止全國用石頭建房,所有石匠都派往涅瓦河畔;他還頒布「石頭稅」,要求所有來彼得堡的船隻、車隊都要攜帶並交納一定數量的石頭。
  • 偶遇(二十八)——近瞅篇·俄羅斯之莫斯科(下篇)
    偶遇(二十八)——近瞅篇·俄羅斯之莫斯科(下篇)2018年5月初由鹹陽國際機場直飛俄羅斯聖彼得堡科爾皮諾機場,開啟俄羅斯奇幻之旅。再由聖彼得堡坐火車(4人包廂)去莫斯科。又見莫斯科河。紅場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莫斯科河邊,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廣場 ,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場所。更是俄羅斯重要節日舉行群眾集會、大型慶典和閱兵活動之處,是世界著名旅遊景點。
  • 偶遇(二十七)——近瞅篇·俄羅斯之莫斯科(上篇)
    偶遇(二十七)——近瞅篇·俄羅斯之莫斯科(上篇)2018年5月初由鹹陽國際機場直飛俄羅斯聖彼得堡科爾皮諾機場,開啟俄羅斯奇幻之旅。由聖彼得堡坐火車(4人包廂)去莫斯科。站內。,而謝爾蓋耶夫正是俄羅斯的東正教中心,在東正教中的地位就像是天主教中的梵蒂岡。
  • 遙遠的藝術創新之路(一)
    、正義、正能量)而稱譽藝界,受到普遍的讚許和肯定。,遙遠創作的銅雕《保衛和平》(在梁明誠老師指導下完成) 被安放在莫斯科衛國戰爭中央博物館。100 多名衛國戰爭高級將領、400 名俄羅斯少先隊員、200 多家媒體參加了雕塑落成儀式。該作品得到了中俄兩國藝術家的高度評價,現已成為中俄兩國人民戰鬥友誼的藝術象徵。
  • 帶娃北方旅行記(西藏到東北)北極村(二)
    繼續寫我和兒子的北方旅行記。之所以還要在寫一篇北極村的,因為之前那一篇都沒有寫到我們北極村去了哪些地方。今天就做一些簡要的敘述。最北面的黑龍江邊,還有界碑,還能看到江對面的俄羅斯民居。黑龍江水就是中俄的分界,對岸還有俄羅斯的哨所。另外去了一個吊橋,兒子在上面來回跑了好幾回。吊橋有兩座還是三座,我們去了其中一個,時間不夠,我們都只去了卡丁車沿線的。這裡還是特別說明,在一個停車場的邊上看到一個書屋,帶著兒子就往裡面進,兒子進去後,我在外面問服務員,有沒有孩子看的書,他說沒有,我就叫我兒子出來。
  • 我的俄羅斯之行(三)
    小侯說:在俄羅斯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說莫斯科是俄羅斯的心臟,那聖彼得堡就是俄羅斯的靈魂。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現有人口600多萬,是俄羅斯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其位於涅瓦河河口。涅瓦河發源於俄羅斯的拉多加湖,流經聖彼得堡,匯入波羅的海的芬蘭灣。也就是說,聖彼得堡處在波羅的海沿岸。
  • 俄羅斯翡翠礦場遊記(二)
    寫了第一篇遊記,大家對俄羅斯翡翠都非常感興趣,我也收到了很多私信,朋友們想進一步了解!其中也有朋友提到了碧玉!那下面我用圖片給大家展示下,俄羅斯翡翠和碧玉的區別。二、以下是俄羅斯碧玉(圖一圖二是著名的紅皮碧玉)
  • 帶娃北方旅行記(西藏到東北)之齊齊哈爾市內(二)
    繼續寫我的帶娃旅行之旅。這裡說明一下,暑假我7月13日從杭州出發,之後我和我兒子兩個人一直在北方旅行,持續到8月9日從哈爾濱坐飛機回杭州的。今天要寫的是在齊齊哈爾市打車和打球。 到達齊齊哈爾市當天下午,確認了去漠河的火車停開信息後。
  • 我的俄羅斯遊記(二)聖彼得堡——伊薩基輔大教堂
    當年,彼得大帝為推進俄羅斯歐洲化和文明的進程,實現其宏圖霸業,毅然決定舉全國之力,在這裡建設新首都,為了在這一片環境惡劣的沼澤地裡建成牢固永久的城市,避免以往土木建築的容易毀壞,彼得大帝專門頒布法令,禁止全國用石頭建房,所有石匠都派往涅瓦河畔
  • 俄羅斯之旅:走進紅場(一)
    俄羅斯人是熱情而豪放的,這片廣袤的土地造就了俄羅斯人坦蕩寬闊的胸懷,漫長的冬天讓俄羅斯人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他們用音樂與舞蹈來表達內心對生活的熱情;俄羅斯人同樣是細膩與多愁善感的,否則俄羅斯人不會創造出如此璀璨的藝術珍品,如此震撼心靈的文學佳作。
  • 遙遠的藝術創新之路(二)
    ——中國藝術家遙遠(文元衍) 2013.8.20 於耶路撒冷 海法時間:2013.8.20遙遠先生出任該臺晚會的總導演、作詞、作曲兼指揮。最近,全國城雕委將天府廣場列為全國十大城市文化廣場之首。) 崇拜為主題的文化廣場,受到侗族兒女的一致肯定。
  • 我的俄羅斯之行(7)
    現在,「青銅騎士」雕像已經成為聖彼得堡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當地男女青年結婚,都要在此留影紀念,這裡也是各國遊客參觀的必遊之地,我們也在這裡拍照留念。 由於彼得大帝的鐵腕治理和強軍措施的實行,終於在與瑞典長達20多年的北方戰爭中,於1703年春季擊敗了當時強大的瑞典,從其手中,奪取了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兔子島」(島的名稱,一說島上兔子多,一說,從空中看像只兔子),打開了俄羅斯第一個「海上之門」。 為了鞏固這勝利的果實,守住俄羅斯當時唯一的海上出口,目光遠大的彼得大帝,當即決定在此修建一座戰略「要塞」。
  • 遙遠的故土-玖月侶行房車極北之旅俄羅斯海參崴出境遊記
    兌換俄羅斯盧布可以在口岸的商店,回國時沒花掉的可以換回來,兌換比例大約1元人民幣換10盧布。國內的充電插頭在俄羅斯是不能用的,好在導遊已經事先給準備好了,10元一個。大家用事先準備好的俄羅斯大麵包列巴招攬等待已久的海鷗們,船的甲板上,瞬間成了歡樂的海洋。
  • 世界遺產之俄羅斯篇(29個)
    1 俄羅斯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其相關古蹟群> (1990)   Historic Centre of Saint Petersburg andRelated Groups of Monuments被稱為「北方威尼斯」的聖彼得堡,以其無數的河道和400多座橋梁而聞名於世
  • 想念北方和北方的澡堂(隨筆)
    當然,也許也會被北方皚皚白雪的冬天吸引而去北方旅遊。但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沒有去北方旅遊,雖然內心已經計劃了好多年。 在一個地方待久了,真的懶得挪動,特別是一南一北這遙遠的距離。我想大部分南方人都這樣,沒有去過北方吧? 我所去的北方,其實在真正的北方人(東北人)看來,都不是北方,他們叫南方。可於我而言,那就是北方,因為那裡寒冷,會下雪。
  • 俄羅斯之旅(二)
    莫斯科大學是現今俄羅斯最大的教學、科研、文化中心,老校舍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紅場近旁,新校舍坐落在風景優美的列寧山上,幾座尖塔聳立的哥德式建築掩映在茂密的叢林中,周邊的森林在這個季節被渲染的色彩繽紛 、五彩斑斕,甚是漂亮,猛一看哪像個學校,簡直就是一座森林公園。
  • 俄羅斯之旅(一)
    俄羅斯,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是一個既陌生(俄羅斯)又熟悉(前蘇聯)的國家,一個神秘+夢魘而又讓人充滿嚮往的國度。曾經的蘇聯給我們這一代人留下了太多的印記 ,從《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的政治教科書開始,我們曾經熱血沸騰的朗誦過高爾基《海燕》裡的經典名句:「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