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3%的美術館和博物館要倒閉了,而大部分人毫不在乎

2021-01-10 都市青年圖鑑

前段時間,小思思看到一條令人難過的新聞:因為疫情,全球13%的博物館、美術館獲或將永久關閉。

很多人看到這條新聞之後,覺得和自己生活沒什麼關係。

翻翻現在的社交媒體,會覺得博物館美術館這些地方,就是給網紅拍照的,沒了也不可惜。

不過,「給網紅拍照」只是博物館美術館的附加功能而已。

幾乎所有的美術館博物館都出自建築大師之手,他們對建築的設計和光的運用讓建造出來的建築非常適合拍照。

但,不能因此以為它們就是為了讓人打卡拍照的。

博物館和美術館的所在,是為了向人們「傳遞審美」。

還有一些人,乾脆就從來不去博物館美術館,覺得藝術的門檻太高了。

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吃虧的事兒......

因為大部分博物館和美術館都是拿納稅人的錢來建造,用來豐富大家的文化需求的,為的就是降低那道檻。

如果從來不去看的話,稅也白交了。

由於大學專業的原因,博物館和美術館一直是小思思去每個地方的必到景點。

其中記憶最深刻的是在巴塞隆納閒逛時候,路過畢卡索美術館。

這是小思思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畢卡索前期的作品。

那天晚上,小思思翻著手機裡的照片,想著之前在其他美術館裡看到過的畢卡索作品,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看懂了!

畢卡索給大眾的印象,應該就是「看不懂」。

但在這個美術館裡你會發現,畢卡索的畫不是一直讓人看不懂的。

畢卡索從小就是繪畫天才,有著紮實的基本功,後期接觸了印象派、日本浮世繪後,也出過不少印象派風格的作品。

到了後期,畢卡索開始結合各種風格,再加入自己的創造,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這些畫讓人看不懂,甚至讓人覺得「醜」。

很多人欣賞不來畢卡索的畫,甚至覺得他的畫也就那樣,沒傳說中那麼好看。

畢卡索的這幅《亞維農少女》好看嗎?

看起來沒那麼好看,甚至對於一些人來講有些驚悚,但這幅作品,稱得上偉大。

它很偉大是因為,畢卡索在這幅畫中,給人類提供了一種新的看實物的角度和方式。

在這以前,畫家看世界的方式是處於二維的,但畢卡索把二維和三維的感覺融到了一起,用「拆解世界」的方式給大家呈現了一種新的繪畫思路。

你在他的畫中,可以同時看到正面和側面。

在這一時期,畢卡索和其他朋友不再追求像不像、美不美。

而是開始思考:把物體表達成很多面的方式是否能夠更清楚的看清楚事物的本質。

他們不是在畫畫,而是在追求比畫更深刻的內容。

而這,就是小思思呼籲大家去逛美術館的原因,你能從畫中,看到人類千奇百怪的思緒。

它們,是人類的閃光。

如果你有去看看的想法,又怕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太夠,小思思推薦一些入門的書籍。

《藝術的故事》、《美的歷程》是小思思大學期間看的最多的兩本書。

他們就是中西方藝術的百科全書,兩本書看完,你能對中西方藝術有個基本的了解。

比如西方主義大致分為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後現代主義、高度寫實主義、表現主義、野獸派、抽象主義、立體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存在主義、未來主義。

了解了這些框架,你就很容易明白這些畫是怎麼被構造出來的。

這會讓你從「看不懂」過渡到「大概能看懂」的階段。

如果你是一看書就犯困的類型,可以看看藝術相關的紀錄片。

《藝術的力量》一共八集,講述了卡拉瓦喬、貝尼尼、倫勃朗、雅克、透納、梵谷、畢卡索以及羅斯科的瘋癲藝術人生。

藝術家的人生,是真狗血。

有成為殺人犯的,有瘋狂出軌的,有乾脆瘋了的...

看這個紀錄片,一邊學藝術,還能一邊吃巨多藝術家的瓜!

吃完藝術家的,還可以吃吃英國王室的瓜。

《Art Passion & Power》主要給大家展示了英國歷代國王、王后收藏的上百件藝術品,在紀錄片裡面還採訪了不少現在的英國王室。

說是紀錄片,但更像是一部英國王室炫富實錄,十分吸睛。

如果不想看那麼專業的紀錄片,可以試試動畫片《盜夢特工隊》,雖然名字看起來很是槍戰片,但情節藝術的不行!

內容是主角夢見名畫裡的人物變成各種怪物,對他窮追不捨,一路下來,藏著各個時代的各種名畫、電影。

小思思連著看了兩遍,就是為了可以數數電影裡面到底藏了多少名畫彩蛋。(到最後也沒數全,還是去看了電影解析)

在這部電影裡,藝術品不再高貴,而顯得有趣可愛了起來~

有了一些藝術的知識儲備後再去博物館,就能從「大概看懂」進階到「基本看懂」的階段了。

有時候,你甚至能在藝術品前面感受到藝術家的情緒。

就像陳丹青說的那樣:不論是油畫、還是溼壁畫,當你站在他面前時,那種層次和細節的震撼才會撲面而來,尤為讓人感動。

這是網上的名畫圖片永遠不能帶給你的。

當你被感動的那一瞬間,就是與他們相遇的那一刻。

就像山本耀司在「做衣服」當中所說的:

「藝術和文化可以穿越時空相遇相通」。

相關焦點

  • 全球博物館告急:13%恐倒閉,藏品或被賣
    報告發出警告,儘管一些國家已開始逐步解封,重新開放博物館,但全球近13%的博物館或將永久關門,相當於每8座博物館中會有1座活不過本次疫情。「我們提供的數據很驚人。」美國博物館聯盟稱,在美國,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博物館每天將損失約3300萬美元,預計將有30%的博物館(大多為小型博物館與社區博物館)將在沒有聯邦政府援助的情況下永久關閉。而創立150周年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曾計劃於7月1日起重新開館,但面對如今美國疫情的持續發展,這一計劃推遲至8月中旬,甚至還可能「再延後幾周」。
  • 比利時王室站臺博物館重開 但全球上萬家博物館或將倒閉
    比利時王室站臺博物館重開 但全球上萬家博物館或將倒閉作者: 吳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博物館理事會(ICOM)在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因疫情影響,全球將有近13%的博物館將面臨永遠關閉。
  • 義大利最值得一去的博物館和美術館
    羅馬博蓋斯美術館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博物館之一,館內珍藏有拉斐爾和卡拉瓦喬的繪畫,以及貝爾尼尼的巴洛克雕塑作品博物館至今為止已經有了500年的歷史。
  • 全球每8座博物館就有1座撐不過疫情,倒閉後藏品怎麼辦?
    記者 | 田思奇為紀念「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義大利首都羅馬從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和世界各大博物館借來拉斐爾的畫作,在今年3月舉行了大型拉斐爾畫展,展出這位義大利畫家的120幅作品。報告指出,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無法再重新開放,相當於每8座博物館中就會有一座活不過本次疫情。教科文組織文化部門助理總幹事奧託內(Ernesto Ottone)對美聯社表示,這會影響到大大小小新成立的,以藝術或科學為特色的博物館。這些活不下去的博物館「已經關閉了幾個月,沒有收入。他們也不知道如何獲得收入。」
  • 北京最全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合集!建議收藏
    北京從遼金建都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在不僅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也是經理和文化中心。全國最好的文化和藝術資源在此匯聚,無數藝術瑰寶陳列在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和美術館裡,怎麼可以不去打卡呢?今年正值紫禁城600華誕,去北京逛完故宮,還可以酌情選擇其他博物館和美術館
  • 私人博物館、美術館,一盤「釣魚」生意?
    與「光速」形成對比的,則是私人博物館在資質上的略遜一籌。根據博物館等級分類標準,千家私人博物館中算得上一類博物館的鳳毛麟角,大部分博物館甚至連評級標準都不夠。私人美術館的運營情況較博物館要好一些。如今日美術館、紅磚美術館等,儼然成為北京藝術展的風向標,策展實力相當雄厚。
  • 比風車更好看的,是荷蘭的美術館和博物館
    在荷蘭,大概有1000多座博物館,其中美術館尤為經典,畢竟這個國家誕生了倫勃朗、梵谷、維米爾這樣的偉大畫家,形成了充滿生活情趣的荷蘭畫派。除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與梵谷美術館,荷蘭還有一些很棒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你可能沒那麼熟悉,但絕對值得一去。今年是倫勃朗逝世350周年,7月到9月莫裡茨皇家美術館會舉辦《你好,倫勃朗》紀念特別展。暑期去荷蘭的話,一定不能錯過!
  • 中國那些值得打卡的「設計型」博物館和美術館……
    ,首先要徹底凝視眼前叫做影的艱苦現實。 夾層是用懸吊的方式建造,吊杆一樣是直徑32mm的白色圓形鋼管。 至美術館坐落在深圳寶安區全至科技創新園二號樓內。作為聯繫園區內不同公共空間的媒介,至美術館也連接著人與人之間工作和生活的關係,營造具有人文社區的工作場所。
  • 上海博物館恢復開放之後,這些美術館和名人故居也開啦
    明天開始,上海各級博物館美術館都將陸續恢復開放,採取實名制參觀、入館前體溫檢測、全程佩帶口罩、限制參觀人流,這些措施都在提供文化服務的同時保障觀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臨展基本都已結束,每日限流3000人,瞬時接待量不超過500人。
  • ...塔克·蒂比斯|歐洲|羅浮宮|國立博物館|美術館|梵蒂岡博物館
    而本周開始,每天最多允許2000人進入。不過,關門冷清了那麼多星期,能重新開放還是讓博物館館長塔克·蒂比斯(Taco Dibbits)興奮不已。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和倫勃朗故居博物館也準備6月初重開。歐洲各地一些主要畫廊認為6月份是重新開門的好時機,哪怕先「開個縫」也好。蒂比斯說,荷蘭的畫廊、美術館和博物館重新開放是政府的決定。
  • 鄉村博物館美術館大有可為
    鄉村博物館、美術館從無到有的發展,顯現出其在助推鄉村振興上大有可為,未來發展前景令人期待。發掘資源 留住鄉愁放眼世界,有很多知名博物館均位於鄉村。在我國,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建立鄉村博物館、美術館已時不我待。
  • 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從市文旅局獲悉:包括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陳雲紀念館等17家市級博物館,以及中華藝術宮、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程十髮美術館、上海油雕院美術館等12家美術館等將在3月13日恢復開放。
  • 當情懷遭遇疫情,博物館、美術館如今過得怎麼樣?
    於是當疫情襲來,我們很容易地聽見了書店求救的呼聲、看見了書店眾籌和賣貨的直播。然而同樣作為都市文化空間,博物館、美術館卻鮮少獲得意義標籤的加持,也想當然地被以為它們會比圖書買賣承受更小的經濟負擔。所以疫情按下的暫停鍵裡,博物館、美術館的心跳往往在無意中被忽視了。可是寒風之下,誰人可以獨自取暖?
  • 維也納16個頂級博物館和美術館
    而且,維也納作為奧地利統治著的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所在地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維也納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最有才華的思想家,其豐富的遺產在其許多迷人的博物館中得到了慶祝-其中有100多個博物館都在講述-以及許多一流的博物館藝術畫廊。許多最好的地方都位於維也納市中心的輕鬆步行範圍內,維也納是市中心的行人專用區,該地區還擁有許多旅遊景點,購物和餐飲場所。
  • 中國美術館華麗轉身:國家美術博物館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誼興奮地說,固定陳列的推出,標誌著中國美術館在實現國家美術博物館職能上的重大轉變。「中國美術館,原本就應該是國家美術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美術史論家劉曦林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了一段軼事:「1963年建館之際,請毛澤東主席題寫館名。原來上報的名稱是『中國美術展覽館』,毛主席刪掉了『展覽』兩個字,這其實是明確地為美術館的定位指示了方向―――就是要建成一座國家美術博物館。」
  • 私人美術館與公立博物館能否有交集
    作為收藏家蔡梓源創建的一家私人美術館,此次展覽的藏品均是其近年來從拍賣市場上購得。上海市收藏鑑賞家協會副會長王金聲表示,類似的個人藏家在目前的上海非常多,而他們的私人珍藏,有些在公立的博物館中也難得一見。  作為收藏半壁江山的上海,目前的私人美術館在申城發展可謂如火如荼,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更是在全國數一數二,而一大批根植於本地的私人美術館,更是在申城的各個區域內「默默耕耘」。
  • 鳥取獨有的沙雕美術館和松葉蟹博物館
    就在鳥取砂丘的旁邊就有一個全球唯一沙雕美術館。叫做「砂之美術館」位於鳥取縣鳥取市福部町,最初的四期沙雕節都是在露天和帳篷內展示的。2012年4月,鳥取市建立了全球首座沙雕展示設施,命名為「砂之美術館」,第五期以英國為主題的沙雕作品轉為在室內展示。
  • 蘇州筆記:美術館、名人館和絲綢博物館
    梁東方人們對美術館的印象,一般不是美術館本身如何,而總是美術館裡展出的美術作品如何。美術館只要能做到寬敞明亮,足夠大,有休息的地方,有坐下來詳細地看畫的位置也就可以了。而作為美術館的規劃主辦方則大多並不這麼單純地考慮問題,他們總是希望將美術館這樣龐大的公共建築建得有本地特色,不說成為本地地標也一定要讓人過目不忘。從這一點上來說,蘇州美術館應該是在遵守古城的建築高度不超標的前提下做了儘量的設計,保證了就在不遠處的報恩寺塔高於美術館的情況下,美術館本身的門前噴泉和門裡展廳也都努力做到有現代感。
  • 武漢這幾座博物館和美術館,趁暑假來逛逛吧
    廣大學生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暑假終於有時間可以休息、放鬆一下啦暑期去哪兒?何不去博物館、美術館看看?在那裡欣賞人文自然遺產感受藝術的魅力既能增長知識,又能陶冶情操下面介紹幾座武漢著名的博物館和美術館這裡面一定有你喜歡的~
  • 首刷衝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
    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眼睛,從這裡可以看到這個城市的靈魂今天是周日,很多政府機關和私人店家休息,正好碰上陰天有點小雨,我想反正也沒事,索性去博物館看看。雖然我不是很喜歡逛博物館的人,但是對於日本和國內的博物館有什麼區別還是挺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