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日落區市議員候選人造勢 獲市長支持

2021-01-18 百家號

舊金山市長布裡德極力為何鍾靈和麥德偉兩名市議員參選人拉票。(美國《世界日報》/黃少華 攝)

中國僑網11月5日電 綜合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6日的中期選舉日臨近,舊金山日落區市議員參選人何鍾靈、馬兆明等開展集會,全力催票。

何鍾靈獲舊金山市長支持

何鍾靈3日在競選辦公室舉辦大型集會,包括市長布裡德(London Breed)在內將近200人到場支持。估值官朱嘉文、市議員參選人麥德偉、舊金山教委參選人柏美思(Michelle Parker)等到場支持何鍾靈。這些不同公職的參選人之間互相鼓勵,呼籲選民給他們投下神聖的一票。

布裡德表示,這次選舉非常重要,會影響全美、全加州,對日落區而言更加重要。勝出的市議員會代表日落區居民來爭取最大權利,並與她通力合作去兌現政府的承諾,包括解決遊民、可負擔房屋和小區安全問題。

日落區市議員的選舉採取優先選擇投票(Ranked-Choice)制度,每位日落區的選民可以從8名候選人當中選擇三人。布裡德呼籲日落區選民將第一選擇投給何鍾靈,第二選擇支持麥德偉(Trevor Mcneil)。她笑稱,希望選舉日第二天早上睡醒時,得知勝出的就是這兩人當中的其中一人。

何鍾靈說:「我是華人,我來到這裡是因為我的爸爸媽媽和公公婆婆,他們努力給我這個機會來競選。我上過好的學校,我很用功學習,因為我看到他們很用功。我看到華人在這裡努力工作,希望賺錢買房子有好的生活,這是華人的美國夢。」

何鍾靈表示,她知道日落區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尤其是業主與租客的矛盾。她如果當選,將全力處理好雙方的平衡。另外,日落區的汽車爆竊案也很嚴重,她將致力加強Taraval警局與華裔居民間的聯繫,提升犯罪報案率,並利用Irving街監控協助及時破案。

何鍾靈的父親何振輝和母親何麗驅車超1個半小時,從南灣吉爾洛(Gilroy)來到日落區為女兒拉票。何振輝說,自己的女兒從小就對從政服務小區作出不懈努力,而這次是何鍾靈首次競選公職,他坦言候選人「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只要女兒盡力就是一次重要經歷,無論最終是否勝出,父母都堅持陪同走完「最後一裡路」。

馬兆明街向華人商戶居民拜票

日落區市議員參選人馬兆明也舉辦聲勢浩大的競選集會,吸引多個小區超過125名支持者參加。集會結束後,馬兆明攜妻子、女兒、小區住客聯會的50位長者等支持者人手一張宣傳標語,高喊口號,沿著Irving街向華人商戶和居民拜票。

當遊行隊伍途經何鍾靈競選辦公室時,馬兆明也稍作停留,平靜地與站在門口為女兒拉票的何鍾靈父親何振輝握手致意。

馬兆明表示,教師、護士、酒店員工、消防員、家護工人、建築工人和長者群體對他給予大力支持,反映了這次集會遊行的意義以及民意所在,他強調要為工薪階層的利益奮鬥。

小區住客聯會主席梁榮浩全力支持馬兆明。他說,馬兆明關注弱勢社群,關心舊金山居民的房屋問題,從政綱到行動都符合小區住客聯會的理念。(黃少華)

相關焦點

  • 舊金山日落區將建廉租房公寓項目 引華裔居民質疑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月5日電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舊金山日落區將引入一個全新的近百個單位的廉租房公寓項目,選址位於2550 Irving街一帶。新聞一出,引來日落區的華裔居民意見,代表日落區的市議員馬兆明隨即釋疑,澄清部分傳言。
  • 舊金山日落區將建廉租房公寓項目 引華裔居民質疑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月5日電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舊金山日落區將引入一個全新的近百個單位的廉租房公寓項目,選址位於2550 Irving街一帶。新聞一出,引來日落區的華裔居民意見,代表日落區的市議員馬兆明隨即釋疑,澄清部分傳言。
  • 舊金山三位市長候選人到訪華人小區 爭取華裔支持
    舊金山三位市長候選人到訪華人小區 爭取華裔支持
  • 舊金山日落區將建廉租房公寓項!華裔居民質疑 會否包含有心理行為...
    中國僑網1月5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舊金山日落區將引入一個全新的近百個單位的廉租房公寓項目,選址位於2550 Irving街一帶。新聞一出,引來日落區的華裔居民意見,代表日落區的市議員馬兆明隨即釋疑,澄清部分傳言。
  • 研究舊金山華人遷居史 美國學者獲表彰
    研究舊金山華人遷居史 美國學者獲表彰 2019-12-20 13:22:53 (美國《世界日報》/李晗 攝)   中國僑網12月2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舊金山的西面,像是列治文區、日落區和英格賽區,如今都是華裔聚居區。華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從舊金山城東的華埠遷居到城西的?一位白人歷史學者羅本地(Woody LaBounty)對此深深著迷。
  • 中國國民黨縣市長候選人在臺北集體造勢
    中新社記者 吳晟煒 攝 中新社臺北7月14日電 (記者 路梅)臺灣地區2018年「九合一」選舉將在11月24日舉行,中國國民黨全體縣市長候選人14日首次在臺北集體造勢。7月14日,中國國民黨全體縣市長候選人首次在臺北集體造勢。
  • 中國國民黨縣市長候選人在臺北集體造勢
    中新社記者 吳晟煒 攝 中新社臺北7月14日電 (記者 路梅)臺灣地區2018年「九合一」選舉將在11月24日舉行,中國國民黨全體縣市長候選人14日首次在臺北集體造勢。7月14日,中國國民黨全體縣市長候選人首次在臺北集體造勢。
  • 舊金山馬氏兄弟參政 為亞裔爭權益寫下華人佳話
    他是2008至2016年在任的前舊金山華裔市議員馬兆光(Eric Mar)的孿生弟弟。馬氏兄弟先後當選舊金山市議員,寫下舊金山華人參政歷史的佳話。一個世紀之前,還在襁褓中、年僅1歲的馬其駒(Mar Kay Guey),在1918年的冬天抵達了舊金山天使島。當時正值「排華法案」盛行於世,來自廣東臺山的他,也毫無例外地成為被歧視的對象。
  • 義大利裔舊金山市長候選人:幹尼街以李孟賢命名
    義大利裔舊金山市長候選人:幹尼街以李孟賢命名
  • 學區好治安好 舊金山日落區成華裔理想居住地
    日落區內又分為內日落區及外日落區,人口總數超過85000人。  日落區的歷史比不上東面市中心地區悠久。歷史記載,緊鄰太平洋的舊金山西面沿岸地區,擁有漂亮海灘,早年只是沙丘,尚不是住宅區。直至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後,東面市中心區及華埠建築物在地震中倒塌,東面在重建,西面的日落區才受到注意。  日落區位於舊金山西面,也是觀賞夕陽最美的地區,早於1870年代就以日落區命名。
  • 舊金山高院法官華裔候選人訪華社 籲華人選民投票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當地時間1月16日,美國舊金山高等法院法官華裔參選人李華平(Pang Ly)拜訪日落區華人商家,強調關注華人社區的重要性,並呼籲華人選民在3月3日為她投票。李華平競選舊金山高等法院法官第一席位(Seat1),其競爭對手為西語裔公辯律師Maria Elena Evangelista。「當我們搬到密蘇裡州時,我們是那裡唯一的亞裔。我父親在餐館打工多年,我母親是位清潔工,他們工作都很辛苦。
  • 舊金山市長選舉已可寄回選票 華裔候選人呼籲投票
    舊金山市長選舉已可寄回選票 華裔候選人呼籲投票
  • 研究舊金山華人遷居史 美國學者獲表彰
    李麗嫦頒發賀狀給羅本地(右),表彰他對於舊金山華裔遷居歷史研究的貢獻。(美國《世界日報》/李晗 攝)中國僑網12月2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舊金山的西面,像是列治文區、日落區和英格賽區,如今都是華裔聚居區。
  • 華裔法官候選人現身舊金山中華總會館 冀獲華裔支持
    (美國《世界日報》/李秀蘭 攝)中國僑網1月2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日前,美國舊金山中華總會館舉行2020年度第一場月會,新上任的舊金山地方檢察長博徹思和五名法官候選人出席,並為爭取華人社區支持努力。
  • 吳敦義為黃敏惠造勢固票 拒絕蕭淑麗邀約城隍廟發誓
    中國臺灣網8月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提名參選嘉義市長的前市長黃敏惠8日進駐競選總部,主席吳敦義、副主席郝龍斌合體為她造勢,高喊「凍蒜」,黃敏惠強調「正牌的國民黨不會分裂」。而吳敦義對脫黨參選市長的議長蕭淑麗邀約到廟發誓,他表示「只要不違背良心,隨她去啦!」
  • 劉麗莎任美國南舊金山市長,系110年來首位華裔市長
    劉麗莎任美國南舊金山市長,系110年來首位華裔市長 李秀蘭/中國僑網 2017-12-10 19:15
  • 國民黨候選人高雄造勢獲5萬人力挺 綠營陣地遭瓦解?
    國民黨高雄市市長參選人韓國瑜支持率不斷走高,高雄颳起一陣「韓流」。據「中時電子報」報導,26日晚間,韓國瑜在高雄鳳山舉行了他的首場造勢活動,5萬民眾到場支持,甚至造成附近道路堵車,交通癱瘓。活動當天,現場人山人海,氣氛熱烈,不少進不了會場民眾則在外圍大喊「加油」「凍蒜(當選)」。
  • 臺灣人氣候選人另類造勢秘技:招募500個禿子照亮高雄!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九合一」選舉將至,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韓國瑜表示,高雄最偉大的價值就是兩個字「包容」,歷屆高雄市長都不是高雄人,目前4位高雄市長候選人,也沒有人在高雄出生。他認為這代表大家都可以愛高雄,高雄也會愛大家。
  • 花蓮市長補選 各陣營全力以赴最後一天遊街造勢
    信息 花蓮市長補選 各陣營全力以赴最後一天遊街造勢 2016,各陣營候選人使出渾身解數拉票、催票;今天晚間花蓮市區將有遊街造勢活動,盼選民支持獲得勝選。
  • 臺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 連戰出馬為兒「固鐵票」
    臺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 連戰出馬為兒「固鐵票」 2014-11-09 09:15:05來源:東南網 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臺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