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有重疊?為什麼?「五帝」就是神話中的五方上帝?

2020-12-20 環球文化長廊

明代大文學家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寫道:感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箇好山!

「三皇」上一篇已經有了詳細的介紹,這五帝究竟是哪幾位呢?古代漢族神話中的五位天帝。指五方上帝,即中央上帝:黃帝、東方上帝青帝:伏羲、南方上帝赤帝:炎帝、西方上帝白帝:少昊、北方上帝黑帝世稱玄帝:顓頊)。

五方上帝

在中國文化中,東方青色主生發、和平,伏羲首創醫學治病救人,觀氣象變化,故而列陣在東,被尊為青帝。

東方青帝:伏羲

南方紅色,因相對黃帝所處的位置在南,古代社會形成了對火的圖騰崇拜,故而列陣在南被尊為赤帝。

南方赤帝:炎帝

西方屬金,主殺伐,出產礦藏《漢書律曆志世經》載:「少昊帝 《孝德》曰少昊曰清。清者,黃帝之子清陽也,是其子孫名摯立。土生金,故為金德,天下號曰金天氏。周遷其樂,故《易》不載,序於行。」現在看來,對於少昊的推崇蓋因青銅、鐵礦石而來,在遙遠的那個年代,金屬稀缺,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由此來看應該也屬於一種變相的圖騰崇拜,故而列陣在西被尊為白帝。

西方白帝:少昊

北方屬水,陰陽五行以黑色為代表,大家都知道萬物都是離不開水的,水是生命之源,因水火不相容故而與火站在了對立面,故而列陣在北,被尊為黑帝。

北方黑帝:顓頊

中央無極土,黃色主藏汙納垢、包容、柔和出產豐盛,黃帝統一了各個部落發展農業、改良舟車、發展醫學《黃帝內經》,形成了統一的規劃發展、各個部落融合溝通發展,黃帝以寬大的胸懷包容各個民族部落,使得他們和諧共處,列陣在中被尊為中央上帝:黃帝。

中央上帝:黃帝

仔細看來好像「三皇五帝」重複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小編是這樣理解的:

1、五帝的方位本就是按照八卦的方位排序的,沒有伏羲始祖無論如何說不過去,所以伏羲必居 其一,毋庸置疑。

2、黃帝所處的時代,以及承前繼後的作用,彰顯了其重要的地位和無比重要的作用。並且少 昊、顓頊都是黃帝的後代,如果「三皇五帝」是其子嗣排寫的話,黃帝必不可少。

總結來講,畢竟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多多了解一些民族的發展還是很有好處的,畢竟有些來源於神話傳說,不可考證,所以眾說紛紜。其實重複了又何妨?也許在那個年代人家也是可以做兼職的呢?

今天就這麼多了,有不同意見的可以留言,大家互相交流,歡迎批評指正。

下一篇分享內容:堯、舜、禹的傳承是如何進行的?

相關焦點

  • 「三皇五帝」有重疊?為什麼?「五帝」就是神話中的五方上帝?
    明代大文學家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寫道:感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
  • 歷史神話人物中的三皇五帝,你知道哪三皇哪五帝?
    中華文明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說法,三皇五帝在原始社會中為人類做出貢獻的部落首領或者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人所尊稱,並非是真正意義帝皇。 三皇五帝在原始意義上三皇指的是天皇、地皇、人皇,稱之為遠古三皇,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葉光紀稱之為遠古五方上帝,五方上帝又有五行之帝的說法
  • 歷史神話人物中的三皇五帝,你知道哪三皇哪五帝?
    中華文明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說法,三皇五帝在原始社會中為人類做出貢獻的部落首領或者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人所尊稱,並非是真正意義帝皇。 三皇五帝在原始意義上三皇指的是天皇、地皇、人皇,稱之為遠古三皇,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葉光紀稱之為遠古五方上帝,五方上帝又有五行之帝的說法
  • 三皇五帝,到底是哪三皇?哪五帝?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產力的發展,到了原始社會末期,出現了幾位傑出的部族首領,他們就是我們今天所要了解的三皇五帝。 後期各言史著作在原始意義上的遠古三皇基礎上增補了前後三皇,故有前三皇、中三皇、後三皇之分,合為九皇。 但前三皇和中三皇因為太過久古,而且多有神話描述其中,所以咱們也不一一展開了,重點給大家講一講後三皇。 「三皇」之名不見於經,組成亦有不同說法。
  • 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上古五方上帝和五帝有什麼區別?
    要說五方上帝跟五帝的區別,那還要從五方上帝和五帝分別指的是哪幾個人說起。其實從古代開始,我國就有上帝的說法,而五方上帝就是上古時期人們尊崇的神仙。至於五帝,是人們對那些為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的尊稱。五方上帝是指哪些人?五方天帝是古代漢族神話及古籍記載中的人物。
  • 三皇五帝,到底是哪三皇?哪五帝?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產力的發展,到了原始社會末期,出現了幾位傑出的部族首領,他們就是我們今天所要了解的三皇五帝。 後期各言史著作在原始意義上的遠古三皇基礎上增補了前後三皇,故有前三皇、中三皇、後三皇之分,合為九皇。 但前三皇和中三皇因為太過久古,而且多有神話描述其中,所以咱們也不一一展開了,重點給大家講一講後三皇。 「三皇」之名不見於經,組成亦有不同說法。
  • 常說的「三皇五帝」,究竟是哪三皇、哪五帝?
    原始意義上的五帝指的也是遠古五方上帝:即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紀。別看曾經的三皇五帝名稱都非常奇怪,但是這些人物在遠古時期可確確實實是大人物。先說三皇,歷史上有一個時期,特別命名為「三皇時代」。那就是公元前6727年~公元前3077年。三皇最早源於上古傳說,古人為了紀念原始社會,為了人民百姓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的豐功偉績,將他們一一神話了,這就有了「三皇」。
  • 常說的「三皇五帝」,究竟是哪三皇、哪五帝?
    原始意義上的五帝指的也是遠古五方上帝:別看曾經的三皇五帝名稱都非常奇怪,但是這些人物在遠古時期可確確實實是大人物。先說三皇,歷史上有一個時期,特別命名為「三皇時代」。那就是公元前6727年~公元前3077年。三皇最早源於上古傳說,古人為了紀念原始社會,為了人民百姓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的豐功偉績,將他們一一神話了,這就有了「三皇」。
  • 「三皇五帝」裡有沒有女媧?是現實還是神話?
    「三皇五帝」在炎黃子孫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秦始皇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關於「三皇五帝」的定義,具體三皇是誰?五帝是誰?存在多種說法。關於「三皇」,主要有六種說法(一)天皇、地皇、人皇(二)天皇、地皇、泰皇(三)伏羲、神農、女媧(四)伏羲、神農、祝融(五)燧人、伏羲、神農(六)伏羲、神農、黃帝關於「五帝」,
  • 三皇五帝-歷史與神話中的三皇五帝,你知道的是哪幾位始祖呢?
    三皇五帝是我們常常提到的上古帝王的統稱,是中華民族的祖先,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五帝」尚在「三皇」之後,人們多公認「三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是要說這「三皇」和「五帝」究竟是哪幾位,也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法,歷史與神話中的三皇五帝都稍有差異,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中華始祖都有哪幾位?
  • 遠古三皇五帝的傳說
    我們中華民族,號稱炎黃子孫,以三皇五帝為文明史之開端。何為三皇五帝,眾說不一。 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都是部落首領,由於實力強大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領導者。秦始皇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無比,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
  • 三皇五帝分別是誰?
    所以人們把原始社會中後期出現的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君王稱為「三皇五帝」,而是以真實的口傳歷史部落首領們為三皇,被《漢書》載入;對於五帝,則一般採取《史記·五帝本紀》的說法。中國古書上,把伏羲、女媧、神農稱為「三皇」,把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稱為「五帝」  三皇五帝有兩種說法,一為,三皇為人族聖皇,分別是,伏羲,神農,軒轅。,五帝則是天庭五方天帝。
  • 「三皇后五帝」中的三皇五帝指的都是誰?是神話還是現實
    華夏文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從商代開始的,商代之前的歷史都是後人通過民間故事了解和採集,整理集合之後用以彌補歷史空缺。而三皇五帝的故事最廣為人知,由於記載和傳述的誤差,導致三皇五帝的身份有了各種版本。現在廣為流傳的三皇是《帝王世紀》所記載的:伏羲、神農、黃帝。
  • 神話中的文明始祖:「三皇五帝」是指哪三皇?哪五帝?
    要說起貫穿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那麼必定會提到的一個詞便是三皇五帝。從盤古開天闢地開始,就已經有了帶著神話色彩的帝王傳說。而皇和帝這兩個字組成起來的皇帝,面對這一稱謂,想必大家也都不會陌生。不管是在歷史的課本教材上,還是我們大家所看到電視劇中,又或者是一些史書文籍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這個人物的出現。也塑造了這個人物的不同形象。然而這個詞的來源究竟要追溯到什麼時候呢?而所謂的三皇五帝又各指的是什麼?他們是從古就有的稱謂嗎?三皇五帝這個稱謂,是分開的,所謂的三皇和五帝也各指不同,是歷史中的神話人物,三皇和五帝的合稱。
  • 「三皇五帝」說的都是誰?他們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
    原始意義上的五帝是指遠古五方上帝,分別是: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紀。後增補軒轅、神農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領作為「五帝」。戰國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為人主的稱呼,遂用「皇」字來稱上帝,如《楚辭》中的西皇、東皇、上皇等。時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稱為「三皇」。在《周禮》《呂氏春秋》與《莊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並對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義作了解釋,但都未實定其人名。
  • 為什麼西方是十二眾神,中國是三皇五帝,誰的傳說更有魅力
    宙斯我們可以從古希臘戲劇中看到,古希臘神話中的神和人一樣,有著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有人的七情六慾。由此往下世代相傳才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億萬眾生,他們死後都成了天神,後來就有了「自從盤古開天闢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這句話。「三皇,伏羲、神農、女媧也。五帝,黃帝、帝嚳、顓頊、帝堯、帝舜也。」關於三皇、五帝的傳說,古籍記載並非一致,有多種說法,其中可稱三皇五帝者仍有十幾位神。為什麼中國的眾神皆以「三皇五帝」為限呢?
  • 怎麼理解中國上古時代的三皇五帝,是真有其人嗎?
    中國文化是比較幸運的,除了神話、圖騰,還有易之卦畫,一陰一陽就是盤古開天。要理解沒有記錄的遠古歷史,只能從這些方面去理解。1、什麼是皇和帝?&34;,本來的意思就是大和美,金文的&34;字,是王字上面有三點,王本為土上的萬物,上面三點就象太陽的照射光輝,引申為輝煌的意思。
  •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和五帝指的都是誰?是神話還是現實
    說起中國歷史,一定會提到三皇五帝,日月星河,世間萬物,皆有靈性,從盤古開天闢地開始,創造萬物和人類,歷史在前行。如今回頭看看歷史,你是否知道三皇五帝都是誰?在三皇裡面,我們最熟悉應該就是女媧了,我們從小就聽過關於女媧的很多神話故事,是上古時期的創世女神,造物造人,補天救世,被世人稱為大地之母。伏羲,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和女媧共同福佑社稷。還有傳說中說伏羲是燧人氏之子,伏羲也是中國古代記載中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界的鼻祖。
  • 中國神話中的天帝有哪些
    媽祖什麼的就是福建沿海的了。但經過長時期的融合,神話體系變得冗雜龐大,讓許多愛好神話故事的人,也摸不著頭腦!比如說神話故事裡的天帝?天帝是中國神話中的最高主宰,統治諸天萬界的帝王。但天帝到底是誰?卻說不明白,有的是說帝俊,也就是三皇五帝中的帝嚳。有的說是黃帝。有的說是昊天上帝,有的說是「太一」,有的說是玉帝,還有說真武大帝是玉帝的接班人,等等!
  • 都知道「三皇五帝」中有黃帝和炎帝,那麼剩下的三皇三帝是誰?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認為自己的功比「三皇五帝」還大,於是採用三皇中的「皇」、五帝中的「帝」,構成「皇帝」的稱號。「三皇五帝」中,人們所熟知的只有黃帝和炎帝,那麼剩下的三皇三帝,他們是誰?中華文明自古就有「三皇五帝」之說,具體的人物,歷來都有爭議。《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書中記載的三皇,分別為天皇、地皇、泰皇。最早的天皇時代,距今已有三百多萬年的歷史。而最晚的泰皇,距今也有三十多萬年。後來,人們在原始意上的遠古三皇的基礎上,增補了前後三皇。所以,三皇有了前三皇、中三皇、後三皇之分,合為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