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和室友一起窩在宿舍看電影,至今記得,第一部泰國電影叫做《暹羅之戀》,全劇瀰漫著少年時光淡淡的寂寞,歌曲想起的時候,似乎泰國的濃陰如碧,也都是婆婆娑娑的惆悵。
我們幾個女孩子信誓旦旦說,一定要一起去泰國旅遊,畢業之後就去。
後來,留在我們記憶中的,並不是泰國,而是空蕩蕩的宿舍,凌亂的書本,揮手道別的背影和擦都擦不乾淨的眼淚。
我們都忘了那個炎熱的武漢夏夜,一起許過的諾言。
不知道人這一生要許多少次諾呢?當我們許諾的時候,我們知道這些不會實現吧,只是說出口的那一刻,那些不會實現的諾言像是一個個創可貼,妥帖的遮住了現實的傷口,讓生活看起來不那麼糟糕而已。
後來,我自己來到了泰國。
再後來,隔了很多年,我又來了。
第一站 大皇宮
美麗的地方,好像去多少次,都會有遺憾。第一次去泰國,錯過了最經典的大皇宮,這次終於可以補上了。
大皇宮之於泰國,就如同故宮之於中國,其魅力可想而知。天氣熱得不像話,並非周末也非節假日,但門口已經排起了一列長隊,遠遠望去,穿著白色警服的警察帥氣的站崗,走近了才發現皮膚都曬得黝黑,一黑一白有點滑稽。
庭園內綠草如茵,鮮花盛開,樹影婆娑,人行通道兩旁開著巨大的電風扇,旋轉的同時伴著水汽,為遊客來帶一絲絲涼意。導遊操著一口憋足的普通話為我們講解:緊鄰著湄南河的大皇宮是曼谷市中心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也是泰國諸多王宮中保存最完美、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宮,被稱為「泰國藝術大全」。大皇宮由一組暹羅式風格的建築群組成,是仿照故都大城的舊皇宮建造的,經歷代君主不斷擴建,形成巨大規模,總面積218400平方米,宮廷建築以白色為主,四周築有白色宮牆。宮牆高約5米,總長1900米,其中裡面的玉佛寺最有特色,玉佛高66釐米,闊48釐米,是由一整塊碧玉雕刻而成,是泰國的國寶。每當換季時節,泰國國王都親自為玉佛更衣。
大家被曬得昏昏欲睡,對於大皇宮的輝煌歷史也不感興趣。但當導遊說起大皇宮裡的中國特色,大家都來了興致。
泰國的建築受到印度、歐洲、中國文化影響較深,在大皇宮裡中國元素到處可見。皇宮整體建築群鑲嵌了大量彩色玻璃、金箔和閃亮的珠貝。金色的廟宇、佛塔、形態各異的雕塑,在陽光的折射下顯得奢華、莊嚴和神聖。但是我們腳下踩著的石板磚卻是千裡迢迢從中國運過來的,據說是海上絲綢之路打通之後,泰國商人從中國運輸絲綢、茶葉,陶瓷等貨物,為了使船能經風浪而不翻,他們會在船的底部放幾塊大石頭來「壓艙」。等返航時則將這些壓艙石留在了泰國。因為這些壓艙石質地優良,故被用來鋪設大皇宮的道路。一塊塊漂洋過海的「壓艙石」,見證了歷史,也成為了海上絲路印記。
大皇宮的中國元素隨處可見。玉佛寺四周長廊的牆上就有178幅壁畫,壁畫細膩生動,色彩濃重,吸收了印度的典故和西方繪畫的精髓,而山水畫筆中又似乎有中國山水畫的影子。在各個宮殿的門口,都可以看到古樸的中國雕像,如文臣武將、關公、穿清代服飾的官吏等等。這些石像和壓艙石一樣,是商人買來以鎮船伏波用的。由於造工精細,而當時的泰王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愛好中國藝術,於是便購下很多這類石雕像放在大皇宮內。
中國建築雕刻藝術傳入泰國後,影響了泰國宮廷和寺院建築。美輪美奐的泰國宮廷,莊嚴肅穆的佛院透著濃厚的中式氣息。高大精美的石雕,閃爍光芒的琉璃瓦,玉宇飛簷的殿堂,覺得這些一切都華麗得非人間所有。
於是每次到這樣精美到眼花繚亂的地方,我都會詫異,人何以能製造出這麼美麗的東西?它們又何以能流傳這麼久,不被時間的洪流衝刷?
幾百年前,交通那麼困難,可是中國的陶瓷和絲綢,這些並非生活必須品的東西卻可以在全世界流通,為什麼?因為美會流淌,美是活的,像水一樣,而人心就是一處沒有底的深潭,貪婪的吸收著美麗的事物,只不過,有錢有權的人,他們的心更深。
就像我們千裡迢迢來到泰國,也是為了看美麗的東西,即便有的人不會懂得大皇宮的美,但直奔芭提雅看人妖,也還是因為,人妖就是美呀!
第二站 富貴黃金屋
鮮花遍地、飛瀑流泉、雕塑精美、裝飾堂皇、寶石閃爍……18年前,我抱著一碗炒餅,坐在豐鎮一中門口的小飯店,看《流星花園》裡的美男子,深深記住了一座美輪美奐的房子。
我就想著有一天去這裡看看多好呀。
我還想,如果不用去上課,可以坐在這個小飯店看一整天《流星花園》該有多好呀!
時光轟隆隆地流走,現在的我,終於沒辦法再回到當初看《流星花園》的日子和心態了,但我還想去那個美輪美奐的地方看一看。
再後來,我都忘了自己心心念念想要去的地方了。
是不是每個人都一樣,在念念不忘中,忘記了很多事。
直到來到芭提雅,他們說有這麼一個私人莊園,富麗堂皇,宛如宮殿,還是《流星花園》取景地。
富貴黃金屋?這麼土豪的名字,是因為莊園裡有一純金望海觀音金佛,高大的觀音菩薩用金做衣裳,座前的純金蓮蓬、做成蓮子的鑽石和代表水池的整盤藍寶石都足以讓人嘆為觀止。
這座莊園瀕海而建,佔地18萬多平方米,大到遊客需坐電瓶車參觀。這座莊園無論是建築設計,還是景觀雕塑環境,都稱得上藝術精品。
有多美呢?我只能用嘆為觀止來形容。果然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原來一座房子可以這麼令人目眩神迷。
這座莊園是泰國首富謝國民送給他媽媽的生日禮物,價值多14億泰銖,也就是3億人民幣。
黃金屋臨海而建,氣派非凡,中西合璧,格調氣派非凡,精工細琢的雕刻隨處可見,五彩寶石鑲嵌的藝術品多得讓人驚詫。
你可能不認識謝國民,但你可能聽說過正大集團,或者記得央視風靡一時的正大綜藝節目,它背後的投資人就是謝國民。謝國民是泰籍華人,泰國正大國際集團董事長,也是泰國首富。
當年臺灣版的《流星花園》也是在黃金屋取得外景拍攝。在黃金屋門口的主樓兩側懸掛著中泰兩國國旗,謝國民雖然已入泰籍,但沒有忘記我們的祖籍是中國。
後來,謝國民母親過世,他就把這座莊園捐獻了出去,成為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據說每一筆門票收入都做了慈善。到了晚上,莊園外的舞臺上是一片歌舞昇平,泰國最有特色的歌舞在這裡上演;室內是一個盛大的自助餐宴會,舞臺上也是靚麗的帥哥美女在表演。
其實,無論拍多少照片,都顯示不出這座莊園的富麗堂皇,而且裝飾風格多樣,可謂五彩斑斕,要多絢麗有多絢麗,各種風格混搭帶來一種奇特的美感,也只有首富之家能撐起的這樣的排場,這樣的繁複與精緻。據說,每天有800名員工在打理這個莊園。
第三站 芭提雅的種種奇葩
據說,芭提雅是被荷爾蒙浸透的一座城市。
人妖演出是必看的。
說實話,看呆了,因為太美。經常在內蒙古看演出,但那種完全和大自然,和草原,和藍天白雲,和風和雨融合在一起的,充滿力量充滿喜樂也充滿生機的舞蹈,每個演員都美,但美在自然,美在剛健,美在生動。
在芭提雅,我第一次被一種假的美打動。我也第一次看到一類流光溢彩的人,完全和生活脫節,打扮得太美,美得也妖豔。如果一件事物美得過頭了,那就成了假的了。這些人的確不是真的女孩,但也的確比真正的女孩還嬌柔美豔。
第一場演出有點百老匯的感覺,歌舞為主,也通過歌舞來傳遞一種渴望,一種哀嘆,總歸是偏向溫柔的。第二場演出是在東方公主號上,以性感為主,看得人面紅耳赤。那些美麗的尤物,為了謀生,連最寶貴的生命都可以捨棄一些,何況其他?所以什麼都不在意,你給小費,她們會非常熱情的擁抱你,以半露的酥胸,以溫柔迷人的媚笑。
芭提雅的故事,說起來都很哀傷。這個小小漁村的命運,因為越南戰爭而徹底改變了。越南戰爭期間,這個距離越南不遠的漁村,成為美國大兵的休息點,他們在這裡花美鈔尋歡作樂,很多年輕女孩子為了賺錢,選擇了皮肉生意。而那些貧窮家裡的男孩子看到姐姐可以賺錢,自己也蓄起了長發,穿起了女裝,在昏暗的酒吧裡,看起來也一樣嬌媚,獲得了不少生意。
越戰打了十幾年還不結束,越來越多的男孩子選擇了成為「女人」,以養家餬口,為了更具女性特徵,很多人選擇了手術和吃藥,芭提雅也漸漸成為了一個著名的娛樂場所。越南戰爭結束以後,這些美麗的人妖竟然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為了安置她們,政府將她們集中起來進行訓練,最後派一批代表出國演出,人妖表演在國際舞臺一炮打響,身價陡增。越來越多的人也慕名來到泰國獵奇,於是,更多人為了謀生,選擇了變性。
纖細的腰身,吹彈可破的肌膚,水靈靈的大眼睛,嫵媚的笑容……如果不說話,任何人都看不出來,這樣美麗的女孩其實不是女孩。雖然她們在臺上風情萬種,但容顏不再就開始了悲慘的命運。我們在一個飯店遇到了一個變性人,大約40多歲,姿態依然嫵媚,但滿臉皺紋,看得出年輕的時候是一個美人,也定在臺上風光過,但老了之後也只能做更辛苦的工作。
這座城市煙火氣十足,浸足了血淚,後來笑聲就不那麼純淨了。
晚上8點多,我們從芭提雅著名的風月街走過,也許是時間太早,夜貓子都沒有開始活動,看到的無非是客人寥寥的酒吧。無精打採的狗和貓,臭味燻天的垃圾,壞了的水果味道,蒼蠅和蚊子,黑眼圈嚴重的站街女拖著疲憊的身子坐在凳子上吃零食。不過,平靜的表象下暗流湧動,午夜之後,這裡是另外一番天地了。
等車的時候,我呆呆的環顧四周,很舊很舊的月光和星星,都映在了芭提雅街頭的汙水裡,也一樣清亮。
人流熙熙攘攘,車輛亂鬨鬨的,空氣熱得粘稠,此時特別想念內蒙古的夏夜。在這樣氣候截然不同的地方,無論玩的如何開心,你總會產生一種疏離之感。縱然泰國的夏夜和故鄉的夏夜不同,可是抬頭,月亮就那麼模糊成一團白光,其實也和其他地方的月色並無不同。
從月光中移開目光,我看到街頭兩個男生在接吻,頭髮濃密,旁邊幾個女孩子偷偷的笑,我不知道其中一個男孩子是不是男孩子,幾個笑著的女孩子是不是女孩子,管他呢。
這座城市以溫柔的姿勢擁抱每一個人——男或女,或處於男女之間。世界上還有什麼偏見呢?任何奇怪的人在芭提雅都不奇怪。
第四站 水上市場
泰國有很多很多水上市場,這座水上市場,叫做「杜拉拉水上市場」,聽著奇怪,可是看過《杜拉拉升職記》的人就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這部電影曾在這裡取景,這裡就成為很多中國人的必遊景點了。也真是奇怪,好像一部電影一取景,就鍍金了一樣,搖身一變就丫鬟變小姐了。
其實就是一條曲曲折折的水道,水道兩旁搭建起棚子,小販兜售千奇百怪的小物件,水都不清澈了,不過水果攤上的水果卻鮮靈靈的,惹人喜愛。這個地方的商品種類繁多,讓我想起溫州小商品,傳統服裝,古董,字畫,銀器……
不過,旅遊嘛,就是走走逛逛吃吃,在煙火市集中,一種生活偶遇另一種生活,也還是不錯的。
何況,這裡不是發生過很美好的愛情故事嗎?人天生愛聽故事,這裡在很多年前寫下的情懷和故事,現在依然有人兜售,有人買單。
我被路邊的一個女孩吸引,那個女孩低頭編織手環,花朵清香,手指纖細,她並不主動招攬客人,只是低頭認認真真編織花環,客人問,她才抬頭答一句,並不熱情,好像用一心一意的堅持,守護著很多遊客關於水上集市的幻想。
逛了一圈,快要走了,突然想起買東西,於是和同行的姐姐急急忙忙到處找包,想要買一個漂亮的帶有泰國印記的包回去。至於為什麼,那也沒什麼原因,留個念想而已。
在購物店,有一對夫妻讓我很感動。丈夫執意要買一個戒指送給妻子,妻子卻嫌貴。後來還是買了,雖然嘴裡嫌貴,可臉上還是有笑容。這個戒指不管怎麼樣,都會在未來平淡無奇的生活裡,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光亮。
我前幾天搬家,整理東西的時候,發現我在尼泊爾買的小象木雕,在柬埔寨買的掛件,在土耳其買的包……哈,其實回來後就放起來了,幾乎不會用到,但難得出來一趟。那些我們狠心買下來的貴巴巴的異國他鄉的東西,好像一枚徽章,紀念著我們不虛此行。
是的,喜歡的話,就應該花,那一刻的心疼,是日後偶爾一刻的惦記與回憶,定然帶著滿足的笑意。
於是,我心滿意足的把那隻印有可愛小象的包包買到了手,回去會不會背?不知道,但此刻,我很開心。
第五站 路上的遐想
作為一個懂點英語的人,晚上我帶著大家出門逛。但是當遇到購物,我發現泰國人總是能無師自通學會中文,而且很快的說服大家買點什麼。於是我覺得自己也沒什麼用,就跑到岸邊,坐在那裡看黑夜中的大海,聽著海水譁啦啦的響,譁啦啦的來來去去。
就在那一刻,這段旅程突然鬆弛下來,好像很多煩憂都被海水衝走了。我想起了第一次來泰國的時候,想起了在華欣小鎮,每天枕著海水入眠的時光。
13年第一次去泰國,那是一個中國北方寒冷至極的冬天,我從西藏去尼泊爾,在從尼泊爾飛印度,這才抵達泰國。下了飛機已經是半夜3點了,我在考山路找青旅,路上的酒吧依然熱鬧,好像全世界喜歡喝酒泡吧的人都集中在了這裡。年輕的時候覺得這個世界充滿善意,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出什麼意外。可惜當時是旅遊旺季,找一個床位也不容易,我也不知道自己那麼小的身軀,為何背著一個大包可以在考山路的深夜走那麼久。
現在想想,涉世未深的我,不過是對這個世界的另一面十分好奇,好奇心如此巨大,以至於我忘了自己獨自一人深夜在陌生國度。隔著一條街,我傻傻的看著那些燈紅酒綠,那些迷離幻境,好像在看一個夢,並不敢踏入一步,卻也捨不得離開。
我就這麼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問,後來終於遇到一個好心的老闆,恰好是尼泊爾人,大約是我身上背著的那個背包印著大大的「nepal」打動了他,他說有床位給我,接著就把我引到一個房間。此時,一個坐在地上的醉漢被老闆高大的身軀夾著,扔到了大廳。
他告訴我,這個來自日本的醉漢是個作家,在這裡住了3個月了,沒寫出一個字,天天喝酒,他打算將之驅逐出去,讓我住。我帶著一種驚慌和歉意住進了那個房間,東西放好,連澡都沒洗就睡著了。第二天醒來,那個日本作家竟然神採奕奕的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因為他的英語發音太奇怪我完全沒有聽懂。在沙發上睡了一晚的日本作家當晚又找到了床鋪,住在我上鋪的那個英國男孩走了。青旅就是這樣,來來去去。日本作家一點都不怪我佔據了他的床位,晚上十分熱情要請我喝酒,我驚慌失措的拒絕了他。
後來遇到一個很美麗的小姑娘,兩個人就買了火車票去了華欣,在那裡住了一段時間,也不幹什麼,就是逛市場,睡覺,看日出,看海,吃泰國泡麵而已。但想起來很美好,我們每天清晨都撿很多雞蛋花。
今天和朋友打電話,打著打著又和身邊的人聊天,朋友在電話裡非常不滿:正念正念!我啞然失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腦子裡想很多事,結果一件也沒有做好。
加繆說:對未來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我想我第一次來泰國那麼開心,大概是那段時間我在全心全意玩耍吧,和自己相處。這一次,卻一直在想公司的事,不能保持正念。
哪一天最開心呢?
想來想去,除了自己在岸邊看海,大概就是那天晚上回來,看到導遊在路邊攤吃宵夜,我就坐下來和他們喝酒。鍋裡咕嘟咕嘟煮著鯊魚,我也不敢吃,只是那樣熱的夜,需要一瓶啤酒而已。
一路上,總是看到很多人在喝酒。好像對於很多泰國人,只要樹下一杯啤酒,就是一整天的好時光了。
我早就不記得我們說了什麼,那一刻,我大概在和自己乾杯,用一杯tiger啤酒,記住這悶熱的泰國之夜。
昨天朋友對我說,特別想買幾瓶啤酒,蹲在路邊喝個痛快。我知道,她大概想,在很熱的夜裡,和自己幹一杯。
也許,每一次出門旅遊,都算是和自己好好相處了,因為周圍都是陌生人,你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而已。那一刻,我其實知道,自己挺好的,起碼是可以依靠的人。
本期編輯:夏末
圖片來源:網絡
關鍵詞:旅行,情感,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