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劉傳健駕駛的3U8633航班火了。無論是電視、報紙、網絡還是自媒體,都滾動報導著這位機長和整個機組創造的傳奇。萬米高空,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頂著失壓、風壓、缺氧和極度不適,劉傳健用雙手操控飛機,成功安全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百餘人的生命得救了。大家都自發地叫他「英雄機長」。26天後,這一稱呼被官方「蓋章」。6月8日下午,「四川省 中國民用航空局成功處置川航3U8633航班險情表彰大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劉傳健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並享受省級勞動模範待遇。
上臺領取獲獎證書時,劉傳健笑得有些羞澀。臺下,有他的生死搭檔,有他的同事,還有他的妻子。他在現場發言時說了很多感謝,他認為自己和機組的這份榮譽屬於中國民航,屬於每一個人,是大家共同的光榮。
對於表彰本身,劉傳健看得很淡。他說,其實就是個新的起點,英雄其實很簡單,只要在平凡的崗位下做出不平凡的工作,都是英雄,「所謂新起點,就是儘快融入到平時的工作中去,帶給公司和社會更多的正能量」。
8次
現場說了8次感謝 「榮譽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事隔26天,當著會場中的上百人,劉傳健再次回憶起當天的情況。「雖然過了蠻久,但情景仍歷歷在目。」
5月14日早上6點27分,劉傳健駕駛著3U8633次航班從重慶起飛,飛往拉薩。7點30分,飛機飛過雅安,進入高原山區。這時,劉傳健發現駕駛艙右風擋玻璃出現裂紋,隨即向空中管制員申請下降高度,並準備飛向成都備降。
讓劉傳健意外的是,剛和空管交流完指令,右側風擋玻璃便不翼而飛,甚至副駕駛的半個身子都掛在了機外。「部分儀錶盤被掀開,飛機嚴重顛簸並極速下降,瞬間的失壓讓我聽覺失聰視線模糊。」強大的氣流從窗外襲來,衝擊力讓他無法戴上氧氣面罩。
危急關頭,他想到了自己作為機長的職責,想到了飛機上的100多名乘客。顧不上缺氧、失壓、風壓和極度不適,劉傳健腦中的唯一念頭就是要把飛機操控好。「千萬不能讓飛機掉下去。」劉傳健說,自己咬緊牙關,拼盡全力,雙手牢牢握住駕駛杆,終於控制住了劇烈震動的飛機。
就這樣過了34分鐘,經歷了緊張、緊迫和緊急的飛行後,3U8633航班安全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劉傳健還記得和機組成員走出艙門時,看到飛機外面集結的各種應急車輛,看到同事們焦急熱切的眼神,看到身邊人的一行行熱淚。
想起這些,劉傳健現場說了很多聲感謝。「感謝第二機長梁鵬,他及時查閱失壓程序,向我提供相關數據;感謝重新回到座位的副駕駛徐瑞辰,他一直用應答機識別特情代碼;感謝畢楠,女乘務長和全體乘務員,他們在客艙沉著處理特勤;感謝空管的同志們,他們在短時間內讓出空域,騰出空道,為備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這次特情成功處置後,整個機組得到社會各界、廣大民眾的盛讚,評價我是英雄機長,中國版的薩利機長,謝謝各界的高度關注和極高的評價,我堅持認為,這份榮譽屬於中國民航,屬於我們每一個人,這是我們共同的光榮。」
26天
未來還會繼續飛 「在平凡崗位做出不平凡的工作,都是英雄」
在金牛賓館東苑嬌子廳,英雄機組被安排在了第一排最中間。8位「英雄」都穿著制服出席。劉傳健坐在最右側,不時有攝影、攝像師在他前面發出咔咔聲響。
從5月14日至今的26天裡,除了進行了相關的身體檢查、預防性治療外,劉傳健都在重慶的家裡休息。「目前還有一名乘務員在治療中,其餘都挺好的,基本上都在休息。」他告訴記者,經歷了這麼個險情,大家的心裡變化還是挺大的,從應急到休息再到回想,每個人都會受影響,但影響正在逐漸恢復,「公司還安排了心理醫生和我們聊天,希望我們能更快地從心理陰影中走出來」。
對於此次表彰,劉傳健看得很淡。他說,其實就是個新的起點,我認為英雄其實很簡單,只要在平凡的崗位下做出不平凡的工作,都是英雄。「所謂新起點,就是儘快融入到平時的工作中去,帶給公司和社會更多的正能量。」在他看來,5月14日那天的備降成功,離不開平時的訓練,「飛行是很嚴謹的工作,平時訓練和制度都非常嚴格,包括各種應急情況處理都有專業的流程。」
未來,劉傳健還想繼續飛。至於何時才能重返藍天,他回應稱還需再等一段時間,得等到體檢合格後才能回到駕駛崗位。他說,民航人包括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應盡的職責,只是民航人對安全工作提到的會更多。可能影響面更大,所以以後還會更加注重安全,服務好旅客,服務好社會。
對於年輕的飛行員,劉傳健也給出了一些自己的飛行建議。「年輕飛行員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講方法,學會精於飛行,樂於飛行,更好的保證安全。」
38小時
繼續支持丈夫飛行 「沒討論過險情,儘量讓生活平靜些」
6月8日,劉傳健的妻子鄒函也來了表彰大會。臺下,看著自己的親人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這一稱呼時,她笑著拍起了雙手,眼中卻凝結出氤氳。
鄒函是重慶當地一所高校的老師,平時工作比較忙,不怎麼看電視和上網。5月14日那天,通過朋友和家人,她才知曉丈夫在空中遇到特情。「我當時很擔心,不知道他身體有沒有受傷,也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情況,究竟發生了些什麼。」後來,守著電視,鄒函才知道了具體原因。「我覺得很難過,原來他在飛機上受了這種壓力。作為家人來說,親人經歷了這樣大的險情,心裡還是不舒服」。
5月15日晚上9點30分,據特情發生已過了38個小時,鄒函這才見到劉傳健。看到前來迎接的丈夫,她的眼淚瞬間掉了下來,還沒等車停穩,便開門衝出去。後來,鄒函發了條朋友圈。「感謝所有人的關心和認可,這是一件很大的事,他沉著冷靜處置得當,他是我的驕傲;這也是一件很小的事,他只是去飛了一個航班,履行了一個機長應盡的職責。記得很多年前,一位資深機長跟我說,民航不需要英雄,我們要的是安全,作為一名飛行員的家屬,我只希望每一次飛行都順利,每一次起降都平安。」
這20多天來,劉傳健基本都待在家裡。難得閒下來,鄒函會做一些他喜歡吃的東西,雖然是最普通的菜,英雄機長也吃得舒服。在家裡的日子,他們從沒討論過那次驚魂,鄒函一直避開那個話題,希望丈夫的生活儘量平靜一些。
她也想過未來是否還要繼續支持劉傳健飛行,答案是肯定的。「這樣的事情都已經發生了,難道還會發生比它更恐怖的事嗎?」她告訴記者,丈夫很喜歡飛行,也想回到這個崗位上去,「只要他想,我肯定支持」。
封面新聞記者 殷航 張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