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是很多孩子喜愛的一款飲品。
孩子最喜歡酸酸甜甜的東西,尤其是對於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而言,酸奶更是大多數孩子的心頭愛。
而且還有很多家長認為酸奶是健康的飲品,其實給孩子選購酸奶的時候,父母也要小心,不是每款酸奶都適合孩子喝。
一位媽媽提問:風味發酵乳和原味發酵乳差別大嗎?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同樣是酸奶,風味發酵乳的價格卻比原味發酵乳貴一倍左右。
難道風味發酵乳的營養成分比原味發酵乳多一倍?其實不然。
風味發酵乳和原味發酵乳的區別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配料不同:風味酸奶>原味酸奶
風味發酵乳和原味發酵乳的配料不同,風味發酵乳雖然是酸奶。
但是它的成分更複雜,添加的東西太多,比如甜味劑,穩定劑,增稠劑等各種食品添加劑用來提升酸奶的口感。
此外很多風味酸奶以添加堅果,水果,燕麥等為噱頭提價格,但其實這些東西含量非常少,風味酸奶添加的東西多,但是糖含量也高。
所以這類風味酸奶其實不適合太小的孩子吃,但是原味發酵乳成分比較簡單,原味酸奶口味更單一,口感更酸一些,更適合孩子。
營養成分不同:原味酸奶>風味酸奶
風味酸奶添加的生牛乳少,蛋白質少,但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卻相對高一些,所以風味酸奶的營養成分相對低一些。
但是原味酸奶添加的營養物質:維生素b,鈣和益生菌比較多,所以營養價值方面,原味酸奶必然是大於風味酸奶的。
口感方面:風味酸奶>原味酸奶
風味酸奶口感更好,因為風味酸奶添加的東西更多,甜味更重,口感更細膩,而且風味酸奶口味多,包裝也更花裡胡哨,所以更受小孩子歡迎。
但是原味酸奶口感就很一般了,真正的無添加的原味發酵乳其實很多人都吃不習慣。
所以說不同的「前綴」意義大不同,家長一定要懂得這些前綴才能選出一個適合孩子的酸奶。
選酸奶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低溫酸奶比常溫酸奶好
低溫酸奶也稱「活菌型酸奶」,常溫酸奶被稱為「滅菌型酸奶」。
其實這兩種酸奶各有優勢,單看營養成分(蛋白質,鈣類物質)常溫酸奶和低溫酸奶幾乎可以打成平手。
但是如果想要用酸奶調理腸道菌群的話,選擇低溫酸奶更好,因為低溫酸奶能最大程度上保存益生菌的活性。
而常溫酸奶為了追求超長保質期和方便運輸,所以採用巴氏殺菌技術,這樣其實也不利於保存益生菌活性,所以看需求選擇。
一般人喝酸奶其實可以喝常溫酸奶,但是如果需要調理的喝低溫酸奶是最佳選擇。
誤區二:帶「酸」字的奶製品都是酸奶
真正的酸奶大多以發酵乳,酸奶,酸牛乳,酸酪乳這類名稱命名。
像酸酸乳這類都是飲料,乳酸菌飲料,乳酸飲料屬於飲料,只是帶有酸味的飲料,不是真正的酸奶。
此外,如果家長不會區分的話,可以看成分第一位是生牛乳/乳粉還是水,水排第一的大多都是飲料。
這種乳酸菌飲料裡面的添加劑太多,其實不適合小孩子喝,沒有營養是其一,容易發胖是其二。
誤區三:越稠的酸奶越好
酸奶稠不一定營養高,還有可能是添加了過多的增稠劑,或者是加工工藝的不同,所以父母千萬不能按照稠不稠判斷酸奶的好壞。
父母應該如何給孩子選擇酸奶?
看配料和營養成分
首先成分表中,第一位要是生牛乳或者牛乳粉,( 不要選擇第一成分為復原乳的,營養成分低,而且復原乳裡含的生牛乳非常有限,添加劑比較多)。
其次,真正的酸奶,蛋白質含量一定要高於2.3g/100ml。
脂肪含量方面,按照標準原味酸奶不能低於3.1%,風味酸奶不低於2.5%,要注意的是,高脂酸奶不適宜經常喝。
正常酸奶碳水化合物在10%-12%左右,但是現在很多酸奶含糖量大多都比較高,尤其是一些風味酸奶,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
看酸奶的保質期
酸奶和牛奶一樣,也是越新鮮越好。
所以在選擇酸奶的時候父母一定要選擇日期比較新鮮,尤其是低溫酸奶,低溫酸奶本身價格就相對高一些,保質期也比較短,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仔細挑選。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買酸奶的時候會仔細挑選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可以點讚和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