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白山池南區地處長白山南麓,區域面積1377平方公裡。這座邊陲小城雖是國土中小小一隅,卻承載了厚重的文化,盛滿了奇山、密林、碧水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立足資源優勢,池南區在生態保護、城區規劃、景區打造、文化挖掘上下足功夫,2020年11月18日,池南區入圍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的一顆璀璨的新星。
1月10日,池南區溫泉節暨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表彰大會在池南舉辦,老黑河遺址公園開發保護利用規劃論證會也相繼召開。池南區以此次系列活動為契機,加快文旅融合,深入挖掘提煉長白山溫泉、老黑河遺址文化內核,豐富池南區的靈魂,為全域旅遊事業的再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池南區委書記、區長曹樹清表示,池南區勇攀高峰,不斷提升吸引力、供給力和競爭力,取得了一份大幅增長的旅遊「業績單」,又入圍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這離不開池南人的努力,離不開「鍶」泉的吸引力。
池南的溫泉水皆取自長白山當地的天然溫泉。據曹樹清介紹,池南區目前有兩種溫泉,一種是高鍶溫泉,溫泉中鍶含量高達94.5mg/L,中國礦業聯合會地熱委員會授予該溫泉「中國稀有富鍶理療熱礦水」稱號。另一種溫泉水是來自長白山的錦北自湧泉。此處自湧泉日湧量約500噸,出水溫度46度,屬碳酸氫鈉型溫泉。
夏浴溫泉聽松韻,冬泡溫泉賞雪姿,眾多省內外遊客慕「鍶」名而來。「池南這片沃土賜予溫泉神奇的功效,溫泉館內設施一應俱全,各個泡池各有不同,滿足不同年齡段的需求體驗,熱情的服務也讓我們覺得特別親切。」在池南區溫泉節暨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表彰大會上,池南區本地居民徐海燕分享了她與溫泉的故事。
文化是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源頭活水,在發展中,池南區一直秉持著文化自信。在長白山的文化發展過程中,池南成績堪稱傑作;在全國全域旅遊的發展中,池南也位於前列,這些都少不了池南溫泉產業的助力。為加快溫泉資源的開發利用,推進溫泉產業發展,將池南的文化自信融入汩汩溫泉中,池南區開展第二屆溫泉節座談會,對「溫泉文化與溫泉養生的聯繫」進行深入探討。天沐集團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彭程指出了溫泉文化的重要性,要將溫泉的歷史文化與天沐的泡湯文化融為一體,形成池南特有的溫泉文化,並將其深入地融進產品。用文化搶佔市場,才能讓池南的溫泉產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本次池南區溫泉節暨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表彰大會是池南區全域旅遊文化節中重要的一環。
在推進全域旅遊過程中,池南區始終秉持「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踐行並倡導「旅遊城鎮化,城鎮景區化,景區國際化」的一盤棋格局,將池南區作為大景區來規劃和打造,高起點開展生態保護和旅遊規劃。結合實際制訂「320」計劃,形成了以長白山南景區、老黑河遺址及訥殷古城3個板塊為龍頭,輻射帶動區域內老黑河遺址博物館、訥殷古城景區、漫江紅柳植物園、森林觀光小火車、野鴨湖風景區等不同風格的景區(點)資源開發,加快景區(點)「多點打造、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形成區域集群。
這樣的成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得益於池南區「全民參與、全民創建,人人是導遊,處處是風景」的創建精神,得益於池南區每一個人的努力。放棄與家人團聚的人民警察、日夜在馬路上清掃的環衛工人、抓建設搶工期的城市建設者、加班加點提升服務的景區工作者、錄才藝段子用抖音宣傳家鄉的老百姓……正是這些人匯聚成了一往無前的創建自信、創建力量。為了進一步鼓勵更多的力量匯入到全域旅遊優質提升的工作中來,會上池南區副區長馮起翔現場宣讀了在全域旅遊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名單,並與池南區公安分局分局長周大勇一同為致力於宣傳家鄉的抖音達人們頒發了「抖音鼓勵金」。
在池南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過程中,百姓切實地感受到身邊的變化,處處皆風景,處處皆服務,城區越來越乾淨,環境越來越優美,交通越來越便捷,公共服務設施越來越全面,每個人都變成了全域旅遊的推廣者。推動全域旅遊工作與全民共建共享相結合,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池南模式」。
長白山池南區資源稟賦豐厚,歷史文化悠久。不僅擁有世界級的「粉雪天堂」、國內「鍶」含量高的溫泉,也孕育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老黑河遺址位於池南區東南方向13.2公裡,是長白山密林深處人跡罕至的一處抗戰遺址群。2019年6月12日,長白山池南區漫江村民兵連長陳文序和村民上山挖野菜時,在池南區老黑河山上,發現了一口水井,隨後又發現了很多石頭城牆工事,初步測量竟達20多萬平方米,池南區先後3次組織專家學者對老黑河遺址進行實地考察和研究。
2020年4月10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吉林省文物局考古所深入長白山腹地的老黑河遺址內,頂著酷暑寒天、蚊蟲肆虐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全面系統的考古調查。深山中的辛苦換來甘甜的果實,他們在老黑河遺址內發現了兩類建築遺存,一類是與中國人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活動有關的地窨子遺蹟,一類是日偽掠奪我國長白山地區林木資源留下的證據。這些遺存,是日本侵略者對我國經濟侵略的鐵證,具有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價值。2020年6月,經吉林省委、省政府批准,長白山老黑河遺址被正式確定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現在,通往老黑河遺址的道路已經暢通、5G信號設施也已鋪設、服務功能逐漸完善。下一步,池南區將加快老黑河遺址的保護與發掘工作,把百年石屋作為文化開發的有力支撐,建設老黑河遺址文物展示區,同時以東北抗聯幹部學院豐富其內涵,堅持走「歷史」路線,與老黑河遺址緊密聯繫。
在全域旅遊到來的時代,為進一步推動老黑河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依託紅色景區凸顯教育基地功能,讓文化資源起到從「外化於形」到「內化於心」,鞏固提升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成果,長白山池南區召開老黑河遺址公園開發保護利用規劃論證會。論證會上,各位專家學者各抒己見,為老黑河遺址的開發保護利用建言獻策。
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吉林省文物局局長金旭東認為,老黑河遺址的前期挖掘工作行之有效,既講科學,也講政治。同時,他也對老黑河遺址的保護開發工作給出了指導建議:老黑河遺址公園的定位要清晰、要深化;要注重保護老黑河遺址群的整體性;老黑河博物館的建設要遵守「用文物說話,說文物的話」的原則。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所長王力軍認為,老黑河遺址真實性較高、地表遺存很豐富,且具有非常清晰的密營遺蹟,以後的發展空間非常大;因此對其的開發利用,要更具長期性和發展性。同時,對老黑河遺址的開發要更注重系統性,可先確定發展框架,再陸續豐富內涵,填充具體細節;後續工作的節奏可以適當放緩,並進一步強化老黑河遺址建築群的空間概念。
長白山黨工委委員、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鴻罡表示,長白山保護開發區也將深入挖掘提煉老黑河遺址文化內涵,加快實施老黑河遺址的保護利用,充分發揮老黑河遺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深度融合長白山歷史文化,打造成集遺址觀光、文化體驗、康養度假、紅色旅遊、環長白山遊於一體的文化和旅遊新亮點,塑造長白山文化新地標、旅遊新名片。
微信號|doudoushijie2018
聯繫電話|1520430456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