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已經連續十年霸佔全國樓價TOP20的位置,對此有許多人產生質疑:一個常住人口剛剛突破200萬的「小城市」,都是炒房客和政府製造出來的樓市泡沫吧?
小編也遇到過很多想在珠海投資的朋友,向小編反覆求證目前珠海的情況。特別是2019年珠海放開限購以來,全國各地不少投資者的目光都在盯著珠海。而其中有幾個問題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小編就收集多方資料來為大家分析一番。
01
人口雖少,但增速最快
的確從數據來看,珠海人口少是大家都公認的事實。2019常住人口才剛剛突破200萬,達到202.37萬人。從全省角度來看,珠海人口數的確在最末位。
不過有一個數據十分可觀,就是從2016年開始珠海人口的增長率開始發力,2018、2019兩年的增速都是全省第一,分別是7.12%和7%,去年新增13.26萬人!
雖然這與珠海逐漸放寬落戶條件有關,但在全國範圍內的「搶人大戰」之中,珠海能有這股魄力和實力從各大巨頭手裡「搶人」,也側面證明了珠海有值得大家踴躍進入的價值。
其實導致珠海人口較少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珠海從發展初期開始就堅定了高質量、高創新的發展方向,將大批汙染工業產業拒之門外,導致錯過了當年「三來一補」打工潮的人口紅利。珠海選擇了一條與東莞佛山等地不一樣的發展道路,這為它留住了綠水青山和碧海藍天。
(珠海)
而有意思的是,2019年珠海的人均GDP為17.55萬元,在省內排第二,全國排第四。而GDP反映的是城市的經濟總量,人均GDP反映的則是城市的民富程度,換句話說就是,珠海人有錢!這是內生購買力!
總的來說,珠海過去人口的確較少,但隨著未來還會有大量人口進入珠海,我們對珠海是有信心的。
今年珠海市委也宣布了:「計劃到2025年珠海常住人口超過300萬,到2035年常住人口超過500萬」!
02
珠海產業少?純屬扯淡
大家多次提到珠海產業少這個屬性,但其實珠海市內臥虎藏龍。
世界名表羅西尼是珠海的、原料藥領域有15個產品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的麗珠集團是珠海的、全國最大的飲料瓶生產基地也在珠海,更加不用說聞名中外的格力集團、湯臣倍健和納思達等等了。
目前珠海市內就有28家境內上市公司,截止11月,這些上市公司總市值7017.36億元,大部分都是細分領域下的龍頭。此外還有10家境外上市公司,數不勝數的一些優秀的小企業也正發光發熱,比如說目前正在發展中的雲洲智能,無人船行業的引領者,對於開展海上救援等工作有很大的貢獻。
(珠海企業上市公司名單)
珠海作為經濟特區成立40年,從1980年GDP僅有2.61億元,成長到今天的3435.89億元,足足翻了1315倍,這自然是跟珠海產業引領著前進息息相關。
如今越來越多的產業企業進駐珠海,包括華為、騰訊、阿里巴巴、聯想、360等國內巨頭,以及BP、博世、佳能、飛利浦等累計42家世界500強企業。並且隨著琴澳融合的大勢所趨,在橫琴註冊的澳企已超過3400家。
珠海市委今年所說的「計劃到2025年珠海的GDP超過6000億元;到2035年GDP向2萬億元邁進」並非無稽之談!期待未來珠海產業的騰飛起舞!
03
樓價被透支?潛力無限
雖然2020年珠海的房價排在全國第12位,但在2016年的時候是排在全國第8位,並且幾年來浮動不大。整體表現來看珠海的房價還是挺穩,不會像廈門、三亞這些近幾年才入榜並蹭蹭上升的城市一樣,淪為炒房客們的狂歡地。
其實說起珠海樓價高,大部分人想到的是橫琴。目前橫琴均價47000元/㎡左右。這些年來橫琴作為新區,大力發展基建,高度利用土地,即便如此,橫琴的住宅區域僅佔可開發面積的8%,還需要拿出大部分提供給澳門人士,物以稀為貴,樓價自然往上走。
同時橫琴還是「一國兩制合作示範區」,未來與澳門融合,與國際接軌;還有各種紅利政策、更多高端企業進駐橫琴,各方加持之下,橫琴樓價高也有它高的道理,之後更會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反觀珠海樓價稍微偏高的原因,其實小編之前也提過很多次了,大概有以下幾點:
1 地理位置優越
作為唯一一座直接連接港澳的城市,目前已對接廣州,未來還將通過深珠通道連接深圳,等於打通了灣區內幾大核心城市的人流物流資金流。
2 政策地位優勢
從最初的經濟特區,到如今的自貿區,珠海的歷史地位不言而喻,各種政策支持,只要深圳有喜事,珠海就能沾沾光。
3 產業發展前景巨大
這些年來珠海一直在發展高端產業,越來越多的巨頭進駐珠海,基礎好、起點高並且發展空間大,帶來更多的企業和人才自然也有更大的置業需求。
4 生態環境的價值
珠海已經連續四年獲得全國宜居城市第一的稱號,森林覆蓋率已達到32.1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9.8平方米,遠超全國平均水平。並且人均壽命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自然是大灣區中宜居安居的首選之所。
從這些方面來看,儘管珠海的樓價目前是高,但同樣是有它的價值所在。加之政府一直穩步調控,珠海樓價的漲幅對比其他城市而言已經算是小小水花。
未來各方交通成型,大量人口定居珠海,產業發展蒸蒸日上,相信大家不會再對珠海產生什麼質疑。
編輯:尹灼權
策劃:Chris Cheong
資料來源:樓三姐房產觀察
轉載請標註來源:《澳門商報》微信號 澳商圈(Macau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