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4版
13號張偉,男,生前系鄲城縣秋渠鄉第一初級中學校長
張偉視教育如生命,所教過的語文、英語、歷史、地理等多門功課,學生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2004年8月,他被任命為鄲城縣秋渠一中校長。當時的秋渠一中,教育質量已連續3年在全縣位居後3名,校園道路坑窪不平,校舍簡陋,生源流失嚴重,全校只有300多名學生。他利用課餘時間搬來磚瓦,鋪路面建花園,改變校舍簡陋、教學設施不齊全的狀況。
2011年到2013年,秋渠一中連續3年中招人均分數居全縣第一,中招綜合量化均位居全縣前3名,學校連續5年受到表彰。他本人先後被授予「鄲城縣十佳校長」「周口市優秀校長」「河南省優秀教師」等稱號。
2014年3月17日晚,張偉巡查過晚自習後,在辦公室突發腦幹出血,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42歲。
14號張銀良,男,52歲,駐馬店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
張銀良團結和帶領殘聯一班人,先後開展了殘疾人就業培訓、輔助器具供應,為全市53萬殘疾人提供服務;免費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3.5萬例,成功創建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市;在鄉村建立了康復室170個,規範化康復站2329個;創建了13個創業就業基地,為3萬多殘疾人免費進行職業培訓,實現就業創業6萬人;為541名困難殘疾人學生及殘疾人子女提供就學資助;建立省、市、縣級殘疾人扶貧基地19個,累計幫扶殘疾人16萬人次。他先後榮獲「河南省先進工作者」「河南省殘聯繫統先進工作者」「河南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連續2年被駐馬店市政府記個人二等功;今年5月,被授予「全國殘聯繫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5號鄭春光,男,退伍軍人,生前系淮陽縣鄭集鄉鄭集村人
2012年12月,鄭春光光榮退伍,幫父母在鄉裡做果品生意。
2014年1月30日是農曆除夕夜,淮陽縣鄭集鄉十字大街商場的商戶們家家關上捲簾門與家人團聚。晚上7點30分許,鄭春光發現商場的一間門面冒起縷縷黑煙,喊了幾聲無人回應,他奮力撬開這家的捲簾門進去救火,這時火勢已瀰漫整個店鋪並迅速向相鄰商鋪蔓延,剛剛掀開的捲簾門突然墜落下來。經眾人撲救,大火終於得到控制,但鄭春光卻獻出了23歲的寶貴生命。
鄭春光先後被授予「河南省見義勇為模範」「見義勇為青年英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模範民兵幹部」等榮譽稱號。
16號孟昭德,男,88歲,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離休幹部
1945年2月,孟昭德參加了新四軍,十幾歲的他先後參加了魯南、萊蕪、孟良崮、淮海等戰役。1984年,他參加了武漢城建學院河南分院的籌備工作。離休後,他曾為南陽一貧困生寄去500元;汶川地震,他捐出3200元「特殊黨費」。2011年,他做出決定:把20萬元積蓄和兩套住房無償捐給河南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建立教育基金;去世後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去世後不與活人爭地,樹葬。2012年他又捐獻5000元給河南建築職業技術學院。2013至2014年這段時間裡,他又創辦了多個助學基金會,為兩所學院基金會捐款8萬元。
他曾入選「河南省省直機關十大道德模範」,並被省委組織部、省老幹部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17號婁建黨,男,44歲,洛陽市計程車司機
1994年,婁建黨退伍後從事計程車營運。20年裡,他組建了「婁建黨雷鋒車隊」,長期免費接送需要幫助的群眾。2013年1月,身患腎病的洛陽市民李寶軍需要長期通過透析維持生命,他試著撥通了婁建黨的電話,於是婁建黨免費接送他10個月時間,直到他病逝。租住在洛陽市西工區的孫聰芬下肢癱瘓,獨自居住在2樓,行動不便,每半月就要遠赴山東進行治療。從2012年4月起,婁建黨就無償對孫聰芬提供所有這些方面的服務,一直到現在。這些年來,婁建黨堅持免費接送老、弱、病、殘人員超過5000人,為困難兒童捐款5萬餘元。
婁建黨先後榮獲「洛陽市十大愛心人物」「河南省文明駕駛員」「河南省學雷鋒十大標兵」「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標兵」等榮譽稱號。
18號徐鳳英,女,82歲,濮陽中原油田昆吾園敬託院入住老人
徐鳳英1948年參加革命工作,1987年離休。2004年,她離開北京回到故鄉,住進了濮陽市中原油田昆吾園敬託院。
2013年5月份,徐鳳英將2萬元善款捐給濮陽市慈善總會,希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她發現內黃縣的家鄉小徐村學校教室經常漏雨,需要搬遷,就變賣了自己在北京的一套住房,把38萬元捐給了這所學校。隨後,她又兩次為濮陽市慈善總會捐款62萬元。
徐鳳英常說:「我的錢是國家發的,我都80歲了,住在敬託院裡不需要多少花銷,不如將我的積蓄捐給慈善組織,幫助那些貧困的孩子完成學業,將來報效祖國。」濮陽市慈善總會授予徐鳳英「最美慈善老人」榮譽稱號。
19號黃春剛、胡陽海,潢川縣人,在青島務工
2014年9月3日晚上,黃春剛、胡陽海正在青島市北區黃臺路一家足療店裝修,突然發現有人搶劫後狂奔而逃,他倆追了4個路口終於將劫匪攔下。哪知劫匪竟手持匕首向他們亂刺,黃春剛左腋下中了一刀,鮮血瞬間湧出,胡陽海胸部和腹部各中一刀,腸子往外流出。胡陽海左手捂住腹部,右手死命摟住行兇者的脖子,黃春剛從後面將行兇者撲倒在地,迅速奪下他手中的匕首,兩人一起將行兇男子死死摁住。路上行人趕快撥打了110和120。經醫生搶救,兩人現已康復。事後,他們淡然而樸實地說,「我們沒有後悔這樣做,再來一次,還會衝上去」。
黃春剛、胡陽海榮獲了「河南省見義勇為好青年」「青島市見義勇為模範」等榮譽稱號,並獲得了「信陽青年五四獎章」。
20號魏聖和,男,47歲,光山縣磚橋鎮崔棚小學代課老師
魏聖和1992年起在磚橋鎮崔棚小學任代課教師至今,年年代班主任,教語、數、外等8門課程。他教過800多名學生,其中300多名考上大學;他幫助100多名貧困面臨失學的孩子交學費。他所教班級的教學質量一直位於全鎮第一,在全縣也是名列前茅。
47歲的魏聖和至今未婚。雖然每月只有幾百元代課費,但他資助學生花了3萬多元。2000年,學生林莉因家庭一貧如洗而輟學,魏聖和代交了林莉小學到大學的近2萬元學費。林莉大學本科畢業後,為了報答恩師、回饋社會,毅然回到崔棚小學任教。
因為魏聖和,崔棚小學成了全鎮的明星學校。魏聖和本人曾榮獲「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稱號,2014年9月被光山縣教體局評為「先進個人」,曾20多次被鎮人民政府評為「優秀教師」。
高新海是鄭州市隴海大院社區的一位普通居民,1976年因患急性橫貫型脊髓炎導致高位截癱,從此臥床不起,生活無法自理,照顧他的親人也離世了。當不幸籠罩這個家庭的時候,大院裡的鄰居們自發形成了愛心群體,默默承擔起照顧他的義務。常常是,這個給他談心,那個幫他解憂;這個幫他買藥,那個帶他乘涼;這個幫他洗澡,那個幫他理髮;這個幫他搬煤氣
罐,那個幫他家買米麵……在30多年的漫長歲月裡,當年的一些老鄰居已搬往他處,仍不忘抽空來看看,而新鄰居們又紛紛加入到愛心隊列中,愛心接力傳了一代又一代。後來高新海學會了騎電動三輪車,就免費接送社區辦急事的人。
雖然「隴海大院」已經拆遷,但是愛心接力從未停止。曾經居住在一起的鄰居們相約——回遷時,還要住在一起。
21號「隴海大院」——愛心集體
2014雅寶家具杯「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投票方式
一、紙質投票
1.候選人事跡及紙質選票刊登在12月11日的河南日報、大河報、東方今報、河南商報、河南法制報、鄭州日報以及各省轄市黨報或都市報上。
2.在您支持的候選人後一欄中打對號,每張選票限選個人10人,集體1個,多選無效。
3.郵寄地址:鄭州市鄭花路18號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感動中原」組委會辦公室(收),郵編:450008。
4.選票複印無效。
二、網絡投票
登錄感動中原官網(www.gandong-zhongyuan.com),大河網(www.dahe.cn)進行投票;關注「感動中原」(ID:GDZY-TB)官方微信公眾帳號,點擊投票。
三、注意事項
1.投票過程中嚴禁刷票、票數弄虛作假行為,一經查實
將視為廢票。
2.投票截止時間:2014年12月21日24:00(以當地郵戳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