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
飛蛾,作為昆蟲綱動物的第二家族,目前被人們發現、記錄、描述的就有接近20萬種之多。不難猜測出,在自然界中如此優勢的動物類群,一定有它們繁榮的道理。
美麗的藏目天蠶蛾 汪闐攝
經常會聽到人們這樣談論鱗翅目的兩大家族:「你看,蝴蝶多漂亮,像會飛的花朵一般……」「這撲稜蛾子真難看!」其實,蛾類的色彩極為豐富,且形態各異。而在眾多的蛾類中,「顏值」爆表甚至趕超蝶類的也比比皆是!不僅如此,蛾類還有十分多樣性且有趣的生物學行為。它們有的會模擬周圍的環境;有的會模擬有毒生物來抵禦天敵;有毒會釋放刺激性氣味;還有的則直接長出恐怖的形態……當然,上述的僅僅是它們的部分防禦策略,而更多有趣的行為還在等著我們去探索呢!暗夜中的黃豹天蠶蛾 汪闐攝
除此以外,蛾類自古代就和我們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特別是中國,以農耕文化為主要構成部分的中國古文化中,更是少不了昆蟲文化。而蛾類,除了鼎鼎大名的桑蠶文化,還在古詩詞、古裝、戲劇曲藝甚至墓葬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次,讓我們來一一了解一番!具有醒目眼斑的籮紋蛾 汪闐攝
如果你和我們一樣,想要了解關於蛾類的各種秘密與知識,那就不要錯過本次機會,一起和汪闐老師聆聽「么蛾子」的傳說吧!當然,在本次活動的結束之時,老師依舊會進行有獎問答!通過學習而最先答對的前三位同學,將會獲得和本次課程有關的小獎品哦!敬請期待哦!汪闐:地球記憶工作室創始人之一,植物醫學專業,昆蟲學研究者,野生動植物生態攝影師,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者,中國貝類愛好者聯盟會員,自由撰稿人,北京自然博物館外聘教師(開展「生物小專家」課程,講述內容涵蓋昆蟲、鳥類、植物等),多家中小學(如北京四中等)外聘科學指導教師,資深自然博物探索愛好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蜻蜓目昆蟲系統分類。曾撰寫《北京蜻蜓生態鑑別手冊》、《酷蟲野趣》;參編《南嶺自然觀察手冊》、《物種100生態智慧·貴州卷》、《物種100生態智慧·黑龍江卷》、《成長吧!動物》系列叢書;特約審校《你好!動物朋友》、《你好!地球家園》等書籍;最新著作《蟲行天下:繁盛的六足傳說》現已上市,併入圍2019年自然好書獎!於《大自然》、《中國國家地理》、《森林與人類》、《博物》等科普雜誌發表科普文章不計。
講座時間:2020年5月16日(周六)16:30至18:00,在講座結束後會有提問與互動時間!
招生對象:
中小學生均可
活動費用:
家庭親子價:40元(不限家庭收聽人數)
報名方式:
1、直接電話或簡訊報名:汪闐老師:18811189624 崔世辰老師:15810601810
2、微信報名:可通過微信告知汪闐老師,微信號:naturewt
繳費方式:
可利用微信轉帳或支付寶轉帳付費:18811189624
!註:繳費完畢後,我們將設立線上活動交流群,之後會有工作室的老師來引導大家進行講座平臺下載及使用!
下周六,讓我們一起聆聽「么蛾子」的傳說!
「地球記憶工作室」創建於2014年7月。秉承「延續地球記憶,保護自然環境」的理念,與國內多家博物館、學校及企業廣泛開展自然博物教育。著重培養青少年對自然的興趣,啟迪科學智慧。工作室常年系統收集各類標本萬餘件;以及幾萬幅動植物生態圖片服務於典藏研究及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