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年南京市政府投資項目計劃,軌道交通方面,南京將續建5號線、7號線、2號線西延、寧天線南延、1號線北延等5條線路,開工建設6號線、9號線一期、10號線二期、3號線三期、4號線二期、11號線一期等6條線路。另外,寧句城際 S6號線自2018年12月開工以來,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近日,續建的南京地鐵7號線和5號線又有了最新消息。
7號線完成鐵路電力遷改
日前,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供電段了解到,寧東紫高電力設備近日完成工程遷改。這標誌著南京地鐵7號線有關鐵路電力遷改工程已全部結束,為地鐵7號線施工建設克服了困難。
南京地鐵7號線是南京市區東北至西南向的大運量區域交通線,途經雨花臺區、建鄴區、鼓樓區和棲霞區,線路串聯岱山、河西、下關、五塘村、曉莊、丁家莊、堯化門等主要片區。線路長約35.49公裡,設站27座,含換乘站13座,全線採用地下敷設方式。
由於遷改涉及的設備複雜且老設備較多,從去年施工交底,南京供電段電力工超前研判安全風險,歷時8個月共新設了10座高壓電纜開關箱、分支箱和3700米電力電纜等9條涉及地鐵線路的電力遷改。據電力遷改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證地鐵施工進度,南京供電段組織16名電力工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克服夏季室外高溫等困難,「幹兩頭,歇中間」,每天凌晨4點多就開始對遷改清單進行實時跟蹤銷號。他們對每處遷改後的電力設備建檔立卡,保證了現場工藝、電力安全運維一體化順利開展。
地鐵7號線是南京第一條全面採用全自動駕駛技術的線路,設計時速為80公裡,預計2021年年底建成通車。7號線有南京地鐵「換乘王」之稱,共有13座換乘站,與現有的2、3、4、10號線、S3號線,在建的5號線、規劃的1號線北延線、2號線西延線、6、8、9、13號線、2號線西延都有換乘站點,是當之無愧的「換乘王」線路。該條線路建成通車後,能夠有效緩解南京城市中心區的交通壓力,推動河西新城和保障房開發建設,改善城市環境和保護古都風貌,促進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
5號線虹橋站、雲南路站有新進展
日前,記者從南京地鐵集團獲悉,在建的地鐵5號線虹橋站主體圍護結構順利完成。該站圍護結構的完成,為後續的基坑開挖、主體結構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7月15日20:08,5號線虹橋站圍擋內最後一幅地下連續牆Y36鋼筋籠起吊,23:11,鋼筋籠完全吊入槽段內,隨後混凝土順利澆築。由此,虹橋站主體圍護結構施工結束。據悉,虹橋站主體圍護結構地下連續牆共計84幅,牆厚800毫米,端頭井牆深42.8米,標準段牆深36.7米。施工過程中,5號線工程管理處會同項目各方突破了臨時借地、交通疏解、管線改移等難題,針對南京市環境管控,現場採用新型泥漿壓濾設備,使地牆成槽過程中產生的泥漿轉化為泥餅和清水,減少泥漿汙染的同時過濾後的水還能用來衝洗場地。
根據規劃,5號線全長約37公裡,全部為地下線,共設地下車站30座。該線起自既有S1號線的吉印大道站,沿吉印大道向東走行,下穿機場高速,向北下穿九龍湖,之後轉向誠信大道向東走行,後向北沿竹山路、土山路敷設,再下穿土山機場、寧杭高鐵、京滬高鐵及繞城高速後,沿南部新城內部規劃國際路和冶修二路行進,接著左轉進入光華東街、建康路、昇州路,後沿莫愁路、上海路、中山北路北行,下穿鄭和中路高架後,向西北轉入規劃下關大道、規劃濱江路,在方家營路路口設終點站方家營站。
此前,5號線雲南路站已實現土建圍擋,目前已轉入施工階段。5號線雲南路站建成後,將與鼓樓站、新街口站、上海路站實現「井」字型換乘布局,與鼓樓站、雞鳴寺站、大行宮站、新街口站、上海路站實現「日」字型換乘布局。5號線雲南路站建成後,不僅可以實現與4號線的換乘,為主城區再添一條縱向加密通道,還對完善主城區地鐵線網有著重要意義。
本報記者 臧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