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把杭州作汴州

2022-01-31 每周

中國浩如煙海的古籍,後人往往如此分類:其一,是思想家們闡述本學派思想的書;其二,是記載歷史(包括正史和野史)的書;其三,是文人編撰的文學作品集。

在第一類中,儒家學派思想的書籍(如《孟子》)單獨分開,視為國民教育和樹立國家意識形態的經典,所以,稱之為「」;而除了儒家學派以外的其他學派思想的書籍(如《道德經》),則稱之為「」;

再加上,第二類的歷史書籍(如《三國志》),稱為「」;第三類的文學作品集(如《李太白集》),稱為「」。

於是,「經史子集」之說,由此而來。

遊記,自然也包括於內。

而且,有些遊記是某些文人文集中的傳世之作,比如,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而有些遊記則記載了一些小人物所創作的膾炙人口詩篇。

比如,題寫在杭州某旅店牆壁上的一首詩,後稱《題臨安邸》。(邸讀如底,此處指旅店)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首詩的作者叫林升。對於此人,幾乎沒有任何書籍記載他的生平,但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知道:林升是南宋人。

因為,南宋的首都就是臨安。

(註:臨安即今浙江杭州。為統一稱呼,本期內容一律稱南宋首都為杭州)

林升在這首題壁詩中描寫首都杭州的一番美景,實則一首諷刺詩。

當然,這需要從宋王朝的遷都說起:

宋王朝的前一段時光,首都在汴州(汴讀如變);後來國家發生了靖康之亂,首都被入侵者攻陷,於是,宋王朝的最高政權放棄了首都汴州,一路難逃,逃到了杭州,重新建立新政權,定都杭州。

(註:汴州,也稱汴京,即今河南開封。為統一稱呼,本期內容一律稱北宋首都為開封)

於是,後人將前一段定都汴州的宋王朝,稱之為「北宋」;後一段定都杭州的宋王朝,稱之為「南宋」。

所以,在不少熱血的仁人志士看來:定都杭州,意味著一種妥協,一種逃避,更是一種恥辱。

比如,嶽飛。

嶽飛在他的《滿江紅》裡寫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但問題是,不是所有的公務員和老百姓都像嶽飛這麼想的,而恰恰相反,他們想的是:杭州風景好,歌舞也不錯,為什麼不在杭州享受好日子呢?

於是,遷都到杭州的南宋,風格驟變,變成了「鶯歌燕舞」和「風流俊俏」。然而,這一切,在有些文人士大夫看來,簡直就是:奢靡享樂和忘記國恥。

終於,他們忍無可忍,寫下不少的詩篇來諷刺眼前的這一切。

比如,赴京趕考的學子們,進入首都杭州之後,都買一張杭州地圖,然後帶著地圖,一邊問路一邊趕赴考場,於是,有人就在牆壁上寫了一首:白塔橋邊賣地經,長亭短驛甚分明。如何只說臨安路,不較中原有幾程。

意思是說:那些在橋邊買地圖的人熙熙攘攘,同時,出入首都杭州的人們也是絡繹不絕,但是,你們為何只問「杭州怎麼走」,卻從來不想「開封怎麼回」。

這是一種諷刺。

林升的《題臨安邸》也不例外。

林升說:在首都杭州的西湖,四周青山連綿,同時也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的樓臺,這樣有山水、有歌舞的生活,幾時才能停止。暖暖的春風拂過,吹得人們如痴如醉,難道你們真的已經把杭州當作首都了嗎?

(註:上述《題壁詩》、買地圖故事及林升《題臨安邸》等相關記載,取自遊記《西湖遊覽志餘·卷二》)

【公眾號】每周

【微信號】every_week

每周每周過

可能積累得越多

然後忘得也越多

相關焦點

  • 直把杭州作汴州
    而且,有些遊記是某些文人文集中的傳世之作,比如,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而有些遊記則記載了一些小人物所創作的膾炙人口詩篇。比如,題寫在杭州某旅店牆壁上的一首詩,後稱《題臨安邸》。(邸讀如底,此處指旅店)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首詩的作者叫林升。
  • 「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全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卻是字字誅心,旖旎中透著悲涼。倘若看前三句,不過是一首尋常寫景詩,直到最後一句,才道出了全詩的精華與主旨——原來完完全全是一首諷喻詩。        當時的宋國,實在不堪入目——國土盡失,家破人亡,生靈塗炭,逃於一隅,對外屈辱投降,對內殘害忠良……在那個孱弱的宋國,儘是一幫沒有骨氣的領導者,他們把杭州作為「銷金鍋」之地,完全忘了昔日之都汴州還在他人手中,完全沒有奪回之意。
  • 為何說「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是哪裡,這句詩有何含義?
    為何說「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是哪裡,這句詩有何含義?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從這首詩的表面意思來看,是一首讚譽杭州風景的詩作,第一句,是寫西湖之畔,青山掩映,層巒疊嶂,豪華雅致的酒樓,也是鱗次櫛比,放眼望去,一片秀麗繁華的景象。第二句,則是一句反問:西湖的笙歌豔舞,管弦聲樂,何時才能消散停止?
  • 為何說「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是哪裡,這句詩有何含義?
    為何說「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是哪裡,這句詩有何含義?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從這首詩的表面意思來看,是一首讚譽杭州風景的詩作,第一句,是寫西湖之畔,青山掩映,層巒疊嶂,豪華雅致的酒樓,也是鱗次櫛比,放眼望去,一片秀麗繁華的景象。第二句,則是一句反問:西湖的笙歌豔舞,管弦聲樂,何時才能消散停止?
  • 林升: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丨一日一詩
    ④直:簡直。⑤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北京都城。     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風吹得遊人如痴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宋代這類小詩,頗有流傳廣泛、膾炙人口的。如《古杭雜記》載:「路有白塔橋,印賣朝京裡程圖。
  • 林升寫《題臨安邸》時,南宋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了什麼情況?
    杭州自從五代時候就成為江南繁華種地,宋朝遭遇靖康之難,高宗趙構難逃,隨後以杭州為行在,稱臨安府,此後,南宋就以杭州為臨時都城。南宋詩人林升在遊玩臨安的時候,寫了一首:《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 直把揚州作汴州
    乍一看兩個城市八竿子打不著,絞盡腦汁地在我初中水平的古詩文素養中搜尋,終於想起一句酸溜溜:「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揚州作汴州。」    當然我沒有醉,我只覺得很熱,五月初的揚州太陽太大了。    作為文盲,我亦向來只去一個最著名的5A級景區:揚州的瘦西湖和汴州的清明上河園。第一張是揚州,第二張是開封灌湯包,我真的沒有圖,小紅書湊合吧!    百度百科上講,瘦西湖在於「瘦」,是一條彎曲狹長的河流,兩岸遍布亭臺樓閣,展現出「一路樓臺直到山」。
  • 林升寫《題臨安邸》時,南宋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了什麼情況?
    杭州自從五代時候就成為江南繁華種地,宋朝遭遇靖康之難,高宗趙構難逃,隨後以杭州為行在,稱臨安府,此後,南宋就以杭州為臨時都城。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前兩句描寫西湖美景,杭州繁華,語氣一轉描述當時臨安的人醉生夢死,恍惚之間以為杭州是汴州。給人的感覺就是南宋君臣不思進取,一味享樂,實際上怎麼樣的?
  •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夜色裡的西湖
    有人說杭州的夜,是從西湖開始的。入夜的西湖褪去了白天的繁華與熱鬧,靜謐恬然,微微的燈光搖曳,和著漣漪。當然,現代的西湖不是沉默的水墨畫,而是一幕光影迷離的電影,整個杭州,在五彩的光影投射下,獲得了新的注釋與重生。不過我還是喜歡夜色中的西湖。她是那樣的靜謐與安寧,如一位熟睡的美麗少婦,沒有一絲的牽掛和任性,沒有一丁點的矯揉造作,溫柔平靜,不得不讓人新生憐愛。沒有了凡塵的脂粉俗氣,沒有了塵世的浮躁妄動。
  • 直把杭州作汴州 G20和開封有什麼關係?
    殊不知,一個名叫林升的落魄詩人也有詩曰:「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千年之後的今天,臨安化身杭州正召開關乎世界經濟走向的G20峰會。而汴州化身的開封也早已成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都。時光飛轉,歲月輪迴,褪去歷史的浮華煙雲,其實,開封這兩年一直在國際化道路上奮力前行,努力把自身的文化底蘊發揚光大!
  • 暖風燻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晚榮的故事開始了……
    「暖風燻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晚榮輕輕吟道,此情此景,正覺了這句,至於這是哪位先賢的詩句,並不重要,在這個地方,從林晚榮口裡吟出來的,都是屬於他林某人的了。 無恥者,無敵! 瞧著玄武湖上的又一個才子被請上其中一家家千金小姐的官船作「懇談」,想想自己的這一番落魄遭遇,心裡著實有些不平,林晚榮又狠狠的、不屑的朝湖中吐了口吐沫。 日,吐口口水,淹死你丫的這些泡妞不要命的傢伙。
  • 宋朝歷史小段子六則:暖風燻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統治者甚至把它當作南宋中興盛世的標誌性建築,有人發帖譏諷道:暖風燻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5北宋末年,政治腐敗,官員醉生夢死,夜以繼日的在樊樓縱飲。宋室南渡後,經歷了中原淪陷,山河破碎的巨變,回想起從前的風月無邊,於是有了劉子翬的《汴京紀事》感懷詩: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
  •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既是繁華也是諷刺
    說起杭州的飲食文化,不得不提蘇軾,在蘇軾活著的時候,杭州人就為蘇軾見了生祠,用蘇軾的名字來命名堤壩,但是百姓還有一種關於蘇軾的記憶,那就是東坡肉。在杭州有一種點心,點心上面有「定勝」二字,據說這是為了鼓舞上前線打仗的嶽家軍而製作的。
  • 諷刺詩歌的典範之作,和杭州西湖有關,卻是詩人的唯一宋詩
    今天的這首古詩就是諷刺古詩的典範之作,而且其和杭州西湖有關,也是這個詩人所留下來的唯一一首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一首古詩就寫於公元1126年,當時北宋剛剛滅亡,宋高宗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即位。雖然遭受了北宋王朝滅亡的「靖康恥」,但是南宋的統治者依然不思進取,只顧著享樂。這首古詩就是描繪當時的這種場景,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憤懣之情。詩歌一上來就是詩人的質問。
  • 且把汴州作杭州!
    曾經在杭州住過幾年,因此,總把杭城的美好記在心上。九月份到了,因為該死的疫情,只能想像一下杭州此刻的美好了。杭州是一個適合停留很多次的地方。有機會,應該一年四季都去住幾天。九月份,杭城的桂花到處都在盛開,全天候香味縈繞。
  • 白居易、劉禹錫在汴州及其詩歌創作
    這期間,他路過汴州。史書中沒有他在這裡停留的時間、交往和作詩的記載。白居易此時在汴州沒有親朋,自己又僅僅是一介清貧書生,所以除了路過,他在汴州客居、遊賞的可能性不大。他在後來的詩作中對路過汴州有回憶和感慨,詳見下文。穆宗長慶四年(公元824年),已經53歲的白居易離任杭州刺史,奉召自杭州回洛陽,在這裡,有一個太子左庶子的職位等著他。
  • 聯想手機,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杭州當汴州
    圖-12 經典手機品牌 Motolora 收購Motolora後的聯想手機,不但沒有使聯想手機「砰然坐起撼魂魄」,其猶如一杯更醇的濃酒,把人弄的更醉,不是簡單把「杭州
  • 沈嘉祿:莫把杭州作汴州——聊聊杭幫菜(三)
    誰也想不到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杭幫菜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上海灘突然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了好多家杭幫菜酒家,知名度比較高的有紅泥、張生記、謝小義、江南春、新開元、蘇浙匯、萬家燈火等。後來連老資格的樓外樓也繃不住了,搶灘虹橋開發區開了一家。
  • 杭州太廟行
    作者 | 歲寒三友次第來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感謝遇見# 老來瞎扯(六十五)—太廟 公元1138年,南宋遷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杭州曾是南宋王朝的國都,建都時間約一百五十年。南宋不承認杭州是正式國都,只是臨時國都,正式國都還是北宋舊都開封,但杭州是實際意義上的南宋國都。
  • 杭州詩詞知多少?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 ·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