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10月的渭河之畔,綠樹、草地中間夾雜著星星點點的野花,不遠處則是綠油油的莊稼地。當《方圓》記者跟隨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檢察院的檢察官一踏上渭河河灘,一股秋高氣爽、生機盎然的氣息就撲面而來。看著眼前的景象,真的很難想像,兩年半前,綠植茂盛的渭河河灘還是光禿禿、坑坑窪窪的砂場佔地。
進砂場的一幕令人驚心
兩年半前來此地的情形,扶風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張榮至今仍記得很清楚。2018年1月31日,她和同事前來調查渭河沿線5家砂石企業,結果一進砂場的門,就被迎面撲來的兩隻大型犬嚇哭了。「兩隻半人多高的巨型犬冷不丁地撲過來,對著我和同事大聲吠叫,我倆嚇得愣在原地,汗毛都豎了起來」。
2017年11月7日,一則名為「陝西扶風:砂場瘋狂作業,黑手伸向可耕地,相關部門多年整治不見效」的帖子,引起了扶風縣檢察院檢察官的注意。根據網上曝光的內容,扶風縣絳帳鎮西渠村砂場涉嫌違規佔地,相關部門多年整治不見效,使得原本佔地只有20畝的砂場,擴大至近百畝的地。
渭河作為黃河第一大支流,因沿岸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不僅孕育了關中平原的農業文明,在當今社會的國民經濟發展中更是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扶風縣渭河堤防道路全長24.7公裡,沿渭河兩岸砂場採砂是當地的一個重要產業。為了儘快查明情況,扶風縣檢察院檢察官第一時間趕到砂場,於是就出現了上面的這一幕。但即便兩名女檢察官相顧失色,她們還是牢記進入砂場的任務,兩人手挽手一步步挪進砂場院子。
誰知她們剛掏出相機拍攝了幾張現場作業的照片,就又被三四個壯漢團團圍住。「幹什麼的?誰讓你們進來的?」壯漢們一邊質問,一邊阻攔,待檢察官亮明身份後,他們仍然態度蠻橫:「不能拍照,把相機給我關了。」張榮告訴對方:「我們是檢察機關工作人員來這裡辦案,你們幾個是幹什麼的?」「如果是砂場的,就請你們配合,如果不是,就請不要幹擾辦案,把砂場的負責人請出來。」 幾位壯漢發現攔不住人,便開始裝聾作啞。在檢察官表示見不到負責人便不會離開的情況下,經過三四個小時的僵持,砂場老闆才終於現身。
上下聯動破調查僵局
調查中,一些村民向檢察機關反映:「這幾年,砂場都快把河裡河岸的地都佔完了。白天,上百輛渣土車拉著砂石在莊稼地上跑,車開過去後,沙子、碎石能揚出幾公裡,砂場附近種的莊稼,葉子上經常蒙著一層厚厚的灰。晚上,砂場燈火通明,挖掘機直接在地上偷採,好好的土地都被挖得不成樣子了。挖的那些個坑,一下雨就是個水窖,很危險。」 「開始行政機關不理解,牴觸排斥情緒比較大,通過反覆做工作,宣傳公益訴訟是為了共同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不是要爭個你對我錯、你贏我輸,行政機關才逐漸加深了對我們的工作認識。」扶風縣檢察院檢察長董寬讓向《方圓》記者介紹。
為了及時跟進案件固定證據,市縣兩級檢察機關上下聯動,檢察官們先後深入砂場查看整改情況40餘次,累計行程數千公裡,共航拍5次、攝製視頻25段、拍攝照片1000餘張。最終查明,2013年至案發前,渭河扶風段包括西渠砂場在內的5家砂石企業,在未辦理任何用地手續的情況下,非法佔用渭河沿岸466.7475畝土地,用於修建廠房、料臺、堆放砂石料。
扶風縣國土資源局雖然在2015年至2016年間,先後6次向5家企業累計發出11份責令停止、限期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並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要求上述企業拆除設備設施、平整土地,恢復原狀。但5家企業置之不理,持續違法佔地開展生產經營,致使渭河沿岸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促企業還地於民還砂於水
2018年4月15日,在查明真相的基礎上,扶風縣檢察院依法向縣國土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全面履行監管職責,對5家企業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嚴格依照法律規定,開展耕地保護和管理工作;強化對已查處違法行為的督促整改,提高行政執法效果。
《方圓》記者(左一)在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龍渠寺村採訪該村原書記餘周存。(攝影 / 強亞文)
當《方圓》記者來到龍渠寺砂場時,絳帳鎮鎮長倪衛東向《方圓》記者介紹:「從2016年招標後,5家砂場分別保有渭河扶風段採砂權,現在我們面前的是5家裡面規模最小的龍渠寺砂場。這5家砂石廠主要是從河道裡將砂石採上來後,佔地用於堆放、加工生產砂石,原本他們的採砂權合同2018年就到期了。但是因為關係到切身利益,他們都不願意清理。」
扶風縣國土局接到檢察建議後回函:「因砂石企業存砂量大、清理和運輸條件有限等客觀原因,難以在規定期限內整改完畢,正採取措施整治並提出限期整改方案。」 就該局提出的整改方案,省市檢察院又先後組織召開案件研討會、現場會5次,結合5家企業的具體情況,研究方案的針對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在清理整改過程中,曾經有不少困難。據扶風縣國土局工作人員回憶:「羅家砂場進行清運工作時,由於道路途經的羅家大橋正在維修,直接影響到了砂石料的清運。在縣檢察院具體監督指導下,國土局通過與絳帳鎮、水利等有關部門的不斷溝通協調,才最終保證了該砂場石料的正常清運,按期完成了清運任務。」
「清理整治過程中,最難的問題是覆土所需土壤需要砂場老闆自行花錢購買」,倪衛東告訴《方圓》記者,「在檢察機關的監督下,水利、鎮政府以及沿線村組幹部,甚至紀委等部門共同努力,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通過集中開會、上門宣傳、講政策講道理、鄉裡鄉親做工作等方式,在群眾的監督下,才按要求完成了覆土復墾工作」 。
由於涉渭河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機關的檢察建議引起縣委領導高度重視,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迅速成立了專項整治工作組。寶雞市委常委、扶風縣委書記周宇松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對破壞渭河生態環境和土地資源的問題,要徹底排查,徹底整治。
時任縣水利局治渭辦主任喬虎成介紹:「清理取締這些砂場,斷人財路,肯定是一件難事,加上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所以難度更大。當時,縣上抽調的特警隊、公安局、環保局、國土局、水利局、交通局、絳帳鎮等8大部門成立了專項整治組,參與聯合整治。但是,從法律服務、法治保障、震懾效果來看,對清理整治工作最有力的舉措還是檢察機關的工作。持續近兩年時間,檢察官們不分晝夜、冬奔夏忙,在40多度的高溫天,零下十幾度的深夜中,逐個砂場了解情況,給採砂整治專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後期,我們用1個月的時間,對渭河沿線亂挖、亂採、亂建等歷史性遺留問題進行了徹底的清理整治。」
渭河治理助力沿岸脫貧攻堅
「在檢察機關的督促參與下,砂場違法佔地的現象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目前,5家砂石企業已經停止一切生產活動,共騰退違法佔地466餘畝,拆除後各家砂場覆土都在60釐米以上,此次復耕工作累計完成土方量11.4萬立方米,復耕土地456畝,地都分給周圍各村家家戶戶村民自己耕種了,現在大部分地裡種植了玉米。生態環境恢復了之後,地裡野兔、野雞隨處可見。」 扶風縣渭河綜合保護中心主任唐雙記告訴《方圓》記者。
隨著5家涉事砂場的關閉,2019年8月,寶雞市率先在砂石資源較為豐富的渭河扶風段組建寶雞水投扶風分公司,並投資1.83億元在絳帳工業園建設年產砂石180萬立方米的國有標準化砂石廠。據了解,國有扶風砂場於2018年9月籌建,2019年9月建成投產。投產前社會上砂石每立方米280—320元,投產後,砂場的投運極大地緩解了周邊砂石市場供需矛盾,現在社會上砂石價已降至每立方米220元,有效遏制了河道採砂亂象。砂場遵循「保本經營,服務社會」的理念,解決了60個貧困村民的就業問題,促進了群眾脫貧致富。
龍渠寺砂廠整改前,拍攝於2018年9月5日。(來源:資料圖片)
龍渠寺砂廠整改後,拍攝於2020年9月3日。(來源:資料圖片)
絳帳鎮龍渠寺村70歲高齡的退休幹部餘周存告訴《方圓》記者:「渭河治理以後的好處,要讓我說的話,一天都說不完。渭河以前洪水泛濫,我們群眾是受害者。治理以後,我們是受益者。現在河道、堤防都很穩固,我們都沒有想到渭河邊還能有車輛行人走的路,現在我們無論是出行還是幹農活,都是既方便、又安全。」餘周存指著過去龍渠寺砂場這塊地,興高採烈地在路邊感嘆道:「這裡以前是砂石地,產量不太行。現在這塊地覆了一米厚的土,土覆得厚,莊稼收成也好得很。河兩岸的環境改善了,現在我們老年人休閒玩樂有了地方,心情很舒暢。」
順著檢察官手指的方向,《方圓》記者看到大片的河灘地面平整,而原先這裡都堆放著砂石,路上也沒有拉砂車,路面寬闊而整潔。路邊有些地方,已經種上了紫色的薰衣草,非常美觀。平整過的大片土地已經種上了莊稼,現在已經到了收穫的季節。附近的農民說,看這長勢,今年的產量應該很不錯。
同時,扶風縣人大、縣委辦、縣政府辦相繼出臺了支持公益訴訟工作的相關意見,為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此案的辦理,扶風縣建立了渭河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的長效機制,理順了國土、水利部門的關係,解決了長期形成的歷史問題,兩家單位之間、兩家單位與檢察機關之間的協調配合也越來越順暢了。2020年,扶風縣通過持續堅持聯合執法、每天巡查,持續打擊非法開採、加工砂石資源的行為,已依法懲治非法採砂20多起,確保渭河採砂秩序。
這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在訴前程序階段就已順利解決,回望整個案件的辦理過程,董寬讓告訴《方圓》記者:「本案的四大特點:
一是涉案企業佔地面積、規模大。本案涉及的渭河扶風沿線5家砂石企業佔用農用地面積共計460餘畝,是近年來寶雞地區公益訴訟監督耕地資源保護領域案件中涉案面積最大的一起案件。
二是解決了困擾當地多年的頑疾。針對這5家砂場違法佔地情況,國土部門從2015年多次下達了清理、整治文書,但該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本案的辦理,則徹底解決了砂石企業違法佔地這一困擾當地的頑疾。
三是清理整治措施到位、力度大。檢察建議發出後,相關部門迅速反應,對涉事企業斷電斷水斷路,縣委縣政府組成專項領導小組,組織人力警力24小時不分晝夜巡查,2個月之內全部整治到位,有效控制和阻止危害結果擴大。
四是整治示範作用、效果好。原來砂石企業生產經營期間,拋灑、揚塵、噪音,給周邊群眾的耕地、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清理整治以後,土壤及時得到平整復土,優化了以前的砂石地,群眾種上了小麥、玉米。
同時,扶風還率先建成了國有化砂石企業,使得砂石資源的開採更加科學、有序,帶動了渭河沿線其他縣區也先後開展了砂石企業的清理整治工作,這起案件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威懾效應。」
扶風十裡花海、渭河生態公園遠景。(來源:資料圖片)
渭河作為黃河最大的支流,在陝西乃至西部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寶雞市檢察院檢察長邢志堅總結說:「本案中,檢察機關在行政機關未按期完成整改的情況下,充分考量和尊重行政機關的履職意願,合理延長整改期限,把用訴前程序實現監督目的作為辦案最佳狀態。在跟進監督過程中,緊緊依靠黨委政府,促成了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的聯動,解決了長達數年的沉痾頑疾,推動渭河沿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和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形成了渭河流域生態保護『齊抓共管、聯防共治』工作格局。該案的成功辦理,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的良好效果。」
本文為《方圓》雜誌原創稿件,轉載時請在醒目位置標明作者,並註明來源:方圓(ID:fangyuanmagazine)。
編輯丨肖玲燕設計丨劉巖
記者丨方菲
通訊員丨程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