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凱恩:就連去世都能影響美國競選,導致亞利桑那州"翻盤"根源

2020-12-25 騰訊網

美國總統大選可以說是這段時間在全球範圍內影響力最大也是關注度最廣的一件事,哪怕不關注政治的人或多或少也會聽聞一些相關的消息,我就是那個並不關注競選的人。

可能有人要說了,我既然不關注競選,為啥還要寫這篇文章?因為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於拜登跟川普,而在於另外一個就連去世依舊對美國影響深遠的人,麥凱恩,也是川普失去連任機會的關鍵點。

亞利桑那州雖然是公認的"搖擺州",但自1952年以來,除開這次,整整68年的美國競選中只有一次"翻藍"(藍為民主黨,紅為共和黨)的時候,那就是柯林頓就任之時,另外就是這次的拜登了,在上一次川普競選的時候,正是靠著亞利桑那州才贏過了希拉蕊。

亞利桑那州這次的翻藍很簡單,麥凱恩去世了,川普卻依舊沒有停止跟他的爭執。麥凱恩六次連任亞利桑那州的參議員,被視為亞利桑那州門面,他的妻子辛迪更是當地望族,而川普在麥凱恩去世後的一系列做法,甚至讓英國BBC直言:"川普正在和一個人死人起爭執。"

麥凱恩不是影響川普連任的唯一原因,但肯定是至關重要的原因,這二人的恩怨還得從他們各自的成就之路說起。

川普是以商入政,曾五次成功躲過服役,一向身體健康的他竟最後出示了一張"膝蓋有骨刺"的診斷證書來作為因醫療原因免服兵役的藉口,這讓出身軍政世家的麥凱恩分外看不上,儘管他們屬於同一個陣營。

麥凱恩家族的輝煌可以追溯至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之後的美加戰爭、世界大戰、越南戰爭等麥凱恩家族均有參加,是的沒錯,麥凱恩家族就是這麼剛,一直活躍在美國軍界,尤其是海軍領域,麥凱恩的父親跟爺爺均為美國海軍上將。

並且這個家族對約翰·麥凱恩這個名字迷之熱愛,祖孫三代都叫這個名字,因此我們為了區分,一般稱為老麥凱恩(爺爺),小麥凱恩(父親),以及麥凱恩。

麥凱恩的家族讓他註定會走上海軍這條路,因此在1954年的時候特地考入美國海軍學院。但讀書的時候麥凱恩實在是個"刺頭",調皮搗蛋不說成績還特別差,最終畢業成績雖不至於像川普之後編排的倒數第一那麼誇張,但排在全年級倒數第六似乎也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

不過刺頭歸刺頭,在從軍這條路上麥凱恩走得倒是很堅定,那個時候海軍艦載機航空兵乃是美軍傷亡跟事故率最高的兵種,麥凱恩一畢業後卻立刻報名參加了這一兵種,並在1966年的時候主動踏上越南戰爭的戰場,這一年他剛30歲。順便一說,小麥凱恩擔任了這次戰爭的海軍上將。

拋開美國參加越南戰爭的正義與否不談,但至少麥凱恩在戰爭中的一些行為足以讓他獲得全美的敬佩,被稱為英雄。1967年,麥凱恩在空襲河內行動中被俘,北越確立了他作為海軍上將之子的身份後對其進行了"特殊照顧",想從他口中獲得一些消息,或者將他作為反戰的旗幟。

麥凱恩在被俘過程中表現出了驚人的忍耐力跟意志力,除開承認了美國介入越南戰爭是錯誤的這點外(這個錯誤當然也是如今美國人所公認的),再也沒有吐露任何東西。

由於當時小麥凱恩是美軍太平洋戰區的總司令,作為他兒子的麥凱恩獲得了優先釋放權,沒想到麥凱恩卻拒絕了,因為美軍的傳統是"先俘虜先釋放",他寧願繼續過著被俘虜的生活,也不願打破美軍傳統。

1973年初,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奔赴越南籤署停戰協議,越方再次提出可以讓麥凱恩跟著基辛格先回去的提議,但這一次依舊遭到了基辛格跟麥凱恩家族的拒絕。

戰爭結束後麥凱恩終於被釋放回國,在迎接戰俘回國的儀式中,本來安排了小麥凱恩出席,讓他見一見闊別已久的兒子,結果又給小麥凱恩給拒絕了:"並不是每一個戰俘的父母都被邀請到場。"

被俘不是一件值得誇讚的事,但麥凱恩家族,尤其是麥凱恩本人在被俘過程中的所作所為卻扭轉了人們對此的印象,麥凱恩因此成為了"戰爭英雄"。

1981年初,麥凱恩已經獲得了晉升準將的消息,但他明白,麥凱恩家族已經榮耀太久,再加上已經沒有大規模戰役讓自己積累軍功,自己想要再到達爺爺跟父親的那個層次可以說是非常困難,所以下定決心棄軍從政,從政的基地他放到了亞利桑那州。

為何是亞利桑那州?這就跟他的第二任妻子有很大的關係。麥凱恩其實在第二任妻子辛迪之前還有段婚姻,不過這些感情糾葛跟今天要講的內容沒太大關係,因此就不多介紹了,我們只需知道辛迪乃是亞利桑那州當地億萬資產家族的獨女,她家乃是百威啤酒的經銷商,人脈在亞利桑那州根深蒂固。

縱使婚前麥凱恩跟辛迪籤訂了協議,表示自己不會染指辛迪家族的財產,但是人脈這個東西卻不好說。事實的確如此,憑藉辛迪家族的影響力以及他本身的名氣,麥凱恩在1982年就成功當選了聯邦眾議員,之後六次連任參議員,將自己變成了亞利桑那州的象徵。

同為民主黨派成員,在川普成為總統後,麥凱恩在大部分大事決斷上都是支持川普的,但這二人間實際關係卻勢如水火,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麥凱恩跟川普的出身上。麥凱恩的軍旅生涯註定了讓他無法接受川普逃兵役行為,因此對川普的態度不太好,在川普特地求見自己的時候視而不見。

川普很生氣,從此也開始針對起了麥凱恩,甚至在2015年的時候公然發表言論:"他是戰爭英雄,因為他被俘虜了,而我喜歡那些沒被俘虜的人。"拿被俘去攻擊麥凱恩,可以說不僅僅戳中了他最在意的事情,也引起了很多民眾的惡感。

最過分的還是在2017年的時候,麥凱恩被診斷出了腦癌,此時二人依舊還在針鋒相對,白宮聯絡室特別助理凱麗卻公開表示:"沒關係,反正他快要死了。"且在引起了強烈的社會批評後白宮還一直拒絕為此道歉。

2018年8月,81歲的麥凱恩去世了,他的告別儀式出席人員規格之高超出了人們的想像,柯林頓夫婦來了,布希夫婦來了,歐巴馬夫婦來了,大批國會議員都來了,當時在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卻因麥凱恩的遺言:"不允許邀請川普來參加葬禮"而被拒之門外。

對於麥凱恩去世後還讓自己丟臉的這一行為,川普的回應就是連美國總統慣例該給的官方悼念都沒給,最終還是在媒體跟民眾的壓力之下才補了一份官方聲明;之後又在降半旗上面生了么蛾子,社會輿論繼續不買帳,於是只好第二次降半旗。

川普這樣的行為不僅給大家留下了跟去世的英雄斤斤計較的印象,同樣也徹底得罪了麥凱恩家族;而此時的拜登作為民主黨人士,卻在追悼儀式上發言道:"我是拜登,我是一名民主黨人,但我愛麥凱恩。"

如此懸殊的態度對比,使得麥凱恩家族以及亞利桑那州放棄了一貫的站隊,最終選擇翻盤。

相關焦點

  • 是否為麥凱恩去世降半旗指令搖擺不定 美國白宮國旗來回多次升降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重量級參議院、戰爭英雄約翰·麥凱恩因腦癌於8月25日(周六)下午去世,白宮方面在周日早晨降半旗以紀念麥凱恩。但在不到24小時後的周一早上,白宮就將國旗升回到旗杆頂部。而到了周一下午,白宮方面又再次降半旗。
  • 麥凱恩女兒悼詞諷刺川普 稱「美國一直都很偉大」
    【文/觀察者網 尹哲】當地時間周六(1日),已故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的葬禮儀式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小布希等眾多政要出席並致辭。 儀式上,麥凱恩的女兒梅根(Meghan McCain)在致悼詞時指出,有麥凱恩的美國無須再次偉大,因為美國一直都很偉大。
  • 麥凱恩家族,祖孫四代獻身海軍,無比顯赫的軍政世家
    亞利桑那州近年一直都是共和黨的鐵票倉,1996年,民主黨時任總統柯林頓在亞利桑那州難得打了一場勝仗,但從此之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就沒有再在這裡贏過。可以說麥凱恩對亞利桑那州人民而言,是永垂不朽的精神靈魂人物。共和黨能夠根深蒂固立足於亞利桑那州,某程度還因為麥凱恩在該州的隆重威望。
  • 美國多州中期選舉初選 這州結果顯示共和黨走向
    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美國亞利桑那、佛羅裡達和俄克拉荷馬三州的選民28日都在2018年的最後一次多州初選中前往投票站。他們將再次考驗總統川普對共和黨影響力,並顯示美國全國的下一步政治發展趨勢。
  • 選戰最後歐巴馬打球放鬆 麥凱恩空中遇險(組圖)
    歐巴馬為自己投票麥凱恩為自己投票  中新網11月5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大選投票於當地時間11月4日凌晨陸續展開,在這最後一天,兩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與麥凱恩又在做些什麼呢?報導稱他們並沒有閒下來,而是將選戰打到了最後一刻。
  • 麥凱恩歐巴馬你追我趕 決戰最後48小時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英國媒體報導,距離美國大選還有不到48小時的時間,當地時間11月2日,歐巴馬和麥凱恩兩位候選人為「戰場州」俄亥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選票展開了爭奪。前者渴望擴大領先優勢,後者則希望可以絕地反擊,後發制人。  目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的形勢稍微佔優。
  • 麥凱恩在家中去世 生前曾要求「別讓川普來參加葬禮」
    麥凱恩生前曾特別要求川普不要參加他的葬禮,而是要求副總統彭斯參加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的葬禮。此前,麥凱恩曾多次嚴厲批評川普。 美國當地時間下午4點28分,美國共和黨國會議員和兩屆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在亞利桑那州的家中去世。
  • 美國大選|南橋:出來混總要還,三個死魂靈的「復仇」
    喬治亞州在美國南方,傳統勢力巨大。自從1992年之後,選的都是共和黨。2016年也選了川普,而不是民主黨的希拉蕊,這次川普在此州何處遇到了滑鐵盧?前亞利桑那參議員約翰·麥凱恩 視覺中國 圖川普在紅州亞利桑那也落後了,人們說這是約翰·麥凱恩在天含笑。約翰·麥凱恩是亞利桑那州資深參議員,也曾競選總統。
  • 民進黨「老朋友」麥凱恩去世 蔡英文:深感哀悼
    麥凱恩與蔡英文聲明稱,麥凱恩是「臺灣在美重要友人」,日前蔡英文過境美國時,特別囑咐陳菊前往亞利桑那州,向靜養中的麥凱恩致意並獻上蔡英文的祝福「總統府」表示,麥凱恩擔任美國國會議員多年,在美國政界聲望崇隆,麥凱恩與臺灣有深厚情誼,積極參與多項涉臺立法,「並以實際行動支持臺灣」。「總統府」表示,對於麥凱恩多年來「捍衛全球民主並全力支持臺灣」,蔡英文「代表臺灣人民向他致上最高敬意與謝意」;對於臺灣失去一位重要友人,蔡英文也表達最深的哀悼。
  • 美總統歐巴馬為麥凱恩兒子親授學位證書(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出席了著名軍事院校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的畢業典禮並對在場的包括畢業生和家長在內的3萬名聽眾發表講話,歐巴馬總統競選時期的對手亞利桑那州參議員麥凱恩也位列其中。
  • 麥凱恩的叛逆人生:從「小阿飛」到大嘴政客
    童年時期,麥凱恩隨父親的工作變動而居無定所,1936年,他出生在美國控制的巴拿馬運河區域,在回到美國馬裡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定居前,他已經轉了至少20次學。1958年,他以全班倒數第五名的成績中學畢業。許多年後,麥凱恩競選亞利桑那州議員時,有人指責他並非該州居民,而是投機政治的其他州居民。麥凱恩反駁說:「聽著,夥計,我在海軍度過了22年,而我這輩子待得最久的地方是河內。」
  • 麥凱恩的叛逆人生:從「小阿飛」到大嘴政客
    童年時期,麥凱恩隨父親的工作變動而居無定所,1936年,他出生在美國控制的巴拿馬運河區域,在回到美國馬裡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定居前,他已經轉了至少20次學。1958年,他以全班倒數第五名的成績中學畢業。許多年後,麥凱恩競選亞利桑那州議員時,有人指責他並非該州居民,而是投機政治的其他州居民。麥凱恩反駁說:「聽著,夥計,我在海軍度過了22年,而我這輩子待得最久的地方是河內。」
  • 麥凱恩:72歲不是競選問題 96歲老母仍思維活躍
    醫學專家認為越戰老兵儘管吃了不少苦但仍能長壽  麥凱恩:72歲不是問題  □黃珊珊(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美國共和黨人約翰·麥凱恩如成為白宮主人,將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屆任期開始時年齡最大的總統。
  • 麥凱恩獲共和黨黨內提名 希拉蕊贏俄州民主黨初選
    麥凱恩獲共和黨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 赫卡比棄選麥凱恩獲得共和黨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中新網3月5日電 據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已經贏得共和黨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共和黨麥凱恩勝出在贏得德克薩斯州共和黨初選之後,麥凱恩已經得到1191張選票,穩獲共和黨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將在今年11月角逐白宮寶座。據悉,前阿肯色州州長赫卡比已經放棄競選。(關新)希拉蕊贏俄州民主黨初選 誓將選戰進行到底
  • 美國亞利桑那州和威斯康星州確認拜登獲勝,六個關鍵州拜登均勝出
    美國兩個重要的戰場州亞利桑那州和威斯康星州11月30日公布了選舉結果,當選總統拜登(Joe Biden)在上述兩州均以微弱優勢獲勝,進一步鞏固了他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勝利。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報導,隨著亞利桑那州和威斯康星州的計票工作最終結束,6個競爭最激烈的戰場州都確認了各州對拜登的投票結果。其他幾個州分別是喬治亞州、密西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內華達州。截止目前,川普還沒有承認敗選,並對這些州的選舉結果提出了質疑。
  • 美國亞利桑那州現「黑色泥石流」(圖)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官員近日在社交網站上發布的一段視頻顯示,當地皮馬縣發生「黑色泥石流」。洪水攜帶著燒焦的樹木碎片,衝刷而下,仿佛科幻電影中的場景。
  • 雙語 | 「將門虎子」麥凱恩去世,從戰俘到總統候選人的傳奇一生終謝幕!
    自豪的海軍飛行員、從人生谷底的一名越南戰俘擢升為亞利桑那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和參議員並兩度競選總統的約翰·麥凱恩,周六在亞利桑那州家中去世,享年81歲。According to a statement from his office, Mr. McCain died at 4:28 p.m. local time.
  • 「超級星期二」:美國2008選戰分水嶺?
    中新社紐約二月四日電:「超級星期二」:美國二00八選戰分水嶺?中新社記者 李靜美國二十餘州計劃於五日舉行二00八年總統選舉初選。這一日通常被認為是美國大選的一個「分水嶺」,媒體習慣地稱之為「超級星期二」。
  • 亞利桑那州正式認證拜登勝選 美國大選結果何時公布?
    當地時間11月30日,亞利桑那州正式認證拜登在該州取得總統選舉勝利,此外威斯康星州也在當日認證拜登的大選獲勝結果。  拜登以超過10000票的微弱優勢在亞利桑那州獲勝,這主要是由於他在該州最大的縣馬裡科帕(Maricopa)獲得大量選票,該縣在最近的選舉中一直趨向民主黨。
  • 美國亞利桑那州森林火災致19名消防隊員遇難
    6月30日,消防部門向亞利桑那州亞內爾山森林增援。  多名美國官員6月30日確認,西部亞利桑那州亞內爾山森林火災導致19名消防隊員喪生。  消防部門推斷,林火由閃電引發,加之美國西部近期天氣炎熱,熱風進一步催長火勢。  聯邦政府7月1日派遣人員前往亞利桑那州,協助控制火情。一些官員預計,這場林火至少會損毀250戶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