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1 2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多給孩子一點鼓勵,多給孩子一點微笑。 」5月17日,興賓區組織宣講團到高安鄉學校開展「爭當孩子的好家長、好老師」家庭教育講座,聽完講座大家收穫頗多。 近年來,興賓區將家庭教育的科學理念送至許多偏遠鄉村。
養正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和諧一個社會。 近年來,興賓區充分發揮各級關工組織和「五老」的主觀能動作用,以初心點亮童心,全力優化孩子成長環境,為青少年鋪設健康成長之路。
齊抓共管助成長
關心下一代事業事關民族的未來,興賓區對關心下一代工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區委主要領導任名譽主任,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主任,成員單位主要領導任委員的領導機構。 把關心下一代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基層黨建活動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做到「工作經費優先解決、聽匯報優先安排、開展活動優先參加」。 同時,通過整合政法、教育體育、婦聯、共青團、司法、公安等部門力量,形成黨、政、群齊抓共管,關工委協調,有關部門各司其職,「五老」志願者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興賓區持續延長社會教育「手臂」,努力做到哪裡有青少年,哪裡就有關工委組織。 目前,該區已建立關心下一代工作組織機構551個,其中區直單位48個、鄉鎮(街道)24個、村(社區)229個、教育系統250個,關心下一代工作基層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發揮老同志餘熱,關心下一代。 目前該區有6840名「五老」志願者活躍在各條戰線,他們奔走在鄉村、校園、網吧等,為青少年成長成才傾注大量心血,生動詮釋了「忠誠敬業、關愛後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和薪火相傳的時代精神。
主題教育引向善
繼承和發揚優良的革命傳統。 興賓區廣泛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深入挖掘當地豐富的紅色資源,大講紅色故事,推動紅色基因教育融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截至8月底,共開展紅色基因主題教育100多次,受教育人數8萬人次。 一場場精彩的宣講如一顆顆種子,在孩子心裡發芽,開出向上向善之花。
為教育引導青少年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興賓區深入開展「騰飛中國·輝煌70年——談祖國新成就,話壯鄉新發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組織「五老」宣講團及報告團走進學校、社區,通過宣講會、詩歌朗誦、文藝活動等新穎活潑的形式,宣講「我見證」的親身經歷、「我參與」的改革故事、「我體驗」的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幸福生活、「我點讚」的新中國成就。 截至8月底,共開展「騰飛中國·輝煌70年」主題教育活動13次。 同時,大力開展「我愛我的祖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自覺弘揚中華魂、踐行中國夢、傳承愛國精神,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三有好少年。
實施關愛促脫困
助力脫貧攻堅,興賓區「五老」志願者也衝鋒在一線,他們紛紛參與興賓區組織實施的「五老」關愛行動,為貧困少年解決實際困難,送去關愛。
春節期間,興賓區組織「五老」志願者攜帶學習用品等物資來到石陵鎮上球村慰問10名瑤族貧困留守兒童,給大山的孩子送去新年的第一縷陽光。
1月14日,興賓區組織「五老」代表到高安鄉學校慰問12名貧困留守兒童,給他們送去學習用品及慰問金,並為學校捐贈一批3000元的體育用品。
……
興賓區組織「五老」志願者隊伍通過「大手牽小手」「一幫一」等形式,與貧困兒童、留守兒童結對子,每年到學校開展慰問活動,捐贈慰問金及學習用品。 聯繫養乃世家、神墨學校、愛爾眼科等愛心企業給鄉村學校捐款捐物10萬多元,為200多名留守兒童解決困難。 目前,該區已有「五老」志願者與蒙村、鳳凰、高安、遷江及河西等鄉鎮(街道)10多所學校的250名貧困留守兒童結為幫扶對子。 通過各種渠道捐資助學20多萬元,捐贈書籍3萬餘冊,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和孤殘兒童等特殊群體活動和慰問300多場次,協助解決生活、學習等方面實際困難5000多人次。
內容來源:興賓發布
編 輯:羅明卿
審 核:黃良忻
歡迎投稿
lbfb001@163.com
掃一掃,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