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須蟲
看到飛機、火車上有女士搬運行李時,你是否會搭把手?今日,著名主持人劉欣的一段經歷引起了網友討論。7月17日晚,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英語新聞節目主持人劉欣在其微博發文,稱自己下飛機時「用力取下行李箱」,但身邊「沒有一個伸手」,並譴責「沒有愛心的人是醜陋的」。此後,該言論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7月21日 紅星新聞)
在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上碰到他人搬運行李,是否會搭把手,國人的選擇多數主要是看他人是否需要幫助。通常是女人或者老人搬運行李困難或者他人明確提要請求幫助時,都會搭把手,也是舉手之勞,這些在現實生活中是普遍作法。包括因個案件引發討論,認為幫助是美德,應該主動幫助,以及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都顯示出基本相同的觀念取向:即被搭把手並不是特定群體的天然權利,相應也不是他人的必然責任。
就其個人來說,在取行李箱時身邊「沒有一個伸手的」,抱怨起來或許言過其實,被「靶向」的男乘客或許並沒有看到她需要幫助。再退一步來說,如果她真需要幫助,言語一聲恐怕會有人站起來搭把手,假如沒有人伸出手來,再歸咎男乘客沒有愛心也不遲。相反,如果認為女性在此情況下,獲得他人搭把手是理所當然的,顯然就大錯特錯,再加上吐槽自身遭遇怎麼著都有瓜田李下的嫌疑,難免不會陷入非議的困境。
站在社會文明的角度來看,學會尊重女性,給予女性更多的便利與幫助,即所謂的「女士優先」的觀念值得倡導。比如,可以提倡在飛機、火車上遇到女性取行李時,男性應主動提出搭把手,這樣會讓社會更美好。但是,即便如此,仍然不能像讓座一樣,變成一種權利,掉入「索要」的窠臼,就成了一種道德強迫。給人感覺,女人得到這種幫助是純天然的權利。當然,沒有那份章節有這種權利賦予。
事實上,文明同樣會受到不同文化觀念的影響,脫離於現實普遍的文化心理,簡單將舶來的觀念當作一把道德與文明尺度,必然也會水土不服。如,男性幫助女性在國人看來還得有所顧忌,通常情況下,男性太主動太熱情反而可能會讓人覺得別有用心,獻殷勤露骨,於是才會心有顧忌。同時,陌生人之間主動提出幫助,如幫助拿行李,還可能面臨基本信任的難題。這些現實因素不能被忽視。
而與苛責他人冷漠相比,社會真正缺少的是相互的理解與包容。總是習慣於用自己觀念與要求去評判他人,而無視他人的難處與不便,這只能說明自己顯得有些矯情。比如,在取行李上,無論是男性主動詢問,還是女性主動請求,搭把手便不是問題,都放不下身段,都在被動等待,顯然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你既然那麼巴望援手,那就主動說一聲:帥哥,幫一下我行嗎?你不會掉身份,只會很實在很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