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種「家族」又添新成員 ——農業農村部公告14個水產新品種

2020-12-13 水產養殖網

水產養殖新品種「家族」又添新成員 ——農業農村部公告14個水產新品種

2019-04-18 16:5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業農村部        瀏覽量: 11153 次 我要評論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公布14個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水產新品種。

截至目前,全國水產新品種累計達到215個,其推廣應用將有力促進水產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今年審定通過的新品種,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聚焦「高效、優質、多抗」目標導向,新品種研發由增產向提質轉變。審定通過的大口黑鱸「優鱸3號」易馴化攝食人工配合飼料,可減少冰鮮餌料的使用;羅非魚「壯羅1號」抗無乳鏈球菌侵染能力提高,可一定程度上降低鏈球菌病發生率;長牡蠣「海大3號」左右殼和外套膜均為黑色、中華鱉「永章黃金鱉」體呈金黃色,觀賞和食用並舉,達到高端水產品的品質要求,使生產端與消費端的市場需求有機銜接。

二是水產種業企業參與度高,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提檔升級。水產種業企業參與新品種研發積極性高漲,有17家水產種業企業參與新品種研發,「育繁推」一體化進入快車道。

天津市換新水產良種場、江蘇中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等3家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以第一單位身份分別主導完成了津新紅鏡鯉、暗紋東方魨「中洋1號」和雲龍石斑魚等3個水產新品種的研發和選育。

三是「產學研用」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全產業鏈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水產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推廣機構和種業企業間更加注重新品種研發的協同配合,共有35家單位參與了14個新品種的研發,充分凝聚多方實踐經驗和智慧,同時積極探索更加切實可行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合力實現共同目標,達到互利共贏局面,進一步提升了全產業鏈創新能力。


附:

農業農村部公告第155號
&nbsp
大口黑鱸「優鱸3號」等14個水產新品種,業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且公示期滿無異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有關規定,現予公告。
&nbsp
附件:1.品種名錄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品種簡介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農業農村部&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9年4月4日&nbsp&nbsp

附件1:
&nbsp
品種名錄




附件2:

品種簡介

一、品種登記說明

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品種登記號說明如下:

(一)「G」為「國」的第一個拼音字母,「S」為「審」的第一個拼音字母,以示國家審定通過的品種。

(二)「01」、「02」、「03」、「04」分別表示選育、雜交、引進和其他類品種。

(三)「001」、「002」……為品種順序號。

(四)「2018」為審定通過的年份。

如:「GS-01-001-2018」為大口黑鱸「優鱸3號」的品種登記號,表示2018年國家審定通過的排序1號的選育品種。

二、品種簡介

(一)品種名稱:大口黑鱸「優鱸3號」


品種登記號:GS-01-001-2018

親本來源:大口黑鱸「優鱸1號」和大口黑鱸北方亞種引進群體

育種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廣東梁氏水產種業有限公司、南京帥豐飼料有限公司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2012年從美國引進的大口黑鱸北方亞種和大口黑鱸「優鱸1號」群體中挑選出的1000尾個體為基礎群體,以生長速度和易馴化攝食配合飼料為目標性狀,採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環境及投餵配合飼料條件下,與大口黑鱸「優鱸1號」相比,10月齡生長速度平均提高17.1%,15日齡幼魚馴食5天後的馴食成功率平均提高10.3%。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體中養殖。

(二)品種名稱:津新紅鏡鯉


品種登記號:GS-01-002-2018

親本來源:德國鏡鯉養殖群體

育種單位:天津市換新水產良種場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1999年從遼寧大連市興水綜合開發公司引進並經連續2代群體選育的德國鏡鯉繁殖後代中發現的55尾金紅色散鱗個體為基礎群體,以金紅體色為目標性狀,採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普通的德國鏡鯉相比,體表均為金紅色,金紅色性狀比例達100%;生長速度沒有顯著差別。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體中養殖。

(三)品種名稱:暗紋東方魨「中洋1號」


品種登記號:GS-01-003-2018

親本來源:暗紋東方魨長江水系野生群體

育種單位:江蘇中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南京師範大學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1993年-1994年從長江幹流如皋、江陰、揚中段收集的野生暗紋東方魨6500尾個體為基礎群體,以耐低溫為目標性狀,採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5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未經選育的暗紋東方魨相比,12℃以上正常攝食,最低攝食溫度降低了4℃;越冬成活率平均提高11.8%。適宜在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福建、海南等人工可控的淡水和鹹淡水水體中養殖。

(四)品種名稱:羅非魚「壯羅1號」


品種登記號:GS-01-004-2018

親本來源:吉富羅非魚養殖群體

育種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2003年從青島羅非魚良種場引進的吉富羅非魚後代群體中挑選出的10000尾個體為基礎群體,以抗病性和生長速度為目標性狀,採用家系選育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普通吉富羅非魚相比,抗無乳鏈球菌侵染能力平均提高25.6%,養殖成活率平均提高19.2%,生長速度平均提高12.1%。適宜在廣西、廣東、海南和雲南人工可控的淡水水體中養殖。

(五)品種名稱:鮊魴「先鋒2號」


品種登記號:GS-01-005-2018

親本來源:梁子湖團頭魴野生群體和長江上遊合江江段、賴溪河與龍溪河的黑尾近紅鮊野生群體

育種單位:武漢市農業科學院、武漢先鋒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2007年從採捕於湖北梁子湖並經連續4代選育的團頭魴(母本)與採捕於長江上遊並經連續4代選育的黑尾近紅鮊(父本)的雜交子一代群體中挑選生長快、體型為菱形的3000尾個體為基礎群體,以菱形體型、生長速度為目標性狀,採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而成。體型呈菱形。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普通養殖的團頭魴相比,18月齡魚生長速度平均提高21.9%,成活率平均提高37.5%,性情溫順,鱗片不易脫落;與黑尾近紅鮊相比,18月齡魚生長速度平均提高84.8%。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體中養殖。

(六)品種名稱:三疣梭子蟹「黃選2號」


品種登記號:GS-01-006-2018

親本來源:三疣梭子蟹「黃選1號」和野生群體

育種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昌邑市海豐水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2010年分別從東營墾利黃河口和南通啟東長江口三疣梭子蟹野生群體及三疣梭子蟹「黃選1號」群體中收集的1830隻個體為基礎群體,以耐低鹽能力和生長速度為目標性狀,採用群體選育方法,經連續5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未經選育的三疣梭子蟹相比,成活率平均提高31.2%,體重平均提高18.8%;與「黃選1號」相比,成活率平均提高10.7%,體重無顯著差異;能顯著提高對養殖水體低鹽度變化的適應力。適宜在我國黃渤海、東海及其河口人工可控的海水池塘中養殖。

(七)品種名稱:長牡蠣「海大3號」


品種登記號:GS-01-007-2018

親本來源:長牡蠣野生群體

育種單位:中國海洋大學、煙臺海益苗業有限公司、乳山華信食品有限公司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2010年從山東沿海長牡蠣野生群體中篩選出的左殼為黑色的360隻個體為基礎群體,以殼黑色和生長速度為目標性狀,採用家系選育和群體選育相結合的混合選育技術,經連續6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未經選育的長牡蠣相比,10月齡貝殼高平均提高32.9%,軟體部重平均提高64.5%,左右殼和外套膜均為黑色,黑色性狀比例達100%。適宜在山東和遼寧人工可控的海水水體中養殖。

(八)品種名稱:方斑東風螺「海泰1號」


品種登記號:GS-01-008-2018

親本來源:方斑東風螺養殖群體

育種單位:廈門大學、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2011年從海南文昌市方斑東風螺養殖群體中收集挑選的10000隻個體為基礎群體,以殼長和體重為目標性狀,採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未經選育的方斑東風螺相比,6月齡的殼長平均提高18.7%,體重平均提高32.1%。該品種適宜在海南和福建人工可控的海水水體中養殖。

(九)品種名稱:扇貝「青農金貝」


品種登記號:GS-01-009-2018

親本來源:紫扇貝與海灣扇貝雜交一代的第三代選育群體

育種單位:青島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煙臺海之春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2011年從紫扇貝與海灣扇貝雜交一代的第三代選育群體中挑選的閉殼肌和貝殼均呈金黃色的500枚個體作為基礎群體,以閉殼肌金黃色為目標性狀,採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生長速度與扇貝「渤海紅」相比沒有顯著差別,閉殼肌金黃色的比例為97.0%。適宜在我國黃海、渤海沿海吊籠養殖。

(十)品種名稱:刺參「魯海1號」


品種登記號:GS-01-010-2018

親本來源:刺參野生群體

育種單位: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好當家集團有限公司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2003年-2004年從我國遼寧大連和山東威海、煙臺、青島、日照野生刺參群體中收集挑選的2700頭個體為基礎群體,以體重和養殖成活率為目標性狀,採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未經選育的刺參相比,24月齡刺參體重平均提高24.8%,養殖成活率平均提高23.5%。適宜在山東、遼寧、河北和福建人工可控的海水水體中養殖。

(十一)品種名稱:中華鱉「永章黃金鱉」


品種登記號:GS-01-011-2018

親本來源:中華鱉野生群體及養殖群體。

育種單位:保定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河北大學、阜平縣景濤甲魚養殖廠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2000年-2002年從河北省阜平縣沙河、胭脂河等自然水域及當地多家養鱉場中採集的體色突變為金黃色的25隻個體為基礎群體,以黃色體色和生長速度為目標性狀,採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而成。鱉體呈金黃色,金黃色佔比93%以上。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當地主要養殖的中華鱉品系相比,一齡鱉生長速度平均提高18.1%,二齡鱉生長速度平均提高23.3%。適宜在河北、山西和天津等北方地區人工可控的淡水水體中養殖。

(十二)品種名稱:雜交黃顙魚「黃優1號」


品種登記號:GS-02-001-2018

親本來源:黃顙魚♀×瓦氏黃顙魚♂

育成單位:華中農業大學、射陽康餘水產技術有限公司、南京師範大學、揚州市董氏特種水產有限公司、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湖北黃優源漁業發展有限公司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2011年從梁子湖水域採捕並經連續3代選育的黃顙魚為母本,以2011年從長江嶽陽段至武漢段採捕並經連續2代選育的瓦氏黃顙魚為父本,經人工雜交獲得的F1代,即雜交黃顙魚「黃優1號」。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母本黃顙魚相比,1齡魚生長速度平均提高143.4%;與父本瓦氏黃顙魚相比,品質和市場接受度提高;與普通養殖黃顙魚相比,1齡魚生長速度平均提高31.1%,成活率平均提高30.9%。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體中養殖。

(十三)品種名稱:雲龍石斑魚


品種登記號:GS-02-002-2018

親本來源:雲紋石斑魚(♀)×鞍帶石斑魚(♂)

育種單位: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廈門小嶝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大學

品種簡介:該品種以2005年從福建東山島和廣東饒平縣海域採捕並經連續2代選育的雲紋石斑魚子代為母本,以2003年從馬來西亞和我國臺灣引進並經連續2代選育的鞍帶石斑魚子代為父本,利用精子冷凍保存技術並通過人工雜交獲得的F1代,即「雲龍石斑魚」;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母本雲紋石斑魚相比,1齡魚體重平均提高208.8%;與父本鞍帶石斑魚相比,育苗難度顯著降低;與廣泛養殖的雜交種珍珠龍膽相比,1齡魚體重平均提高31.4%。適宜在我國南北方沿海地區人工可控的海水水體中養殖。

(十四)品種名稱:綠盤鮑


品種登記號:GS-02-003-2018

親本來源:皺紋盤鮑(♀)×&nbsp綠鮑(♂)

育種單位:廈門大學、福建閩銳寶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簡介:該品種是以2003年從遼寧大連市長海縣引進並經連續6代群體選育獲得的皺紋盤鮑為母本,以2007年從美國加利福尼亞聖地牙哥引進並經連續4代群體選育獲得的綠鮑為父本,通過人工雜交獲得的F1代,即綠盤鮑。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母本皺紋盤鮑相比,24月齡鮑體重平均提高56.4%,養殖成活率平均提高19.0%;與父本綠鮑相比,24月齡鮑體重平均提高71.2%,養殖成活率平均提高12.9%。該品種適宜在福建、山東人工可控的海水水體中養殖。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大連櫻桃家族再添新成員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李小華)記者昨天從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了解到,大連櫻桃家族裡再添新成員,並開始進入大範圍推廣階段。在近日舉行的大連市現代農業新品種科技成果發布會上,大連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歷經二十年培育、試種的蜜泉、蜜脆、麗珠三個大櫻桃新品種受到眾多櫻桃種植戶的追捧。
  • (附水產新品種名單)
    同時,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水產新品種中,美國青蛙和牛蛙赫然在列。相關文件表示,對凡是《野生動物保護法》要求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的,必須一律嚴格禁止。
  • 青島海鮮再添五朵小金花 刺參、對蝦新品種獲批(圖)
    水產新品種是指利用選育、雜交或其他技術手段獲得的人工遺傳改良品種。近日,2018全球水產養殖論壇水產種業發展分論壇召開。會上舉行了2018年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證書頒發儀式。黃海水產研究所脊尾白蝦「黃育1號」、中國對蝦「黃海5號」和刺參「參優1號」獲批水產新品種。另外,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牽頭培育的脊尾白蝦「科蘇紅1號」及刺參「東科1號」2個新品種也於近日獲得農業農村部頒發的水產新品種證書,島城水產家族再添「五朵小金花」。
  • 青島農業大學又一雜交扇貝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青島農業大學又一雜交扇貝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時間:2018-05-29 來源: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
  • 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為現代農業注入新活力
    此次展示會共設12個展區10個作物種類,展示的新品種包括玉米、葉菜、辣椒、番茄、瓜果、草花等各類農業新品種221個,還展示了推廣應用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微量元素葉面追肥技術等11項新技術,吸引了來自全市各鎮街的大批農民到場參觀學習。
  • 府谷縣郝治忠培育谷種獲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府谷縣農技工作者郝治忠培育成的秦雜谷5號、秦雜谷6號喜獲農業農村部認可登記,不育系榆谷A1為農業農村部授權新品種,意味著育成品擁有自己的核心智慧財產權。1990年代畢業於西北農業大學園藝系的郝治忠,懷揣著讓父老鄉親吃飽飯的夢想,毅然放棄在大城市就業的機會,成為府谷縣的一名農技推廣員,並在此後開啟了育種徵程。
  • 榆林市府谷縣郝治忠培育谷種獲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燕郡 通訊員 張美錄 王丹)榆林市府谷縣農技工作者郝治忠培育成的秦雜谷5號、秦雜谷6號喜獲農業農村部認可登記,不育系榆谷A1為農業農村部授權新品種,意味著育成品擁有自己的核心智慧財產權。
  • 䰾優1號獲水產新品種認定
    原標題:䰾優1號獲水產新品種認定 本報訊(記者 季徵) 5月31日,由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聯合深圳華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研發培育的新品種滇池金線䰾「䰾優1號」,正式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的認定並獲得水產新品種證書,實現了我省水產新品種零的突破。
  • 隆平高科(000998.SZ):132個水稻新品種、52個玉米新品種和1個棉花...
    格隆匯 12 月 3日丨隆平高科(000998.SZ)公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360號》,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六次主任委員會會議審定通過了574個稻品種、802個玉米品種、26個棉花品種及48個大豆品種,其中含公司及下屬公司自主培育或與他方共同培育的132
  • 4個秋海棠新品種通過雲南省植物新品種審定(組圖)
    桂雲秋海棠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 攝  中新網昆明3月27日電 (趙曦)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秋海棠家族新添四位新成員,桂雲秋海棠、三裂秋海棠銀靚秋海棠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 攝  近日,由雲南省林業廳園藝植物新品種註冊登記辦公室組織,同行專家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培育出的秋海棠屬植物4個新品種進行了技術鑑定和現場核查
  • 2020年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發布
    12月9日,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農業農村部法律服務中心發布2020年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本次典型案例以大田作物的品種權維權和覆審案例為主,案例所涉法律問題的類型較以往更新,在合法來源抗辯、被許可人法律地位,共同侵權賠償責任認定、電子化證據認定等問題的判定上為維權帶來新啟示。
  • 水產新品種「海蠣1號」問世—新聞—科學網
    海蠣1號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
  • 第一條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
    文/吳佳輝新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遺傳性狀穩定、口感好,價格平民等特點近日,國家農業部漁業局發布第五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品種的公告,由廣東省海洋漁業試驗中心、中山大學、海南大學、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虎龍雜交斑」也在這14個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名單當中
  • 附水產新品種目錄!
    而此次「新冠」疫情,再一次將蝙蝠「鎖定」。作為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特殊的身體結構,也讓其能與病毒「共生」。按理來說,蝙蝠與人類沒啥交集,大家應該相安無事。然而,在有些地方,蝙蝠肉被包裝成「大補之物」,更有獵奇之人,食之而後快。一時間,攀比、炫耀下,濫食野味也不斷出現,這就造成了寄居在蝙蝠體內的病毒得以轉移,進而引發非典或「新冠」疫情!
  • 疫情影響下黑斑蛙、棘胸蛙命懸一線,新品種研發才是尚方寶劍
    3月5日,農業農村部根據《決定》提出了六項具體措施,並發布了「農漁發[2020]3號」文件,明確了該部管轄的野生魚類以及兩棲爬行類中的中華鱉、烏龜、牛蛙、美國青蛙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按照漁業法的規定進行管理。《決定》和「3號文件」的發布立刻引起廣大養殖從業人員彷徨不安。
  • 中國海洋大學成功培育出龍鬚菜2007新品種—新聞—科學網
    據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張學成介紹,我國的龍鬚菜栽培業始於上世紀末,原產於山東沿海的江蘺屬海藻龍鬚菜,生長速度較快,瓊膠質量較高,有栽培和開發應用價值。但是,野生型龍鬚菜適宜在10℃~23℃的水溫中生長,不能耐受原產地夏季高水溫和冬季低水溫,出現兩個分隔的生長季節,難以在原產地形成栽培產業。
  • 關注丨農業農村部:牛蛙、中華鱉、部分龜鱉按水生物種管理,不禁食
    農業農村部要求,要把《決定》貫徹落實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依法防控疫情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做好《決定》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確保依法防控工作的正確方向。
  • 孕育生生不息的藍色希望——中國海洋大學培育海水養殖新品種紀實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院長李琪表示,這成為他從事牡蠣新品種培育的動力之源。  2014年3月,經過8年不懈努力,連續6代群體選育,我國自主培育的首個牡蠣品種長牡蠣「海大1號」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水產新品種證書。此舉不僅填補了我國牡蠣良種培育的空白,而且對實現海水養殖良種化,推動牡蠣養殖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特別是打造我國高端牡蠣產業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
  • 廣州花卉新品種項目獲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
    近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公告,由廣州花卉研究中心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紅掌新品種產業化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項目,榮獲2019年度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為該年度全省花卉類唯一的一等獎。該項目解決了我國紅掌生產「卡脖子」的品種創新和技術創新問題,進一步提高了紅掌新品種與新技術的市場佔有率,對優化國內紅掌品種結構、提升生產品質、增強我國紅掌產業的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從廣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該項目主要是針對國內紅掌生產嚴重依賴國外品種、種苗和盆花生產缺乏統一指導標準等問題。
  • 青島農業大學蘋果育種團隊選育的5個蘋果新品種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
    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蘋果育種團隊經過10多年的努力,選育的『福九紅』、『福星』、『福美』、『黃金脆』、『賽金'5個新品種獲得了國家植物新品種權。  』福九紅『是張玉剛教授、祝軍教授和戴洪義教授等人以』新世界『×』粉紅女士『為親本雜交育成的鮮食中熟蘋果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