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櫻桃家族再添新成員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李小華)記者昨天從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了解到,大連櫻桃家族裡再添新成員,並開始進入大範圍推廣階段。在近日舉行的大連市現代農業新品種科技成果發布會上,大連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歷經二十年培育、試種的蜜泉、蜜脆、麗珠三個大櫻桃新品種受到眾多櫻桃種植戶的追捧。
-
(附水產新品種名單)
同時,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水產新品種中,美國青蛙和牛蛙赫然在列。相關文件表示,對凡是《野生動物保護法》要求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的,必須一律嚴格禁止。
-
青島海鮮再添五朵小金花 刺參、對蝦新品種獲批(圖)
水產新品種是指利用選育、雜交或其他技術手段獲得的人工遺傳改良品種。近日,2018全球水產養殖論壇水產種業發展分論壇召開。會上舉行了2018年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證書頒發儀式。黃海水產研究所脊尾白蝦「黃育1號」、中國對蝦「黃海5號」和刺參「參優1號」獲批水產新品種。另外,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牽頭培育的脊尾白蝦「科蘇紅1號」及刺參「東科1號」2個新品種也於近日獲得農業農村部頒發的水產新品種證書,島城水產家族再添「五朵小金花」。
-
青島農業大學又一雜交扇貝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青島農業大學又一雜交扇貝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時間:2018-05-29 來源: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
-
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為現代農業注入新活力
此次展示會共設12個展區10個作物種類,展示的新品種包括玉米、葉菜、辣椒、番茄、瓜果、草花等各類農業新品種221個,還展示了推廣應用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微量元素葉面追肥技術等11項新技術,吸引了來自全市各鎮街的大批農民到場參觀學習。
-
府谷縣郝治忠培育谷種獲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府谷縣農技工作者郝治忠培育成的秦雜谷5號、秦雜谷6號喜獲農業農村部認可登記,不育系榆谷A1為農業農村部授權新品種,意味著育成品擁有自己的核心智慧財產權。1990年代畢業於西北農業大學園藝系的郝治忠,懷揣著讓父老鄉親吃飽飯的夢想,毅然放棄在大城市就業的機會,成為府谷縣的一名農技推廣員,並在此後開啟了育種徵程。
-
榆林市府谷縣郝治忠培育谷種獲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燕郡 通訊員 張美錄 王丹)榆林市府谷縣農技工作者郝治忠培育成的秦雜谷5號、秦雜谷6號喜獲農業農村部認可登記,不育系榆谷A1為農業農村部授權新品種,意味著育成品擁有自己的核心智慧財產權。
-
䰾優1號獲水產新品種認定
原標題:䰾優1號獲水產新品種認定 本報訊(記者 季徵) 5月31日,由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聯合深圳華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研發培育的新品種滇池金線䰾「䰾優1號」,正式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的認定並獲得水產新品種證書,實現了我省水產新品種零的突破。
-
隆平高科(000998.SZ):132個水稻新品種、52個玉米新品種和1個棉花...
格隆匯 12 月 3日丨隆平高科(000998.SZ)公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360號》,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六次主任委員會會議審定通過了574個稻品種、802個玉米品種、26個棉花品種及48個大豆品種,其中含公司及下屬公司自主培育或與他方共同培育的132
-
4個秋海棠新品種通過雲南省植物新品種審定(組圖)
桂雲秋海棠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 攝 中新網昆明3月27日電 (趙曦)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秋海棠家族新添四位新成員,桂雲秋海棠、三裂秋海棠銀靚秋海棠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 攝 近日,由雲南省林業廳園藝植物新品種註冊登記辦公室組織,同行專家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培育出的秋海棠屬植物4個新品種進行了技術鑑定和現場核查
-
2020年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發布
12月9日,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農業農村部法律服務中心發布2020年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本次典型案例以大田作物的品種權維權和覆審案例為主,案例所涉法律問題的類型較以往更新,在合法來源抗辯、被許可人法律地位,共同侵權賠償責任認定、電子化證據認定等問題的判定上為維權帶來新啟示。
-
水產新品種「海蠣1號」問世—新聞—科學網
海蠣1號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
-
第一條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
文/吳佳輝新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遺傳性狀穩定、口感好,價格平民等特點近日,國家農業部漁業局發布第五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品種的公告,由廣東省海洋漁業試驗中心、中山大學、海南大學、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虎龍雜交斑」也在這14個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名單當中
-
附水產新品種目錄!
而此次「新冠」疫情,再一次將蝙蝠「鎖定」。作為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特殊的身體結構,也讓其能與病毒「共生」。按理來說,蝙蝠與人類沒啥交集,大家應該相安無事。然而,在有些地方,蝙蝠肉被包裝成「大補之物」,更有獵奇之人,食之而後快。一時間,攀比、炫耀下,濫食野味也不斷出現,這就造成了寄居在蝙蝠體內的病毒得以轉移,進而引發非典或「新冠」疫情!
-
疫情影響下黑斑蛙、棘胸蛙命懸一線,新品種研發才是尚方寶劍
3月5日,農業農村部根據《決定》提出了六項具體措施,並發布了「農漁發[2020]3號」文件,明確了該部管轄的野生魚類以及兩棲爬行類中的中華鱉、烏龜、牛蛙、美國青蛙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按照漁業法的規定進行管理。《決定》和「3號文件」的發布立刻引起廣大養殖從業人員彷徨不安。
-
中國海洋大學成功培育出龍鬚菜2007新品種—新聞—科學網
據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張學成介紹,我國的龍鬚菜栽培業始於上世紀末,原產於山東沿海的江蘺屬海藻龍鬚菜,生長速度較快,瓊膠質量較高,有栽培和開發應用價值。但是,野生型龍鬚菜適宜在10℃~23℃的水溫中生長,不能耐受原產地夏季高水溫和冬季低水溫,出現兩個分隔的生長季節,難以在原產地形成栽培產業。
-
關注丨農業農村部:牛蛙、中華鱉、部分龜鱉按水生物種管理,不禁食
農業農村部要求,要把《決定》貫徹落實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依法防控疫情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做好《決定》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確保依法防控工作的正確方向。
-
孕育生生不息的藍色希望——中國海洋大學培育海水養殖新品種紀實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院長李琪表示,這成為他從事牡蠣新品種培育的動力之源。 2014年3月,經過8年不懈努力,連續6代群體選育,我國自主培育的首個牡蠣品種長牡蠣「海大1號」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水產新品種證書。此舉不僅填補了我國牡蠣良種培育的空白,而且對實現海水養殖良種化,推動牡蠣養殖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特別是打造我國高端牡蠣產業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
-
廣州花卉新品種項目獲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
近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公告,由廣州花卉研究中心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紅掌新品種產業化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項目,榮獲2019年度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為該年度全省花卉類唯一的一等獎。該項目解決了我國紅掌生產「卡脖子」的品種創新和技術創新問題,進一步提高了紅掌新品種與新技術的市場佔有率,對優化國內紅掌品種結構、提升生產品質、增強我國紅掌產業的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從廣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該項目主要是針對國內紅掌生產嚴重依賴國外品種、種苗和盆花生產缺乏統一指導標準等問題。
-
青島農業大學蘋果育種團隊選育的5個蘋果新品種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
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蘋果育種團隊經過10多年的努力,選育的『福九紅』、『福星』、『福美』、『黃金脆』、『賽金'5個新品種獲得了國家植物新品種權。 』福九紅『是張玉剛教授、祝軍教授和戴洪義教授等人以』新世界『×』粉紅女士『為親本雜交育成的鮮食中熟蘋果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