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來一口「神泉」宋代在海灘發現,明時砌成泉井 還流傳一段佳話

2020-08-27 朱桀的行走筆記

「到惠必到神,到神必到泉。」這裡的「惠」是廣東省揭陽市的惠來縣,這裡的「神」是惠來縣神泉鎮,這裡的「泉」是神泉鎮海角甘泉。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惠來縣。惠來,古稱葵陽,坐落於廣東省東南沿海,是廣東省揭陽市唯一的沿海縣。依山傍海的惠來,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海域優勢,是粵東地區重要的對外貿易門戶,被譽為「惠州來潮第一都」。這裡沿海歷史文化淵源深厚,人文歷史悠久,現存古代「海絲」遺蹟眾多,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前邊說到「來惠必到神」,直面翻譯就是來到來到惠來縣一定要到神泉鎮。神泉鎮,位於南海之濱,粵東之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美麗港城。她背山面海,雷嶺河、鹽嶺河和龍江河在這裡交匯入海,是惠來門戶,揭陽市最大的漁港,對外商貿主要口岸。神泉鎮的地名,則是因為在其境內發現了一口淡水泉眼,也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海角甘泉」。

「到神必到泉」,這裡是神就是神泉鎮,泉指的就是神泉鎮東南角近海灘的「海角甘泉」。這口「神泉」,早在宋代時被當地的村民在海灘邊發現,雖然是近海灘,但卻是一個淡水泉眼,而且泉水甘冽清澈,取之不竭。這口「泉眼」之所以神奇,不止是因為在近海灘是一個淡水泉眼這麼金蛋,還有它的泉水能去暑祛邪,勝於藥石,可以說是相當之神奇了!

宋時發現了泉眼,再加上泉水的神奇之處,在明代的時候,人們把它砌成了泉井。後泉井旁建甘泉亭,亭中立一石碑,清乾隆年間惠邑縣令王瑋撰碑記,其中有句云:「故泉以人顯,城以泉稱也。」這也是「神泉鎮」地名的來歷。清代歌詠神泉詩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產生了「海角甘泉」的雅稱。


海角甘泉被人們編造出許多神奇傳說,使此一口淡水泉演成「神泉」。尤其是關於神通蘇福的故事最為人們津津樂道。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神童蘇福出生在這個美麗的海濱小城。在他8歲的時候,就以其靈異的思維和匠心獨運的超凡想像,寫下了著名的《三十夜月詩》而轟動朝野,並且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賞識,欽定為「神童」,傳為一段佳話。神童蘇福對自己家鄉的這口「神泉」也是情到深處,並且為其題寫了獨腳聯「抉取攜而不竭任滷浸鹹蒸獨標平淡」,一時成為絕對,也讓這口「神泉」聲名遠揚。


時至今日,「神泉」已經不再能夠滿足當地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淡水,但是關於神泉的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尤其是神童的麒麟彩筆閃爍著耀眼的光環,使得這個美麗的海港小鎮依然散發著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相互輝映的獨特魅力,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它,走進它,了解它!

相關焦點

  • 惠來一口「神泉」 宋代在海灘發現,明時砌成泉井 還流傳一段佳話
    她背山面海,雷嶺河、鹽嶺河和龍江河在這裡交匯入海,是惠來門戶,揭陽市最大的漁港,對外商貿主要口岸。神泉鎮的地名,則是因為在其境內發現了一口淡水泉眼,也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海角甘泉」。「到神必到泉」,這裡是神就是神泉鎮,泉指的就是神泉鎮東南角近海灘的「海角甘泉」。
  • 古稱有「三奇」、「八景」之說——神泉勝跡!
    海角甘泉位於神泉鎮區東南角,宋代是海灘上一個淡水泉眼,明時砌成泉井,其時潮汕神童蘇福為其題寫獨腳聯「抉(快)取攜而不竭任滷浸鹹蒸獨標平淡」,一時成為絕對,擴大了此泉影響,並被人們編寫出許多神奇傳說,使此泉演變為「神泉」。清乾隆間知縣王瑋在井旁建亭,將蘇福獨聯刻在亭柱上,並樹碑撰文。
  • 廣東兩口神奇的古井,都是宋朝在海灘開挖,井水卻都是甘甜的淡水
    如果去過這兩個縣城的話,會發現它們境內都有一口神奇的古井,而且都是於宋朝時期在海灘上開挖,不過即使是靠近海岸線,而且時常會被海水淹沒,但是兩口古井的水卻是甘甜的淡水。,常被海水淹沒,所以至今只發現了「馬井」一口宋井。
  • 揭陽惠來: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據《惠來大事記》記載:「1957年3月19日下午1時至黃昏,神泉港海面天幕上,出現一次為時將近6個小時的海市蜃樓。」是有史以來延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海市蜃樓。當地漁民總結為觀察氣候經驗,有「景遠候風,景近候雨」之說。  海角甘泉,位於惠來縣神泉鎮區東南角。宋時這裡是海灘上一個淡水泉眼,明時砌成泉井,其時神童蘇福題撰獨腳聯:「抉(快)取攜而不竭任滷浸鹹蒸獨標平淡」。
  • 國內一口古井,原本默默無聞少有人問津,卻因一獨腳聯而聞名遐邇
    不過,正是因為景區的數量眾多,而且類型不同,所以一個景區想要出類拔萃,不僅需要自身實力過硬,而且還需要一點點運氣,比如有名人加持之類的。在國內就有一個口古井,它原本就是當地人取水的一口古井,所以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且少有外地遊客問津的地方,但是卻因為一副獨腳聯而聞名遐邇。
  • 《惠來八景》探研(作者:馬光佐、方菲)
    (出處:華湖鎮西北面坪田村後雷嶺河邊;虎頭山拔地而起,東西兩山雌雄兩虎交頸相吻),雙薦屏巒(出處:位於惠來縣大南山脈,有雙峰高峙其間,雅稱「雙乳峰」,俗稱「雙髻妮」),龍江襟帶(出處:位於隆江鎮與溪西鎮,龍江流經惠來縣的河段,狀似襟帶,故稱),瀛海樓市(出處:位於惠來縣神泉港西南面海灘上空的蜃景
  • 拙政園,靜靜坐落在古城蘇州,流傳著一段園林佳話
    導語:拙政園,靜靜坐落在古城蘇州,流傳著一段園林佳話。蘇州最出名的就是園林了,這座古城歷史悠久,也有很多古代詩人寫過關於蘇州的詩。蘇州園林充滿了古典氣息,是江南園林的代表,那麼現在就為大家講解最出名的園林-拙政園。
  • 也許惠來人口最大的村--澳角村
    宋代、蔡、許、蔣等姓居民在此定居,村落依山臨海,系岬角地帶,地形似鳳凰,故名鳳山;後有黃姓人遷入,因村前澳內有一巨礁,形若香櫞(櫞潮音黃)故又名香黃澳;明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以地處澳灣岬角,改稱今名。聚落依山臨海呈複合狀分布,建築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和部分瓦木結構古式平房。以漁為主,海鮮特產有對蝦、石斑、魷魚、龍蝦等。
  • 我和我的家鄉——惠來
    惠來       惠來(Hwelie),古稱葵陽,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潮汕地區南部,至2014年,現轄14個鎮 ,包括大南山華僑管理區、惠來沿海經濟開發試驗區。置縣於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距今已有490年左右。旅居港澳臺和海外僑胞20多萬人,是廣東省著名僑鄉。惠來荔枝惠來縣種植荔枝歷史悠久。
  • 休漁千櫓靜 萬裡映金輝——休漁時節的神泉漁港
    夏日的午後時光,陽光高照,來到神泉鎮的澳角小漁港。藍天縈繞著白雲,輕飄溫柔。落日熔金,暮雲合璧,殘陽如血,太陽完成了一天的任務,慢慢西落。每當太陽落下,夜幕來臨時,其實是給另一邊帶去了陽光與希望。如果能用自己的光和熱給別人帶去光明與希望,又何懼這短短的黑夜。夕陽下的海邊最美,太陽的周圍,被雲霞披上了一層彩色的餘暉映射到海面上,金色的、紅色的,相互交織,閃閃發光,讓人心醉。
  • 4首描寫荷花的古詩詞,流傳千古成佳話,讓人無比驚豔
    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4首描寫荷花的絕妙古詩詞,流傳千古成佳話,讓人無比驚豔。第1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楊萬裡。楊萬裡與陸遊、尤袤、範成大並稱為「南宋四大詩人」,名聲鼎盛,享譽一時。
  • 在惠來靖海後表鹽場,追尋滋味本源
    圖/網絡「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你口味真重哦!」我們來到了惠來的鹽場,一探滋味之源。01 惠來悠久的製鹽史「鹽田蓄海水,赤日凝晴沙。」沒有了鹽,何來人間百味。揭陽市惠來縣地處南海之濱,擁有109.5公里海岸線,灘涂面積廣闊,海水質量高。早在明嘉靖年間,惠來已有專業灶戶採用鹽灶煮鹽。至清雍正時,已發展為蒸曬法製鹽。
  • 一口宋代開掘的神奇的井,雖靠近大海常被淹沒,但井水卻是淡的
    對於海島上的居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淡水資源,不過南澳島的島名自古以來就不缺淡水資源,尤其是在歷史上這裡就有一口「神奇」的井,由宋代開掘,雖然井眼極度靠近大海,而且時常被海水淹沒,但是退潮過後,這裡的井水依然是淡的,而且清澈甘甜。
  • 惠來這座大住宅房,起拍價僅2150元/㎡!
    惠來神泉三層住宅房,周邊樓盤小區、學校相伴左右,房價卻極為親民,起拍價每平方只需2150元。惠來是揭陽市重要的沿海縣和海上交通門戶,距離揭陽市區不過1個小時左右的車程,當然,在惠來定居門檻也是不高。本期推出的這套法拍房位於惠來縣神泉鎮蘆園管區大經溝北起三行1號。
  • 惠來水仙宮—守護著港池出海港道
    據《惠來大事記》載:「清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廿二夜,颱風大作,海潮暴漲,田園受浸,營房、炮臺被毀,神泉、靖海等各港灣漁船損壞嚴重」。此後,有些漁民在港門建築水仙宮,供奉大禹帝。神泉水仙宮位於該鎮港口東側,東西側有高沙堆作為倚靠,西南側是浩瀚的大海,龍江河、鹽嶺河、雷嶺河匯合來朝,廟宇神靈守護著港池出海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