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半年前這裡還是一條普普通通的背街小巷,可如今卻變成「高大上」的樣子:藝術天幕、國際市集、互動噴泉、影院酒吧啤酒屋……在這條只有380米長的時尚街區,一步一景,文化多元,網紅品牌琳琅滿目,遊客慕名而來,來了就不想走。自8月8日火爆開街以來,每天有上萬人來此「打卡」,堪稱京城炙手可熱的「新商圈」。
望京小街地處北京市朝陽區望京核心,周邊高樓大廈林立、涉外企業雲集,地理位置沒得說,但此前這條小街卻顯得有些落伍和逼仄。隨著城市定位和周邊業態的更新變化,這裡的整體空間愈顯老舊,商業層次與當前的實際需求產生了錯位。同時,道路破損、停車混亂、交通擁堵、環境髒亂等問題也始終難以解決。為使望京小街轉型成科技、時尚、藝術的國際化商業步行街,朝陽區委區政府、望京街道探索出一種新型治理模式,在實踐中大放異彩,其成功經驗可用六個字來概括,即:活水、精細、多元。
先說「活水」。面對街區轉型升級難題,他們以黨建引領共商共治,引入社會資本「活水」,在街區更新、特色商業和文化街建設、國際人才社區建設、城市精細化管理、智慧街區治理方面打造「五個典範」。從建立望京小街黨建協調委員會,吸納萬科、方恆、中央美院等轄區黨組織加入,匯聚區域黨建合力,到區級層面召開小街治理調度會、街道級「吹哨報到」,涉及交通秩序、垃圾分類、施工管理、餐飲及商戶規範管理等方方面面,幾乎動員了區級所有職能部門為小街賦能,將這裡的產權方、商戶、居民、消費者與政府職能部門有機融合起來。在此基礎上,通過探索「政府投入+社會資本」的模式,撬動數千萬元社會資本,實現空間更新的同時帶動業態升級和街區運營的全周期合作。其中,萬科作為社會資本深度參與了小街的空間改造、文化注入和產業引進。
再說「精細」。改造老舊街區,首先要精準找到痛點。在街區改造之前,望京街道廣泛徵求居民、商戶、企業等各方意見,提出打造步行街的設想,將小街兩側那些破碎的商業空間進行連片縫合。萬科團隊也同步開啟「敲門行動」,調研走訪周邊居民和商戶及阿里、美團、奔馳等片區的頭部企業,鎖定了「停車難、垃圾多、能耗大」三大難點,梳理出「品質商業、文化體驗、戶外體育、藝術交流」四大核心訴求。緊接著,從街區風格、步行空間到智慧管理系統、引入國際文化元素,小街開始了脫胎換骨的改造,每一環節都精細入微、精準到位。對於後續運營、管理上的難題,小街改造方也提前規劃,逐一破解。如,為處理每天產生的大量餐廚垃圾,萬科引入「零廢棄」概念,垃圾分類的管理和實施採用德國理念及標準,實現垃圾分類可視化、可溯源、可控制,並經過分類處理「變廢為寶」。
三是「多元」。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商圈的底蘊和吸引力所在。望京小街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打造的是融合「文化、藝術、科技、運動」等多種特色的商業街區,力求讓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人們都能在這裡找到夢中的美好家園。比如,在下沉式中庭「望京坊」,各類藝術展覽不斷檔,居民可以隨時去逛逛,附近的白領們也可忙裡偷閒去找找靈感;小庭院結合大臺階打造了水幕劇場,形成趣味互動景觀。市集區域的夜晚,由戶外恆溫恆溼的投影設備製造出來的「蝴蝶」,會在孩子們追逐下飛來飛去。小街中段設置了「森波曼舞」區域,地面覆蓋著明亮的色塊,邀人們漫舞其中。小街東邊開闢了國際文化交流活動舞臺,其中設置了滑板藝術場地和「秀場T臺」,沒有大型活動的時候,輪滑愛好者盡可展示身手,遊客們可在迷離燈光下過把「走秀」的癮。升級後的望京小街吸引了大量新晉品牌和網紅IP,keep、唱吧、HIGO、北控城市發展等企業總部紛紛進駐,北京國際時裝周、朝陽海外人才創業大會-國際創新展、看見德國等品牌活動相繼舉辦。
從「增量擴張」到「存量更新」,望京小街的華麗蝶變,為老商街迎來新生命提供了可借鑑、可複製的樣本。(董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