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通過衛星可以預測天氣變化,足不出戶就能知道什麼時候下雨,冷空氣來臨之前,早早準備好保暖衣服。與現代相比,古代科技非常落後,想要弄清近幾天的天氣情況,只能憑藉生活經驗,或者根據前人留下的總結,加上一些順口溜,大致判斷陰天還是晴天。
千百年來,咱們的老祖宗在種地的過程中,總結出許多有關植物的俗語,比如「凍不死的蔥,旱不死的蒜」,意思是說,蔥比較抗寒,即使溫度再低也不怕。蒜苗具有抗旱性,就算缺水也沒關係,生命力相當頑強。當然了,這只是相對而言,假如溫度極低,蔥也是能被凍死的,長時間乾旱的話,蒜也扛不住。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從長輩口中聽過這樣一句話:「桃三李四柑八年。」其實不難理解,是對果樹從種植到結果所需要時間的敘述,同時種下桃樹、李樹和柑橘,桃樹在三年後就能結出果實,李樹結果需要四年,而柑橘則需要八年。另外,民間還有一句有關竹子的俗語,那就是「竹子開花,趕緊搬家」,究竟是什麼道理呢?
古人對竹子推崇之至,它象徵著剛直、謙遜,不亢不卑,以及瀟灑的態度。正因如此,竹子被譽為花中四君子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梅、蘭、菊,可以看出竹子的重要性。文人墨客寫下大量與竹子相關的詩詞,例如鄭板橋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宋代大文豪蘇軾,最喜歡的植物莫過於竹子了,他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寧願一日三餐沒有肉,也不願意房屋周圍沒有竹林。劉禹錫對竹子的喜歡也是難以掩飾,他寫道:「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既然如此,為何還有「竹子開花,趕緊搬家」的說法呢?
首先,竹子跟別的植物不同,由於固有的生長特性,幾十年才開花一次,而且竹子一旦開花,基本就意味著即將枯萎。試想一下,大片的竹林突然開花,僅憑經驗就能猜到,不久後會大面積枯萎,如果房屋周圍都是竹子,看到大片竹林凋謝、枯萎,心裡總會產生不好的念頭。
其次,若只有少數竹子開花,然後死亡,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最多是把枯萎的竹子砍掉,或者不管不問,讓其腐爛在泥土裡,還可以給泥土提供養分。但是,大面積竹林死亡的話,對周邊的空氣和水源的影響可想而知,甚至引來一些蟲害,遇到這種情況,對於古人來說,搬家是最好的選擇。
最後,古人都比較相信風水學,認為竹子開花屬於兇兆,從而就有「竹子開花,必有大災」的說法。通常來說,古人一旦看到大面積的竹子開花,情不自禁想到火災、旱災。古代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災害必然會讓莊稼顆粒無收,災荒隨之而來,趕緊收拾好家當,搬到其他地方才是上上策。
用現在的眼光看,「竹子開花,必有大災」並沒有科學依據,只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但是,換個角度分析,竹子大面積枯萎之後,經歷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大部分水分必然蒸發殆盡,稍微遇到一點明火,很容易產生火災。古代基本都是木質建築,一旦發生火災的話,後果難以估量。
綜上所述,「竹子開花,趕緊搬家」的俗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在科技水平落後的古代,遇到竹子開花的情況肯定很重視。各位讀者,你覺得竹子開花,需要搬家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