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尋找「三秦最美家庭」活動結果在西安揭曉。張芳娥家庭被授予「三秦最美家庭」稱號。史文婷家庭被授予第十一屆陝西省「五好家庭」標兵。
尋找「三秦最美家庭」活動是省婦聯和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委文明辦、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共同開展的一項群眾性家庭文明建設品牌活動,從2014年開展至今,尋找、學習、爭當「最美家庭」熱潮已在三秦大地蔚然成風。
2020年度三秦最美家庭
張芳娥家庭
張芳娥 | 扶貧助困、樂善好施,讓愛心永存人間
在彬州市城關街道的朱家灣村,「張芳娥」這個名字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她自主創業、扶貧濟困、樂於助人的優秀品質贏得了社會的肯定和讚譽。她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捐資助學,扶貧助困,為孤寡老人撐起了愛的藍天。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她的故事。
1987年,張芳娥與楊三平結婚,住房兩間土木瓦房,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但她不畏不悔,暗自下決心要用勤勞改變家庭的落後面貌。她利用自家小院發展庭院經濟,買回了磨麵機、麻食機、粉碎機,並在院邊建起一排豬舍,養了二十多頭豬,從早到黑忙個不停。經過兩年的努力,張芳娥家建起了四間平房,添置了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等電器,生活有了奔頭。
2005年,在村兩委會號召下,全村發展奶牛養殖產業。作為婦代會主任的張芳娥同志第一個踴躍報名,買了4頭奶牛,並動員婦女張秀麗、朱月會一同搬進奶牛小區。村上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建起了機械化奶站,為養殖戶每戶劃撥一畝灘涂地種苜蓿,並與信用社、農行聯繫扶貧貸款,進行規模養殖。現在,張芳娥的養殖場奶牛存欄42頭,年出欄生豬18頭,收入15萬元。她靠勤勞走上了致富之路,是村裡小有名氣的「農民企業家」。雖然她富裕了,但村裡生活困難的人卻成了她的牽掛。
扶貧助困獻愛心
2013年,由於西平鐵路的徵遷,老村莊供水管道部分被損壞不能通水,還有20多戶村民未搬離,加之溝泉水多年來未用,既不衛生又不方便,群眾的生活用水成了問題。張芳娥和丈夫主動借來水罐,用自己的潛水泵從機井抽水到水罐,方便群眾生活用水,從年初到8月份,不收取村民一分錢,自己出電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新村建成後,舉行新村大門揭牌儀式,張芳娥慷慨解囊,捐資5000元。由於她的帶頭捐款,捐款活動達到高潮,當天活動集資捐款50多萬元。
每天下午,在朱家灣新村前大家都能聽到音響的聲音,她自己出錢買樂器和碟片,自己出電費,組織群眾跳舞,剛開始村民都扭扭捏捏沒人跳,她和自己的兒媳婦商量自己先跳,慢慢帶動其他人,時間久了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進來,勞作之餘,他們告別了麻將場。張芳娥這一行動既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給群眾帶來了健康和歡樂。
助人為樂留美名
2014年的一天,張芳娥聽說村上正在開展愛心媽媽協會組織關愛殘疾兒童活動,便拿著五百元現金急切地趕到了活動現場,從此,成為一名光榮的「愛心媽媽」,與志願服務結下了不解之緣。無論酷暑嚴寒,愛心媽媽協會的每次關愛活動,張芳娥都踴躍參加,任勞任怨地做好後勤服務。
張芳娥長期結對幫扶兩名留守兒童,一次次深入家裡,為留守兒童送去學習及生活用品。為他們兌現微心願、精心編織毛衣,陪他們過節日,與他們促膝交流。從2003年起,張芳娥一直照顧本村三口人都殘疾的一家人,她給老人家買米麵油、衣服、被子、床單、家具等生活用品,幫助他們收拾屋子,為老人按摩。老人的兒子一直吃住在張芳娥家。村上人都說,幸虧有了這好人家的幫扶,這個特困家庭的生活才得以維持。
張芳娥不僅自己積極參加協會活動,還動員兒媳和村上婦女加入愛心媽媽協會,在村上成立了愛心媽媽志願服務隊,關愛睏難婦女兒童。在志願服務的路上,張芳娥已經奉獻了六年,累計參加協會的關愛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文明創建、環保等志願活動一百多次。她的足跡踏遍了彬州城鄉,她的愛心溫暖了數千名孩子。
張芳娥家庭的積極行為得到了縣鎮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村兩委會大力支持,2007年7月她被中共鹹陽市委授予「黨員致富帶頭人」, 2008年被省婦聯授予「雙學雙比活動先進個人」。她的成績及愛心被全村幹部群眾公認和肯定,她助人為樂、幫扶弱勢群體的行為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第十一屆陝西省五好家庭標兵
史文婷家庭
史文婷 |良好的家風是一本既多彩又鮮活的教科書
良好的家風是一本既多彩又鮮活的教科書,伴隨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它雖然沒有文本要求掛在牆上,沒有條目細則放在床頭,但卻在無形和潛在地發揮著教育功能,對家人和孩子有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
遵紀守法,愛崗敬業
史文婷同志1989年參加工作,在彬州市委黨校上班,工作30年以來多次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自己撰寫的論文多次獲省市獎勵。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獲「鹹陽市最美家庭」稱號。2018年底退休,2019年8月被彬州市人民法院特邀為人民調解員,彬州市婦聯聘為婦女兒童維權工作者。一年來她熱心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擅長對當事人進行心理疏導,以「夫妻感情為先,孩子教育為本,家庭成員為盾」調和了許多離婚案件,挽救了無數個即將破裂家庭。省政法委書記莊長興和省婦聯主席龔曉燕對她高度讚揚,對她工作進行充分肯定。事跡被鹹陽市法院、今日頭條、西部法制等多家媒體報導。她的愛人楊訓練是彬州中學高級數學教師,長期帶高三畢業班,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優異,深受師生好評,多次被評為校級和縣級優秀教師,2007年被評為鹹陽市「優秀教師」。
以德育人,重視教育
在生活中,史文婷深刻地認識到父母對子女負有撫養和教育責任。史文婷和愛人始終把對孩子教育放在第一位,孩子小時候她就培養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科學引導,讓孩子心理陽光,感恩他人做一位對社會有用的人。她的兒子2009年高考以優異成績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2013年在國防科技大學讀研究生,2016年去香港理工大學讀博士至今。
尊老愛幼、孝敬父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史文婷和愛人和睦相處,互相尊重。雖然她的婆婆生活在老家,但她經常利用周末時間回家看望他們,給她送去生活必需品。在家庭中他們各自都能替對方著想,關係處理的非常融洽,在這個家庭裡,他們作為子女尊重長輩,作為父母關心愛護子女,共同建造了一個溫馨、和諧、向上的文明家庭。
家庭,是休憩的港灣!也是奮進的起點,史文婷付出的是執著與汗水,收穫的是累累碩果與讚美!她深深的知道一個和諧的家庭關鍵在於有一個好媳婦,好母親,家庭自然就幸福美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