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藥學會發布了「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提醒公眾學習用藥常識,保證用藥安全。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結合公眾關切的用藥問題,分別從藥品存儲,流感預防,感冒、哺乳期、兒童咳嗽用藥,以及糖尿病、痛風、便秘和腹瀉用藥等十方面進行了提示。
如今,每個家庭都會備有各類常用藥物,不同藥物的儲存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大部分藥品可在室溫條件下保存,不能為了保持療效選擇冰箱儲存,片劑、膠囊劑、散劑等在冰箱內易受潮加速變質,糖漿劑受低溫影響易導致藥物濃度不準,影響療效。」河南省中醫院藥學部主任趙旭說,胰島素、活菌製劑、部分滴眼劑或其他生物製品等,可在冰箱冷藏層保存,以保證藥品的質量。
秋冬季是流感高發季節,使用感冒藥時要注意查看藥物成分。趙旭介紹,「感冒藥一般都是含有多種成分的複方製劑,多數都含有對乙醯氨基酚,不能同時應用兩種以上抗感冒藥,避免重複用藥、超量用藥。」
對於兒童有痰咳嗽,中國藥學會專家表示,家長應牢記「安全祛痰」優先的原則使用祛痰藥促進痰液排出,避免同時使用強力鎮咳藥,阻塞呼吸道;如果咳嗽是被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就要及時就醫,給予適當的抗感染治療。「另外,不要想當然地把孩子當成大人的『迷你版』,將藥物『減半』給孩子服用,這種做法很危險,一定要遵醫囑服藥。」趙旭提醒。
針對幾種常見疾病,用藥提示也給出了具體用藥原則。糖尿病患者需遵醫囑按時按量規律用藥,不可根據自覺症狀來隨意增減劑量或更換藥物,以免導致血糖波動;痛風患者需根據發病的不同時期、不同程度多藥聯合,同時兼顧合併症進行綜合治療,因為「不疼不痛」而忽視長期堅持治療並不可取。
不同藥物對服藥時間也是有要求的,選擇合適的時間服用藥物,不僅能有效地保障藥物治療效果,還可降低藥物的副作用。「如對胃無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藥物或者作用於胃部的藥物,通常需要飯前服用;腸溶片類藥物在胃液中不易崩解,只在腸道中才會被吸收,一般要求空腹服藥。」趙旭說。(記者 曹萍)
貼士
1.不能同時應用兩種以上抗感冒藥,避免重複用藥、超量用藥
2.糖尿病患者需遵醫囑按時按量規律用藥,不可根據自覺症狀來隨意增減劑量或更換藥物,以免導致血糖波動
3.痛風患者需根據發病的不同時期、不同程度多藥聯合,同時兼顧合併症進行綜合治療,因為「不疼不痛」而忽視長期堅持治療並不可取
責任編輯: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