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餐飲企業即將上市,「同慶樓」獲中國證監會證監許可[2020]50號文核准登錄A股市場(股票代碼為「605108」),已於7月6日在網上發行。這家被業內稱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婚禮宴會主題連鎖餐飲企業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人民幣。作為A股市場第五家餐飲類企業,「同慶樓」雖然已經成功上市,但是依然面臨不少問題,特別是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尤為引人注意。中國質量新聞網注意到,同慶樓近些年因食品安全方面問題多次遭受處罰。
2013年9月,有媒體根據監管部門公告曝光「安徽省食藥監局曬月餅黑名單」,同慶樓旗下的天鵝酒家生產的月餅,在餐飲服務企業自製環節,16組不合格產品均為微生物超標。在2016年3月8日發布的《安徽食藥監曝光部分食品企業》中,安徽同慶樓港匯廣場店後堂衛生差、餐具清洗不乾淨。
據此前安徽省食藥監局數據,2017年2月9日發布的《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消費監管處日常監管信息通告(2017年1月)》中,合肥市同慶樓萬達店因存在食品留樣不規範、餐具消毒保潔不規範、食品添加劑管理不規範等問題,被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還有資料顯示,2018年8月6日公布的《合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公布2018年第24期(市抽)消費環節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中,同慶樓天鵝酒家的碗、勺子、筷子因大腸菌群,被安徽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為不合格。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2年,就有投訴曝光網貼稱,同慶樓某店「每次都用好多洗潔精,滿滿幾大盆,把餐具直接放進去泡著。泡完了也不洗。根本不洗,就用幹布擦擦就好了。所以好多客人如果去的是包廂,那就等於吃了好多洗潔精。大廳的餐具最起碼還用清水稍微清一下。然後是備餐間。備餐間那裡送到包廂的菜,其實我們都是用手直接抓抓,攪一攪,弄的好看一點直接給客人送過去的。我還洗手了。我親眼看到以前的同事經常是上完廁所回來手都沒洗,直接抓菜送到包廂去的!」該發帖人還說「在同慶樓的時候,是絕對不吃裡面的菜的。」
事實上,其招股書也曾披露:同慶樓及各直營店報告期內在食品安全、衛生、環保、消防等方面受到相關部門多次處罰。2017年2月14日,同慶樓蘇州萬寶店由於發布絕對化用語廣告被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萬元。2017年2月23日,同慶樓哥倫布店因疏散通道被椅子堵塞,手動報警按鈕無反饋信號、煙感無巡檢信號被無錫市公安消防支隊崇安區大隊罰款總計1萬元。2018年9月17日,同慶樓太倉萬達店菜譜中使用含有疾病治療功能的用語,被太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00元。2019年7月29日,同慶樓在位於北京的金寶街店因油煙超標被北京市東城區生態環境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立即改正,處2萬元罰款。
除此之外,同慶樓的招股書還顯示,2017-2019年,同慶樓的員工流失率分別為46.74%、44.88%和46.95%,其中店長流失率分別為15.58%、19.18%和16.44%,廚師流失率分別為38.35%、38.11%和37.02%,中層管理人員流失率分別為19.25%、19.16%和19.49%。
還有一點不可忽視的是,同慶樓的業績也有下滑趨勢,且幅度巨大。2018-2020年一季度,同慶樓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4.89億元、14.63億元和1.94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73%、-1.78%和-53.56%;同期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95億元、1.79億元和3617.50萬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3.66%、-8.17%和-48.58%。同慶樓將業績下滑的原因歸因於無錫區域門店收入下滑以及受到2020年年初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導致門店停止營業等。這些都是同慶樓上市後面臨解決的問題。
一位業內專家曾表示,如果一家餐飲企業成功上市,對它的管理、整個質量內控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食品安全都將提出巨大的挑戰。餐飲行業最受人關注的首先當屬食品安全質量問題。事實上,近年來,不斷有餐飲企業欲上市A股或港股,但是目前在A股上市的餐飲企業只有區區五家,在香港上市的內地餐飲企業也無非是小南國、唐宮中國等。「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的情況下,餐飲行業上市最大的挑戰是整個供應鏈、運作鏈運行比較複雜,單店的把控難度大,食品安全隱患較大。」
早在2012年5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餐飲等生活服務類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信息披露指引》,當時意味著已中斷了兩年半的餐飲食業A股上市之路得到進一步規範。
在這份指引裡,其中一類大項就專門把食品安全列了出來,指引要求發行人應高度重視食品安全衛生等問題,招股說明書應披露發行人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及採購、加工、存儲、配送、人力資源、質量控制等管理措施,比如負責食品安全的高級管理層的身份,從事質量監控的員工人數及有關員工的職位、資歷和背景;發行人對供應商進行檢測的方式、次數及標準;發行人報告期內是否受到相關部門對食品或餐廳衛生的調查,解決的方案和處理的結果;發行人及其下屬各門店報告期內在食品安全、衛生、環保、消防等方面受到相關部門處罰的情況;報告期內發行人收到的有關其所提供食品及服務的投訴情況。發生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的,應披露事故原因、涉及的顧客人數、處理結果。保薦機構及發行人律師應核查發行人報告期內是否存在因食品安全、衛生等問題造成的重大訴訟或糾紛,並向相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查詢是否存在顧客投訴或索賠;核查發行人是否受到相關部門對其食品、衛生、環保、消防問題的調查及處理結果。
同慶樓在此次報告期內看似涉及食品安全通報的事件並不多,但是哪怕是一起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對於一個個體、一個家庭卻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後果,有專家表示,作為餐飲企業,同慶樓從制度化管理上來說,應建立更為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崗位的食品安全責任,強化過程管理。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如果不把食品安全的風險降為最低,如何得到消費者的信任和長期消費以及得到投資股民的信賴?
基於上面所述,中國質量新聞網曾經就食品安全等致函同慶樓詢問,但是截至發稿,同慶樓並未有任何解釋和回復。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免責說明:中國市場質量周報所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中國市場質量周報立場。中國市場質量周報對轉載文章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所轉載和刊發文章,以求百花齊放,僅供讀者閱讀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